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2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通过种种努力,陆征祥彻底改变了以往的外行官僚办外交的局面,组建了一个专业的,现代的外交机构,陆征祥的外交部,可以算是中国除海关之外的第二个实现现代组织结构的部门,而且是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己组建的现代部门,可谓意义深远。
只可惜原本的历史上,陆征祥此人因为替袁世凯签订了不少卖国条约,结果背了这个黑锅被骂了许多年,因此历史地位反而比不上他培养出来的顾维钧。
后来他甚至无法在中国立足,跟妻子一起到了欧洲,后来在一所修道院中安身,终老国外。但是这个时代,他就不用背负这么多骂名了,相反还获得了相当大的名望,此次代表中国来参加国际会议,更是让他的事业达到了顶峰。
只是他是一个很谦逊的教徒,不喜与人争斗,所以跟人争吵的活儿,都交给了年轻的顾维钧负责。
“我们请顾先生注意,香港是大清政府割让给我国的,贵国对香港的任何图谋,才是对国际秩序的破坏!”
“我国也请顾先生注意,我国与越南之间的关系,与中国利益没有半分干系,如果贵国试图干涉我国在越南的利益,我国是不惜一切代价也要保护的。”
顾维钧的话让英法两国都不满意,立刻开口针锋相对道。
吵吵嚷嚷根本就决定不下来,不过当会谈的消息传出去后,一下子就引起了相关国家的浮想联翩,在法国的越南人欢欣鼓舞,他们终于看到有一个大国开始为他们的利益说话了。
很多法国的越南留学生团体,派出代表拜访中国外交使团,陆征祥亲自接见了他们,向他们提出三天建议,和平争取国家的自由,成为一个平等的东亚国家,中国愿意提供政治外交上的帮助。
但和平,真的能赶走殖民者吗?
唯一成功的恐怕就是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了,甘地倒是很受西方国家推崇,因为他没有跟西方殖民者采取武力对抗,但是到底是英国人不想要印度这个包袱了,还是印度自己争取来的自由,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理解。
同样是被西方推崇的南非曼德拉,他倒是成功的让黑人掌握了政权,却将南非一个发达国家折腾成了金砖四国,金砖四国很好听,但这他玛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啊。
所以西方人赞颂的东西,是不是符合本国利益,这真的很值得讨论一下,因为他们只歌颂符合他们利益的行为,至于这种行为对本国是有利,还是有害,西方人才不管呢。
中国人表态不希望越南人武力对抗法国,这让法国人松了一口气,要是中国人对越南有图谋,他们还真要头大了。
当中国表达了没有用武力改变东亚局势的态度之后,法国人暗中表示了理解,因为是符合他们利益的。
作为回报,法国人表示支持一些中国人的意见,比如在亚洲将完全尊重中国的利益,法国处理一切东亚问题,都会提前得到中国的谅解。
好吧,这是中国在谋求亚洲霸权,虽然实际上已经拥有了这个霸权,法国人的明确表示,也算是一种确认。
陆征祥和顾维钧接着重提德国太平洋殖民地之事,比如萨摩亚、新几内亚、马里亚纳等太平洋殖民地。
这些殖民地以前已经跟英国人确定好了,英国人也不但算为了这些没有什么价值的地方食言,此时不过是一个确认而已,不算争取到的利益。
英国人不反对这些殖民地的托管权归属中国,但是要求中国再次保证这些地方的非军事化,不会往这些地方派驻陆军和海军,最多维持一个最低限度的警察力量。
除此之外,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诉求就很少了,主要是俄国问题,但英法意三国都没有接受允许俄国代表参与和会,俄国跟德国等战败国一样,都被排除出了巴黎和会之外。
不过各国再次明确保证沙皇政府是他们承认的俄国政府,并且跟沙皇政府达成了谅解,答应了沙皇政府暂时只承担30亿美元的债务,这算是对以前的承诺再次保证。
讨论完亚洲问题后,开始讨论其他地区问题,列强就各国在美洲的利益问题进行商讨,各国互相保证自由贸易,但是也对美国提出的各国都不在美洲扩张殖民势力的诉求,表达了认可。
这时候顾维钧又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那就是美国的排华法案问题,顾维钧以这个法案对中国的歧视性,而向美国总统当面抗议。
“美国的排华法案是对一个人口五万万的文明古国的羞辱,美国必须立刻废除这个歧视性的法案,并且就此向感情受到伤害的中国人民道歉。”
