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过去每当有战争,他们便向各国政府提供军事贷款,战后为战败国提供赔款,一场仗打下来,他们两头通吃,不管是谁胜谁败,罗斯柴尔德都会赚的盆满钵满。

    所以理论上讲,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战,罗斯柴尔德的利润也该是前所未有的丰厚才对。

    事实上他们已经捞足了。英国国债从1914年的6。5亿英镑升至1919年的80亿英镑,这其中除了摩根最终在纽约替英国筹集的50亿美元(合10亿英镑多一点)外,绝大多数都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帮助英国政府在伦敦募集的,另外还有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融资。罗斯柴尔德的利润不比摩根赚的少。

    现在罗斯柴尔德要打算切下战后赔款这块大蛋糕。

    战前战争融资,战后战争赔款,这是几个世纪以来,金融家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现在罗斯柴尔德要拉上杨潮一起发财,除了结好的意思之外。还有跟杨潮结盟的味道,因为这个发财法门,美国人也是门儿清,只是以前他们无法介入罗氏这种巨额的领域,欧洲人打来打去,美国人干着急得不到好处,这次不一样了,欧洲人欠了美国大量债务,而美国则拥有了比欧洲多得多的黄金储备,他们认为自己有资格站在餐桌前享用这顿丰盛的美餐了。

    这就是为什么美国人对战后德国赔款问题那么关切的原因了。第一是银行家希望通过给德国赔款融资获取暴利,第二则是美国政府试图用战债和赔款问题左右欧洲政治,双方有共同的利益,所以战后美国在欧洲问题上极为活跃。

    可是这影响到了罗斯柴尔德家族的利益了,美国巨鳄现在展现出来的态度,那可不仅仅是分享,大有独占之势,而由于战争中英国黄金大量流失,其中主要流失的就是商业流通领域中的黄金,英格兰银行那两百来吨储备倒是没有动。而商业流通黄金的流失,最终影响的是罗斯柴尔德家族的融资能力。

    所以他们希望跟杨潮合作,第一是杨潮手里的黄金不比美国人少,甚至更多也说不定。第二则是杨潮表现的没有美国人那么贪婪,甚至对欧洲赔款问题关心不足,让罗斯柴尔德家族比较放心,美国人来了,可能就不走了,杨潮去了。也许不会久留。

    至于对杨潮示好,那只是附带的。

    可惜杨潮摇了摇头:“欧洲债务问题太复杂了,我不打算介入。”

    沃尔特叹道:“那太遗憾了。”

    确实很遗憾,没有杨潮的巨额黄金支持,罗斯柴尔德家族暂时就无法阻击美国人对欧洲债券市场的蚕食。

    沃尔特不知道的是,杨潮根本不认为给德国提供战争赔款,是一笔好生意。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战争不错,理论上应该是一笔好生意,可是正因为他太前所未有了,已经打破了过去的理论,杨潮知道贷款给德国可是收不回来的,等阿道夫一上台,欧洲爆发战争,那些债务还找谁去要?

    哪怕打赢了二战,随着苏俄崛起,英美也没有像一战那样剥夺德国,所以此时贷款进去等于白白扔进水里,最后可能连本钱都收不回来。

    其实美国的银行家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美国人才不断的要求英法降低债务,让德国人可以恢复经济,因为只有德国经济稳定,才有可能按期偿还美国的贷款本息,这样美国人才敢放心大胆的给德国融资赚钱。

    这种内因如果被解读为美国人对德国的友善,那只能说某些人看的不透彻,也说明美国人伪装的不错。

    不过杨潮信不过德国的信用,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用,还是很值得信赖的,起码被阿道夫搞残之前,他们的信用跟黄金一样坚挺,阿道夫要崛起还得十年呢。

    所以杨潮笑道:“不过我倒是有兴趣跟罗斯柴尔德家族做生意,如果你们需要短期融资来帮德国承销债券的话,我可以提供10亿美元的黄金,但十年内必须还清本息,另外还有一个小小的要求。”

