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两口客气了几句,最后表示正事要紧,让他儿子跟着杨潮好生做事,做不好打断他的腿云云。

    杨潮要张国柱带着是去拜访另外几家人家的,这几家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家中都有子弟当过兵,当过华勇,但是都跑了回来,这个村子里就只有张国柱一个人还在青岛当兵。

    杨潮要将这些人带回去。

    第一家就吃了一个败仗,这家人倒是热情,只可惜他们的儿子不在村里,而是去高密做工去了,要到夏收才能回来。

    村里当过兵的一共有五个人,其实基本情况都是这样,中国老百姓喜欢扎堆,有一个人去了,其他人才跟着去,没有带头的,往往都不会去开拓。

    去了第二家,家里没有人,打听了之后,在地里忙活呢。

    这失节不是农忙时节,他家在修房子,因此都去地里打泥坯去了。

    杨潮跟张国柱所幸直接去了地头,看到几个年轻壮小伙子,二三月的天气里光着膀子,还浑身冒汗,轮着石锤一下一下的杵泥浆,也有四十来岁模样的男女在一旁帮衬着。

    “黑牛,快过来。”

    张国柱韩了一嗓子,一个正在杵石杵的汉子抬头看了看,一张黑脸露出会心的笑。

    “二柱子你回来了。还去不去?”

    张国柱道:“当然去了,俺大哥明年娶媳妇,得花钱呢。”

    黑牛有些遗憾:“俺还以为你也不去了,正好给俺帮忙呢。”

    说完又埋头干手里的活,不理会张国柱。

    张国柱有些脸上挂不住,大声喊道:“快甭干了,先过来。杨先生来了。”

    黑牛不耐烦的扔下石杵,不得不走了过来,一边走一边嘀咕。

    “着急个啥么,俺这正忙着呢。”

    边抱怨边慢悠悠挪了过来。

    “黑牛,这是杨先生,是咱连里的顾问。”

    黑牛还没到跟前,张国柱已经等不到给他介绍杨潮了。

    杨潮对黑牛笑笑:“黑牛,我是连队顾问,想问问你,还愿不愿意回去?”

    一听回去,黑牛也露出一种向往,可是随即就摇了摇头。

    “不敢回去,要吃军法的!”

    其实在德国人哪里当兵,挣的钱要比在别的地方打工强多了,哪里能找到一个月八两银子的工作?

    所以很多离开的士兵心里其实还是有些后悔的,尤其是军队里还能吃饱饭,在家里只能饥一顿饱一顿,闲时吃粥忙时吃干,吃惯了军队食堂后,还是有些不习惯的。

    但是却畏惧军法,因为他们也知道,德国鬼子的军法很严格,该罚就一定会罚,他们这属于逃兵了,很多人都传回去会被枪毙。

    杨潮认真保证:“你放心,有我在,没人敢治你的军法。”

    黑牛不由有些动心,但还是不太放心,看了看张国柱。

    张国柱冷哼道:“杨先生说的话算数,杨先生是顾问,只听总督和连长的。”

    黑牛一顿:“那杨先生是坐第三把交椅的了?”

    杨潮不由赧然,到底是山东人啊,梁山泊排座次啊。

    但是此时务必要让黑牛信服,杨潮只能顺着他的话:“没错,我只听总督的。连长只是跟我平级。”

    黑牛不由道:“那你是跟连长一边大了?真不治俺的军法?”

