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3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米勒笑道:“我想我需要一个助手,您愿意帮我吗?”
杨潮笑道:“当然。非常乐意与您这样的女士工作。”
李米勒摆出一个娇羞的表情,显然是妖精级别的,难怪他离开摄影大师曼雷会给她写伤心欲绝的情书呢。
杨潮收了心神:“我需要做些什么,我可不懂得摄影。”
李米勒笑道:“您帮我按快门就行。”
说着她打开了她带来的大皮箱子,然后开始组装沉重的三脚架,最后加上带长镜头的相机。
杨潮看到上面的牌子是徕卡,他知道这种相机,因为一战之后,杨潮在德国经济最困难时期。引进了德国的精密光学企业,其中就有徕卡,但现在最流行的是135小型相机,徕卡在山东生产制造的小型相机,和同在山东有工厂的蔡司刚刚生产出来的康泰克斯相机,在中国市场上竞争的很激烈。
这种精密光学的仪器,必须是最精细的民族才玩的转,后世造相机最好的是日本和德国。这不是没有原因的。自从引入了两家德国光学企业后,中国相机市场就被他们垄断了。时至今日还没有出现能跟他们竞争的中国企业。哪怕钟表业都有相当强劲的中国企业了,相机行业依然没有出现,而且很可能几十年内都不会出现。
不过李米勒架设的不是小型相机,大概是摄影专用的相机吧。
她很熟练,很快就架好了相机,然后对焦选景。连拍了好几张。
同时还向杨潮讲解如何按快门之类的,这点常识杨潮还是懂的,起码也用手机拍过照。
就在杨潮还在观察相机构造的时候,突然李米勒开始脱衣服了。
原来她打算拍艺术照。
杨潮本以为自己能应付这种场面,不就是女人脱衣服吗。
可是当李米勒婀娜多姿的走到她选好的焦点位置。手扶着黄金钢架,摆出了一个冷眼姿态后。
杨潮还有些不自在起来。
冰冷的钢铁货架、灿烂的金砖,晶莹的肌肤,穿着高跟鞋的娇艳美女,在金库灯光之下摆出一个冷眼的眼神,在这样充满艺术的气息下,以男人看女人的心态来看她,让杨潮不免感到自己俗气了,所以不自在,好像自己想法很龌龊一般。
这时候李米勒突然抛了一本媚眼,表示她做好了。
杨潮赶紧按下快门,咔嚓声响中,杨潮悄悄咽下一口唾沫。
之后李米勒时而神色妩媚,时而眼神迷离,时而轻抚金砖,时而背靠货架,时而沉思,时而轻笑,时而曲线玲珑,时而背部轻慢,时而如邻家女孩,时而像失主少女,尤其是突然点燃一根香烟,背靠金架,将红色的高跟鞋踢到一边的样子,真是让杨潮上火,同时不时过来重新调下焦距,变换位置和姿态。
直到胶卷用光,她才停了下来。
“谢谢您。”
拍完了,李米勒大大方方的走过来,杨潮赶忙蹲下拿起她的衣服,装出一副很有绅士风度的样子,递给她。
可是李米勒突然按住了杨潮的手。
“谢谢,可是我觉得,还有点——热!”
这明显的挑逗如何能忍,很快就烈火点燃了干柴,将李米勒一把按到。
按在货架上挞伐。
压在地面上璀璨。
最后甚至爬上了黄金货架,在上面平铺的一层黄金上,绽放出了最热烈的激情。
云收雨霁,李米勒抽着女士烟,靠在杨潮曲起的大腿弯。
“您想听听我的故事吗?”
杨潮懒洋洋的点点头,这女人29岁,正是精力旺盛的时候,要满足她可不容易。
然后李米勒开始说起了她的故事。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一个不一样的童年,而且往往很凄惨,甚至很变态。
才听了一半,杨潮就不由坐了起来,惊叫道:
“你有病!”
李米勒有病,而且是lin病,她从小就生的美丽,家中还有两个姐妹,但她父亲是一个变态,经常为她们姐妹拍luo照,她们姐妹不在的时候,就给她母亲拍,显然是一个不太正常的带有艺术气息的父亲。
然后李米勒7岁的时候,去他父亲的一个朋友家中住了一段时间,这个朋友跟他父亲一样变态,竟然强j了李米勒,并让李米勒染上了lin病。
不正常的家庭,7岁就遭遇的侵犯,在李米勒从小就跟别人不一样,这样的人,如果没有在苦难中沉沦,就一定会有一番作为,无论是好的作为,还是坏的作为,反正不可能默默无闻。
幸好这还是一个女人,如果她是一个男人的话,谁知道会如何呢。
杨潮确实吓了一跳,但他很快就冷静下来,lin病而已,也不是不能治。
事实上李米勒的病早就好了,她青春时代,就强忍痛苦常常去医院用消毒水消毒,但直到特效药开发出来后,她的病才彻底痊愈,说起来还跟杨潮有关系,因为治疗这种病的就是青霉素。
之后她去了巴黎上学,却因为家庭条件,只上了一年而已,从巴黎回国的时候她19岁,已经长到美的让人窒息的程度了。
恰巧被vogue的总裁康泰纳仕的汽车撞了,结果这个巧合让康泰纳仕发掘了她,从拍插画开始,最终成长为最美超模。
“美国的混蛋真多啊。没办法,流放罪犯的后代,不能指望他们道德高到哪里去!”
