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名医教您防治轩哮喘-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么,究竟如何正确使用止喘气雾剂呢?

    (1)必须严格遵循医嘱:病人千万不可擅自用药或更改医嘱。因气雾剂按适应证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立即达到止喘目的;二是预防哮喘发作。这两大类气雾剂的作用机制迥然不同,混用后非但无效,有时反而加重咳喘。

    (2)掌握正确使用方法:特别要领会操作要领,达到“药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病人不会正确使用气雾剂,尽管他们有的已经使用了多年,但喷射中仍不得要领,只是简单地将气雾剂喷入口腔就算了事。

    正确使用方法是:病人张口,微仰头,先用力呼尽气,然后在开始吸气时揿动气阀,同时深而缓慢地吸气,尽量让喷入的气雾剂能随气流方向进入支气管深部。喷后应屏气5~10秒钟,再把口闭紧,用鼻慢慢呼气。间隔2~3分钟,再次喷雾。如此喷雾,可使药剂直达深部支气管黏膜,使其充分发挥疗效,并尽量减少药液的咽下。待药液起效,即哮喘平息后,用半杯清水漱口,以免药液沉积在口腔和食管黏膜上。

    (3)要了解气雾剂的使用剂量:不要因为想早日痊愈而盲目加大剂量,或缩短喷雾间隔时间。因舒喘灵、喘康速等止喘气雾剂对支气管平滑肌具有高度的选择性,若过量使用,导致“物极必反”,使支气管扩张过度而转为收缩,反而加重哮喘。此时若误以为剂量不足,再次加大剂量,就会出现严重后果。

    (4)交叉使用;要了解人体对各种气雾剂都有一定耐受性,即长期反复应用后,止喘效果会越来越差。为避免耐受性,最好同时交叉使用两种气雾剂。

    小贴士——

    地塞米松

    【药物作用】

    抗炎、抗过敏和抗毒作用较泼尼松强,水钠潴留不良反应更小,可肌内注射或静脉滴注。

    【适应证】

    同泼尼松。主要作为危重疾病的急救用药和各类炎症及变态反应的治疗。

    【用量用法】

    ①口服:0。75~6毫克/日,分2~4次服用。维持剂量0。5~0。75毫克/日。②肌内注射(地塞米松醋酸酯注射液),8~16毫克/次,间隔2~3周1次。③静脉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次2~20毫克,或遵医嘱。④抗炎、抗过敏,每日1。5~3毫克,每晨1次或早、午2次分服。

    【注重事项】

    ①较大量服用,易引起糖尿及类库欣综合征。②长期服用,较易引起精神症状及精神病,有癔症史及精神病史者最好不用。③溃疡病、血栓性静脉炎、活动性肺结核、肠吻合术后病人忌用或慎用。

    【药品规格】

    ①醋酸地塞米松片:每片0。75毫克。②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每支1毫克(1毫升)、2毫克(1毫升)、5毫克(1毫升)。

    skbshge

39。顺尔宁治疗哮喘的机制是什么?() 
39。

    顺尔宁治疗哮喘的机制是什么?

    患儿D母咨询:我儿子“明明”,2岁,第三次喘时被诊为哮喘,为了防止“明明”哮喘发作,医生建议服用顺尔宁,因为还是新药,我心中有些忐忑不安,请问医生:顺尔宁治疗哮喘的机制是什么?

    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常导致咳嗽、喘息、体力活动受限制等症状。治疗哮喘的目标是以安全有效的药物控制气道炎症和改善症状,白三烯受体拮抗药既能抗炎又有解痉作用,是一种全新的哮喘治疗药物。顺尔宁是全球白三烯受体拮抗药类药物中使用最广泛的一个,也是此类药物中惟一适用于成人与低龄儿童每日1次的口服药。

