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4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艘战列舰都是4万5千吨级的超级巨兽,是按照美国38年批准但还没有开始建造的衣阿华级战列舰来建造的。
美国人缺德的是,依阿华级战列舰因为需要通过巴拿马狭窄的运河设计宽度只有33米,长宽比达到了8比1,显得过于瘦长,严重影响稳定性,可是日本又没有通过巴拿马运河这个需求,他们还给日本人做这种设计,拿日本人的经费来完善自己技术的意图不要太明显。
两艘超大型航母和八艘超级巨舰的建成,不仅让日本海军总吨位达到接近80万吨的水平,最重要的是他们即刻就拥有了10艘主力战舰,整个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就提升了一个档次,不用跟朝鲜海军那种跳梁小丑比肩了,依然是亚洲第二大海军力量。
日本人打算将这十艘军舰,分编到太平洋舰队和日本海舰队中,让两大舰队都形成以一艘航母加四艘战列舰为核心,巡洋舰和驱逐舰辅助的综合性大舰队,战争时期变组成联合舰队作战。
至于如何让中国接受,日本人有自己的打算,他们打算找到合适的机会,不给中国人任何的反应时间,完成军舰的编组,制造既成事实,之后跟中国进行交涉,做出一些表面性的让步,满足一下中国人的面子。
这个合适的机会,日本早就选定了,作为一个精细的民族,出于节约资源的习惯,他们常常把计划做到最周详,他们挑的日子是大选期间,按照国际惯例,min主国家在大选期间是不可能出台任何大政策的,那么那个时候就是中国最不可能对日本采取极端行动的时刻。
可以说日本这个策略虽然要冒很大风险,但却是最可行,甚至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如果不冒这个险,日本恐怕得永远被遮盖在中国的阴影之下,而且还要承受邻国朝鲜的欺辱,中国的压制还能忍受,毕竟巨大的国力在哪里摆着,日本人习惯服从强者,可是朝鲜人算什么东西,也敢在大日本帝国面前乱窜。
天下不太平,刚过完年,才到阳历三月,英国人就向太平洋一带的英国商船发出了警告,报告说在阿根廷附近海域发现德国潜艇下落,不排除他们通过科恩角进入太平洋的可能,要英国商船提高警惕,最好不要单独行动,最好在有军舰护航的情况下出航。
4月1日,大英帝国突然宣布,为了加强太平洋地区的力量,保卫大英帝国的海上生命线,他们将在夏威夷建造的十艘军舰,编入澳大利亚海军夏威夷舰队,并且出于对夏威夷人民的尊重,这只舰队上将招募至少一半的夏威夷籍士兵。
这十艘军舰在建造过程中,并没有做到完全的保密,但是一开始都是以商船名义建造的,欧战爆发之后,大英帝国干脆直接宣布,将这些商船改装成军舰,当时大英帝国都向中国下了造船订单,他们增加军事力量合情合理。
又因为有德国潜艇的铺垫,让英国人扩充夏威夷舰队的实力,也变得合情合理了,至于招募几个夏威夷海员,那也能解释为是英国人力紧缺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说是尊重夏威夷人民,不过是给自己脸上贴金,很符合大英帝国一贯的形象。
之后就是新军舰的训练,航行等等。
忙着准备大选的中国人根本就没有在意,他们现在连欧洲战争都不太关心了,更何况英国人呢。
但是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了,就在这只新舰队在日本以东海域航行的时候,突然夏威夷籍士兵集体起义,控制了这十艘新舰,并且将所有的英**官逮捕,关闭了船上的所有通信设施,消失在了茫茫大海之上。
