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寄芾5礁鞲鼋撞愕闹С帧�

    这是政治成熟的一种标志,不同派别之间的差异趋同,只在个别不关大局的问题上有所差异,就好像后世美国两党谁上台,其实所作所为都差不多,弄到最后争论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什么同志恋结婚问题上。

    杨潮更愿意米青当选,但是他也不会亲自出面,不是个人操守不想干涉政治的原因,而是于心不忍。

    因为他知道,这一届的总统,是最倒霉的总统,上台就要面对大危机这样的政治灾难,等于是直接断送了政治前途,这一届的总统,也将是最后一届的总统。

    因此养好选择了保持中立。(。)

第五百四十四节() 
米青赢了。

    这个结果不算意外,但是过程相当意外。

    这三个人谁赢谁输,都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票数。

    米青竟然第一次投票就获得了半数选票,得到了53%,虽然没有得到绝对多数,跟潘训进行了第二次决选,结果这次以65%的高票当选。

    中国惯例,胜选后有庆祝晚宴,各国公使,现任总统都会来祝贺。

    各界名流当然也会受邀,杨潮当然也算名流,他也参加了。

    杨潮看到各国公使虽然目的不同,利益不同,但一个个身材飞扬,相当的从容安逸。

    很显然他们的日子过得不错。

    英法德是最有理由跟中国保持友好关系的,英国和中国在广东的合作,已经收到了巨大的利益。

    广东在新安县(深圳)、香山县(中山)、番禺县(南沙)、东莞县(虎门),各修建了一座5万吨级的超级大港,扩建了港九的维多利亚港,加上还有黄埔、佛山等一系列珠江水系的中小港口,广东建设了一个庞大的港口群。

    这些基建项目,需要的资金极为庞大,总计加起来达到8000万之巨,而其中英国人提供了5000万资金,不是中国市场筹集不到这么点资金,而是英国人通过各种手段给自己争到的利益。

    有港口,当然要有造船厂,每一座港口都有一座大型造船厂,既建造各类船舶,也负责为过路商船提供维修服务。有造船厂,就要有钢铁厂,番禺开建了规模庞大的钢铁工业区,现在的规模已经达到了2000万吨的产能。

    造船厂加钢铁厂项目。又是5000万两的投入,也都是英国人提供。

    不过英国人提供了资金,这些钱又大部分流回了英国,因为许多设备用的是英国设备,比如船用钢材冶炼,就是全套的英国设备。港口的技术甚至管理人员。也都是英国人,全面引入了整套的英国港口管理运营方式,毕竟英国还是世界第一贸易大国,拥有的港口运营和建设经验还是世界上最优秀的。

    但决定性的原因是,杨潮为了将英国拉到自己的马车上,主动加紧跟英国的合作,才给了英国如此大的利益。广东地方则为了发展广东经济,急于引入一批先进的大型项目,英国是最好的选择。

    法国则在云南和广西得到了很大的利益。他们在广西推动了桑蚕产业的发展,给这个落后地区直接带来了一个支柱产业。广西的气候条件,确实十分适合桑蚕产业的发展。法国人在蚕种和高档丝绸产业方面,依然是全世界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通过在广西的扩张,跟广西的合作,生产出了海量的生丝出口法国,维系了法国丝绸竞争力。而广西这个相对地广人稀的地方,地主在自己的土地上种植了桑树这样的经济作物。开办了规模化的现代化养蚕场。资本家则建立了为数众多的缫丝厂等现代化工厂。这个项目对广西的发展,在工农业两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在云南法国人则跟中国资本合资建立了铜矿冶炼。电线电缆生产工厂,在这个偏远的地区,建立了技术前沿的电力产业。

    德国更不用说了,青岛现在的情况,虽然比过去好了一些,但依然有180万德国人。德国日渐繁荣的经济,也不过让20多万人离开中国回国,因为德国人在青岛已经安家立业,很多人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

    相比英国在广东只集中在港口码头,造船、航运产业。法国在云南围绕铜矿进行拓展,在广西围绕桑蚕进行经营,德国在青岛的利益是全方位的,轻重工业、商业运输,整个经济链中,都渗透了德国利益。

    这些人也分别跟杨潮寒暄了几句,法国公使对在云南建设水电厂十分感兴趣,他表示一旦将云南的水力开发出来,足以供应大半个东南地区的电力,足够云贵、两广四个省使用,甚至还有余力支撑四川省的消耗。

    英国人则希望跟中国在长江流域进行合作,相比广东,历史上英国就更重视长江流域,这里是他们的势力范围,但现在当然不是了,英国很希望在这个地区再次得到垄断性利益,他们有对于这个地区的知识储备,一旦中国人允许,他们认为自己有能力迅速将过去失去的利益恢复过来。

    当然英国人认为,如果双方合作,是很容易做到双赢的。只是上海那里不用想了,那里现在是国际大都市,所有国家在那里都可以寻求到自己的利益。英国人对汉口很感兴趣,武汉长江大桥的修通,让汉口的潜力大大激发,过去就是长江流域仅次于上海的大商埠,现在则更吸引人了。

