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诱妃成瘾:妖孽王爷轻轻爱-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不吃?”钱若水杏目一瞪。
他直了直腰身,轻咳两声道:“呃,不饿也是要吃的。那朕就先吃,再去勤政殿。”
平安奇怪地看着他,“父皇,不饿就不要吃了,不要太勉强,母后不会怪你的。”
杜恪辰的笑容发虚,抱着平安坐着,“你母后难得下厨,错过今日,以后就很难再有。”
钱若水刚走出几步,突然停下来,问他:“你的意思是想每天都吃?”
杜恪辰连忙摆手,“这种粗重活还是让宫人们去做,若是你一个皇后抢了他们的饭碗,还有何中宫威仪可言。”
钱若水想了一想,“你所言不差,可似乎这宫里养着许多的闲人,看来也是时候给她们找点事情做。”
等了将近一个时辰,秋蝉端来一盆清粥,还有一盘番茄鸡蛋,然后没有了
平安的小眼神一直往秋蝉的身后看,等着还有更多的菜端上来,可是真的没有了,只有眼前的食物,“只有这样?”
他还是不信,等着钱若水两手空空地进来,他才终于确定以及肯定,这就是他们一家三口的晚饭。
平安回宫的这些日子,除了被柳太后带到素馨宫外,其他的日子都是他一个人自己在东宫,膳食都是有定例的,虽然他才五岁,吃的不多,但宫人们丝毫不敢从中苛扣,都是按照皇储的标准八菜二汤,荤素搭配得宜,哪里有过这般清淡而简陋的饭食。
倒不是平安挑食,而是他对母亲所展现的厨艺有着极高的期待,在他的眼中,钱若水应该是一个无所不能的女子。在出云山庄时,她是家主,能统领云氏族人四处行商,族人们对她常有褒奖之辞。回到宫里,杜恪辰对她俯首贴耳,言听计从,足可以她是一个厉害的女子。可一个能干的女子,怎么可能会不擅厨艺呢?
要怎么评价眼前的饭菜呢?
寻常人家都比这吃得好。更何况是帝王之家。
“怎么?嫌弃啊?”钱若水眉眼微扬。
杜恪辰没有二话,示意秋蝉盛饭,他捧起碗筷,飞快地解决掉自己的那份,还意犹未尽地说:“美味,人间美味啊,朕这一辈子难得吃到这样的食物。”
平安动作迟缓,见杜恪辰已是一碗见底,他才舀了一勺,可吃到嘴里,完全不是杜恪辰所说的美味,这看着软糯晶莹的白粥竟然是糊的,一股子焦味充斥口腔,吐也不是,吞也不是,委实难为一个五岁大的孩子。
最后,他还是努力咽了下去,忙夹起一块炒蛋,试图冲淡那股子糊味,可是
平安欲哭无泪,怎么能这么咸,虽然说母后是当朝皇后,后宫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缺,但也不能把所有的盐都倒进去,这是想让他抱着水缸睡觉的节奏吗?
“父皇”
杜恪辰于心不忍,“饱了吗?”
平安点头如捣蒜,“不饿,在钱府吃多了。”
杜恪辰头皮发麻,可还是把那盆粥放在自己跟前,一口一口地吃了起来,面不改色,津津有味。
钱若水看得叹为观止,终是不忍他把那盆粥吃下去,“别吃了,这么难吃你还吃得下去。”
杜恪辰立刻反驳她,“谁说难吃的,好吃,非常好吃。”
“父皇,你骗人,分明很难吃。”平安也不得不站起来,为了杜恪辰的胃,他不能再沉默下去,“母后,儿臣错了,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
钱若水大悦,“平安怎会有错?只是母后没能展示慈母的一面罢了。”
平安吓得脸色都白了,“在儿臣的心中,母后向来是慈爱的,不会女红不下厨也无损于母后。”
“那可不行,你都向你外祖告状了,母后很没面子,必须挽回颜面。”
平安扯了扯父亲的衣袖,“父皇,你劝劝母后吧,儿臣”
杜恪辰终于把那盆白粥吃得精光,吩咐宫人把平安送回东宫,堆起一脸的笑意,讨好地说:“你何必跟平安计较,你这般特别的母亲,总是会让孩子无所适从,更何况早年朕不在你们身边,平安所要承受的压力比旁人要大得多,好不容易遇到外祖,能撒个娇告个状,你又何必这么为难他?”