大英帝国立刻向太平洋沿岸各国发出了通告,表示大英帝国舰队失踪,目前情况不明,希望沿岸国家配合,一旦发现该舰队线索,请立刻通知大英帝国。
至于舰队失踪的原因,英国人解释目前无法联系到该舰队,尚不知道是否遭遇了海难,或者是遇到了德国潜艇的偷袭。
大英帝国暂且将这支舰队定性为失踪,失踪原因有待查明。
很多国家都在嘲笑大英帝国海军的腐朽,甚至中国报纸都发表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大英帝国实在是没落了,整支舰队失踪的事情,都能发生在他们身上。
德国人则在国内大造声势,以此为证据证明英国不堪一击,试图挑战德意志第三帝国,纯属自不量力,甚至他们还隐晦的表示,大英帝国舰队失踪地域,确实有德国潜艇在活跃,至于是不是德国潜艇部队消灭了英国海军舰队,情况也还没有弄清楚,毕竟潜艇在大海之中可是无法发无线电的。
德国人的宣传,让这次事件更加的扑朔迷离,显然德国也给自己留了余地,一旦英国舰队确实找不到了,那时候他们就可以说是他们击沉的,如果英国舰队最后找到了,那这件事就不了了之,纯粹当没发生过。
直到半个月后,这只舰队突然出现在了日本海港,北海道的青森海港。
接着这只夏威夷舰队向全世界发出通电,表示他们是夏威夷士兵,夏威夷人民受到了大英帝国严酷的盘剥,他们受到了大英帝**官的不合理虐待,而且所以他们发动了起义,现在他们宣布脱离大英帝国,在日本建立夏威夷共和国临时政府。
至此,夏威夷舰队失踪事件才水落石出。
接着大英帝国坚决否认在夏威夷有任何针对当地人的压迫行为,不承认夏威夷水兵起义建立临时政府的合法性,要求日本政府立刻拘捕这些人,并转交给大英帝国审判。
日本当然言辞回绝了此事,表示事情弄清楚之前,日本绝对不能容许这些异国的同胞,再次受到伤害,日本人表示,他们要对此事进行彻彻底底的调查,并且欢迎国联组件调查团联合调查。
日本和英国的关系,好像突然就变得紧张起来,起码全世界都这么认为。(。)
第七百四十二节 朝鲜不能接受()
日本和英国进行紧急谈判,日本始终不同意抓捕夏威夷籍士兵,但是出于维护双方友谊的考虑,他们成功的说服了夏威夷水兵释放了那些英**官和士兵。
英国人见好就收,嘴上狠狠地叫嚣了一番,然后不了了之了,只是坚决不承认所谓的夏威夷流亡政府,好像英国是碍于对德国的战争,不得不对日本妥协,毕竟他们还需要日本的商船帮他们运输物资。
但有一个国家始终紧紧盯着日本,那就是朝鲜,他们不看英国人多么的委屈,不看英国舰队多么的堕落,他们只看到了日本海军陡然增加了十艘主力舰,总吨位突破了60万吨,超过朝鲜一半了。
朝鲜海军只有30万吨,跟日本看齐,不是他们不想超过日本,只是国力有限,实在是养不起太大舰队,因为他们这些年尽管很能生,也不过才生到2500多万人,比他们du立之前足足多了1000万人口,而日本呢,朝鲜du立的时候就有5000万人了,这些年过去,虽然不是很稳定,多灾多难的,但依然增加到了6000万人口。
以人口数量作为基础,经济水平日本也高过朝鲜一头,明治维新的积累不是闹着玩的,甲午战争时期就完成了义务教育,建成了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这二十年时间,虽说不太安生,大地震、夏威夷冲突,但日本经济总体是持续发展的,而且依托中国这个大市场,比历史上还要强一些。
