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3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已经拨了5亿两银子用来救济。不会饿死人的。”

    米青连忙解释道。

    她能做总统,如果说一点本事都没有,那也是不可能的,上次处理经济危机的时候,她也是总统,如果说处理经济危机,杨潮经验最丰富的话,她就是第二个。

    上次杨潮告诉她,中国人只要有口饭吃,就不会乱。所以这次经济危机一爆发,她立刻就下令调拨转款,在各大城市中开设粥棚,救济穷人。

    杨潮道:“今时不同往日了。已经不是有口吃的,就能安人心的时代了。前些年市面太繁荣了,所有的人都见识过了歌舞升平,锦衣玉食的日子,现在让他们只吃白粥,他们心里就能满足?”

    经济大繁荣,造就了无数的百万富翁群体,他们过着奢靡的生活,引发了一些知识精英的讨伐,但在普通百姓开来,却是满心的艳羡,山东的工薪阶层已经过上了衣食无忧,接近富足的日子,上海人更是看惯了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此时让这些人回头喝完粥就能满足,那是不可能的。

    “杨大人所言极是,那些穷鬼哪里会知足,给他们口吃的,他们还想着金山银山。斗米恩,升米仇,给多少都没够。我家好些个铺子,都给那些穷鬼给抢了。”

    陈廉伯家是广东巨富,他爷爷陈启源是广东现代缫丝业的创始人,1872年,就引进了西式机器,在广东开办了缫丝厂。他们家族是商人世家,生意覆盖了越南和东南亚。到了他这一代,在广东可谓是铺面盈街,良田千顷,有数的富人。

    米青瞪了陈廉伯一眼,这货一口一个穷鬼,听的极其刺耳。

    杨潮没有在意,继续道:“领救济终归是一个没脸面的事儿,想要城市稳定下来,就得让无业者体面的挣钱。我这里有至少30份抢劫案例,案犯不去领救济,却宁愿打家劫舍。可是他们并不是恶人,偷来,抢来的东西拿回家,却不让家人知道是怎么来的,骗家人说是他们自己打零工挣来的。这说明他们心里还是有是非观念的。”

    “陈大人所言极是,听君一席话——”

    “所以——”

    杨潮立刻打断陈廉伯的马屁,米青又瞪了一眼这个老乡,他能当上总统,陈家出力颇多,不但发动了整个陈家的势力给他拉选票,光是资助就给了80多万两银子,她投桃报李,给了陈家一个入阁的名额,不算过分。

    只是这个陈廉伯商业习气太重,溜须拍马之类的习惯改不了。

    幸好杨潮没有见怪,继续滔滔不绝:“所以我们得给他们一份体面的工作。从现在起,政府在全国各地的大城市招募职员,不求多高的学历,能识字,会算数就行。人数有多少招多少,上不封顶。。”

    米青疑惑:“您不是说失业问题是根本问题,莫非您打算用这种方式解决失业问题?”

    杨潮摇头:“政府雇员可不是一个正式职业,这是一份临时职业。等经济好转了,就要裁员。这一点一定要跟他们说清粗,别让一些有工作的知识分子认为有机会成为公务员,放弃工作来应征就不好了。”

    这不是一份正式工作,通过政府直接聘用的方法,从城市中招募工人,暂时控制住失业情况,但这不是长久之计。

    “而且这些人是一定要做事的,否则他们会认为这是另一种方式的救济,一种施舍。至于做什么事情,待会再说。现在说农村问题。”

    “农村问题又分为南方农村和北方,之间有比较明显的区别。这几年持续从城市回乡的人口高达一亿以上。这些人回到家乡后的生计,是最大的问题。回乡农民维持生计的方式有三种,第一是自家有地的,种地度日;第二是自家无地,租地度日;第三是租不到地,亲族救济。”

    “第一种人只占到全部回乡人口的三成左右,这部分人好歹有个营生不至于乱;第二种人苦挨日子,倒还能坚持一些时日;最可怜的其实是第三种人,他们刚刚回乡之时,尚略有积蓄,现在通货紧缩,钱比以前更值钱,还能坚持。但坐吃山空,绝大多数人,一年之内,就耗光了积蓄。如今已经过了三年,绝大多数人都已经生活无着。”

    “南方农村的情况比北方农村好一些,因为南方农村宗族势力更为强大,即便依靠亲族,多数人还有个指望,还能依靠的上。他们以祠堂为纽带的同姓乡村中宗族组织还很完整。可怜的是北方人,一开始依靠亲朋好友,但大多数穷人的亲友也是穷人,十天半月还可以,日子一长还是过不下去的。北方由于战乱频繁,乡村宗族势力远没有南方强大,许多村子其实都是杂姓村子。往往是一个地主跟一群佃农组成的农业式乡村。这样的乡村有自己度过灾荒的老传统,那就是地主灾时放高利贷,借一还十,农民为了救命粮也只能借。肯借高利贷的地主,甚至都还算有良心的,个别穷凶极恶的乡村恶霸,趁此机会那是非逼得农民卖儿卖女不可的。”

    “所以,现在不仅是城市里面治安很乱,农村中也开始不太平了。据我所知,在四川、云贵等地,竟然又出现了多年不见的匪患。北方多地出现了农民哄抢地主,吃大户的情况。还不都是日子过不下去,才拿起刀子讨生活的吗。既然已经动了刀子,就说明问题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迟则生变,国将大乱。”(。)

第五百五十三节 两万吨黄金够不够() 
失控,这就是米青最担心的,她曾经也是杀伐果断,但她真的不想杀人,这几年她每每梦到当年被她强杀的那些会党,她多次问自己,当时的情况下,杀人真的是唯一的选择吗?

