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青岛待了将近一月,就要出发的时候,电报来了,梁启超亲自来找杨潮。

    超哥来找杨潮,是跟杨潮商议国家大事的。

    此时康有为终于起用了,他就任吏部尚书一职,梁启超则是吏部左侍郎。

    两人把控住了吏部,接着就要大肆提拔自己人,重新搞他们的维新变法了,就像光绪时候做的一样。

    这两人第一时间自然是想到了杨潮,为了表示尊重,超哥亲自来跟杨潮谈,看看杨潮想要一个什么位置,奉天巡抚那个位子,怎么看都是一个临时的职位,完全不适合杨潮,也无法将杨潮的才干发挥出来。

    杨潮这才明白,载沣一直拖延不决,原来是打算让康有为上台后组织班底,让自己跟康有为一起做事啊。

第一百三十五节 拿架子() 
杨潮这次表现的实在是太惊艳了,不提那次给重臣上课的事情,单论政绩,就一个逼迫俄国人让步,就足以让许多洋务大臣汗颜了,张之洞不止一次公开表示,就是李鸿章在世,也不可能争回来这么多国权。

    张之洞、康有为都公开赞扬杨潮的才能,这本身就是一种拉拢,至于张老大人那种退位让贤的说法,当然就不用当真了,那是表达的一种态度,表示他们洋务派有多么看重杨潮,而康有为他们自然也想把杨潮拉到他们一边。

    现在看来,康有为胜利了,不知道他们怎么说服了皇帝。

    超哥明确无误的告诉杨潮,皇上决心再次变法了,他希望杨潮跟他们一起把新法推行下去。

    他们的新法内容主要有,立宪、练兵,鼓励工商、兴办教育。

    这是好事,跟洋务派的区别就在于有一个立宪,但这完全是花架子,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洋务派办工业,最看重军事工业,同时把权力都抓在官府手里,也就是大办国企,康有为他们想要效法西方,鼓励民间办厂。

    从这一点上来说,康有为这批人出去走了一趟,眼界到底是开阔多了。

    至于说兴办教育,其实双方都半斤八两,洋务派对中国教育做出的事业还是相当大的,鼓励了超过十万人出过留洋,在各地建立了一大批新式学堂,甚至大学也办了超过十所,比如北洋大学、山东大学等等。

    所以康有为他们在办教育上也拿不出什么比洋务派更好的计划来,毕竟办教育这本来就是一个细活,是绝对取巧不得的东西。

    杨潮到时提了一个建议,那就是大规模扫盲,在全国各地兴办识字班,让更多的人识字,这不仅仅是提高社会效率的一种方法,更是对所有人来说最大的公平,基础教育的公平。

    仅仅识字当然是不够的,但是你却给了很多人一个机会,让他们可以自己学习的机会,如果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对于大多数人可能无所谓,但是对有的心里有野心有抱负的人,他们看不到出路的时候,可能就会铤而走险。

    这种爱冒险的人,你处理不好他们就是社会的火药桶,但是处理的好,他们又可能会成为社会的火车头,因为只要有机会,这些是最敢冒险,最愿意拼搏的一群人。

    梁启超跟杨潮谈了很久,他们的很多想法虽然很理想化,但大都是好的,杨潮对此十分的赞赏,唯一一点不太满意,那就是让杨潮干什么?

    “带兵?”

    杨潮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一般。

    康保皇和超哥竟然想让杨潮领兵。

    继续带领关外那十几万青年军和土匪军。

    这开什么玩笑,首先那些学生,杨潮就不打算让他们继续当兵,这可都是种子啊,中国人还没有奢侈到把西式学堂里的学生推上战场的程度,值得一提的是,日俄战争中,日本士兵全都识字,而俄国士兵却达不到。

    老实说之所以有这么多学生愿意参军,还是这几年才努力的结果,载沣在洋务派和顽固派的妥协下上台,洋务派获得了比以往更大的权力,因此教育事业比过去发展的更好一些,各大口岸城市中的西式学堂大多都是在1901年以后建立的,这几年也就培养出了几十万接受了西方科学观念的学生。

    全都送去当兵了,谁去留学,谁去学习最新技术,谁去建工厂,谁去搞发明。抗战的时候光头哥之所以总是第一时间把学校搬迁到后方,而不是约瑟夫沙皇那种直接给学生发枪,不就是因为底子薄伤不起吗。

    “那杨大人想做什么?”

