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数以百计的村庄整村整村的被淹没。
杨潮所在的这个地方,本就是一座村庄外,村中积水严重,一队队老百姓正在杨潮士兵的帮助下往村外转移,他们将迁到附近位置更高的一个村子中去。
说通老百姓搬家很困难,尤其是一些老人,根本不愿意放弃家里的瓶瓶罐罐,但是如果不搬家,农民们的破房子泡水久了,随时都可能倒塌。
说通附近村子接纳更困难,因为靠着河,因为水渠灌溉、捕鱼等问题,附近这些村子没少干过仗,让平时看着不顺眼的邻居搬进自己家,一般人都很难接受。
得得得,一匹脏兮兮的蒙古马驮着一个骑士,溅起片片泥水,一直跑到杨潮跟前。
“马腾飞?济南的物资都装船了?”
物资,杨潮需要大量的物资,早就给周馥发去了电报,周馥答应帮忙筹措。杨潮还派人带去了大量的现金,不惜一切代价在市场上买,有什么买什么,木材、粮食、棉被,甚至石头都需要。
“大人,已经装船了。周大人问,河岸有没有缺漏,尽快找人堵缺!”
周馥对于救灾也很上心,他也很有经验,三十年前他就曾在永定河治水。
但是显然周馥跟杨潮的救灾理念不一样,杨潮是优先救人,周馥则优先修河。
“知道了。让周大人放心,告诉他利津这里有我,他不用担心。”
此时周馥早就上了黄河案,因此电报是联系不上了,只能人员往来。
马腾飞应了一声,又打马去了。
到下午的时候,强国复兴社的人才带着上万民工赶了过来,这些工人已经在一起修筑铁路大半年了,因此一个个很有集体意识,这种集体意识带来的纪律性,正是工人比农民更好组织成士兵的原因。
没有经过军事训练,这些民工依然冒雨跋涉到了黄河岸边。
立刻让社员分派工人,分出一半人,一百人一组,沿黄河岸边,见到村子就动员搬迁,剩下的工人全都上了几处悬河河岸,在工程师的指挥下加固危险的河堤。
物资到了之后,立刻分配下去,让工人立刻在高地搭建临时窝棚。
吃住都在河岸边,一直坚持了七天,最终熬过了大雨,黄河的脾气慢慢消了下去,带着上游滚滚黄汤慢慢向大海涌去。
危险解除了,没死一个人。
但是救灾还没有完呢,施工队依然留在原地,天气晴朗三天之后,开始转入重建工作,有大量的民房倒塌,从济南采购的物资源源不断的运来,工人们主要是分发物资,因为这时代的村庄,大多数还是一个或几个家族居住在一起,不缺人力,也不缺组织能力,分发物资之后,他们自己就会重建房屋。
当然那些孤寡,或者家里劳力不在的,就由工人们帮他们重修。
耽误着铁路施工,全都在这里救灾,詹天佑他们这些工程师却觉得很值。
山东巡抚周馥不久就巡查过来,在窝棚这里见到了杨潮。
“周大人!”
杨潮穿着一身泥衣,在一个搭建的窝棚里,里面放着大量的地图,上面一个个标注着,用红笔勾画的,是一个个危重需要紧急救助的村子,黑笔勾过的,则是已经修复过的,还有黄笔勾画的,则是有损失,但是不算严重的村子。
一边看着大多数黑笔勾过的村子,一边听着杨潮解释着。
周馥轻轻点头,许久站起来,看着杨潮,抚须欣慰的笑了。
“杨潮跟我去看看吧。”
周馥先去了几处河堤,发现确实没有险情之后,接着跟杨潮转了几个村子。
村子里的很多人一听说杨潮来了,竟然纷纷涌过来,磕头感谢。
见到很多老人,杨潮赶紧就扶起来,一路上扶的手臂都酸了。
第七十一节 军火交易()
已经到了八月,铁路施工已经恢复正常,大雨确实影响了铁路修筑,有几处基础甚至出现了垮塌。
但是无论是工程师还是工人的干劲比以前还大,他们此时出现一种强烈的自信心,一种能够战胜一些危机的勇气。
灾害是祸患,也是考验,通过考验的人往往会更强大。
与此同时,强国富民社组织能力更强了,经过这次救灾,很多社员都得到了锻炼,组织能力大大加强,有些人也得到了不小的威望,走在人群间经常被认出来。当然,基本上没人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只知道他们是杨潮的幕僚。就是詹天佑等人,也只是知道王求一个人是搞会党的,虽然心里暗暗猜测,但还是不敢怀疑到杨潮头上去。
可是这样一来,不敢公开的宣传,也很难拉来新的成员,此时依然就只有大猫小猫三两只,还是那一批秀才。
“杨大人还真是一个好官啊!”
