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中国远古帝王谱-第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详),尊号商王太戊,谥号帝太戊,庙号“大戊”。
在殷墟卜辞中,子太戊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太戊在位年表
前1510(辛亥)元年
前1509(壬子)二年
前1508(癸丑)三年
前1507(甲寅)四年
前1506(乙卯)五年
前1505(丙辰)六年
前1504(丁巳)七年
前1503(戊午)八年
前1502(己未)九年
前1501(庚申)十年
前1500(辛酉)十一年
前1499(壬戌)十二年
前1498(癸亥)十三年
前1497(甲子)十四年
前1496(乙丑)十五年
前1495(丙寅)十六年
前1494(丁卯)十七年
前1493(戊辰)十八年
前1492(己巳)十九年
前1491(庚午)二十年
前1490(辛未)二十一年
前1489(壬申)二十二年
前1488(癸酉)二十三年
前1487(甲戌)二十四年
前1486(乙亥)二十五年
前1485(丙子)二十六年
前1484(丁丑)二十七年
前1483(戊寅)二十八年
前1482(己卯)二十九年
前1481(庚辰)三十年
前1480(辛巳)三十一年
前1479(壬午)三十二年
前1478(癸未)三十三年
前1477(甲申)三十四年
前1476(乙酉)三十五年
前1475(丙戌)三十六年
前1474(丁亥)三十七年
前1473(戊子)三十八年
前1472(己丑)三十九年
前1471(庚寅)四十年
前1470(辛卯)四十一年
前1469(壬辰)四十二年
前1468(癸巳)四十三年
前1467(甲午)四十四年
前1466(乙未)四十五年
前1465(丙申)四十六年
前1464(丁酉)四十七年
前1463(戊戌)四十八年
前1462(己亥)四十九年
前1461(庚子)五十年
前1460(辛丑)五十一年
前1459(壬寅)五十二年
前1458(癸卯)五十三年
前1457(甲辰)五十四年
前1456(乙巳)五十五年
前1455(丙午)五十六年
前1454(丁未)五十七年
前1453(戊申)五十八年
前1452(己酉)五十九年
前1451(庚戌)六十年
前1450(辛亥)六十一年
前1449(壬子)六十二年
前1448(癸丑)六十三年
前1447(甲寅)六十四年
前1446(乙卯)六十五年
前1445(丙辰)六十六年
前1444(丁巳)六十七年
前1443(戊午)六十八年
前1442(己未)六十九年
前1441(庚申)七十年
前1440(辛酉)七十一年
前1439(壬戌)七十二年
前1438(癸亥)七十三年
前1437(甲子)七十四年
前1436(乙丑)七十五年
第249章 商王子仲丁()
在位起讫:公元前1436前1427年。
生卒年:公元前1509前1427年。
出生地: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立都:嚣邑(又称傲,今山东新泰市东南)。
年号:仲丁元年(丙寅,前1435)。
商王子仲丁。姓子,名庄,号仲丁,甲骨文作中丁。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十一任王。
子庄的祖父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父亲是商王朝十任王子太戊。八任王子小甲和九任王子雍已都是他的伯父。子庄生于太戊二年(壬子,前1509),出生在亳都王宫,是商王子太戊的长子。他成年以后一直在朝中为官,掌管着商王朝的军队。
子庄是法定的王位继承人,没有人与他争位。可是父亲偏偏长寿,居然活了一百多岁。子庄年过七十,已经是满头白发还没能坐上王位,心中未免有些沮丧,以为这辈子大概是与王位无缘了。还好,公元前1436年,他的父王子太戊终于寿终正寝,子庄这才即位称王,号仲丁,以丙寅年(前1435)为仲丁元年。
今本竹书纪年载:“王(仲丁)即位,自毫迁于嚣”。嚣又作傲,史记,殷本纪说:“帝仲丁迁于傲”。嚣、傲实际是一个地方。
那么商王子仲丁为什么要迁都呢?