钱若水叹了口气,“我只是想告诉他,这世上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的,母亲也是各不相同,就算是帝王也有各自的手段,并非千篇一律。他所看到的,并非慈母本色,而对待每一个孩子,母亲都有不同的表达。”
“平安他不是不懂事,只是想要得到更多的爱。”
“你是说我不够重视他?”
杜恪辰犹豫着点头,“你一直让他孤单一人,这对孩子并一定是好的。他虽独立,可心中总有渴求。他在母后宫中不也如鱼得水,他终究是希望有人可以陪伴。”
“你的意思是,把他接过来,我天天给他做饭吃?”钱若水笑容灿烂。
杜恪辰说得甚是认真,“朕的意思是,我们该再要一个孩子,一个可能还不够,越多越好。”
钱若水先是一怔,睨他一眼,“你以为我是猪吗?下崽子一窝一窝地。”
杜恪辰心头微动,把她带入怀中,“佛儿,我也不小了,总该再多努力努力,平安一个人会很辛苦的,多给他生几个弟弟妹妹,以后他执掌这江山会轻松许多。”
“这个也不是我能控制的,要是有了就生下来吧。”钱若水也不是没有这个心思,只是回宫没多久,千头万绪,又有柳太后常常与她为难。
杜恪辰当即决定不回勤政殿看奏折,要好好努力给平安生弟弟妹妹。
可还没等熄灯,胡公公就慌慌张张地前来求见,小声禀告,“钱家出事了。”
原来,钱府今日大宴,宾客本来就多,又有一部分人是冲着钱府两名庶女去的,崔氏无法兼顾,辛、孟两位姨娘又没有经验,竟是叫四娘坏了名节。而坏了四娘名节的人,不是别人,正是柳家二房长子柳素,也就是柳太后的侄孙。
别看他名字是素,为人可一点都不素,年未十八已经有了三个通房、两房侍妾,在外更是眠花宿柳,时常流连于烟火之地,名声早已经是臭了。眼看着柳生言退隐,柳家再无一人出仕,柳太后也是急了,数次在杜恪辰跟前为娘家讨要好处,可柳素就是一个酒囊饭袋,国子监的入学试都没能通过,没通过也就罢了,偏偏还交了白卷,令柳太后颜面尽扫。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柳太后也应该死心了,可她偏偏觉得一个人的能力与学问无关,不会应试,不代表不会做官。可在这个时候钱若水回京,杜恪辰一门心思扑在她身上,眼前再没有她这个母后,更不用说柳家了。自柳生言退后,柳家一蹶不振,如何能与百家世家的钱家相比。看着钱家恩宠不断,柳太后更是对钱若水看不顺眼。
于是,她就把脑筋动到了钱府。
钱忠英最疼嫡女,对庶女的婚事一向秉承对嫡女有利的原则,可钱府富贵了,攀附的人也就多了,柳家也就有机会趁虚而入。可柳家想入钱忠英的眼,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柳生言尚且对这两个侄孙百般生厌,又如何能成为钱府的东床。
说亲是行不通的,人还没入钱府可能就被拒之门外了。
于是,柳素趁着钱府百日宴,宾客众多,在大庭广众之下,于阳春三月,春回大地之时,把人推进冰冷的池子里,再跳下去救人。
如此壮举固然是好事,但男女授受不亲,更何况是在衣不蔽体的情形之下,钱家四娘的名节自此坏在了柳素的手中。
但凡遇到这样的事情,男女双方家长坐下来谈一谈,把亲事办了,也算是一桩美谈。可钱府是万万不可能与柳氏结亲,这件事就变成了一场致命的冲突。柳家派了人守在钱府门口,一定要娶他们家四娘进府。
“她竟然算计钱家!”钱若水听罢气愤难当,“她以为成了钱家的姻亲,我就要听之任之,她这如意算盘也打得太过了吧!”