    沃尔特一听,这倒是意外之喜,罗斯柴尔德家族也希望给德国筹措赔款融资,英国政府则有意扶持德国,不让法国在欧洲大陆做大,就跟美国银行家跟美国政府的利益一致一样,罗氏跟英国政府的利益也保持了一致,互相配合,互相合作,有意放松德国身上的锁链。

    虽然劳合·乔治竞选宣言称“如果自由党能够再次当政,那么德国将要赔偿我们为战争付出的每一便士。我们要像挤压柠檬一样,挤出德国的最后一滴财富。我担心的不是我们的政府能否对德国执行强硬的政策,而是德国是否有足够的财富来赔偿我们的损失。”

    但这是自由党的竞选策略,拉拢因为战争而对德国十分仇视的英国民众给他们投票而已,等劳合乔治成功当选后去了巴黎和会,当法国人在法国提出对德国的领土要求和赔款要求后,劳合乔治很快改变态度,指责法国对德国的不合理要求将会使德国投向布什维克。

    本来的历史上,当德国赖账之后,法**队开进鲁尔区,而德国立刻抵制给法国的赔款,却咬着牙给了英国支付赔款,原因就是他们看到有可能利用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来拉拢英国跟他们站在一起对抗法国。

    所以在赔款问题上,英国人是有意放德国一马的,对美国人虚伪的要求各国减少德国赔款的呼吁,英国人表示,只要美国人愿意免除英国的债务,英国人也可以免除别的国家欠她的债务和赔款,要知道其他国家欠英国的债务可是英国欠美国的两倍,再加上赔款,英国人等于愿意承担三倍的损失。

    可惜的而是,美国人只是嘴上说说,让他们承担成本,哪怕一毛钱都不行。

    所以就僵了起来,英国心里虽然想给德国解除枷锁,但是却不能放弃赔款,第一是无法平衡美国的债务压迫,在美国的债务牌前,赔款也是一张可以对打的外交牌,同时政府一旦敢宣布免除德国赔款,估计就要倒台。

    因此英国政府不方便出面,直接给与德国帮助,但是罗斯柴尔德可以,只是罗氏现在的融资能力确实比不上美国人,除非英国政府肯将储备黄金借给罗氏,但英国的黄金也是好不容易从中国借到的,为此还搭上了一大片殖民地上的探矿权,目的是为了维持英镑稳定,相比英镑稳定的大事,罗斯柴尔德家族的生意就只能放一边了。

    现在杨潮说愿意借黄金给罗斯柴尔德家族周转,让他们可以有能力给德国融资,这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不但可以让他们承接更多的德国债券,还能让他们有能力抵制这段时间越来越强势的美国金融集团。

    “那您的条件呢?”

    沃尔特小声问道,他知道越是丰厚的利益背后,要付出的代价也越大,杨潮刚才提到小小的要求,沃尔特可不敢大意,他才不相信只是小小的要求呢。

    “我要控股汇丰。”

    杨潮说道。

    汇丰银行,沙逊是大股东,尽管杨潮在黄金危机的时候,从沙逊家族手里切下来了一成的股份,可是沙逊家族依然牢牢控制这个银行,始终坚持独立经营,这几年虽然很老实,没有跟杨潮叫板,老老实实经营发财,没有搞风搞雨,可是不把这个银行掌握在自己手里,杨潮始终不能放心。

    另一个,就是汇丰银行遍布世界的银行网络,不提在上海、香港、印度、英国,汇丰在美国都有完善的网络,早在汇丰1865年刚刚成立时,就已经在旧金山开设了代理机构,十年后的1875年开始提供全面服务,十五年后的1880年,汇丰在纽约市开设第一家分行。

    由于跟美国人的外交关系,两国的直接经济往来几乎断绝,可是杨潮还是可以通过汇丰银行的网络,展开在美国的经营的,因此这个银行尤为显得重要了。(。)

第四百三十九节 金融会议() 
第90张推荐票加更。

    ————————————

    “可是,杨先生,罗斯柴尔德家族在汇丰银行没有股份!”