原来,商王子太戊末年,黄河水多次泛滥,严重地威胁着商都的安全,当时子太戊曾下令调拨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治理黄河,可是他自己年老体衰已经无力亲自督查。那些治水的官员乘机中饱私囊,侵吞治河的物资,使治河工作成效甚微,这种情况子仲丁是有所耳闻的,但他是个不识大体不讲原则的人,不愿为此事而得罪治河的官员。此事也就稀里糊涂地过去了。及至他自己坐上王位,才想起黄河水泛滥这一重大问题。他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大家意见不一,有的主张加大治河力度,在雨季来临之前修筑好危险地段的堤岸,就可平安无事。但也有人提出水火无情,万一黄河决堤,王都必受其害。不如将王都迁至远离黄河之地。子仲丁年已老迈,只想逃避灾难,享受几年帝王的乐趣,根本不去想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于是便决定把国都迁到远离黄河的嚣邑。
关于“嚣”的地望问题,历来众说不一。有人说在河南荥阳的敖山(帝王世纪、括地志等),还有说在河南的开封(东晋的李顒等)。上个世纪也有学者考证认为今郑州商城遗址就是史书上的嚣邑。这三种说法似乎都不正确。前边说过,子仲丁迁都的主要原因是怕黄河水泛滥,那么他迁都的新址不可能在黄河附近。荥阳与开封两地都距黄河不远,子仲丁怎么可能把国都迁到那里呢?至于说郑州古商城即为“嚣”,就更难让人信服。
郑州古商城遗址,无论考古资料分析还是碳十四年代测定都证明:它的建筑年代当在公元前16世纪至17世纪,也就是商王朝建国初期的一百五十年左右。从商汤迁都于郑毫算起(前1591)至子仲丁迁都于嚣邑(前1435),历经子天乙、子外丙、子仲壬、伊尹、子太甲、子沃丁、子太庚、子小甲、子雍已、子太戊十任帝,时间跨度一百五十七年,和考古测定基本相符。而子仲丁迁“嚣”,前后只有两任王,子仲丁在位九年,子仲壬在外十五年,总共才二十四年时间,与一百五十年相差甚远。据此我们便完全可以推翻嚣邑亦郑州古商城之说。我国着名学者丁山先生在商周史料考证(龙门联合书局,1960年)一文中主张,嚣邑在鲁地敖山(即今山东新泰市东南),笔者比较赞同,因为它基本符合历史的真实状况。
子仲丁迁都以后,国内的形势十分不稳,一些奴隶主贵族不满于迁都,到处散布不利于商王朝的言论。他们说黄河水泛滥是上天对天子无道的惩罚,天子迁都就是与上天对抗,必将会受到天帝更大的惩罚。他们在商王面前阳奉阴违,口是心非,使子仲丁下达的许多命令都很难得到落实。一些诸侯方国也乘机兴风作浪,他们不但不如期朝贡,有的还入侵商朝边境,抢掠和杀害商朝的百姓。
子仲丁为了稳定局势,一方面在国内施行严酷的刑罚,出动武装部队打击那些不法的豪强贵族,另一方面征召青壮年入伍,加强军事力量,出兵讨伐那些不肯臣服的诸侯和方国。
仲丁六年(辛未,前1430),子仲丁派兵征讨蓝夷。蓝夷是商代东南诸夷的一个方国(其地望约在今江淮一带),经常入侵掠夺商朝的百姓,使商朝东南边境的居民无法安居。子仲丁决心要用武力将其征服。不过这场战争打得很艰难,直到子仲丁去世也没能完全征服蓝夷。
子仲丁七十四岁即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年(今本竹书纪年),病逝于仲丁九年(甲戌,前1427),终年八十三岁。死后葬在商王仲丁墓(地址不详),尊号商王仲丁,谥号帝仲丁,庙号“中丁”。
在殷墟卜辞中,子仲丁被列为直系先王祭祀。
仲丁在位年表
前1435(丙寅)元年
前1434(丁卯)二年
前1433(戊辰)三年
前1432(己巳)四年
前1431(庚午)五年
前1430(辛未)六年
前1429(壬申)七年
前1428(癸酉)八年
前1427(甲戌)九年
第250章 商王子外壬()
在位起讫:公元前1427前1412年。
生卒年:公元前1492前1412年。
出生地: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立都:嚣邑(又称傲,今山东新泰市东南)。
年号:外壬元年(乙亥,前1426)。
商王子外壬。姓子,名发,又名癸,号外壬,殷墟甲骨文作“卜壬”。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第十二任王。
子发的祖父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父亲是商王朝十任王子太戊,十一任王子仲丁是他的长兄。
子发生于太戊十九年(己巳,前1492),出生在亳都王宫,成年以后先后在父、兄两朝为官。公元前1427年,他的长兄子仲丁去世,他以兄终弟及的祖传遗命继承了王位,号外壬,以乙亥年(前1426)为外壬元年。
子外壬即位时,商王朝正处于动乱之秋,不仅国内政局混乱,一些夷族方国也不断入侵掠夺。战争连年不断。就在他的长兄去世时,他的弟弟子整正在率军征讨蓝夷。他使人快马加鞭赶往军前报丧,子整才留一半军队守卫边境,自己率另一半军队归国奔丧。
按照贯例先王去世新王即位时,各诸侯国都应该入朝奔丧,悼念死去的先王,并祝贺新王即位。当时大多数诸侯国或国君亲往,或派大臣代往,基本上都如期而至,只有靠近东夷的邳国和侁(shen)国没有到。不但没有到,两国还公开宣布叛离商王朝,并组织起武装力量对抗商王朝的军队。
