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施迂回作战。但是日军第1军突然分兵,库罗帕特金跟日军第1军对峙的部队自然发动了试探性反击,可结果却发现日军兵力十分强大。这才让库罗帕特金不得不调动预备部队去防止日军迂回。
同样的第2军突然迂回右翼,俄军也是试探后发现他们正面很强,又不得不调动左翼来加强右翼,来回反复折腾,让库罗帕特金感到了压力。
库罗帕特金对日本第1、第2两军突然变强,感到不解,双方你争我夺了这么久,那支部队有多强的战斗力,双方都心知肚明,可是这一次库罗帕特金感到自己失算了。
他怀疑日军加强了这只部队的战斗力,情报表明这两只军队兵力确实比以前多了三成,库罗帕特金以为只是日军的新兵到了,补充了兵力而已,但是没想到补充了新兵,日军就敢进行这种大战术迂回,这简直太不可理喻了。
面对日军的疯狂,库罗帕特金打算试探一下,相继命令几只军队攻击牵制。
俄军的反扑没有任何结果,事实表明日军正面确实很强大。
3月1日起,迂回到左翼的日军发动了强攻,俄国第1集团军奋力阻击,抵挡住了日军的进攻,但是自己也脱不开身来。
3月4日,日本第2军分兵一路已经快绕到奉天以北,威胁这里的铁路线。
库罗帕特金一面加强对第2军分部的阻击,一面从沙河前线撤军,调集沙河的军队退守浑河,缩短战线,抽出兵力支援右翼。
日军趁势发动了强攻,突破了左翼第1集团军的防线,从左翼向奉天逼近。
“司令官阁下!”
名义上的第2军一部,事实上是完整的第3军。
熟悉的面孔,乃木希典大将,握着一把武士刀,悲愤的坐在一个坡顶,他旁边是一大群筋疲力尽的军官,山坡下坐满了疲惫的士兵,伤病早就抛弃在路上了。
刚刚发动了一场突击,连乃木希典的指挥刀上,都染血了,可是却无法阻止面前这一辆辆冒着黑烟驶过的火车。
他们来晚了,虽然突破了俄军的拦截,损失一大半兵力,已经能看到俄国人的铁路了,但是俄国人却逃跑了。
奉天会战,日本人赢了,俄国人跑了。
毫无疑问,这是俄国人又一次失败。
日军左翼逼近奉天,右翼威胁铁路,库罗帕特金不愿意后路被断,果断的放弃了奉天,在日军合围前,带着大多数兵力撤离了奉天城。
此时在奉天城里,日军正昂首阔步的走进这座满清的龙兴之城,祖陵埋葬之地。
但是高级指挥官,却一个个不是那么高兴,因为俄军又像以前一样,在他们眼皮子底下成功逃跑了。
“参谋长阁下,乃木大将要切腹!”
乃木希典带兵回到奉天集结,看到充满荣耀的入城仪式,接着得到天皇陛下的嘉奖,从上到下充满了喜悦,尤其是当那枚纯金的勋章刮到他胸口的时候,乃木希典失声大哭起来。
那时候没人注意,士兵自然不敢说什么,将领们却哈哈嘲笑一下乃木希典高兴的失态了。
但是乃木希典这种武士刀精神深入骨髓的人,怎么可能轻易在大庭广众之下流泪呢。
他其实已经崩溃了。
旅顺的败绩,他一直都认为全是他的错,接着立志要在奉天雪耻。
然后日本人玩了一手漂亮的暗度陈仓,看起来不停的往旅顺增兵,全世界都认为他们要在旅顺发动大战,可是暗地里,增员旅顺的都是新兵,一个个老兵,甚至包括乃木希典和儿玉源太郎都金蝉脱壳,以伤员的身份从大连登船,悄悄绕道另一侧登岸奔赴奉天。
正是儿玉源太郎和乃木希典两人各自指挥的,第5军和第3军,打着第1军和第2军的旗号分别从左右两翼迂回,被迷惑的外人还以为这只是第1军、第2军的分兵,却不知道这些都是经过旅顺血战,3、5两军剩下来的,最精锐的老兵,人数不是最多,战斗力却最强。
“混蛋!”