    汇丰银行有罗斯柴尔德家族支持,这是金融圈子中谁都知道的事情,因此他们也不肯轻易放弃这个银行的控制权。

    杨潮笑道:“这就是条件,你们自己考虑吧,你们家族不是跟沙逊家族是姻亲吗,沙逊可是有大股的股份的。”

    杨潮不给罗氏扯皮的机会,直接站起来,伸出手来跟他握了握,送客的态度很明显。

    沃尔特这才感觉杨潮也不是一个好对付的角色。

    但是他没有选择的余地,如果想要抵制住摩根、洛克菲勒等华尔街巨鳄渗透欧洲,他就很需要杨潮的黄金,与欧洲利益相比,汇丰的利益就是可以牺牲的了,毕竟这只是印度和中国的一个机构,对罗斯柴尔德家族来说,只是他们利益链条的最边缘。

    至于沙逊家族,罗斯柴尔德家族认为他们不会在这种问题上不给罗氏面子,甚至如果没有罗氏的坚持,没准沙逊家族早就对杨子银行团投降了,被杨潮控股加入杨子银行集团,就可以分享杨子银行团的利益,对汇丰银行的发展更有利。

    汇丰作为一个被上海杨子金融势力排挤的一个边缘金融势力,这几年虽然还在赚钱,但是地位上却日薄西山,日趋没落,空有比那些中国钱庄和银行更强的实力,更高明的经营,更广泛的网络,却就是无法从这些实力手里分到一杯羹,只能自己在边边角角捡拾一些残羹剩饭,而中国各种债券的承销、企业的上市运作,都跟汇丰没有半点关系。

    沙逊家族没有罗斯柴尔德家族那么大的野心,所以他们更愿意跟杨子金融财团合作。

    沃尔特很明白这一点。发现杨潮不给他选择的机会后,他只能答应下来。

    “我相信沙逊先生很乐意跟您合作的。”

    沃尔特叹道。

    杨潮笑道:“但愿如此吧。”

    就在杨潮跟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人在北京秘议的时候,在意大利的热na亚正在召开一场激烈的国际会议,这是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之后。第三次世界性国际会议。

    参加会议的有英、中、法、意、比、日等29个国家,连苏俄都受到邀请参加了,可是美国人却没有参加,只是派了一个观察员前往,这很不可思议。

    因为这场会议的目的是讨论国际经济体系。是英国人发起召开的,目的是维持一个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恢复战前的金本位制度。原本的历史上,美国一直在忽悠英国人恢复英镑金本位,那是因为他们认为他们拥有最多的黄金储备,一旦英国恢复金本位就必须受制于美国,美国为此甚至提出愿意给英国提供5亿美元黄金的保证。

    但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英国组建一个以英镑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所以美国人这次没有参加,他们不愿意为英国捧场。为英镑体系摇旗呐喊。

    “苏俄必须偿还沙皇时代欠下的180多亿金卢布债务。”

    邀请苏俄来开会的目的,就是要苏俄承诺偿还沙皇欠下的债务,英国人态度十分坚决。

    但是苏俄代表契切林坚决反对:“协约国的武装干涉和封锁给苏俄造成的损失超过390亿金卢布,要赔偿也该是协约国赔偿我国的损失。”

    这就有些强词夺理的味道了。

    所以英国为首的各国没有接受,凡尔赛条约中有明文规定,除非苏俄肯赔偿债务,否则各国不得承认苏俄的合法性。

    契切林还表示,苏俄愿意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甚至进行经济合作。但双方必须在平等互利、互相承认的基础上实行经济合作。苏俄愿意把一部分耕地、森林和矿产资源租让给外国经营开发。提议各国普遍裁军。坚决拒绝任何不平等交易。