邳国在今山东济宁市微山县西北,是夏禹时大臣奚仲之后,奚仲姓任,为夏禹的车正,初封于薛(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他的后代仲虺是夏王姒履癸的大臣,后来叛夏投商,被商汤拜为左相,封于邳邑。邳国是商王朝一个较大的封国。一直是商王朝忠实的同盟军。
侁国在今山东菏泽地区曹县北,它的统治者是有莘氏贵族,商朝初年,有莘侯曾将女儿嫁给商汤为妃,商汤的右相伊尹就是随着莘侯的女儿以“媵臣”身份陪嫁到商朝的。侁国就是有莘国,因为伊尹从小在那里长大,对那里有着深厚的感情,故而在他执政时改国名为侁。并在各方面给与支持和援助。侁国在伊尹的扶植下,很快变成了一个诸侯强国,同时也成了商王朝的忠实同盟军。
这两个反叛的诸侯国都是当时声势强大的贵族,他们反叛的理由是:商王不尊祖训,不守祖业,随意迁都,动摇了国家的根基。其实这只是借口,他们反叛的真正原因是:商王迁都于嚣,占据了他们的统治区域,损害了他们的利益。于是他们拒绝接受商王的命令,也不服从商朝的法律,并且停止了向商朝缴纳赋税,他们还筑城扩兵,侵略周围弱小的诸侯国。不断加强自己的实力,准备与商王抗衡到底。
子外壬十分气恼,便想派兵征讨,但是国库空虚,根本没有力量组建更多的军队去征讨反叛的诸侯国。他打算增加赋税,以改善国家资金贫乏的困境,但大臣们纷纷反对,说各地连年受灾,百姓连活命都困难,哪里还有钱交赋税,不要说增加,就是现有的赋税也很难征收上来。大家都建议暂时先不要发动战争,待过几年经济好转时再组织军队征讨也不迟。子外壬无可奈何,只好听从大家的意见,任由邳、侁两国独立。
此头一开,麻烦可就大了。其他诸侯国见天子软弱可欺,也都打起了自己的算盘。国力强大的便效法邳、侁二国拒不缴纳赋税,国力较弱的便装出一副可怜相,声称国内受灾严重,无力缴纳赋税,请求商王减免。这样一来,各诸侯国的赋税十之八九难以入库,王宫的日常开销全靠国家直属土地的税收来维持。而商王朝的开销照样有增无减,国库空虚,经济上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面对这些叛乱的诸侯国,子外壬却束手无策,只好召集大臣们,让大家出谋献策,为国分忧,为君王分忧。但是这些个大臣们都很自私,心里只想着如何地损公肥私中饱私囊,根本不在乎国家的利益和君王的处境。这让子外壬很是失望,心想:我也是七十来岁的人了,满打满算还能活几年,你们不在乎我怕个啥?要混干脆大家就一起混吧!他索性采取得过且过的办法,小车不倒只管推,一年一年的往下混,十几年的时间很快便混了过去。
终于有一天他再也混不下去了,因为他突然得了急病,救治无效,一命呜呼。
子外壬六十六岁即帝位,在位执政虚记十六年(通鉴外纪),卒于外壬十五年(乙丑,前1412),终年八十一岁。死后葬在商王外壬墓(地址不详),尊号商王外壬,谥号帝外壬,庙号“卜壬”。
殷墟卜辞中,子外壬被列为旁系先王祭祀。
外壬在位年表
前1426(乙亥)元年
前1425(丙子)二年
前1424(丁丑)三年
前1423(戊寅)四年
前1422(己卯)五年
前1421(庚辰)六年
前1420(辛巳)七年
前1419(壬午)八年
前1418(癸未)九年
前1417(甲申)十年
前1416(乙酉)十一年
前1415(丙戌)十二年
前1414(丁亥)十三年
前1413(戊子)十四年
前1412(己丑)十五年
第251章 商王河亶甲()
在位起讫:公元前1412前1403年。
生卒年:公元前1486前1403年。
出生地:郑毫(今河南郑州市古商城)。
立都:相邑(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东南)。
年号:河亶甲元年(庚寅,前1411)。
商王河亶甲,姓子,名整,号河亶甲,又称整甲、亶甲,甲骨文作“戈甲”。中国王族分封时代商王朝十三任王。
子整的祖父是商王朝七任王子太庚,父亲是商王朝十任王子太戊,十一任王子仲丁和十二任王子外壬都是他的兄长。
子整生于太戊二十五年(乙亥,前1486),也是出生在亳都王宫。先后在父亲、长兄、次兄三朝为官,算得上是三朝元老。
公元前1412年,商王朝十二任王子外壬病死于宫中,他的弟弟子整即位,号河亶甲,以庚寅年(1411)为河亶甲元年。
子整即位于嚣邑(今山东新泰市东南),他即位时面对的是两位哥哥给他留下的一堆乱摊子,外有夷族方国入侵,内有诸侯贵族叛乱,内外矛盾重重,百姓人心惶惶,子整是将军出身,能文善武,曾多次领兵出征,是个很有头脑的指挥官。他认真地分析了当前的严峻形势,认为邳、侁两个诸侯大国所以叛乱,主要是商王朝迁都造成的,因为迁都侵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才和商王朝对着干。如果此时把王都迁走,两国的矛盾就可能得到缓解。只要这两个领头的大国不再继续闹事,其它诸侯国的问题也就好解决了。因此,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决定把国都迁到黄河以北的相邑(今河南安阳市内黄县东南)。这虽然被动了一点,但在当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