杜恪辰也没想到柳太后会这般行事,“朕去和母后谈谈。”
杜恪辰前脚没有走出含元殿,钱府已经派人来报,四娘为保名节在府中自缢。
第296章:庶妹之死()
钱忠英是出了名的疼嫡女,世家中广为传颂,虽然他为了延续香火,又纳了很多的姨娘,但从未越过正室,元配过世后,也没见他将谁扶正,反倒是让嫡长女当了家,把钱府后宅一应大小事务都交给当年还是半大的孩子。钱若水在庶妹的管教上,也未有疏失,请了女西席入府讲学,钱府小姐应有的份例从不曾苛扣过,向来是比照自己的标准予以供给。但钱忠英却不曾对她们另眼相待,直至四年前钱若水自凉州回京,提及府中庶妹的亲事,钱忠英才幡然醒悟,这些女儿已经长大成人,接手对庶女们的**。钱若水在洛阳时,钱忠英先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了朱家和杨家。一来是为了给云氏正名加重砝码,二来是钱府若是势微,还有姻亲可以保证钱若水回宫后能稳居中宫之位。
不得不说,钱忠英思虑深远,在为夏辞西谋划的同时,还想要屹立朝堂不倒,足可见其谋略之重。在钱若水回京之后,他激流勇退,保全自身的同时,也是在为钱若水入主中宫提前谋划。一个没有强大外戚的中宫,相比起一个位高权重的国丈,朝臣自然更倾向于前者,而钱若水之前的种种经历,已经让她的封后之路注定备受非议,他在这个时候选择隐退,无疑对钱若水更为有利。
虽然说在封后大典之前,朝中冲突不断,矛盾丛生,议论不绝,但大典已然选定吉日,不容更改,钱若水成为中宫只剩一个仪式而已,而钱氏的荣耀也会随之而来。但是,危机也会如影随形,牵一发而动全身,此时已不仅仅是一人的福祉,关系到整个钱氏的荣辱。
钱家四娘庶出,可毕竟是钱忠英的亲生闺女,她嫁到谁家,都难免要与钱府休戚与共。世家大抵都是如此,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世家的姻亲关系却是牢不可破。杜恪辰登基之初,有意打压世家,便扶了寒士,让他们与世家分庭抗礼。可是为了钱若水,他不得不把寒门士族打回原形,以免危及她的封后之路。不得不说,杜恪辰对钱若水的宠爱,已然超过他对权力的掌控。
钱忠英虽然处于不问世事的状态,但他对朝中的动向却是了若指掌。崔氏为他生了一子,他就将这个原是杜恪辰的眼线扶了正,既有了嫡子,又是向杜恪辰臣服之意。这也就意味着,钱家未出阁的两名庶女婚事,不会过于隆重,这也是钱忠英盯嘱钱若水试探他口风的意思。可钱忠英万万没有想到,柳太后竟然把心思动到了他的头上,还是以如此卑劣的手段。
大魏民风并不严谨古板,女子未出阁前随母亲四处交际应酬也是常有的事,有了心仪的男子在双方家长的许可下也是可以常常见面。比如钱忠英在选定简飒的情况下,就默许他自由出入钱府,与钱若水互许终身,可二人终究有缘无份。而这一次,柳素“奋不顾身”入水救了钱四娘,本该引为一段佳话,就算是二人成为了夫妻,也不会有人因此诟病。可坏就坏在柳素是在柳太后的授意下精心策划了这一场“英雄救美”,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柳家会因此强娶钱四娘,若是钱忠英不同意,柳家把这件事闹得人尽皆知,钱四娘的名声被毁,失的可是钱若水和钱忠英的面子。可若是把钱四娘嫁给柳素,先不论柳素的人品如何,钱柳两家联姻,钱四娘握在柳家的手中,钱若水也不好再与柳太后相抗,为了庶妹的幸福,她必是要向柳太后服软,才不置于庶妹在柳家备受欺凌。既然是嫁与不嫁都两厢为难,还不如玉石俱焚,来得更痛快一些。
钱忠英很难说清现下的心情,为了保全嫡长女的未来而陪上庶女的一条命,说到底还是他心有偏私,可十指尚有长短,他只能选择最为有利的一方。
