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请坐!”
杨潮示意。旁边的翻译解释着。
塞巴斯蒂安这才坐下。
“听说你们是来贷款的。你们政府也给与了保证。”
杨潮明知故问道。
咖啡卡特尔对巴西政府的影响,就跟摩根和洛克菲勒财团加起来对美国政府的影响一样,而且还是十年前的两大财团的影响,现在已经不行了。
巴西人在康有为维新期间。来中国寻求移民,提出三个要求,第一是移民必须加入巴西籍,第二是移民必须是夫妻家庭一起移民,第三是都得从事农工劳动。
其实主要原因。就是咖啡庄园主们没有足够的劳动力。
因此这个移民问题其实是咖啡卡特尔等庄园主们操纵的,杨潮觉得这种商业操控政治的方式很好,很值得提倡,而现在咖啡卡特尔遭遇了困难,那就必须支持他们,让他们可以继续影响巴西政府。
“是的,鄙国政府愿意提供担保。用税收担保。”
塞巴斯蒂安很拘谨的保证,因为如果从中国也贷不到款,他们的卡特尔恐怕就度不过这个难关了。
不得不说他们的危机比原本的历史上还要严重,因为战争比历史上还要激烈。导致了美国政府对财团的控制更强。
“不用,完全不用!在下还是相信巴西财团的实力的。你们有能力还款。”
杨潮笑道,不能让这些财团学会依赖政府,哪怕政府官员都是他们的人,只有让巴西政府一直依靠他们,巴西政府才能一直被他们控制,而一旦他们越来越依靠政府,政府自然就控制了他们。
塞巴斯蒂安不由惊喜,虽然咖啡卡特尔实力强大,但也不是没有竞争对手。那些蔗糖卡特尔就不太愿意。
“那实在是太感激您了。”
塞巴斯蒂安欠身道。
杨潮摆摆手:“不过是1000万的贷款而已,不足挂齿。不过听说美国人拒绝了你们。大概是担心你们的偿还能力吧。不过我完全不用担心,我认为美国政府完全是无中生有。巴西咖啡卡特尔绝对不会影响到美国消费者,产业联盟只会让经营更加合理。而不是盲目竞争。”
塞巴斯蒂安感觉自己遇到了知音一样。
杨潮继续道:“但是现在是战争期间啊,你们的咖啡生产确实不容乐观。这样吧,为了支持友好的巴西人民,我愿意跟巴西签订一项协议,凡是巴西的咖啡豆,到中国免税。虽然我国人民目前还不喜欢和咖啡。也就是上海这些大城市才开始慢慢接受咖啡。但是我相信,未来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可不要忘记,这是一个有五亿人口的大国,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喝咖啡,就等同于目前的世界市场了。”
塞巴斯蒂安不仅仅是遇到知音了,而是感觉自己遇到了圣母,还有这样的好事。
“十分感谢您。”
“先别急着感谢,我本人呢,其实也喜欢喝咖啡。所以也有意做咖啡生意。”
这个话立刻就让塞巴斯蒂安紧张了,杨潮现在是中国总统,但是在做总统之前,那可是世界有名的首富,而且在上海多次聚集英美财团的案例,全世界的商人集团都是清楚的。
杨潮旗下的杨子财团是毫无疑问的世界级金融大鳄,他要经营咖啡业,这对巴西咖啡卡特尔来说可是晴天霹雳啊。
“您的意思是?”
杨潮知道巴西人的恐慌。
解释道:“放心,我跟巴西卡特尔的经营方式不一样。我不参与咖啡的种植和交易,我本人呢想要经营咖啡馆连锁业务,在全世界开咖啡馆,跟巴西卡特尔只是合作关系。当然,我们必须签订长期协议,毕竟如果你们贸然提价,对我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这个自然!”