    “当然是兴工业、修铁路了。”

    杨潮直击要害,他就是要搞实业,满清灭亡后之所以那么乱,不就是因为做实事的少,喊口号的多吗。

    梁启超直言大材小用,力劝杨潮带兵。

    杨潮则耐心的解释,那些学生不该当兵,至少现在不该,十年内中国都没有让学生当兵的资本。

    第一次交谈就这样不欢而散,两人说不到一起去。

    不过杨潮倒是对康梁集团有些刮目相看了,本以为这群人搞百日维新的时候,不过是初出茅庐的秀才、举人,从来没有什么施政的经验,失败是必然的,之后出过流亡十多年,也不该有什么施政的经验和能力,可没想到一回来就想到抓兵,这倒是有点眼光。

    他们当年就是栽倒在没有兵权的坑里,这次一回来就想着抓兵权,看来是不想在一个茅坑里绊倒两回啊,不知道他们只是因为吃一堑长一智,是被袁世凯吓怕了,还是真想明白,改革必须有武力做后盾的道理。

    但无论如何,杨潮都不想趟这趟浑水,他此时依然不看好康梁集团。

    因为梁启超跟杨潮谈论了半天,主要的方向还是政治上,至于教育、军事和工业,他们的口气中,似乎只是在为政治服务,这让杨潮感觉他们就是回来抓权的,玩政治就是抓权,而现在的掌权派是谁?

    是洋务派和顽固派。

    随着洋务派的化骨绵掌,随着时间的推移,顽固派实力是越来越小,有的是自己转向,有的是老死病死,洋务派的人才是源源不绝,而顽固派却后继无人,说白了,认同顽固派的后辈越来越少了,因此死一个老顽固,那就少一个老顽固,按照洋务派这种玩法,再过二十年,洋务派就能一统天下了。

    可现在突然康梁集团回来了,他们的政治理念中,保皇可是中心之一,这一点上,他们还是得到顽固派的支持的,而在理念上,他们跟洋务派却很类似,很有可能的结果是,顽固派消亡后,归并到康梁保皇派中。

    看起来很美妙,顽固派消亡了,剩下的无论是洋务派还是康梁集团,都是倾向于革新的势力,好像他们应该联起手来,团结一致去进行建设了。

    但是以杨潮对中国政治的尿性理解,这两派理念相近的政治势力,非但不会联起手来,弄不好康梁集团会吸收大部分顽固派,成为洋务派新的政敌,之后发生更为激烈的内斗。

    和平建设,永远不如权力斗争来的吸引人,这就是中国的官场文化,要么听我的搞,要么大家都别搞,哪怕大家想搞的其实都差不多。

    流亡海外十几年的康梁集团,对上在国内根深蒂固,有军队、有财源、有人脉的洋务派,杨潮真的很不看好康梁集团的前途。

    所以杨潮绝对不搀和这团浑水。

    超哥走后,杨潮继续自己的事。

    先带着迪塞尔的图纸跑回了东营,一头扎进了飞艇仓库,此时悄无一人早就吩咐门口的守卫不得放一个人进来,而四周有高高的石墙,也不可能有人飞过来。

    仓库中并没有几艘飞艇,因为大都出任务去了,虽然没有作战任务,但是支持弗拉基米尔同志的正义事业,杨潮是义不容辞的,所以那些飞艇就交给龚明德那些人,一刻不停的飞向沙皇的国土,直到将兵工厂的库存都扔进那个火药库为止。