一听乃木希典竟然要切腹,儿玉源太郎顾不得庆祝,立刻就跑了过去。
第一百节 历史转弯()
第一百节历史转弯
啪啪,左右开弓,儿玉源太郎的手掌在乃木希典的老脸上印出了鲜红的痕迹。
“你这个混蛋!”
“嗨!”
乃木希典没有反驳,而是鞠躬九十度,他一心求死,被部下发现,死死拦住。
“你怎么能这样做?”
儿玉源太郎愤恨的骂道。
乃木希典继续道歉:“给各位添麻烦了,替我向天皇陛下谢罪!”
他依然抱定一死,这次他奉命要切断铁路,一路上他不惜伤亡,甚至亲自带队突击,但是最终失败了,在最后一辆俄国火车开走之前,他都没能感到铁路边上。
亲眼目睹了最后一批俄军撤走,这怎么能被说成是胜利呢,怎么还是嘉奖带勋章呢,乃木希典感觉自己太出丑了,他失去了活下去的勇气。
但是他知道他这一死,会让日本军方蒙羞,甚至让天皇都很难堪,刚刚接受了勋章的将领,竟然切腹自杀了,这太不给天皇面子了。
“你亲自去跟陛下谢罪!你怎么能这么不负责任。”
儿玉源太郎狠狠骂着,他从来没有这么生气过,哪怕在旅顺乃木希典损兵折将,他也没有这么生气。
乃木希典还是弯腰状态。
儿玉源太郎知道他这个老朋友是决定要死了。
突然一股悲凉,他语气软了下来:“我本不该阻止你的。大局为重也好,忠心为国也罢,这些我都不说了。我只想说,你并不该死。该死的不是你,该死的是那些财阀,该死的是把我国逼到跟俄国人决死的英国鬼畜,是贪婪不足,占了东北还想占朝鲜的沙皇。”
乃木依然没有起身。
儿玉源太郎继续道:“单说你自己。如果这次不是你,换成任何一个人,也不可能用那么少的兵力,能够那么快的突进到铁路线附近。毕竟我们的兵力比俄国人少太多了。无论你愿不愿意接受,其实奉天会战你都是最大的功臣。”
儿玉源太郎十分凝重的说道,他说的是实情,第3军当时的兵力尚不足平时的一半,而要突击俄军右翼,没有一个完整的军是做不到的,只有乃木希典能够做到,不是他够聪明,也不是他指挥能力强,而是他有一种坚决的执行力,在任何困难和压力下,他都不会动摇,这个品质是包括大山岩在内的其他人都没有的。当然,立见尚文如果在年轻十岁,倒也能承担这个任务,但是立见前辈毕竟是花甲之年了。
“虽然我们没有完成全歼俄军的计划,但是消灭了八万多俄军也是了不起的战绩。天皇陛下已经决定,今天就是我大日本帝国的陆军日。这一切都是你挣下来的。但是你却要去死,你不但让天皇蒙羞,让整个帝国陆军蒙羞。你也让我们这群尸位素餐的人无脸见人啊。而且你如果一死,整个军心都会动摇。”
“没有消灭俄军于辽阳又如何,没有消灭他们于旅顺又如何,没有消灭他们于奉天又如何,我等难道不能再接再厉,去铁岭、去哈尔滨、去莫斯科消灭他们吗。你一死,军心一散,我帝国战败的结局怕是就要来了。你自己好好考虑去吧,是跟我们一起在去铁岭,还是你一个人去神国,由你吧。”
说完儿玉源太郎走出乃木希典的指挥部,走路的样子无比的老迈和沉重。
“勇气,我需要勇气。”
乃木希典讷讷道,他背负的压力太大了,他死都死不起,死也需要勇气,需要抛弃整个日本的勇气,但是他需要勇气是为了活下去,他需要勇气支持他继续战斗下去。
奉天会战日本胜利的消息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开来,已经没有人怀疑日本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在伦敦金融市场上,日本人最新一期的债券,以四厘五的利息一售而空,而一开始的时候,日本债券的利率可是高达六厘的,比清政府向华俄道胜银行借的商业贷款还高一厘。