塞巴斯蒂安放下心来,只要杨潮不参与,他就放心了。
“所以我是想跟你们合作。全方位的合作。杨子银行团会给你们提供所需要的贷款。低息贷款。同时呢建立长期合作。不过麻烦阁下回去呢,将这个消息带给巴西政府还有其他的巴西农场主。我认为巴西这几年的发展还是不够完美,巴西可是拥有农业发展的得天独厚的条件的。怎么农业出口还比不上美国。而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问题可是很头大的,我想我们跟巴西粮食商人也是有合作前景的。如果塞巴斯蒂安先生愿意从中撮合,或者有兴趣参与的话,我觉得你们巴西也可以组建粮食卡特尔吗。我国会提供免税等一系列待遇,当然要求签订长期供货协议,粮食安全是我们最看重的。”
杨潮继续道。
至于塞巴斯蒂安会不会带话回去他不知道,但是只要跟咖啡卡特尔的合作建立起来,其他巴西商人是不会拒绝的。
巴西那么点人口,土著五六百万,移民五六百万,撑死了一千多万,八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可耕地面积比中国还多,光是农业发展就能让这个国家变成富裕的国度了。更何况巴西还有丰富的矿产,尤其是铁矿石和石油资源,这更是必须控制在手里的。
当然前提是他们得找到庞大的市场,用中国庞大的市场将巴西的农业和矿业控制住,至于移民问题那只是附带的,有了庞大的市场,巴西农场主、矿场主会疯狂的找劳力,不来中国找,难道去美国?
用不了三十年,巴西的华人就能达到跟白人数量抗衡,当然矛盾冲突肯定会非常尖锐,你移民个三五十万,巴西人还不在乎,可是一旦超过百万,巴西的民族主义者不跳出来才怪,那时候就要依靠这些财团压制了。
历史上,日本人移民巴西的时间长达三十多年,但也只移民了三十万,中国人口是日本的十倍,移民个三百万轻轻松松,这三百万人在用三十年时间,恐怕就成了巴西的主要民族了。
塞巴斯蒂安满意的走了,带走了贷款和中国统治者对巴西的友谊。
他们的合作内容很快就公开了,都不用塞巴斯蒂安带话,巴西的粮食商人、蔗糖商人,就联合起来给政府施压,要求政府采取措施,保证他们的利益,尽快开拓中国市场。
巴西立刻就着手组织一个商业代表团来中国,提前他们的商务领事就求见杨潮,需要就此问题先跟杨潮沟通一番。
“粮食、蔗糖,当然有合作的意向了。”
上海的巴西商务领事很快就得到了杨潮肯定的答复,他欣喜若狂,现在的巴西完全是一个农业国家,他们也以农业为立国之本,当然他们可能没有什么立国之本的概念,因为这就是一群农场主组成的国家。
“免税问题也是可以谈的。”
杨潮又抛出了第二个诱饵。
巴西商务领事满意的走了,这是他的政绩了,立刻回复国内,经过激烈的谈判,他成功说服中国总统答应就粮食和蔗糖的免税问题进行谈判,希望巴西政府尽快派来代表团,趁着多变的中国人还没有改变主意,尽快确定下来。
好吧,粮食集团和蔗糖集团也入瓮了,那么接下来都不用杨潮鼓动,他们自己会加大移民力度的,甚至在这个方面,还会要求中国政府帮助的。等他们发现人口问题的时候,那时候他们就说了不算了,杨潮就得告诉他们什么是军事护侨行动了。(。)
第三百三十三节 大发现()
另一方面美国人奥斯朋刚刚到杭州,就有了重大发现,他确定了中国金石学家的结果,但是却以自己的名义写出正规论文发到了国际刊物上,如他所料,奥斯朋的名字一时间红遍了学界。
同时他在蒙古高原上的收获也在上海等地展出,取得了轰动性效果,恐龙这种东西,带着一个龙字,就不能不引起中国人的兴趣。