    除非万不得已,米青不愿意再次举起屠刀,所以时至今日,她都没有允许军队行动,甚至连各省的国民警卫队都没有调动,只是要求各省认真维持治安。

    “请先生说主意吧。”

    米青已经等不急了,杨潮说的这些情况,她也很清楚,虽然没有做过调查,但是各地不断反馈上来的各种紧急事端,每一件都记在她脑子里。

    杨潮道:“先说城市中的问题。一旦我们开始招募工人,势必会有大批回乡农民返城,会大大减轻农村的压力。所以最重要的就是要解决好政府招募一事。至于让这些人做什么,我建议成立一个国家复兴开发公署,趁现在经济危机之时,好好的修一修各地的基础设施。该修补的街道整修一下,该掏挖的下水道清理一下,兴建几百个大型建设项目,我想招募3,5千万工人还是可以的。”

    用基建解决就业,用投资拉动消费,大危机时代,这是历史证明的最有效,也很可能是唯一能解决问题,调整经济结构的方法,罗斯福新政,纳粹经济奇迹,无一不是如此来的。

    “至于农村问题。则要充分利用到农村固有的组织能力,对南方宗主体系保持完整的乡村,有自己义社的,我们个这些义社进行资助,主要给粮食和布匹,在这危机时代。务必让每一个人都能生活下去。由他们自己的义社出面,不伤自尊。对北方的杂姓乡村,要防止这次危机过后,本就贫困的百姓背负巨债。所以我们建立大量的乡村借贷处,平价借给百姓救命的粮食和布匹,将来平价归还。”

    两个问题。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其实只是一个问题,人的问题。

    一旦城市中开始不限制招募雇工,会吸引绝大多数返乡农民回城,剩下的那些则通过救济解决问题,用一年时间绝对能够将就业形势恢复到危机之前的情况,然后社会就稳定了,接着就要靠经济系统自我挑战,缓慢恢复。

    以美国大萧条为例。三年时间基本就能调整过来,但真正要让经济再次开始蓬勃发展,美国人一直等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靠着战争早就的大市场才得以恢复。如果中国也要等到那时候,杨潮也不着急。这几年只要维持稳定,无非是牺牲一点效率而已。

    但这只是最坏的情况,杨潮判断,中国发展潜力很大。目前整个国家勉强完成工业化的地区,也就是山东和上海。工业化总量虽然很大,但工业化程度甚至跟德国还有很大差距,城市人口才刚过一半。而广大的中西部地区,城市化和工业化基础还很薄弱。即便发展条件相当优良的长江一线,其实也没几个大城市,武汉如同孤岛一般坐落在乡村经济为主的中部地区。即便武汉的工业,其实也算不上发达。

    因此中国还是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的,如果能够撑过去,依靠自己的市场,也能缓慢发展起来。

    即便情况最坏的情况下。杨潮也要做最好的准备,哪怕要等到二战时候经济才能再次恢复快速增长,那么在这漫长的等待期间,就要做足准备,否则到时候怎么跟美国人争呢,杨潮发现好像又回到了一战之前的时代,只不过现在的中国比一战之前的中国,基础好了太多,已经拥有了一个庞大的工业体系,远不是那时候要靠疯狂的投资才能打造一个工业体系。

    什么是最好的准备?

    杨潮说:“国家复兴开发公署,我建议利用富强工会庞大的组织能力,将工人组织起来。另外,我提议让李富安来担任这个公署的署长,他的组织能力出众,中低层有工会各级干事来组织,他统管全局,应该能够胜任。等公署开始运行,将用5年时间,完善全国性的电网,以大城市、中心城市为核心,通过电网完成全国所有1万人以上的城镇的电力输送。”

    建设全国性电力网络,完成城市的电气化,现在中国别说村镇,即便一些中西部城市,也还没有完成电气化,别说中国,全世界能做到所有城市电气化的,也就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法国的乡村普遍没电,日本的小城市也还没有通电。

    显然中国率先完成电气化覆盖,这将大大提高全国性竞争力,这当然是最好的准备,但这还不够。

    杨潮还说:“其次,彻底改善局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困局,将先进的交通系统向内陆覆盖。江西提出的修建粤赣运河计划就很合适,广东的珠江水系跟江西的赣江水系只隔了一道分水岭,最近的地方不过十几公里,绝对有开建运河的条件。赣江是长江第二大支流,水力充沛,用赣江将长江和珠江连接起来,等于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两个经济发达地区连通起来。届时,1千吨轮船,有望在长江和珠江之间畅通往来,大大提高江西这个农业大省的经济。同样湖南这个农业大省拥有湘江这个与赣江水量相当,通航条件更优良的大江,进行疏通和标准化治理之后,湘江水道的运输量能通航2000吨级轮船,不输给欧洲的莱茵河。北方还将开建渤海海底隧道,将山东和东北两个经济发达地区更加紧密的连接在一起。”