与其相比,俄国人的债券则被纷纷抛售。而他们国内的乱象也开始了,示威的群众开始走上街头,沙皇已经不敢在圣彼得堡公开露面。沙皇感觉到,战争继续打下去,自己的统治都会受到威胁,开始考虑跟日本人和谈了。
此时美国人也跳了出来,在国际上开始呼吁和平,并且跟担心收不回借款的法国人一起调停战争,美国人甚至暗中通知了莱芜兵工厂,要求停止向日本人出售军火物资,烟台钢铁厂也不得向日本人供应钢材。
政府的命令,约翰逊第一时间就告诉了杨潮,对此他嗤之以鼻,表示只要杨潮能接到生意,他们一定能满足生产,在利润面前,摩根、洛克菲勒拥有大量股份的兵工厂根本就不会考虑政府的意见,而烟台钢铁厂同样是这样的要求。只是青岛兵工厂已经全面停止了向日本人出售军火,青岛总督致电杨潮,询问能不能将青岛的军火卖给俄国人。
不过美国政府的运作还是有结果的,日本人必须给美国人一个面子,毕竟他们的资金有将近半数是来自纽约华尔街的,俄国人自己的处境堪忧,同时也必须给法国人一个面子,于是双方开始接触。
通过美国、法国,各自表达了自己的诉求。
日本人一贯的狮子大开口,要求“获得在俄国经营商品的优惠权,海参崴设为中立商港,不允许设防,俄**队撤退到哈尔滨,俄国偿还所有日本因战争的借款,东北铁路交由日本与俄国共管,撤回组建的太平洋第二舰队。”
日本提出的要求,激怒了本来已经想要体面退出战争的沙皇,沙皇本希望答应日本战前的要求,那就是放弃朝鲜利益,但没想到日本人这是要把他们彻底赶出远东地区啊。
沙皇本来就对日本人没有好印象,他可是在日本险些被暗杀的,脸上八厘米长的伤口也感到隐隐作痛起来。而且沙皇还没有输干净老本,第二太平洋舰队已经快要到达中国海域,只要跟旅顺舰队回合,占有了制海权,日本人就无法在东北开战陆地战争,除了撤退回去之外,没有任何选择。
于是沙皇拒绝了日本人的所有要求,并且关闭了联系渠道,强硬的表示要战斗到底。
日本人已经想到了俄国人的反应。
不过日本现在全国欢庆,奉天会战的意义太重大了,还从未有过一个国家单独在大兵团会战中战胜俄国人,而日本硬生生从俄国优势兵力防守的满洲中心奉天将俄军击退。
此举足以证明,日本陆军,已经是世界上一流的陆军。
所以才会全民欢腾,欢庆的声音,天皇在皇宫中都能听见,因为很多人就在皇宫外面进行祈愿。
只是天皇也有忧虑的地方,他面前坐着一干大臣,也是来给他道喜的。
内阁总理桂太郎、外相小村寿太郎、陆军大臣寺内正毅、海军大臣山本权兵卫等人,这些都是内阁成员,但是还有其他一些平时无权讨论内阁事物的人员,比如伊藤博文和山县有朋。
伊藤博文是上届内阁总理,但是被桂太郎取代之后,就一心忙于政党宪法,再也没有在政府任职,而山县有朋此时是参谋总长,桂太郎内阁其实就是他的代表,这两人虽然都没有入内阁,实际上背后的影响力都很大。
借着来向天皇道喜,伊藤博文这才求见天皇。
天皇知道他的来意,伊藤坚持的宪政让他不好直接干涉政务,但是值此重大时刻,不让伊藤博文表达意见,天皇自己都不安心,他也确实希望听听这老臣的意见。
于是同样老谋深算的明治天皇,很巧妙的把话题引到了俄国人拒绝谈判的事情上来。
“在陆海军同时取得决定性胜利之前,俄国人是不会接受和平的提议的。”
天皇叹息道。
伊藤博文接道:“如果我们的条件能够宽容一些,或许是可以接受的。”