中国外交官的当面抗议,让自诩为绅士,这次在欧洲十分高调展示美国友好气度的威尔逊十分尴尬。
威尔逊只能强调,美国华人对美国的发展也做出了很重大的贡献,只是碍于美国国情,他没有办法推动废除这个法案。(。)
第三百七十五节 巴黎和会之外()
十人会议争吵激烈,但真正解决的问题却没有几个,因为有时候真正的利益在会议上是争不到的,只能在会议之外来争取。
当德国一投降,杨潮就秘密给李思第发了一封很长的电报,让他做好准备。
李思第依然帮杨潮打理着庞大的财富。
杨潮在电报中告诉他,可以鼓励一下青岛的高端企业在德国谋取一些利益了。
德国能有什么利益,经济完全崩溃,战争期间发行的马克跟废纸一样,失去了所有的黄金储备后,德国连进口粮食的资金都没有,国内物价飙升,通货膨胀,国民生活质量大幅降低,就是大学教授都发不出工资来,此时去投资德国完全没有机会。
德国的投资环境消失了,但是德国的智力资源还在,德国企业中大量的高级工程师,大学里的教授,这些人的工资是贬值了,但是他们脑子里的知识可不会贬值。
其实都不用李思第做动员,青岛大批的德国人企业家,就开始从德国招聘技术工人了,因为由于经济崩溃,此时德国的高级技术人员可以接受极低的工资就愿意出过工作,而出过工作,青岛成了他们的不二选择,比美国更受欢迎。
战争期间,美国国内进行了消灭德国文化运动,大量的德国地名被更改,大量的德国移民不敢说自己的德国人,美国对德国的不友好行为,让德国人此时不敢去美国,而且跟美国想必,青岛的德国社区却始终完整,他们到这里可以看到熟悉的生活环境,在这里可以喝着德国啤酒,吃着德国烤肉,最重要的是可以毫无顾忌的说着德国话。
青岛本来就有两百万德国人,战争期间大量德国人回国参军后,依然有一百多万德国人。其中有十万德国商人,剩下的则是为数近百万的德国技术工人和他们的家属,战争结束后,倒是有一大批德国人离开这里回到德国。毕竟几年没有回国了,战争结束当然向回去了,可是很多人回去后很快就回来了,因为此时的德国确实生活不易。
当然青岛的德国技术人员生活也不容易,战争之中。他们每个人都购买了大量的德国债券,把自己的大半工资都借给了德国政府,可是随着德国的战败,他们的债券成了一张废纸,可以说德国政府通过这场战争,不但耗光了德国工业革命以来积累的财富,也将所有民众的财富洗劫一空,包括青岛这些爱国的侨民。
所以他们只能继续留在青岛工作,好在他们在这里还可以找到体面的工作。
但是随着大量的德国技术人员到来,他们的工作也不那么稳定了。他们此前拿着相当丰厚的工资,已经惹得企业不满意了,现在企业可以用更低廉的工资雇佣不输给他们的技术人员,还会要他们吗?
而且随着战争的结束,青岛的工业企业的生存更加艰难,少了战争订单之后,战争中就已经很激烈的民用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激烈的竞争让大家纷纷压缩成本,工资自然是最先要降低的。
于是这些在中国享受了长达十年高工资的技术人员,也不得不接受降低工资的结果。否则他们就得失去工作,而将大部分积蓄都支持了政府打仗之后,他们真的没有资格放弃工作了。
李思第传来得消息让杨潮很满意,在德国搜刮人才的阻力很小。不枉费杨潮战争中保护了的那些德国企业家,杨潮最终给德国投资者保留了一成的股权,不允许他们将企业全部变卖,现在这些人持有一成的股份,依然在经营他们建立的企业,战后跟德国恢复联系之后。立刻就给他们的企业开始雇佣更优秀的德国工程师,提高企业技术了。
战前德国人不允许转让的蔡司精密光学技术,化工企业的化工技术,精密仪器技术,现在则统统不再限制之列了,很多青岛工业企业将大批德国破产企业直接收购,不但将人雇佣过来,连工厂的设备都采购过来,因为过去他们就跟这些企业有关系,战争中断绝了贸易往来对他们的经营还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现在直接吞并,还能得到银行贷款支持,何乐不为。
于是英法在巴黎和会上瓜分德国,中国在巴黎和会之外,挖空德国。大家一时倒也相安无事,毕竟这么庞大的一个工业帝国倒下,足够很多国家吃的饱饱的了。
但是很快杨潮就发现情况超出了他的设想,一开始他提供了一份名单,其中包括精密光学、化工技术等必须引进的高端技术,让李思第找合适的企业收购德国企业和设备引入中国,
至于战争期间德国人发展出来的一些技术,毒气技术等就不用提了,悄悄买过来就是,还有战争期间德国人研发的潜艇技术、飞机生产技术等等都要引进。
这些是战略引进,杨潮给他们提供大量的资金支持,让他们买下工厂直接搬迁,连熟练技术工人都雇佣过来。
可是青岛这些工业企业的雇佣规模似乎太大了,1919年年底,竟然就有将近100万德国人涌入青岛,其中的技术人员数量只有不到20万,显然很多德国人是到中国谋生来了,而这些人并不是中国紧缺的。
“是不是要采取移民限制措施了?”