    目前,许多哮喘儿童虽然接受了现有治疗措施,但有些患儿症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不能和其他孩子一样参与日常活动。顺尔宁可以帮助患儿加强哮喘控制、重返正常生活,同时提供了与安慰剂相似的优越耐受性。由于顺尔宁不是糖皮质激素,避免了与吸入糖皮质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顺尔宁4毫克,每日1次,睡前使用,服用方便,可与食物同服,更是儿童喜欢的樱桃味咀嚼片,提高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顺尔宁其活性成分是“孟鲁司特钠”,适用于成人和儿童哮喘的预防和长期治疗,包括预防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治疗对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儿,以及预防运动引起的支气管收缩,有10毫克片剂,5毫克咀嚼片和4毫克咀嚼片3种剂型。

    skbshge

40。舒利迭与必可酮哪个治疗儿童哮喘时不良反应小?() 
40。

    舒利迭与必可酮哪个治疗儿童哮喘时不良反应小?

    患儿K母咨询:我儿子“冬冬”3岁时,因咳嗽转为支气管哮喘。出院后吸入必可酮近1年,半年后(4岁半)因自行停药,哮喘复发。经住院治疗病情控制,后改吸舒利迭(前3个月每日2次,后改为每晚1次),现已正规治疗1年,病情较稳定,但近段时间孩子发胖,脸与手发红,孩子的这些症状使我非常担心。在第一次治疗期间,使用必可酮未发现这些不适,请问医生:停舒利迭,改用必可酮行不行,舒利迭与必可酮哪个治疗儿童哮喘不良反应小?

    如果您正在使用舒利迭,我认为可以换用必可酮。有业内人士指出,舒利迭这种药可很快缓解症状,很多医生常常开给初次发病患儿。但已被美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出警告,长期使用会导致哮喘恶化、肺功能受损和死亡。停药要遵循逐渐减量的原则,否则容易反弹复发。

    小贴士——

    核酪

    【药名】

    核酸…酪素注射液,新喘宁。

    【作用与用途】

    提供内源性肾上腺素,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过敏性物质,减轻支气管黏膜水肿,提供内源性甲状腺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蛋白质合成;可明显提高体内免疫球蛋白水平,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内含多种氨基酸,可直接提供养分,使脸色红润,睡眠好转,胃纳增加。用于预防及治疗小儿和老年性支气管哮喘,哮喘性支气管炎,反复发作或迁延性呼吸道感染;预防感冒、咳嗽;改善过敏体质,增强抗病能力;对慢性肝炎、小儿水痘等症亦有一定疗效。

    【剂量与用法】

    口服:儿童,5毫升/次,2次/日,成人,10毫升/次,2次/日,3个月为1个疗程。

    【注意事项】

    偶有口干、皮疹、呕吐等不良反应。

    【剂型与规格】

    口服液:10毫升/支。

    skbshge

41。哮喘病儿不宜服用哪些药物?() 
41。

    哮喘病儿不宜服用哪些药物?

    患儿G母咨询:听说哮喘病人有一些药物要避免使用,如果用的话会诱发哮喘,或者加重哮喘病情,请问医生:哮喘病人不宜服用哪些药物?

    哮喘病儿应禁用下列药物:①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心得安)对β1

    和β2

    受体均有阻滞作用,可引起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和鼻黏膜毛细血管收缩,哮喘病儿用后可使病情急剧恶化。②新斯的明、加兰他敏、有机磷酸酯类等抗胆碱酯酶药进入人体后可与胆碱酯酶结合,使乙酰胆碱大量增加,从而使支气管收缩;毛果芸香碱和甲酚胆碱等拟胆碱药能直接兴奋支气管平滑肌M…受体,故均可诱发和加重支气管哮喘。③氯氮(利眠宁)、甲喹酮(*)、可待因、吗啡、*、硫酸镁、马利兰等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哮喘,哮喘发作时应禁用。

    小贴士——

    哮喘的家庭急救法

    (1)协助病人取坐位或半卧位;或让病人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腰向前倾。此位置有利病人呼吸。

    (2)迅速取出家用吸氧瓶,以每分钟3升的高流量氧气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入。

    (3)舒喘灵或沙丁胺醇(喘乐宁)气雾吸入,按压1~2喷,每日不超过6~8喷。口服喘乐宁,每次2~4毫克,每日3次。

    (4)注意保暖,环境安静,鼓励病人配合治疗。

    (5)室内通风,空气新鲜,但没有过堂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6)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或直接去医院急诊室救治。

    在救护医生未到来之前,或去医院之前,应密切观察病情,指导病人吸入气雾剂、吸氧及服药。由家属护送去医院者,症状应基本缓解,神志清楚,血压在安全范围内,不间断吸氧,并直接到急诊室请医生紧急处理。

    skbshge

1。用于平喘的中草药主要有哪些?() 
1。

    用于平喘的中草药主要有哪些?