杨潮听完李米勒的故事感慨道。
他贬损美国人当然是有目的的:“有没有兴趣来中国发展,这里可比美国治安好的多,人也友善的多。”
李米勒白了杨潮一眼:“你不会爱上我了吧。我的心理医生告诉我,性不过是一种机械运动,与爱无关,你千万不要爱上我。”
她从小受到心理创伤,家人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是这样开导她的,这给她的人生观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老实说,杨潮对她又同情,又感叹,如此身世,能成长到现在这样,真的难能可贵。
人就是这么奇怪,同样受尽苦难,有人会变成恶魔,有人会变成菩萨,苦难会激发某些人的恶,也会激发某些人的善,但大多数人受过的苦难太多,还是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看法,变成仇视社会的人也很正常。
“如果我已经爱上你了怎么办?”
杨潮大言不惭的说道。
李米勒呵呵笑了起来。
“老人家,您年纪太大了,嗯,虽然你身体看起来还不错。”
杨潮也笑了起来。
年纪大吗?
确实很大,算上前世,他都八十了。
但是穿越时空的时候,他的身体年纪已经降到了20岁,在这个世界生活了30多年,实际年纪50多岁,可是外表看起来还不到四十,头发乌黑,没有皱纹,只有浑身散发的成熟气息在告诉别人,他是一个中年人。
至于老的问题,杨潮还不用考虑,因为他是打算完完全全把他200岁的寿命活完的,他可不打算早死。
“我是认真的,到中国来,你可以演电影,拍照片,想干什么干什么。在这里,你会得到完全的自由。”
杨潮是真想留下这个人,不是因为迷恋她的身体,而是真觉得这是一个人才。
李米勒微笑了一下,然后伸长脖子,在杨潮脸上亲了一下。
接着一边捡起衣服穿了起来,一边惋惜的说道:
“不了,我在哪里都是完全自由的。”(。)
第六百七十八节 渤海隧道开通()
李米勒还是在中国留了
经过两年多的施工,34年底隧道主体就对接完成,然后又用了两个月时间,将隧道封顶,其实就是在预制的隧道上面,先铺上厚厚一层细密的黏土,接着盖上碎石和细沙,用这种三合土一样的方式封顶可以防止渗漏,直到将基槽填平,与海底一致,这样就不会受到海潮的影响。
之后才用大型抽水机两头抽水,抽干海水就用了三个月时间,抽干海水之后,有在内部用水泥建筑一圈内壳,彻底防水。
这时候隧道主体才算完成,可以进行下一步施工了,下一步施工,其实就是在隧道中铺设一条复线铁轨,而且是载重钢轨,每米钢轨重量75公斤,是现在最高规格的重轨,保证这条复线轨道年通行能力可以达到1亿吨。
至于汽车通道根本就没有考虑,载客、载货都优先火车,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开通载车平板,将小汽车开到平板火车上固定好,由火车带过去就行,人甚至都不需要走下汽车。
35年一整年都在进行后续施工,年底基本完成铺轨,然后检查试验、进行后期处理,直到36年3月,才完成最终的施工,在里面铺设了照明设施,通风设备等等,并且通过了试车,达到了通车条件。
“这是工程学的奇迹!”
杨潮用赞叹的口气向李米勒介绍道。
杨潮并没有出息庆典,剪裁是总统的活儿,他可不想抢这个风头,但在第一列挂着红绸的列车上,却一定会有杨潮的一个座位,而且是一个包间。
李米勒可顾不得杨潮,拿着相机透过窗子,不断的拍照。
她已经了解过这个工程了,这确实是一个工程学奇迹,不止是因为这是世界上第一条海底隧道,长达123公里的隧道,更因为这个工程,中国人只用了不到5年时间,而国际工程学界的公论是他们一百年都建不成。
火车很快就通过了隧道,一路上都很平稳,因为这种工程,根本不会在铺轨上省钱,采用了国际最好的技术,德国刚刚研出来的无砟轨道技术,也就是整条隧道没有砟石,全部用钢筋混凝土整体基础,轨道铺在这种几乎一体浇筑的钢筋混凝土基础上,不但强度够强,而且震动也大大降低,其实无砟轨道是西门子给高铁路研的,因此这条隧道其实有高铁路的潜力,等将来运行起来后,运营时有望过12o公里,理想时是15o公里。
之所以目前还达不到,不是铁轨的问题,问题出在牵引动力上,西门子目前还没有解决引电弓跟高压线在高状态下的稳定接触问题,时过15o公里,就有可能脱弓。
即便这样,从烟台到大连,也不过用了一个半小时。
在大连,同样有热闹的庆功会,这里还有特殊客人,朝鲜相金九。
对这条隧道,金九可谓期盼已久了,但是能这么快通车,着实让他欣喜若狂。
朝鲜的纵贯线早在去年中旬就已经从南方的釜山港,一路纵观朝鲜半岛,连接了汉城、平壤等各大城市,最后到达了大连,就等着隧道修通,就可以开着火车直接到山东半岛了。