跟着一块就过灾的许多工人如此评价杨潮,那些被救的灾民就更是感恩戴德,更出名的则是杨潮。
连周馥都给朝廷上了一封请功折子,对杨潮的作为赞誉有加。
杨潮则在大石房里紧张的算着账,他发现他似乎有些亏空了,这次就在用掉了一百万两银子,这可是一笔不小的亏空啊。
杨潮这两年要参股一个钢铁厂,一座兵工厂,各投资五百万美元,杨潮一家占股四成,一家占股三成,总共要出资三百五十万美元,一美元含金量是1。5克,三百五十万美元就是五吨多,另外还有青岛兵工厂的运营经费,那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修铁路则是三千万两银子,折合黄金也得三十吨。
总计达到三十五吨黄金,而杨潮的飞船采掘能力,一年只有十吨,两年二十吨撑死了,就算还有二十万两(六吨多)西班牙金币,其实也亏空了不少,幸好是逐步支付,不然现在工程都得停工了,只能希望铁路修好后能尽快盈利。
单靠自己的积累,实在是太辛苦了。
杨潮有架可以采挖深海海底的飞船,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后世中国工业化时代的困难,难怪苏联人为了搞工业化,饿死了乌克兰几百万人,天朝多少至今是个迷。
难怪英国人榨干了印度人的血汗才能完成工业化,德国人在法国人身上吸饱了血才发达起来,日本人直接从满清身上咬下一块肉才有资格与列强并肩。
但是一旦工业化完成后,工业造富的能力,那是十分恐怖的,马教主说资本主义一百年生产的财富,比过去历史几千年加起来都多,这一点都不夸张,工业化大生产制造出来的产品,这都是财富。
当然这是经营好的,像汉阳铁厂那样的企业,从建立开始就没挣过钱不说,每年都要官府砸下去几十上百万两银子。
“重工业啊,没有个三五年的周期,往往很难盈利,没有个十七八年的周期,是无法收回成本的。”
杨潮很清楚重工业是一头吞金巨兽,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
“还是轻工业好搞,来钱快!也许该跟张謇联系一下了。”
杨潮心中暗道。
工业化也不能光搞重工业,这是苏联模式,是严重偏科,是不健康的。
其实工业化的正确步骤应该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产业的发展,一开始肯定是农业,然后加工农产品的产业发展到了轻工业,而轻工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创造出了重工业的市场,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态势。
摸清规律之后,可以统筹发展,但是太急功近利的话,是会遭到惩罚的,那就是产业链直接崩溃,社会秩序崩溃,出现死人就不意外了。
这也是杨潮为什么拒绝跟德国人合资办一座钢铁厂的原因,因为他要引进美国钢铁厂,那么在多一座,市场就饱和了。中国修铁路的市场就这么大,一座十万吨级的大型钢铁厂完全满足要求。这时代的单线铁路,一公里重量也就是一吨重,烟台到济南撑死六百公里,六万吨钢材绰绰有余,就算加上铁路桥、道钉等辅助材料,十万吨也够了。
即便每年建造一条胶济铁路,十万吨的钢铁产量也足够,至于武器用钢,拿东西贵是贵,但总体用量并不是很大,在没有造船、没有机器制造、没有汽车业的时候,十万吨足够了,再说还有汉阳铁厂,那也是几万吨的产量。
十年内,中国有十万吨钢铁产量,杨潮觉得是够的,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批合格的技术人员,这才是扩张发展的根基,像汉阳铁厂那样使用卢森堡技术团队一直到辛亥革命的时候,杨潮感觉太不靠谱。
美国人的钢厂已经开工,不过目前只是一批工程师正在测绘,选择合适的建厂土地。
同时美国工程师也已经到了莱芜,在莱芜郊外寻找合适的土地,预计今年年底前开始施工。
动工的同时,杨潮的第一批工程款也已经支付到位,用的就是那二十万两西班牙金币。
青岛兵工厂则已经开始生产,经过几个月的生产,到九月的时候,就已经生产出了第一批一万只步枪,杨潮联系了北京,确定在天津交货。
杨潮本打算直接送到北京兵营的,可是打电报到军机处,对方回应在天津交货,他们有一个专门的交接大臣载振贝子。
一路上杨潮都在感慨,还是做军火挣钱啊,一万只毛瑟98步枪,因为是股东,德国人也没有隐瞒杨潮,告诉杨潮一只造价是20两银子,但是卖给大清皇帝载沣是40两,一倍的利润啊。
就这德国人还表示买的便宜了,因为禅臣洋行的现货价格从来都是50两不二价,也是因为这是青岛兵工厂第一批武器,为了打开销路才便宜出货的。
其实青岛兵工厂的成本还比德国毛瑟兵工厂的成本要高一些,毛瑟兵工厂造价可以压低到十两银子,而禅臣洋行运到中国,立刻就成了五十两,人家这才是暴利啊,青岛兵工厂确实算是良心价了。
之所以青岛兵工厂造价高,因为原料都是来自德国,甚至工人都是德国派来的,这些工人的工资比之国内都翻了一倍,加上新厂刚刚运作,各种机器磨合等等还没有走上正轨,因此总成本翻一倍就可以理解了。
到了天津,等待了一天,才终于等到了一个矮胖子。
矮胖穿着贝子官服,上面团龙紫花十分扎眼,竟然是崭新的。
这就是乾隆的四世孙,载沣登基后才册封的贝子。
“下官杨潮,见过贝子爷,贝子爷有礼了!”