美国的考古团队,在两周之后到达,加快了考古挖掘进度。
这些人整理出了大量的珍贵文物,包括宋代的货币、衣饰、大量的金银器物,不断的变成学术论文发表到美国刊物上,一时间在美国引起了一股中国热,繁华的南宋历史也开始进入美国读者的眼中,让他们在枯燥的战争期间有了一个新的谈资。
杨潮建议杭州当地政府,要进行好保护工作,建立一个南宋历史博物馆,中央会为此调拨一笔专用经费。
杭州当地自然不遗余力。
同时一股暗流涌荡起来,杭州人自然知道这段时间炒的沸沸扬扬的迁都问题,本以为南京是当之无愧的首选地方,但是杭州皇宫的出土,让杭州人升起了小九九,似乎俺们杭州也是有龙气的吗。
尤其是迁都的动议刚刚提出来,杭州就冒出来一座古代皇宫,而且是天上的雷给炸出来的,这不是天意是什么,一个个老夫子们跳了出来,热闹无比。
杭州老夫子认定,杭州比南京一点不差,南宋选择杭州就是原因,而且他们看到美国人写的翻译成中文在报纸上连载的文章,一时间也有些失神,原来俺们杭州在南宋时候那么牛逼啊,什么马可波罗的记载就可以印证。
一时间不但美国人知道了南宋这个中国陌生的朝代,中国人自己更是兴起了宋朝热,这可是这个军事实力弱小的国度。第一次开始被中国人热议,此前在中国的记忆中,南宋似乎除了耻辱就是耻辱了,因为她的军事不强。那怕她是全世界最富的国家,那也吊用没有。
让杨潮感到好笑的是,随着美国人不断的将南宋时代的信息曝露,又转载引用西方几十年对中国古代科技的研究,一项项当时世界第一的科技发明开始出现。什么水利机器了,水车、风车了,竟然带动起来一波统计中国古代世界第一的热潮。
好吧,杨潮是有意一手带起宋代这个被国人漠视的朝代的,在国外华人聚居地都不约而同的叫唐人街,原因还不是唐代强大,国人需要精神激励吗,现在他们发现,宋代也不弱啊,起码在经济上独树一帜。全球领先啊。
老夫子们先站出来,接着民族主义人物也会站出来,他们就会发出中国在几千年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都是世界第一,一扫清末以来中国文化界对传统文化的自卑情绪,让崇洋媚外刚刚兴起就当头一棒。
杭州开挖地点,极为热闹,围满了当地人,美国人吃惊的发现,大量当地人不要工资。主动帮忙,虽然他们没有技巧,但是很有热情。
在这些杭州人的手里,一座座宋代建筑遗址出现了。庞大的地基,甚至有完整的台阶,都慢慢出现在世人眼中。
一件件精美的文物不时发现,大家发现宋代的首饰竟然也很有美感,有商业意识的手艺人甚至模仿制作了一大批仿制首饰,竟然在杭州一时热销。
在开挖工作一个月后。第一个重大发现出现了。
美国人挖到了一个青铜器,青铜浇筑的,斑驳的锈迹,厚重的铜体,以及各种宋代特有的纹饰的青铜器,青铜器并不奇怪,让人惊奇的是,这个青铜器实在是太大了,因为他们往地下挖掘了十米,竟然都还没有到底,让美国人惊叹莫名,这比全世界发现的所有青铜器加起来都要大。
中国人是如何铸造出这么庞大的青铜器的?
当他们挖到了10米的时候,他们看到了一座青铜大门,这时候他们才恍然大悟,这是一座青铜宫殿啊,跟中国学者一起讨论之后,他们明白这是中国皇宫中的密室。
瞬间这个大发现就轰动了学界,关注的人更多了,为了刺激眼球,美国人还将目前已经挖掘出来的上万件艺术品名录公布,并且做出精美的画册在中国和美国发售,表示利润将用来支持保护工作。
在画册热销的时候,美国人问了一个问题,密室中有什么?