朝鲜原本的铁路,是日本人当年修建的,日本的铁路系统是窄轨,规矩是1米,日本人修建铁路之初,出于成本考虑,选择了米轨,结果到现在为止,日本的铁路度都很难过时4o公里。
后来日本修建新干线,就选择了1。4米的标准规矩,其实也未必米轨就不能实现高,而是因为这不是标准轨道,没人愿意在这种轨道基础上进行展罢了,日本新干线采用了德国的无砟轨道、意大利的摆式列车、法国的动力等,全部都是欧洲人研究出来的技术,日本人进行了整合,而这些新技术,全都是基于标准轨道开出来的,在窄轨上用不了,在宽轨上也用不了。
所以朝鲜人修建铁路,也选择了标准轨,并且这条路修通之后,还会将日本人修建的窄轨进行更改,让朝鲜的铁路都成为统一规格,只有深山之中的运木材的铁路,才维持窄轨。
这两年通过从中国引进投资,朝鲜经济飞展,城市化率大大提高,中国的投资,虽然赚走了利润,但却带动了朝鲜资本的展,引入1亿中国资本,能带动3亿朝鲜资本,这就是吸引投资展经济的最大好处。
高展的经济,不但没有让金九自满,反而让他感到更加紧迫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赶日本的好机会,不趁着大危机期间弯道车赶日本,以后再想越,就不那么容易了,金九很清楚日本人的积累远不是朝鲜能比的,明治维新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o年,积累的技术、资本和知识,远不是才刚刚d立还不到2o年的朝鲜能比的。
因此金九还不满足,他希望快点,再快点。
可是交通是最大的制约,虽然跟中国海路相通,货物往来便利,但是人员往来就太慢了,坐火车绕渤海湾一圈,比跨海远了两千多公里,渤海隧道修通之后,会减少至少12oo公里,大大缩减中国,尤其是山东到朝鲜的时间,会让更多的中国资本家更方便的往来朝鲜半岛,会让他们更愿意到朝鲜投资。
所以隧道修通之后,金九是要参加的,是必须要参加呢。
但渤海隧道可不是给朝鲜人修的,主要是为了便捷中国国内交通,准确点说,就是为了沟通东北和山东两地,两地都是中国经济达地区,虽然这几年被上海越,并被广东仅仅追赶,但东北地区,还是力压江浙,位于中国重工业第二的位置,仅次于山东。
所以东北政要更是等在了大连,迎接米青、杨潮乘坐的第一列火车开来,见证这个新的时代。(。)
第六百七十九节 重工业基地()
山东人口已经到了七千万,成为仅次于四川的第二大人口大省,而且工业发展比较早,人均收入颇高,城市化程度也最高,已经到了35%,经济危机之前,城市化速率很高,要不是这次大危机恐怕都快到一半了。
巨大的城市人口,这本就是一个巨大的市场,东北轻工业品的最重要的市场,渤海隧道通车之后,东北到山东距离缩减一千多公里,这对于单价本就不高的东北农产品是非常重要的。
所以东北正要对渤海隧道极为重视,奉天、吉林、黑龙江以及乌东和黑北五省省长全都到位。
但不仅仅如此,另一个原因,就是东北经济实在是不景气。
东北是第二大重工业基地,但是跟山东的重工业相比,却显得粗放了一些,他们规模庞大的钢铁工业,可是主要以生铁和粗钢为主,不像山东早就转向造船用钢和特种钢铁了。
这种粗放式的重工业,在繁荣时期,效益还算丰厚,一旦遭遇经济危机,抗风险能力太差,经济危机一爆发,几乎所有的钢厂都开始亏损,接着就是减产和破产。
由于经济不景气,导致东三省的几个省长统统换了一茬,但谁上台接手的都是一个烫手山芋,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
见到总统米青和总理杨潮之后,东三省官员一个劲的哭诉,显然这才是他们的目的。
而他们哭诉的也十分有道理,因为全国各地都得打了国家项目的支持,唯独东北没什么动静,就算改造旧城项目,东北得到的照顾也最少,因为发展的晚。反而方便统一规划,加上东北富庶,所以东北的城市基础设施本就比较好。
而国家投资兴建大西南水电项目,一举就能让西南三省成为电力工业重地,在江西修建粤赣运河,大运河改造工程更是能惠及从山东以南直到长江的整个江苏。以及大半个浙江,从苏北徐州到长江这一段,改造完成后,直接可以通行2000吨级船舶,轻松组编一万吨的驳船没有问题,等于是给江苏在修建一条纵观铁路,还是最高标准的铁路,而对于浙江则让宁波海港跟运河相连,江海互动前景广阔。
其实东北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都很好,自然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大,土地肥沃,同时还有渤海湾、日本海的漫长海岸线,还有沙俄时代遗留下来的工业基础,当年杨潮除了建设山东外,东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