    高大的钢梁结构仓库,地面上都是厚重的石板,当杨潮走到隐蔽在一个类似门房样子,背靠门边的房子中后,突然石质地板突然下陷,露出一个乡下倾斜的楼梯。

    杨潮一走进楼梯,上面的那块石板,在机械手臂抬升之下,又顶了上来,地面依然是完整的石质地面。

    地下室,灯壁辉煌,一座巨大的圆盘矗立在中间,数以千计的飞船窗口,向外散发着柔和的自然光,杨潮一直想不明白的是,这艘飞船是如何捕获自然光然后存储起来的,老九解释说是利用高能磁场禁锢光子,但杨潮就是理解不了,对文科狗来说,这太高深了。

    大踏步走进飞艇中,将迪塞尔的图纸铺在操作台上,操作台上的立刻就有探头发出一道绿色,一道蓝色的光,分别在图纸上横向和纵向扫过。

    杨潮立刻就看到屏幕上,不断的出现一个个零件,一个个柴油机的零件。

    当图纸上的所有零件,包括气缸到曲轴都变成了屏幕上形象的机械部件后,杨潮命令:

    “开始模拟!”

    杨潮看都的,无非是计算机形象出来的东西,真正的模拟,不过是一道道数字化的数据流在运算而已,就跟后世的超级计算机可以模拟战争、模拟天气变化,甚至模拟宇宙大爆炸一样,飞船的主计算机做这些事情更是轻而易举。

    杨潮命令一下,就看到屏幕上一个个零件立刻就组合成了一台机器,接着开始缓慢的运转起来,哐当哐当,还伴随着模拟出来的配音,越来越快,最后咔嚓一声,气缸爆裂了。

    “分析原因!”

    实验失败了,也就是说迪塞尔这个设计不合理,杨潮立刻让分析原因。

    “材质强度不够!”

    老九的机械音响起。

    很显然,制约迪塞尔柴油机发展的,其实并不是柴油机的机械原理问题,而是这时代没有跟上他天才设计的材料强度。

    但这对杨潮来说,还真不是什么问题。

第一百三十六节 僵局() 
拿着模拟结果,杨潮赶去莱芜的时候,迪塞尔已经百无聊赖的在莱芜兵工厂参观了。

    “我们这座兵工厂不错吧?”

    杨潮略有得色的炫耀道,当然不错了,为了能在日俄战争中分一杯羹,美国人可是把能弄来的好机器都拉来了,最精密的机床,最好的发电机、电动机等等。

    迪塞尔点点头:“确实不错,这里的技术力量超乎我的想象。我想能够借助这里的机器生产气缸。”

    迪塞尔果然是行家啊,能够镗出105大炮的镗床,简直太适合来做气缸了,同样的高膛压,同样的高温度,说起来造大炮的技术似乎一直都跟发动机脱不开关系,瓦特生产蒸汽机的时候,也遇到过这种问题,最后蒸汽机的气缸也是英国人兵工厂制造大炮的机器弄出来的。

    “当然,我会全力支持你的。不过你的设计我发现了一些问题,用数学的方法分析一下,你不觉得这里几个地方的应力超过了现在的材料极限吗,如果采用这种设计,会大大影响机器寿命的,根据我的数学分析,理论上寿命不超过三千转。”

    杨潮卖弄着,这都是飞船计算机模拟出来的结果。

    但是迪塞尔眼睛一下子就亮了,他这款设计,在苏尔寿的工厂中也试验过,还真的是没有超过三千转的,不过每试验一次他就能找到一点问题,然后慢慢改进,可是杨潮却一下子指出了好几处问题,这如果按照他的实验方法,至少都得用十次以上的实验,花费两三年时间呢。

    做科技就是这样麻烦,你得耐心一步一步的做实验,试错,改正,然后才能进步。

    可是杨潮竟然用数学的方法,将他所有的问题都找了出来,一下子指出了十七处谬误,让迪塞尔不由得惊叹莫名,但是他根据杨潮的方法,也一一进行了验算论证,发现还真的是有些问题。