    患儿M母咨询:我女儿“莉莉”7岁,很担心长期服用西药控制哮喘有不良反应,最近用中药治疗,效果很不错,有半年没有发作了,一家人都很高兴,觉得中药没有不良反应,还能调理身体,想继续采用中药治疗,所以我想问一下医生:用于平喘的中草药主要有哪些?

    临床上一般常用的止咳平喘中草药主要有:①地龙,寒、咸。功效清热平喘止痉。主治肺热咳喘,高热烦躁。用量4~8克。②杏仁,甘、苦、温,小毒。功效止咳平喘,润肠通便。主治伤风咳嗽,气喘痰多,津亏便秘。用量4~6克。③桑白皮,甘、寒。功效清肺利水,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喘,水肿,小便不利。用量6~15克。④马兜铃,辛、苦、寒。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平喘。主治肺热咳喘。用量3~6克。⑤枇杷叶,苦、平。功效清肺降气,止咳和胃。主治肺热气逆的喘咳。用量9~15克。⑥款冬花,温、辛、苦。功效止咳化痰,肃肺下气。主治肺寒咳喘。用量6~10克。⑦紫菀,辛、苦、温。功效止咳化痰,辛散不燥。主治咳嗽,不拘寒热及新病久病都可应用。用量6~12克。⑧百部,甘、苦、平。功效润肺止咳,灭虱杀虫。主治润肺气,止咳嗽,多用于小儿顿咳,肺痨咳嗽。用量9~15克。⑨紫苏子,温、辛。功效肃肺降气,平喘止咳。主治降肺气,止咳嗽。用量6~9克。

    小贴士——

    服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事项

    凡功能化除痰涎,制止咳嗽、平定气喘的药物,称为化痰止咳平喘药。临床使用此类药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化痰药有温化寒痰、清化热痰之分,止咳平喘有宣肺、清肺、温肺、敛肺之别,故应用时必须根据病情,选择相适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2)化痰药与止咳平喘药各有所长,如痰多喘咳,两者可以配伍同用。

    (3)凡使用化痰止咳平喘药,须根据病情适当配合应用:如兼有表证,宜配解表药同用;兼有热证,宜配清热药同用;兼有寒证,宜配祛寒药同用;咳痰夹血,可配合止血药同用;肺虚痰盛,可配健脾药同用;肺虚久咳,可配补肺药同用;肺气不纳之虚喘,又可配补肾纳气药同用。

    (4)由于痰热引起的惊痫,痰湿引起神昏、癫,以及痰湿入络,肢体酸痛麻木等症,在应用化痰药时,可分别配合熄风药、开窍药或祛风药同用。

    (5)为加强化痰药的功效,可适当配合具有利水渗湿、理气等功效药物同用。用于久咳无痰,可适当配合收敛肺气药物。

    (6)凡燥痰、燥咳、肺阴不足或咳痰夹血,不宜应用药性温燥之品。

    (7)凡外感咳喘初起或痰壅咳喘者,不宜应用敛肺止咳药。

    skbshge

2。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哪些?() 
2。

    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哪些?

    患儿J母咨询:我女儿“婷婷”,16岁,患哮喘多年,经常去看中医治疗哮喘病,发现医生给她开的中药方和别人不同,而且每次的中药处方与自己上次也不完全相同,所以想请教医生:治疗哮喘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哪些?