    杨潮保证道:“我说话算数,只要你肯回去,军饷照旧领,吃饭管饱。”

    黑牛更为动心:“那俺得跟俺娘说说。”

    杨潮笑道:“我等你的信,替我给你家人问好。想好了,去二柱子家找我。”

    杨潮说完也不想跟黑牛家人打招呼了,因为这家人是村里有名的不好说话。

    主要原因还是时间紧迫,张家湾村可是有好几户人家要去走访的。

    又走了两家,这次运气不错,正主都在家。

    只是两家还是很犹豫,其实主要还是怕回去被治罪,当初跑回来各自有各自的原因,受不了长久的规律军事生活是很重要的一方面,但是回家后又开始怀念军营,家人也因为缺少了那不菲的军饷而拮据起来。

    这两家都很动心,但是却不肯给杨潮一个保证。

    杨潮略微有些沮丧,出师不利啊,老百姓防范意识太强了。

    已经出来很长时间了,天色到了午后,杨潮打算回张家了。

    结果在张家大门外就碰见了黑牛。

    黑牛答应回军营,因为他家在修房子,之后经济会有些紧张,而且他嫂子对他在家里白吃白住很有意见,父母碍着嫂子娘家人的威吓敢怒不敢言,所以黑牛跟父母一说,他们虽然担忧,但还是同意了,而且同意黑牛马上就走。

    总算有了第一个收获,杨潮拜别了张家二老,立刻就带着黑牛上车,往青岛返回。

    第一天虽然只是带回来一个人,也还是让法尔肯海感到意外,对杨潮的劝说行动更加支持了。

    安置了黑牛,让他归队后,第二天杨潮继续带着军中士兵回他们的村子劝说逃兵。

    一连十天,总共只召回了十一个人。

    而这些人逃离军队的原因,杨潮也大致弄清楚了,有的是受不了军队的规律生活,有的是不满洋人的歧视,还有一种是因为当地保守势力的威逼,有几个村子发生这种事情,当地官府派人威胁他们的家人,告诉他们给洋人当官小心被收拾,高密县就是这种情况。

    又过了十天,虽然没有再去召他们,反倒是有十来个人主动联系,得到允许后,也回到了军中,这些是那批观望的,发现回去的人确实没有受惩罚而改变主意的。

    这样就召回了三十个人,剩下那些没有回来的,那就真的是回不来了。

    召回三十个人,让华勇连士兵数量达到了一百多人,杨潮的工作成效让法尔肯海认可了,他来军营次数越来越勤了,关注训练的时间越来越长了,显然他又一次看到了希望,哪怕是很渺茫的希望。

    面对英国人的嘲笑,他心里其实一直都不想认输。

第十二节 义和团运动() 
第十二节义和团运动

    回营的士兵慢慢的再次适应了军队的生活,掌握的军事技能也没有丢掉,不到一月就赶上了其他士兵的水平。

    可是不久,突然军事训练量猛然增加,在各级德**官的带领下,除了日常训练之外,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实弹训练,三天进行一次战术演习,布置一个机枪阵地,打打小型冲锋,步兵对骑兵,步兵对步兵,骑兵对骑兵之类的实战对抗。

    原因是义和团运动。

    北方的情况很混乱,山东的义和团虽然被袁世凯铁血镇压,但是被打跑的山东义和团,纷纷北上京津,慈禧太后在仇视洋人的大臣的劝说,还有洋人想扶持光绪对抗她的谣言下,对洋人十分恼怒,一月的时候,发布了维护义和团诏令,直隶地区官府开始扶助义和团,义和团在这一地区如同秋后草原遭遇野火一样,很快就汹涌的燃烧起来。

    于是北直隶到处起坛请神、烧教堂、杀洋人、杀清军、并到处毁坏铁路及电线杆等物,北方几乎失控,甚至连清政府的衙门也有被义和团占据的。涿州府衙被三万名拳民占据后,慈禧派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刚毅和顺天府尹赵舒翘到涿州调查。

    仇视洋人、洋事、洋物的刚毅回京后,刻意向慈禧报告“拳民忠贞,神术可用”。朝中庄亲王载勋、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等一向站在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对立面的保守权贵们也异口同声的主张扶持义和团,向洋人开战。

    朝局让西方人感到有不可收拾的感觉,并且担心义和团最终会攻击使馆区,英国公使窦纳乐首先行动起来。

    5月28日,窦纳乐要求泊在大沽附近的17艘外国战船增援,337名外国水手及陆战队员5月31日登岸,乘火车于当晚抵京,防卫使馆区,另外89名德国及奥国陆战队员6月3日抵京。