这个问题当即引起热议,连打仗打的筋疲力尽的欧洲人都感兴趣,他们很期待美国人能发现堪比金字塔中的宝物。
可以说南宋皇宫的考古工作,已经变成了金字塔级别的发现。
大量的欧美记者、中国记者,外交官员,都涌到了杭州去。
杨潮也表示了高度重视,哪怕他知道虽然皇宫遗址是真的,但是密室是他伪造的。
杨潮重视到了让蔡锷这个总参谋中从前线回来,带了一只十万人的精锐部队保护现场,防止任何可能的意外。
其实主要目的是要让蔡锷参与其间,他要好好冲击一下这个讨袁战争的悍将,不知道蔡锷受到那种程度的冲击,他还会不会反对中国出现一个皇帝呢?
南宋密室受到了全世界的关注,日本人都提出希望参与挖掘,而杨潮也同意了,日本一只最高学者组成的,成员三千人的团队也到了杭州。
青铜密室也整个清理出来了,规模达到了让人震惊的程度,长宽高各18米的巨大青铜立方体。
可是这时候问题来了,如何打开那个高达9米的青铜门。
大门上有巨大的铜锁,但是已经锈蚀的无法打开了,更何况他们没有钥匙。
如果暴力破解,那又是对文物的破坏,经过反复讨论磋商,在确定没有任何方法之后,他们请示了杨潮,打算用最小的代价,从锁孔位置开始,切割出一个方形的孔洞。
杨潮同意了,还从山东送过来一队焊接工人,他们将用乙炔切割的方式,切开这个洞。
密室中有什么,终于要揭开谜底了,全世界翘首以盼。(。)
第三百三十四节 中国最震惊()
蔡锷虽然一直守在开发现场,但是他对此兴趣缺缺,无论是那些财宝也好,还是南宋也罢,他都不是很感兴趣。
一个弱鸡一样的朝代,一个被灭国的朝代,有什么意义。
但是他还是坚持值守,切割开始后,他就一直在现场待着。
但他的心却一直在北方,俄国人始终不肯放弃对勒拿河以东领土的占有要求,为此杨潮都断绝了向俄国的军事援助,除非俄国人给钱,否则粮食都不给俄国人送去。
就是粮食,蔡锷都认为不应该卖给俄国人,感觉大总统是想钱想疯了,但是武器弹药却是有钱都不卖给俄国人了。
自从最先被派去负责赤塔,蔡锷就对这个城市有了怨念,当吴佩孚和段祺瑞在南边不断的开疆拓土的时候,他就十分渴望直接攻占了赤塔,那时候还是日本手里他就这样,现在赤塔被俄国人掌握,他就更想打了。
可惜的是,杨潮一直不让行动,倒是赤塔周边,现在已经出现了大批的中国士兵,他们接收了日本人的农场,就地屯垦防守,俄国人倒也识相,躲在城里没有发动攻击,蔡锷巴不得他们打出来,然后一股灭了他们。
北方的走向到底会如何,蔡锷真的说不好,沙皇带着四百万军队在欧洲已经打了一整年,现在俄国叛军手里就只有一些城市,农村基本上都被沙皇占领了。
彼得堡第一时间就被忠于沙皇的尤金尼奇给包围,南方的顿河一带的哥萨克始终忠诚于沙皇,沙皇军队回来后,哥萨克们再次武装起来,在俄罗斯腹地大面积出动,黑海一带则被邓尼金的部队占领,沙皇的势力从四面八方围向莫斯科和彼得堡。
现在除了莫斯科之外,其他城市要么被攻占,要么被包围,只有莫斯科周边暂时没有出现沙皇的军队。但是距离这一天已经不远了。
蔡锷跟西方评论家一样,认为沙皇获胜是毫无疑问的,实力对比太悬殊了,赤卫队叛军只掌握了城市中的工人武装。而俄国战前是一个农业国,工人数量也就两百多万,在工业国中就只比日本的工人多一些,工人武装根本就不可能对抗沙皇的农民大军。
虽然一大批城市还在负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