    临床上常用的平喘方剂有很多,但病情不同,选用方剂也不同,不能随便乱用,最好请医生诊治开药为妥。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平喘药方。

    (1)三拗方:①组成和用法。炙麻黄3~6克,杏仁6~9克,生甘草3~4克,生姜3~5片,水煎服。②功效,宣肺散寒、止咳平喘。③主治感冒风寒、肺气不宣所致之咳嗽气喘,痰多、胸闷,头痛鼻塞者。

    (2)定喘汤:①组成和用法。白果4~6克,炙麻黄3~4克,杏仁6~9克,甘草3~4克,紫苏子6~9克,桑白皮6~12克,黄芩6~9克,制半夏6~9克,款冬花6~9克,水煎服。②功效。宣肺平喘,清热化痰。③主治。痰热哮喘,咳嗽气急,痰黄量多,喉中有哮鸣声。

    (3)小青龙汤:①组成和用法。炙麻黄3~4克,桂枝3~5克,白芍6~9克,干姜3~6克,制半夏6~9克,细辛1~3克,五味子4~8,甘草3~4克,水煎服。②功效。温肺化饮,止咳平喘。③主治。外寒内饮,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背部有寒冷感,或肢体颜面水肿,口不渴、舌苔薄白而润者。

    (4)苏子降气汤:①组成和用法。紫苏子4~6克,制半夏6~9克,甘草3~4克,肉桂1。5~3克,当归6~9克,前胡6~9克,厚朴3~6克,水煎服,煎时加生姜2片,大枣3枚。②功效。降气平喘,温化痰饮。③主治。痰饮咳嗽,喘促短气,胸闷痰多,舌苔白滑者。

    (5)葶苈大枣泻肺汤:①组成和用法。葶苈子6~8克,大枣5~10枚,水煎服。②功效。泻肺平喘,祛痰行水。③主治。痰涎壅盛,咳喘胸满,或面目水肿,小便短少者。

    (6)麻杏石甘汤:①组成和用法。炙麻黄3~6克,杏仁4~6克,生石膏9~18克,甘草3~5克,水煎服。②功效。清热宣肺,涤痰降逆。③主治。咳嗽气促,痰浊黄稠,鼻翕心烦。

    小贴士——

    半夏

    【药用】

    天南星科草本植物半夏的块茎。

    【性味与归经】

    辛,温,有毒。归脾、胃经。

    【功效】

    燥湿化痰,消痞散结,降逆止呕。

    【临床应用】

    ①用于痰多咳嗽。②用于胸脘痞闷,胸痹,结胸等症。③用于瘿瘤瘰疬、疮疡肿痛、梅核气等症。④用于胃气上逆、恶心呕吐。此外,配秫米同用还能治胃不和而卧不安,配硫黄可治肾阳不足、大便失调之症。

    【处方用名】

    制半夏、姜半夏(用明矾粉、生姜汁腌制后漂净,晒干用)、生半夏(生用,有毒,主要作为外用)

    【用量与用法】

    5~10克,水煎服。外用适量。

    【按语】

    ①半夏性味辛温,入脾胃经,化痰力佳,为治各种痰证要药。其性温而燥,尤为属寒有湿者在所必用;若为热痰,当与清热化痰之品配伍始妥。惟其有伤阴耗津之弊,故燥痰者忌用。所主消痞,实亦化痰除湿之功;至于散结无非辛散温通之效。和中而能降逆为止呕之良药,无论胃寒、胃热、胃虚、恶阻咸可应用,配伍适当,每奏卓效。此外,胃不和而卧不安者,肾阳不足而大便失调者,皆可配合应用,亦有殊功。②半夏昔人以为妊娠忌用之品,然恶阻用之有止呕之效,并无堕胎之虞。又以为性滑,则其体虽滑,而其性温燥,决非润泽之品,故阴虚津少者应于慎用。③半夏主要功用为化痰止呕,故为脾胃两经要药。脾为生痰之源,胃为受纳之器。痰湿恋脾,半夏能燥湿化痰;胃气不和,半夏亦能和胃降逆。④半夏化痰,以脾不化湿、聚而为痰者为主;因其性温燥,故对于寒痰,亦可应用。如属热痰,则须以清肺药配合同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