那一夜,他与四娘彻夜长谈。
身为父亲,他从未与庶出的女儿有些如此长时间的对话。当时,他记得自己对这件事的处置是送走四娘,找一个和她相似的女子替死,然后在乡下为她找一个普通的男人平平淡淡的过完下半生,等到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将她接回来。有她今日之功,他这个父亲必不会亏待她。
可没想到,他才刚回房歇下,就传来四娘上吊的消息。他赶过去时,四娘已经咽气了,留下了一封遗书。她不想拖累钱家,也不愿与为钱若水与柳太后相争的顾虑,若是依钱忠英的计策,日后难免会给钱府留下麻烦,不如就此一死,不让钱家受制于人,也让柳太后再没有算计钱府的机会。她平日虽不得父亲疼爱,但她终归是钱家女,知道家门的荣辱远比她个人的幸福来得更重要,虽然当时她年纪尚轻,但她也知道钱若水是为何才会远嫁凉州,长姐都能有此牺牲,她如何能忍辱偷生。
钱若水看到她的遗书,泣不成声。她与庶妹们的姐妹情深虽不深,但自幼她们的一应教养事宜都是钱若水一手操持的,虽不求她们才学过人,但起码不丢钱家的脸面,对她们也有些过于严苛。后来钱若水走了,她们是何模样,她也不曾关心过,毕竟她所面对的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再然后,她已然忘记庶妹们的存在,一走就是三年,不闻不问。
可临到关键时刻,能助她一臂之力的,却是庶妹一条鲜活的生命。
若是没有记错,四娘下个月才到笄礼,正是开始她灿烂人生的起点,却是红颜薄命。
杜恪辰一直没有说话,看着她哭,看着她眸中聚起杀意,看着她杀意渐散,仍是寒光凌厉。他知道她心中有恨,可却强行压了下去。
“其实我与四娘的感情并不深厚。”在这个时候,她并不想用所谓的姐妹情深来打动他,也没有必要。在凉州时,她一次都未曾提过庶妹,没有理由突然表现出难分难舍的亲情。“你也知道,我是钱家唯一的嫡女,还是嫡长女,而我父亲很早就不断地纳姨娘进门。以前我并不知道这样的方式是对我娘的保护,我只知道我爹在姨娘院里留宿的时候,我娘虽然面上不显,但心里却是愁苦的。是以,我对庶出的妹妹也没有太多的感情,我爹也并没有要庶女养在嫡母名下的意思,也就随她们被姨娘带着,各自生活。等我娘走后,我掌了家,势必要操心妹妹们的课业。姨娘们都出身卑贱,考校功课的担子便落在我的身上,我既是姐姐又要履行嫡母之责,对她们也是多有严厉。久而久之,她们对我便有一种敬畏的情绪,不敢靠近,又不敢疏远。等我想起她们是妹妹,想与她们拉近关系的时候,一纸诏书将我赐予你为妾,远走他乡。这些年来,我一直为钱家、为云家也为自己而奔波忙碌,忘了妹妹们已经是大姑娘。当父亲提起的时候,我唯一想到的是她们的婚配一定要有利于钱家有利于我,根本不曾于关心过这样的安排她们是否会安然接受。只是我觉得世家出身的她们,必然要接受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有我这样的姐姐,她们的婚姻自然无法自主。我想过很多的可能,究竟她们该配予何人才会于我最为有利。可万万没有想到,于我最好的方式却是献出她花朵般的生命。”
“我待她们是思虑良多,反复的思量是为了有利于我。而四娘待我却是毫无保留,叫我这个做姐姐的,自愧不如。我曾做出那样错误的示范,才让她有了今日的举动。除了感动之余,我为此深深的内疚和汗颜。然而,红颜已逝,我自不必假惺惺地哀嚎所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