    德国人有兴趣加深双方的贸易,他们对中国跟荷兰、丹麦、瑞典等欧洲小国签订的自由贸易协定十分感兴趣,非常有意愿加入其中,德国大使畅谈了双方的贸易前景,言语中对双方无法做到自由贸易十分遗憾。

    杨潮跟这些人礼节性的寒暄着,或赞成,或婉拒他们的提议,心里则颇为感慨。

    都到这时候了,这些人竟然还如此乐观。

    尤其是德国人,他们恐怕不知道,他们很快就要陷入深渊之中了。

    这些人十分乐观,在他们眼中,全世界充满了机会,就等着他们去发掘,去取得。

    英国战后很快就恢复了金本位,坚挺的英镑让英国经济死气沉沉,虽然维护了他们的国际地位,却让英国的工业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死要面子硬撑英镑含金量的代价是,英国本土经济几乎处于一种停滞状态,******会议到现在6年间,英国工业生产仅增长12%,而美国增长了80%以上,中国更疯增长了120%。英国的煤炭、钢铁、纺织等传统工业深陷困境,虽然汽车、电气和化学工业发展比较迅速,但也比不上中美两国。

    唯一保住优势的是英国的贸易,大英帝国的贸易额依然是世界第一,战后每年的贸易额都在90亿美元以上,但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也下降了,从战前的13%下降到了10%,因为工业品出口占世界份额大幅下降,从26%下降到22%,同时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逆差常常达到4亿英镑。

    幸好英国拥有庞大的海外资产,他们每年汇回国内的利润达到了5亿英镑,这才能够冲抵收支差额,维护住英镑的国际货币地位,但同时也证明英国经济真的成了资本食利经济。

    法国经济虽然跟中美的大繁荣还没法比,但是相比英国,法国的经济表现就太好了,法国得到了德国80多亿金马克的战争赔款,用来恢复了破坏的城市和基础设施,还得到了德国的煤钢产区阿尔萨斯和洛林,取得了对萨尔产煤区15年的代管权,夺取了德国在多哥、喀麦隆、叙利亚、黎巴嫩等殖民地的统治权。

    战后通过******会议,法国恢复了金本位,稳定了法郎汇率,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法国工业和农业这几年迅速发展。跟去工业化的英国相比,法国重工业发展尤为抢眼,生铁产量从130多万吨增长1000多万吨,钢产量从129万吨增长到900多万吨。汽车、电力、化学等新兴工业发展更快,汽车产量从不到4万辆增长到20多万辆。

    跟英国坚持英镑地位不同,法国贬值了法郎,低估的法朗让法国出口猛增,出口额超过进口额5倍之多,进出口总额则从270亿法郎增至1000亿法郎。巨额贸易顺差加上投资利润回流,黄金大量流入法国。法国已经拥有了仅次于美国的黄金储备。

    法国在世界工业生产中的比重从5%提高到了8%,彻底甩开了一系列追赶者,确立了他们世界前四的工业强国地位,要知道欧战期间,他们的电力一度甚至落后于日本,现在日本和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已经远远被法国甩在后面。

    德国经济虽然被巨额外债拖累,直到道威斯计划发挥效应才恢复过来,但恢复过来的德国经济立刻显现了强劲的增长。最大的推动力是,道威斯计划之后,源源不断涌入德国的国际资本全都是英美资本,各自占据了大概半数。

    外国投资总数高达320亿金马克,而支付的赔款才210亿金马克,得到了这些资本后,一个最重大的影响是,德国工业设备进行了普遍更新,得到了战后最先进的机器设备,应用了最先进的生产工艺,立刻就让德国的生产技术水平跃居世界前列。

    但是得到外国资本的,都是实力雄厚的德国垄断工业集团,如蒂森、克虏伯、西门子、曼奈斯曼、弗利克等这些工业巨头,几乎控制了国家经济。

    不过这些德国人不在乎,他们更乐于谈论他们再次超过了法国和英国,成为欧洲第一大工业强国。谈论他们加入了国联,而且成为跟法国、英国等强国一样的行政院常任理事国,无论是事实上,还是名义上,德国都觉得自己已经恢复了国际强国的地位,因此阿道夫的支持率飞速下降,因为他的旗号总是重振德国额国际地位,让德国再次成为世界强国,而德国人觉得自己已经是世界强国了,也就不太愿意搭理阿道夫,更愿意抓紧时间过小日子了。

    只是德国人的小日子过的并不算幸福,因为他们还是很穷,其实无论他们的经济多好,只要他们一日没有还清赔款,就一日不可能得到幸福,现在的繁荣更像是一刻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

第五百四十五节 黑色圣诞节() 
德国的工业生产能力恢复了,为什么人民生活仍然艰难呢。

    因为他们的经济中的资金是通过借贷进入的,借来的钱是要还的,还要不断支付利润,最重要的是他们依然要制服巨额赔款,如果仅仅是借钱发展经济无可厚非,不过是给银行分享一部分利润而已,可是巨额赔款,加上债务利息,基本上就榨干了德国的工业利润,他们的积累从哪里来?