而朝鲜人的工业化,du立之后才磕磕绊绊的起步,二十年代的繁荣期打造出了木材工业这个支柱产业,中国强行提高工资,又让他们遇到纺织业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良机,但在综合国力上,依然远逊于日本,所以朝鲜不可能在烧钱的海军上跟日本竞争。
不过尽管在吨位上来讲,朝鲜跟日本海军吨位相当,但朝鲜人认为自己以一艘航母为中心,巡洋舰和驱逐舰为辅助的小型舰队,比日本纯粹的巡洋舰、驱逐舰组成的舰队有优势,因为他们有主力舰。
可是这次日本人得到夏威夷海军的十艘主力舰,一下子就打破了朝日海军的实力对比,日本主力舰竟然是朝鲜的十倍了。
朝鲜人立刻就提出了一个观点,这次夏威夷舰队失踪事件,完全是日本自导自演的一出阴谋,他们没有点出英国人配合,也许英国人是受害者也说不定,但肯定是日本从中谋划,目的就是为了得到主力舰。
朝鲜当即把官司打到了东亚理事会上。
东亚理事会是东亚互保同盟的一个机构,地点设立在中国南京,各国分配一两个代表,基本上都是由各国的驻华大使担任。
东亚理事会负责东亚各国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的协调和管理,内部事务也有专门的仲裁法庭,其中由各国专职法官共同组成,不过遵循厉害方回避原则,朝鲜跟日本打官司,他们的代表就不能有话语权,必须由中国、暹罗、琉球和菲律宾的法官代表来投票决定。
如果东亚同盟内部成员之间的诉告通过,那么则由这些**官通过投票选出审判法官,法官将以国际公法为基础,东亚同盟中的特殊条款规章为原则,进行审判,审判结果可以上诉,但只能上诉一次。
当然事态还没有严重到要打官司的程度,朝鲜人只是在东亚理事会提出控告,控告日本擅自扩张海军实力,严重破坏东亚地区平衡,违背了日本跟中国和朝鲜之间签订的和平协议中的相关条款,要求东亚理事会裁决日本,让他们交出军舰。
日本人则表示这些军舰不能算是日本军舰,而是夏威夷流亡政府的军事实力,他们表示朝鲜人完全是紧张过度了,日本没有意愿,也没有能力破坏东亚的平衡,日本更希望维持目前的东亚秩序。
朝鲜人毫不妥协,态度坚决的表示,他们要向仲裁法庭提出诉告,由法庭来裁决本案。
接着就是各种幕后活动,朝鲜跟琉球利益一致,都不希望日本做大,但是日本跟菲律宾关系密切,都对中国主导东亚事务有点小想法,日本是想挑战,菲律宾是想捣乱,暹罗则比较中立,跟这两国都没什么厉害冲突,反而暹罗有求于中国,所以他们往往都紧密的站在中国一边,希望能得到中国的支持让他们收回失地。
朝鲜和日本都只能拉到一个并不是很可靠的盟友,尤其是日本,菲律宾是一个两面三刀的货,朝鲜和琉球好歹都曾经受到过日本的伤害,拥有共同的利益,菲律宾不过是在借助日本抵消华商对国家的控制,但日本的那点投资,显然还无法左右菲律宾。
那么关键就是中国了,中国点头了,那么这件事就成了。
这就是现在东亚微妙的关系,中国,或者说杨潮当年打造的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允许各方有诉求,不谋求全面控制的体系,可中国却是其中拥有决定性影响力的,虽然有些国家并不喜欢中国,但却不能脱离中国。
朝鲜试图说服中国接受,日本就是为了增加海军实力,才搞出这么多的花招,日本则表示朝鲜人纯粹是想多了,这些完全是夏威夷人自己的诉求,并且游说中国政府说,如果能支持夏威夷成立du立的政权,那么对整个东亚来说,都是极为有利的,这样就可以把英美势力彻底抵挡在太平洋东侧,让威胁远离整个东亚地区。
老张謇觉得,朝鲜人很有可能就是太过紧张,日本人说的倒是有些道理,但张謇也不是那么好骗的,他猜测就算这件事因夏威夷争取du立而起,后面八成也跟日本脱不开干系,没有日本人的支持,夏威夷那些日裔敢造英国人的反?