    洋人的行动让慈禧也感受到了威胁,他生怕洋人再一次打进北京城,用武力扶持光绪,害怕失去权力的慈禧也做出针锋相对的举措,6月9日,慈禧调董福祥的武卫后军进城。6月10日,任命跟义和团关系密切的端郡王载漪出任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载漪运作下,义和团拳民于同时开始大举入京,人数很快就超过了十万人。

    与此同时,北京外国使馆对外通讯断绝。

    6月11日,日本驻华使馆书记杉山彬被刚调入京的清兵甘军所杀,被开腹剖心,驻天津的各国领使组织二千人的联军,由英国的海军司令西摩尔带领,乘火车增援北京十一国公使馆。

    因为铁路被拳民破坏,西摩尔受阻于天津城外的杨村、廊坊一带,与清兵及义和团展开战斗失败,是为廊坊大捷。

    6月13日,义和团进入内城,当天烧毁孝顺胡同亚斯立堂、双旗竿(今外交部街西口外)伦敦会、八面槽(王府井)天主教东堂、灯市口公理会、东四五条西口的美国福音堂、交道口二条长老会、鼓楼西鸦儿胡同长老会、西直门内天主教西堂、西四羊肉胡同基督教堂、石驸马桥安立甘会、宣武门内天主教南堂共11所教堂。

    3200名天主教徒逃入有少量法兵保护的天主教北堂,2000多名基督教徒逃入东交民巷的使馆区。拳民在北京放火烧掉教堂和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事物。

    6月15日,军机处曾一度传旨,令在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及山东巡抚袁世凯速入京,而两人却始终没有动身。

    北京城一步步被载漪等保守势力勾结盲目反洋的愚昧实力统治,而代表开明的洋务派,却保持了沉默,没有介入此次事件的任何意思。

    北京就这样一步步恶化。

    消息不断的传回青岛,任何说法评论都有,但是德国人总体认为跟自己没多大关系,很多人倾向于冷眼旁观,只专注自己在山东的一亩三分地,精心经营青岛要紧。

    因此德国除了派出在天津的少数陆战队之外,青岛的驻军并没有行动,也没有行动的意思。

    但是随着事态的恶化,德国人也不可避免的遭受了波及,6月20日,德国驻华公使克林德代表各国前去清政府总理衙门要求保护,途中被清兵伏击身亡。

    于是青岛的局势一下子紧张起来,军官纷纷脸上带着激切的神情,认定德国要跟中国开战了。

    令人意外的是,德国人没有因此而先向清政府宣战,反倒是慈禧老太太颇为有种,率先向英、美、法、德、意、日、俄、西、比、荷、奥十一国同时宣战。

    这是一种令愤青亢奋的壮举,但杨潮却感觉这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老太太脾气。

    傻子都看得出来这仗他玛不可能打的赢,除非清军化身志愿军,否则怎么可能硬憾世界联军?显然慈禧老太太认定了洋人想废了她扶持光绪,与其被洋人赶下台,她宁可拖着中国一起死。

    老太太显然想爽一把再死!

    “慈禧太后老佛爷向十一国宣战!英法公使表示,打下北京城,只需要七天!”

    营房之中,杨潮捧着从天津印刷出来的德文报纸,在给营房中的士兵们读着,这些士兵都听的极为认真,脸上露出各种神色来,极为复杂。

    很多人心里肯定在嘀咕,我大清又跟洋人打仗了,那他们这些给洋人当兵的人算什么?给洋人当兵,士兵心里肯定是有某种身份认同上的混乱的。

    他们没人说话,没人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甚至他们自己都很混乱。

    “兄弟们,大清跟洋人又打仗了!也许我们也会被派到北京打仗!”