    没有积累的工业,就会再次陷入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境地。

    德国现在的做法是不断的借钱,借更多的钱还旧债和支付借款,同时更新设备。

    但万一借不来钱,就等于直接资金链断裂,还不了赔款,还不了债务,更新不了设备,经济直接崩溃。

    但经过战后长期的痛苦的德国人,心理预期很低,非常容易满足,没有存款不怕,总算有了一个安稳的工作不是,能好好生活,他们也就满足了。

    不过美国人没有那么容易满足,他们享受了太长久的富足,甚至从他们建国开始,就成了西方国家向往的梦想之地,是一个创造奇迹的地方。

    这个富足的国家的人民,他们的心理预期可是非常的高的,如果要拿出一个底线的话,那就是人人家中都有一辆车,锅里有一只鸡,他们才能够满足。

    在这种美好愿望的推动下,美国人疯狂的寻找着发财的机会,资本家玩命的开办工厂,银行家疯狂的发放贷款,普通老百姓没有那么多机会,老老实实打工又无法满足他们对财富的渴望,一部分人开始冒险进入股市投机。想要挣更多的钱。

    尽管报纸上不是有冷静的人批评这种行为,许多经济学家都在提醒百姓投资有风险,可是他们的话不但被当成了耳旁风,还招来了一通冷嘲热讽。

    很多人对这些冷静的经济学家批评说,人人都有致富的权力,穷人也有权力获得财富。

    这么说的人呢。有的是出于朴素的道德感,他们认为穷人就是应该致富,有的则是股票经销商,他们恨不得菜市场的大妈们也成为他们的客户呢,而他们还真的实现了这个愿望,大妈们真的剩下菜钱投入了股市之中,然后一边看着高涨的股价,一边乐呵呵的算着自己赚了多少钱。

    这是一种普遍乐观的态度,造成了全民炒股的风潮。“谁不入股市,谁就是傻子,注定一辈子发不了财”,这样的论调大有市场。

    连高盛这样的犹太投资银行巨头,都忍不住在8月份冲入了这个市场。

    29年之前的高盛,是一个相当保守的犹太投行,跟许多热衷于投机的犹太家族银行不同,高盛一般只投资于风险较小的工业界。身上带有浓厚的工业投资银行的标签。

    可是高涨的股价,连银行界都开始盛行一句话“永远不要看空美国股市”的情况下。高盛还是按捺不住也一头扎进了华尔街这趟浑水之中。

    在公司领袖威迪奥·凯琴斯的推动下,高盛引入了股票业务,成立高盛股票交易公司,在他狂热的推动下,高盛以每日成立一家信托投资公司的速度,进入并迅速扩张类似今天互助基金的业务。股票发行量短期膨胀1亿美元。公司一度股票由每股几美元,快速膨涨到100多美元,接着涨到了200多美元。

    连高盛这样的专业投行都不能免俗,你怎么能让渴望着发财的老百姓束手束脚呢,所以每个人都红着眼想要杀进股市。压上自己所有的财产,退休金,甚至抵押房子,借贷,总之晚一步就感觉自己受到了莫大的损失。

    非专业人士很容易对变幻莫测的金融市场产生一种诡异的感觉,其实抛开一切假象,这其实不就是一个行业而已,跟钢铁行业,房地产行业,在本质上没有任何不同。

    美国人现在疯狂的将钱投入这个金融行业,就跟将钱大把的投向钢铁业,投向房地产,投向互联网没什么区别,唯一的作用是使这个行业催生出一个巨大的泡沫。

    美国就是这种情况,28年以后,大量的投资者进入这个行业,其中包括高盛还有雷曼这样的巨头,泡沫不可遏制的出现了,与此同时,其他领域虽然也在扩张,但远没有金融业扩张的这么厉害,大家都在想着钱生钱,没人有兴趣投资于实业。

    银行系统则助长和扩大了股市热潮,他们就像他们的后世子孙一样,擅长于搞出各种各样的金融衍生品,比如缴纳1美元的抵押金,就可以去买10美元的股票,另外那9美元显然都是股票经纪人从银行借来的。

    造成的恶果是,不但没人愿意投资于实业,实业界的资金都更愿意投入股市了,因为在保证金制度下,投资者已经不太考虑借款利息了,只考虑能不能借到钱,能借到多少钱,在20%的股票信用借贷高息刺激下,洛克菲勒旗下的石油公司也更热衷于将巨额利润投入股票市场之中,而不是想着改良炼油技术。伯利恒钢铁公司将上亿美元的资金投入股市之中,连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都投入了6000万美元。

    疯狂的股市中,每天的交易量都达到500万股,超过了全世界其他国家的总和。繁荣的股市,甚至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资金涌入,当然也包括美国破落的乡村。

    非常讽刺的是,在美国战后大繁荣的情况下,他们的农业却在经历长久的萧条。

    欧战之中,美国农业是大大的膨胀了一圈,可是战争结束之后,欧洲就对他们关上了市场的大门,法国、德国的士兵回到农村,恢复了他们自己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