杨潮看着载振没来由一股喜感,笑呵呵的就抱拳打招呼。
“你就是杨潮啊。”
载振带着两个随从,后面还有一群跟班,都撇在码头上,他只带了两个亲信登船。
“好了,给爷们看看货吧!”
载振眯了眯眼,似乎没睡醒一般,摆了摆手让杨潮带路。
带着载振走下货仓,让兵工厂一起来的一个技术工人撬开一个箱子,里面是整整齐齐,用干草垫趁着的崭新步枪。
杨潮拿出一只,捧给载振。
载振随手拿过,随意摆弄了下,做出一个瞄准的架势。
杨潮笑道:“贝子爷,没有装子弹。子弹在另一个船厂,您要喜欢,给您打两发?”
载振打了个哈欠:“爷们没兴趣,爷们从来都爱红装不爱武装。”
说完随手把步枪扔进了箱子,触碰声很响亮,在船舱里回荡。
杨潮笑了笑:“那贝子爷,货都在这里,一万只一只不多,一只不少。要不您点点?”
载振没那个功夫:“算了,不点了,谅你也不敢骗爷,骗了爷,可就骗了皇上。”
说‘皇上’两个字的时候,他还往旁边拱了拱手。
“得了。说说价吧!”
载振转身,直接坐到了箱子上,问道。
杨潮道:“四十两一只!”
“四十两?”
载振右边的眉毛扬起来,从下往上撇着杨潮。
杨潮解释道:“四十两一点都不多,德国人洋行的价格一直都是五十两,不二价!”
“好!”
载振叫了一声,站了起来。
“杨潮你果然是个忠臣。”
接着他拍拍手:“不过呢,咱也不能委屈了忠臣不是。”
杨潮看到载振突然不说话了,眼神直瞥旁边的洋人,杨潮立刻说了几句德国话,那工人就出去了。
载振这才道:“既然德国人卖五十两,咱卖他四十五两,也不算亏了皇上了。”
杨潮一顿:“四十五两?”
载振神秘的笑了笑:“你拿四十两,你吃你的,我吃五两,给皇上留五两。”
边说变点下巴,语速很慢,似乎是在教杨潮一样。
杨潮听得直点头。
杨潮心道,青岛兵工厂卖40两银子,已经够黑了,没想到载沣这个弟弟,还要黑他哥哥一道,又揩走了五两。
杨潮故作为难道:“可是这多加了五两,该如何跟皇上交代?”
载沣白了杨潮一眼:“早就听说你这人傻,看来不假啊,办洋务多肥的差事,你办洋务愣是办的把宅子都卖了!”
鄙视了杨潮一番后,载振才解释道:“皇上又不知道价码,还不是你我说了算。待会我给你开张支票,你给我打个收条,不就结了!”
很快载振就开好了支票,杨潮也打好了收条。
然后载振心情很好,邀请杨潮去天津青楼逛逛,杨潮婉拒了。
载振也不坚持,就告辞下船,杨潮还问了句如何卸货的事情,载振说,都交给脚行了,他一下船,跟班一吆喝,远处那批随从就赶了过来,原来都是载振雇的脚夫。
这些货会被这些脚夫一直抬到火车站去,火车站并不远,就在码头对面。
这些杨潮就管不着了,杨潮还想着载振不知道回去后,会怎么跟载沣交代。
他不知道的是,载振一头就扎进火车的包厢里,早有一个姑娘点着灯,伺候着**了。
一路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就到了北京城,载振提了提精神,就去了紫禁城。
见到皇上后,立马就汇报了消息。
“四十五两一只,一万只可就是四十五万两啊!”
载沣感叹一声,他总共采购了两万只步枪,这可就是就是万两,而且还有子弹,虽然每杆枪附赠了两百发子弹,但是这显然不够,以后还得源源不断的购买,这得多贵啊。
载振却道:“回皇上。这是毛瑟步枪,正宗老毛瑟。天津德国洋行都是五十两不二价,前阵子袁世凯不也买了两千只,他可花了六十两一只的。里面的猫腻咱就不说了,这杨潮卖给咱的确实便宜。臣寻思着有古怪,还专门悄悄打听了来着,您猜怎么着?说那杨潮跟德国人磨了俩月嘴皮子,这才磨下来。这洋人一个个都是是要钱啊!”
载沣一听,也不由感慨:“这倒是难为他了。”
同时感觉到杨潮还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顿时觉得这都是他拉拢的结果,不由高兴起来,比省了几万两银子高兴的多。
一高兴,他就又想赏这个忠臣了。
于是道:“听闻山东这次黄河决口,杨潮救灾得力,巡抚周馥也上书请功……”
杨潮揣着汇丰银行本票,可没有当忠臣这个觉悟。他已经下了船,赶往北洋通商大臣的衙门。
北洋通商大臣,简称北洋大臣,原先叫做三口通商大臣,管理北方的牛庄、天津和登州三个口岸,后来改名北洋通商大臣,不但负责三个港口,还担任山东、直隶和关东三个省的通商事宜,驻地就在天津。
袁世凯现在的职位很高,直隶总督、军机大臣、外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