    杨潮收起报纸,向华勇连的士兵们说道,没有人回应。

    杨潮每天都会给这些士兵念报,每天训练完,吃过饭,临睡前,杨潮都会给他们送汤,趁着他们喝汤的时间,然后给他们读读报纸,增长增长见闻。

    虽然依然是小事,可是士兵们对杨潮更尊敬了,因为他们知道,杨潮这样的大人物,在用心对待他们,这种小小的感动,对比德国人对他们的漠视,很容易就让他们分辨出来,这座军营中到底是谁真心对他们好。

    只是往日读报这些人都很热心,听完新闻还不忘讨论个半晌,但是今天都很沉默。

    “杨先生,洋人会让我们去北京跟朝廷打仗吗?”

    许久,黑牛突然在一片沉默中发声,只是他的声音中,也带着一种迷茫。

    杨潮摇摇头,没回答,摆摆手:“今天就到这里了,大家都散了吧,回去睡觉!”

第十三节 你们信不信我() 
第十三节你们信不信我

    飞船依然联系不上,德国人却命令军队北上,杨潮深思了一番,也打算跟着一起去,八国联军进北京,这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如果能避免自然最好,如果不能避免杨潮也愿意去做点事,哪怕是微乎其微,但总好过什么都不做,杨潮感觉,如果自己这次不去,今后肯定会后悔。

    于是他直接向总督请命,表示自己跟着去一定会对德国人的军事行动有所帮助,总督权衡之下认为杨潮说的有道理,就允许杨潮跟着一起去,只是他没有办法给杨潮委任军职,他依然只能以顾问的身份前去。

    1900年,6月23日,一队队德国兵在建好没多久的青岛码头集结,码头上有一艘巨大的军舰停泊。

    德国汉萨号装甲巡洋舰,其实不是什么大型军舰,标准排水量只有五千多吨,还比不上几年前被日军俘获的北洋舰队定远和镇远呢,但是对于从来没有见过军舰的青岛人来说,已经相当震惊了。

    起码海军陆战队三营华勇连的士兵们就很震撼,看着那高大的军舰,一个个入神,一时间忘记了他们要乘坐这艘军舰,去跟大清军队作战。

    德国士兵就很自然了,一个个按照次序,背着野战背囊,扛着步枪有条不紊的登船。

    这些德国兵都是德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德国海军陆战队就是用来驻守海外基地的,在青岛也就只有三个营七百五十人,外加一个附属海军陆战队第三营的华勇连一百来人。

    而这次出动,德国人抽调了三百人,已经是极限了,德国人必须保证青岛安全,虽然袁世凯宣布山东加入了南方李鸿章等人组织的东南互保,宣布山东在这次战争中保持中立,认为慈禧太后的宣战诏书是伪诏,是无效的,但是德国人可不敢保证袁世凯会一直如此。

    毕竟袁世凯那六镇新军无论装备还是训练,还都是很靠谱的,占领青岛的德国人,早就摸得清清楚楚,很清楚这是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

    所以在国内派出新的援军之前,德国人能抽调作战的兵力十分有限。

    终于华勇连也要登船了,他们被排在最后上船,对此这些华勇士兵早都习惯了。

    他们带着新鲜感踏上了舷梯。

    身上跟德国兵一样背着野战背包,里面有他们的被褥,但是他们的装备跟德国人并不完全一样,军服是一样的卡其黄军装,但是帽子却带着中国式平头帽,脑袋上还吊着一根辫子,皮带也跟德军不同,皮带扣上雕刻着一个圈龙,腰间一边挂着军用水壶,一边挂着刺刀,武器是最新的毛瑟98。

    老实说华勇连的装备上,完全不输给德军,而且在一些地方,德国人也是用了心的,看得出来德国高层对这只军队的重视,只可惜下面的底层军官太过傲慢了,无法将这些士兵凝聚在一起。

    呜呜,两声鸣笛,早就发动的军舰烟筒上冒起浓浓的黑烟,缓慢的驶离了青岛的海岸。

    晕船,虽然青岛就在海边,华勇连的士兵也大都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