伊藤博文对目前的情况甚为忧虑,这是他不顾身份限制,来见天皇的原因之一。
他希望尽快和平,因为他已经看出了日本背后的危机,这次跟上次面对清政府不一样,就算跟清政府作战失败,日本也不认为清政府会灭亡他们,可是俄国人是真敢灭掉他们的。
现在看起来日本占尽优势,但是俄国人并没有大伤元气,虽然不断的撤退,可是伤亡的士兵却根本不影响他们的战斗力。而日本却一直在紧绷着一根衔作战,稍有疏忽,可能就是大崩溃。
所以伊藤博文希望劝说天皇,提出一个宽容的条件,甚至在放出一定让步的前提下,结束这场战争。
“那么伊藤君打算如何宽容?俄国撤出东北、偿还我们的债务、撤退海陆军,哪一条是可以退让的?”
作为旗鼓相当的政治对手,山县有朋立刻问道。
伊藤博文早就深思过这个问题:“偿还借款无非就是战争赔款罢了,可以少要,甚至不要。撤兵是一定要的。但是让俄国人撤防整个远东却是不现实的。”
伊藤认为,赔款问题俄国人肯定不会答应,在海参崴不设防也肯定不会答应,唯一可能答应的,不过是撤出东北驻军,同时召回第二舰队罢了。
山县有朋冷笑道:“如果战争赔款少于20亿日圆,我敢保证桂内阁就不敢走出这个门,外面那群百姓就会生撕了他。”
对于日本百姓来说,他们最想看到的,其实是战争赔款,十年前从清政府讹诈的那些白银,启动了日本的工业化,才有了如今的地位,而这次他们所要的更多,至少是上次的十倍,因为日本人真的已经支出了十几亿日圆了,真的没有办法再少,政府要的少了,百姓肯定要骂卖国的。
伊藤博文不说话了,似乎从甲午战争开始,日本人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而那条路,是他打开的。
后世有学者评论,日本人在对马海战之前提出的条件太没有诚意了,证明日本人根本就没有和谈的意图,真实情况是,日本人在一次次陆战胜利中,早就迷失了方向,从上到下都认为应该找俄国人要一大笔赔款,连大学的几个博士都发表观点,认为至少该要30亿日圆,民众感觉不能少于20亿。
可是,光是赔款问题一项,沙皇就不可能答应。而且他也不可能答应撤退到哈尔滨去,不可能答应不设防。沙皇唯一能接受的,就是让出朝鲜而已。
两头都是饿极了的狼,吃相不可能好看,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继续流血,知道一方倒下。像美国人打墨西哥、打西班牙,最后割让土地的时候,都还愿意花一大笔钱,掩饰一喜军事掠夺的可能。但是日俄两国,绝对没人愿意接受付钱。
日俄结束沟通,再次进入战争的情况传出来后,俄国人的债券更没人要了。
他们已经没有办法在法国市场上融资了,法国老百姓和资本都不愿意接受他们的债券。
俄国人只能求助于法国政府,法国政府虽然恼怒俄国人拒绝接触,但是看到日本人的条件,法国人也觉得太屈辱了,没有一个白人政府能够接受这种条件,为了不让俄国人死的太难看,他们不得不再次借钱。
百姓不要债券,那只能政府贷款了,法国政府给俄国贷了一笔6亿法郎的巨资,但是要求俄国必须采购法**火,可是法**火出了名的贵,一发克虏伯榴弹才17。5卢布,法国人的炮弹要23。8卢布。
看到双方的战争机器再次隆隆运转,一直关注情况的杨潮才放心下来,杨潮还害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