    显然苏俄的算盘打的很好,弗拉基米尔已经开始了新经济政策。急于想要恢复经济,可是他们杀了太多善于耕地的富农,大量抛荒的耕地无人耕种,粮食供给不足。外国资产被查封之后,大量矿山荒废,俄国又没有能力经营,所以他们现在想在让西方国家来经营,只是租界给他们,而产权属于苏俄。

    西方国家没有那么容易上当。不仅英国人不答应,法国人也不答应,英国损失的是债务利益,而法国还损失了大量资产。

    苏俄没收了一切国内国外资本家的资产,法国人受损是最大的,此前三十年间,由于英国有自己大量殖民地可以投资,而德国出于地缘zheng治,不想支持俄国的发展,法国为了支持俄国,拉拢俄国跟自己一起对抗德国,因此提供了俄国绝大多数的发展资金。

    战前俄国铁产量的55%,煤产量的74%,石油产量的18%,都是属于法国资本经营的,占据法国对外投资的四分之一,结果弗拉基米尔做了无本买卖,全都没收了,法国人能答应才怪。

    因此这次会议,苏俄注定得不到西方的承认,唯一的外交收获是德国。

    作为同辈压迫的难兄难弟,德国的外交形式也不乐观,因此不挑食,他们跟苏俄建立了外交关系,签订了《德国和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协定》,法律上互相承认,恢复外交关系。双方承诺相互放弃赔偿要求,根据最惠国待遇原则发展贸易并进行经济合作。

    但德国和苏俄两国现在已经被视作二流国家了,他们的合作没人当回事。

    英国人更关心的是英镑的世界货币地位问题,尤其是得到了杨潮的黄金支持,又有石油出口的大笔进项,对英镑重新确立国际货币地位雄心勃勃。

    法国则因为始终不肯恢复金本位,法郎被英美两国抵制,币值很不稳定,不利于法国的进出口买,因此法国也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经济秩序。

    两大国利益一致,于是在英法主导之下,很快达成了一些意见。

    英国承诺。本国将尽快恢复金本位,不再限制黄金在伦敦的自由进出。

    英国希望其他欧洲国家放弃本国货币和黄金的直接挂钩,而改成跟英镑挂钩,方便进行贸易结算。这就是金汇兑本位,也是二战后美国人的模式,其实英国人早就提出来了,只可惜英国人没能维持住他们的霸权,否则哪里有美元上位的机会。

    英国希望通过建立金汇兑本位。消除欧洲各国的外汇管制,让英镑而非美元作为各国的外汇储备,英国的这套设想得到了不少欧洲国家的赞同,但美国坚决拒绝英国的计划。

    法国也不可能把自己的金融安全寄放在英镑身上,所以他们也承诺恢复金本位,只可惜法国没有英国雄厚的实力,既没有英国覆盖全球的贸易网络、金融网络,也没有英国的黄金储备丰厚,所以最后也没能成功。

    只不过英国人的发现各国货币跟英镑挂钩之后,英镑需求量大增。相应就需要更多的黄金储备,而英国的经济模式又引起了大量贸易逆差,英国决定节省黄金,并没有完全开放黄金的流通。

    最后形成的金本位是,英国国内不铸造、不流通金币,只规定英镑的含金量,英镑在国内不能自由兑换黄金和金币,只能兑换一定重量的金块,所以称为金块本位制。

    不过这种金本位,对兑换黄金有限制。比如英国规定只有1700英镑纸币才可以兑换,而1700英镑刚好兑换400盎司的金块,为此英国人铸造的这种400盎司的99%金块成了黄金交割的标准,创造了伦敦金这个金融词汇。

    限制黄金之后。彻底让黄金退出了流通,黄金储备大量储存在央行之中,造成二战前英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