但张謇认为,日本人即便得到了这些军舰,也于大局无碍,跟中国海军实力相比,那相差了不是一点半点,不就是两艘航母吗,中国可是有十艘呢,不就是八艘战列舰吗,中国可是有20艘呢。
张謇在这件事上,说起来有些大意了,作为一个旧时代的人,他心中多少还有些天chao上国的老思想,对日本人有些瞧不上眼,尽管日本曾经爆发过一阵,但那种暴发而速亡的情况,越发让他对这种国家不放在眼里了,没有根基啊,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如流星在天空划过,然后就消逝了。
张謇觉得日本这个国家也就这样了,但如果说他完全没有一点戒备心思,倒也太小瞧他了,只不过张謇知道富强党那两个小崽子憋着坏了,有一套大的外交政策,他一把年纪了,又是顶替潘训的留守政府,没必要制定大的方针政策,安安稳稳度过这两年就算了,剩下的就交给那些后生吧。
因为确信日本人翻不起大浪,又对李富安和王求极为信任,因此张謇做出了不偏不倚的决定。
没有中国的支持,朝鲜要将此事提交东亚理事会仲裁法庭,连立案都没有。
朝鲜人表示不服,提起上诉也被驳回。
朝鲜人表示不能善罢甘休,提出了郑重抗议后,决定采取单边行动,他们将自己所有的军舰全都派到了日本外海,将青森港口封锁了起来,警告日本政府,这些夏威夷海军舰队,一艘都不能出海,否则出来一艘,朝鲜就打沉一艘。
朝鲜对日本的强硬态度,让日本人提出了强烈抗议,但是这次中国则站在了朝鲜一边,张謇和稀泥一样,告诉日本人,既然那些船是夏威夷人的,夏威夷人又是在日本流亡的,没事就不要把军舰开出去了吗,引起跟友邦的冲突那就不好了。
这件事闹得东亚内部局势紧张,美国在后面偷着乐,总算是挑起东亚内部的矛盾了,得给中国人找点事做,不然他们总是到美国家门口生事算怎么个事。
同事罗斯福觉得这件事他做的漂亮,从头到尾,脏活累活都不是美国人做的,脏活是日本人做的,累活是大英帝国做的,美国人摘了个干干净净,也许还能向中国提出自己愿意调停一下朝日之间的矛盾,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进东亚也不是问题,菲律宾这些年来可没少跟美国眉来眼去啊,也不好冷落的小伙伴不是。
至于大英帝国怎肯屈尊帮美国做这种累活,除了跟美国目标一致,都不想看到中国的日子过的太安逸外,也多亏了这场战争啊,罗斯福表示竭尽全力促成美国国会解除武器禁运,让美国可以做大英帝国的兵工厂,并竭尽全力的促成美利坚合众国跟大英帝国结成同盟。
在面对德国的恐慌情绪下,大英帝国才肯撕破脸出来卖的,不过大英帝国的活儿做的确实不错,这场戏演的,罗斯福都要当真的,只是肯定瞒不过人,虽然别人找不到任何证据,但有些人是不需要证据的,比如那个杨潮。(。)
第七百四十三节 回国拍电影()
杨潮确实对这件事做出了回应,这件事情太过蹊跷了,首先是大英帝国的舰队竟然会发生兵变,这是多少年都没用过的事情了,当然也不是不可能,经济危机期间,大英帝国确实出现过水兵起义,但只是小规模的,发生这种几十万吨军舰的水兵起义,而且能带着30多万吨主力舰叛逃,就太匪夷所思了。
最离奇的是,大英帝国竟然忍了。
这种剧目都能上演,大英帝国对这个世界的控制力弱的让人心痛,难怪他们会拱手将霸权交给美帝了,力不从心啊。
当然,杨潮没有任何证据能够指责大英帝国,你不能因为巧合,就责怪大英帝国吧,你不能因为人家对军队的管理不严,就指责人家啊,你不能因为人家为了大局,忍让了日本一把,就指责人家啊。
所以杨潮没有指责大英帝国,他也没有那个身份,更没有那个闲情逸致。
更何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