    迪塞尔顿时对杨潮有了新的认识,但是他并没有多少怀疑,一个能改进飞艇的人,如果没有极强的数学能力,那是不可能的,因为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迪塞尔自己的数学就非常好。

    一下子抓住了这些问题,迪塞尔不但不郁闷,不生气,反而很高兴,感谢了杨潮一番,就有些迫不及待了,跟杨潮抱歉了一声,然后请求杨潮帮忙,他很快就进入了兵工厂的实验室里,利用这里的工具,开始了从新设计。

    作为柴油机之父,柴油机的原理都是他发现的,迪塞尔对柴油机的理解可谓是教父级别的,因此他很快就更改了那些不合理的设计,在实验室中憋了三天时间,终于做出了崭新的柴油机设计。

    杨潮拿过设计方案,告诉迪塞尔第二天会告诉他答案,自己得辛苦的算一晚上。

    迪塞尔表示理解,其实他已经很吃惊了,很多东西在他看来都是数学之外的,也有可能用数学来解决,但是要建立的数学模型,恐怕比直接造出来进行物理实验更麻烦。

    杨潮悄悄钻进工厂里的单间宿舍,用手表将所有的图纸都扫描进去,然后找了一个位置高点,很容易就传送回了东营的飞船,只要不超过一千公里,飞船就能够跟手表进行高强度的数据联系。

    第二天当迪塞尔再次拿到杨潮挑了一堆错的设计方案,他对此感到十分的震惊,对杨潮的数学造诣钦佩到了极点,但对自己的设计并不沮丧,立刻继续设计。

    迪塞尔不知道的是,他已经提前享受到后世设计师,先通过计算机模拟在进行实际实验的待遇。

    迪塞尔又是用了好几天时间,重新作出了设计,杨潮又是用一晚上时间进行数学计算,第二天告诉他谬误。

    两人就这样不断的改进,让迪塞尔原本可能要花费数年时间,几百万美元的实验成本,变成了不断的画图纸和进行数学验算这么简单的工作。

    迪塞尔的设计功底还是很强的,尽管每一次总有新的缺陷出现,可是越来越少,设计越来越合理。

    就在杨潮憋在莱芜兵工厂中跟迪塞尔玩科学革新工作的时候。

    北京的朝堂上,果然如同杨潮想的那样,展开了新一轮的政治斗争。

    这次的主角从过去的顽固派和洋务派,变成了新近崛起气势如虹的康梁集团和洋务派。

    交锋最激烈的问题,果然是围绕着东北那些杂牌军队展开。

    康梁希望调动这些军队入关,打的旗号是拱卫京畿,希望将军队调到北京。还表示,那些军队缺少束缚,在东北军纪很坏,因此希望调进关内看住,以免祸害百姓,而且也减少那些军队和沙俄军队的冲突。

    东北的部队有一部分是土匪军,还有一部分是充满仇恨的子弟兵,最后一部分是学生军,至于那些铁路护路团,早就修完了铁路,转战到其他铁路工地去了。

    洋务派则表示,正是因为这些军队的素质太差,才不能调到北京来。洋务派也以祸害百姓和冲突洋人为借口,要求将这些军队进行裁撤。

    康梁要调兵进京,无非是确保自己的权力,保证自己的安全,不想在发生一次被袁世凯出卖这种事了。但是洋务派同样也有这种考虑,目前在北京附近最强大的军队,依然是袁世凯留下的北洋军,不过却被杨士骧统领而已。

    双方以军队为核心,激烈争吵了半个多月,最后还是洋务派胜利了。

    斗争结果是,裁撤东北义勇,北洋军驻扎东北。

    北洋四镇新军,第一、第二两镇早就被载沣从袁世凯手中转调到了北京,分别归铁良和良弼带领;第三镇归段芝贵带领,并就任黑龙江巡抚,下辖亲领之第三镇,段祺瑞之第四镇驻扎哈尔滨;第五镇吴长春为吉林巡抚,率部驻扎吉林;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