    打造长江、珠江连通,山东、东北互联的巨大工程,会让中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互动更加紧密,这当然也是最好的准备。

    可问题是这需要钱。

    米青就很担忧:“先生,这些工程耗资必然巨大,政府财政依然超支,目前维持救济,尚且困难。即便发国债,怕是现在这境况,也发不出去。”

    杨潮笑道:“钱的问题,两万吨黄金,够不够?”(。)

第五百五十四节 廉颇老矣() 
第180推荐票。

    ————————————

    米青的眼睛都红了,2万吨黄金是什么概念,目前全世界各国已知的黄金储备总量是3万吨,杨潮一下子拿出2万吨,等于让中国的黄金储量,可以跟世界其他地区之和相比。

    当然单纯2万吨黄金,也不过200亿金元券,还不到200亿两银子,但是如果用这笔真金白银作为担保的话,政府借1000亿国债也有可能,1000亿,什么样的工程做不来?

    不缺钱,那就看人了。

    结束会议之后,米青立刻给远在山东的李富安发电,邀请李富安出面组织国家发展公署,但没想到李富安却拒绝了。

    杨潮收到消息,不由暗笑:“这小子,还真是小心眼。”

    李富安能力很强,弱就弱在一个心胸。

    显然李富安不甘于屈居米青之下,前几年还风风火火的跟米青潘训争夺总统,转眼给人去做手下,给米青抬轿子,这算什么事情?

    中国人有一种能上不能下的情结,所有从总统、内阁退下去的官员,回到地方上,那就是当地名望,如果想要当官,很多人轻松就能成为省长、市长,可是从来没有一个退下去的人去做这种事,米青回到广东,可以在省府里谋一个经济顾问之类的闲差,也不愿意出任要职。熊希龄回到湖南,也没有跟谭延辏д崾〕ぃ且恍脑诘胤缴细憬逃闶狄怠�

    李富安已经当过了副总统,现在让他做一个什么新成立的公署署长,还要给米青捧场。他愿意答应才怪了。

    “让那小子来见我。”

    杨潮恨铁不成钢,知道请将不如激将,必须当面游说他了。

    城市中的国家发展公署杨潮认为李富安十分合适,但是农村问题就得其他人来做了,杨潮的第一人选是潘训,做过两任八年总统的潘训很有威望。因为他任期内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现在已经出现了非常大的怀念潘训的舆论了,可以说,在中国杨潮威望还是第一,潘训已经是无可争议的第二了,而且这个第二跟第一的差距已经非常小了。

    杨潮邀请了潘训,希望依靠潘训的威望,凝聚更多的信心,可是他竟然拒绝了。

    这让杨潮颇感意外。在他了解中,潘训虽然自主性很强,但杨潮认为他是有大局观的,这一点他比李富安强得多,但潘训竟然拒绝了,而且一连拒绝了三次,杨潮知道潘训决心已定,这个人既然下定了决心。那就不能改变了。

    杨潮只能被迫选择第二人选张謇。

    老实说杨潮不是很想找张謇的,因为张謇现在的麻烦也很大。作为中国纺织业巨头,他旗下的工人数量有300万,涵盖缫丝、纺纱、棉纺、丝织、还有成衣业一条龙产业,可以说进入工厂的是棉花出来就是衣服,进去的是蚕茧,出来的就是旗袍。

    另外张謇的大生集团可不止涉足纺织业。他在东北开垦出了1000万亩的大农场,是东北第一大地主,在巴西还跟巴西农业寡头合作开垦了800万亩土地。

    张謇还建立了农业、纺织等专科学校。

    建设了大生银行。

    开办了不少善堂。

    大生集团拥有一个从小学到复旦大学这样的名牌大学在内的先进教育体系,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这一切却都是用大生集团的利润来支撑的。

    老实说。大生集团规模庞大,利润自然不菲,可实际的利润率其实还真比不上荣氏、周氏这样同样以轻工业为主的大型家族企业。

    因为张謇能办大生,靠的不是高明的管理能力,靠的其实是他官民两界拥有的威望,靠的是他状元公的面子。

    因此大生集团的经营,其实跟西方现代化管理还有很大的差距,用人、制度等等,都是张謇自己摸索出来的。

    放在繁荣时期,大生集团这样的企业自然能够赚大钱,经济危机一来,庞大的规模,反倒成了沉重的负担。

    从30年开始,大生集团就开始亏损,三年来,已经亏损了上亿两资本,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疾风知劲草国乱显忠臣,此时此刻任性的阴险卑劣就都显露了出来,以前拼命吹捧张謇,笑脸结交,入股了大生集团的那些股东们,一个劲的斥责抱怨张謇,张謇是一个爱面子的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