杨潮开始犹豫起来,他真的有些担心青岛的殖民化了。
虽然很想限制这些德国人此时来中国谋生,但是杨潮还是忍了,不是什么国际主义情怀,不是他心地善良,而是他正密谋跟美国人打官司呢。
所以才有这次顾维钧当面质询美国总统的事情。
美国的排华法案依然存在,始终没有废除,第一是美国人的民族偏见没有改变,白人始终不能平等对待黄种人,第二是担心中国人殖民他们,尤其是干起活来不要命的中国人抢走了他们的工作,第三则是中国这几年并没有给美国人太大的压力。
杨潮当政的时候,做的最激烈的行为是,鼓励美国华人回国发展,这些人在排华法案之下,在美国过的很不舒服,有的人确实挣到钱了,可是社会地位还比不上爱尔兰的白人liu氓,整天生活胆战心惊,一旦离开美国回家探亲,就要担心回不到美国,自家的产业就等于没有了。
原本的历史上,这种情况一致持续到了二战结束,中国人真正大规模移民美国,更是到了改革开放之后,是大量留学生在美国上学之后留下工作,无论是哪种方式,对中国都很不利,留学生留在美国,等于是一批一批将最优秀的人力资源白白送给美国,对中国是一种巨大的伤害。
杨潮可不想看到这种情况,与其让唐人街那些华人过着低人一等的生活,死皮赖脸的待在美国,不如让他们回国发展呢,其中还是有不少富翁可以回国投资的,为此杨潮还组建了一个基金会,将平价收购他们的美国资产,让他们可以变现回国。
于是这些年离开美国的华人很多,美国华侨从最多时候的二十万降低到现在的不足十万,他们很多人都回国投资,现在中国数以万计的资本家中,有美国背景的就有上千人。
一战之后,欧洲衰落,美国崛起,尤其是英国的霸权岌岌可危,杨潮可不想看到英国人轻易的将霸权交给美国,所以他必须要遏制美国了。
所以他必须找一个合适的借口跟美国交恶,排华法案就是最好的理由,历届政府都就这个问题跟美国人交涉过,但是从来都是喊的大声,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没有实际行动。
但只要一直在提,这就是一个理由,有价值的一张牌。
于是就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老调重弹,要求美国立刻废除排华法案,并且就此想中国政府道歉,美国一如既往的打哈哈想要绕过去,毕竟这件事是他们不对,这是国际公认的事情,中国国力弱的时候,他们根本不搭理,历史上一直到21世纪他们才道歉。
而同时期,墨西哥、古巴也曾经学习美国进行过排华,当时还是大清帝国时期,我大清虽然没落,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烂船还有三根钉呢,打不过列强还打不过这些小国。
于是派出了海圻号军舰示威,在古巴转了一圈,古巴立刻道歉,接着转向墨西哥,船还没到墨西哥港口,墨西哥就已经道歉了。当然墨西哥排华很残忍杀害了数百华人,也因为辛亥革命而没有追究。
杨潮当政之后,这种事情就没有了,而且很多国家都自己废除了针对华人的法律限制,暴力事件更是没有,以现在的情况,如果那些效果敢在闹相同的事件,杨潮不介意直接出兵。
就只有美国一个国家还在用法律排华,所以中国有理由要求美国道歉。
可美国人敢吗,自诩理想主义者的威尔逊都绝口不提此事,虚伪透顶。
他也不敢,如果他道歉,美国的种族歧视分子就能把他赶下台。
因此这是一个死结,所以这是一张王牌。(。)
第三百七十七节 经济战争()
在这次危机中,各个企业的表现十分不同,富强党的企业,只知一味地求助杨子银行,但是李思第这时候没有给与他们低息贷款,很多企业就只会关门了事。
上海那些从小到大的民族资本,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到处寻找资本支持,从家族里借钱,找关系银行借钱,卖房子卖地,他们关系网更复杂,能撑过去的机会也更大。
撑过了危机的企业就要迎来春天了,因为市场淘汰了大量产能之后,他们的生产得到了保证,订单就会回来,利润就会回来,日子会越来越好。
至于那些已经破产的,没有赶上这个机会,他们死在了天亮前。
共和国5年6月开始,中国经济危机到了尾声,虽说繁荣还没到,市场只是在慢慢的自然恢复,只是度过了下降期迎来了平缓期,距离上升期都还有一段距离。
杨潮知道这场危机之后,就是世界大繁荣,繁荣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新技术的应用,而美国将享受到这波繁荣最大的好处,从而奠定他们的霸主级实力,这次繁荣才让美国彻底拥有了毋庸置疑的实力。
杨潮甚至认为这是一场战争,所以他回到国内,他打算打这场战争,用经济战争,把美国拉下水。
一战后美国人之所以繁荣,一个重要原因是欧洲重建,但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新技术的推广和新产品的生产。
后两者基本上是源自于一个公司,美国福田汽车公司。
一战之前,美国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福特的流水线生产,还有泰罗制生产管理方法。
一战期间,美国资本家没有机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