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候,日本这个民族就比较有用了,他们这次失败,肯定会产生一股反思潮,而日本人的反思往往比较奇特,往往不愿意从本质上分析问题,而是只看表面,西方压倒东方后,他们立刻全面学习西方,等他们被美国打败之后,立刻着手开始模仿美国,他们输在重工业上,二战后就积极发展重工业。

    这是一个重视技术性的民族,这是他们成功的地方,也是他们始终只能做二流角色的原因。

    日本这次战败后,肯定又会思考,然后开始模仿中国的一些制度,传播中国的软实力。

    同时用日本来制衡朝鲜可谓妙招,就像后世的美帝在日本和韩国之间玩平衡手,让这两个国家永远无法离开美国人。

    朝鲜人虽然现在还比较听话,但是朝鲜的民族主义还是比较厉害的,等他们强大了,难免会生产某些不切合实际的东西,比如大民族主义之类的。

    而日本人在这方面就很识相,他们永远不会反抗一个比他们强的国家,当然只要这个国家能控制他们,他们会非常听话,听话到让你非常舒服。

    比如杨潮还一直担心军队驻扎日本会有些麻烦,甚至做好了武力镇压的准备,谁知道日本人对待中国国防军态度让人惊讶,东京始终秩序井然,除了个别军官自杀外,没有反抗的百姓。

    普通百姓甚至对中国士兵十分欢迎,因为这些士兵手里有大把的银子(纸币)。

    就好像二战后,日本人欢迎美军一样,不提日本政府为中国士兵修建的慰安所了,大量的日本妇女经常邀请休假的士兵到他们家中做客,用日本美食、和她们的身体招待他们。

    其中很多妇女都是在战争中失去了丈夫,变得没有经济来源的女人,甚至他们的丈夫很可能就是被这些中国士兵打死的,但战争跟这些女人有什么关系,他们的丈夫死了,国家照顾不过来她们,她们还要赡养自己的孩子,不找有钱的中国士兵,找谁?

    由于很多中国士兵常年出入日本妇女家中,甚至出现了一种特有的社会现象,许多日本孩子拥有了一个中国爸爸。

    这就是东方民族的尿性,谁也别笑话谁,要找能找到一大批让人赞叹的优点,要翻也能翻出一大帮子让人恶心的糟粕。

    英国打鸦片战争,英法进北京城的时候,老百姓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反抗侵略,而是提着篮子去找洋人卖鸡蛋,为宰了洋人而沾沾自喜。

    东京被占领了,普通日本人没有想着打游击战,而是想着怎么从中国士兵身上榨干他们的军饷。

    至于游击战争?别傻了,你又没有灭国,人家不灭你的国,打什么游击战啊。统治日本的还是那个天皇,就好像统治中国的还是那个皇帝一样,鬼才愿意反抗。

    对此,西方人感到不可思议,日本投降后,西方人并不看好中国有能力维持东亚霸权,尤其是英国人,他们可是很清楚维持殖民统治的困境,到处遭遇的反抗和抵制,会让你感到崩溃,就是非洲的黑叔叔都不好统治,更何况日本这个已经进入过世界列强的国家。

    让他们大跌眼镜的是,日本人如此轻松决然的从一个强国,过度到一个被军事占领的国家,心安理得的程度让西方人傻眼。

    要是英国人知道日本是这样的一个民族的话,他们会不会早早就把日本占领了,然后以维持天皇统治来控制这个国家,让这个国家成为一条足够听话的看门狗,看守他们在亚洲的利益。

    还是人家美国佬手段高明,当然也跟他们对日本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研究,《菊花与刀》那本书就是研究的成果之一,所以后世美国佬就找到了如何跟日本玩耍的最佳方式。

    英国人不会玩,所以现在他们感到有些措手不及,日本如此驯服,意味着中国可以尽快腾出手来,尽快的参加欧洲战争了。(。)

第三百一十九节 与俄矛盾() 
回京述职的吴佩孚跟杨潮会面,询问接下来的军事行动,他尤其关心的是中国会不会向欧洲出兵。

    吴佩孚已经建立了大大的功业,这几年打遍天下无敌手,打败俄国人,打败了日本人,在亚洲已经没有敌手,但是欧洲呢,曾经给与中国最强大耻辱的英法呢?

    “打,打个屁!”

    杨潮没好气的骂道,他感觉吴佩孚是打仗打上瘾了,不喜欢战争的军人,不是好军人,甚至不是合格的军人,意大利军人倒是爱好和平,可那吊样,还是别提了。

    吴佩孚流露出来的态度就是想跟德国站在一起,跨越欧亚大陆去西方作战,跟英法军队交一下手。

    “真的不打了?”

    吴佩孚还有些纳闷,报纸上不是天天在说对欧作战吗,国防部不是多次跟德国磋商过出兵事宜了吗。

    “你这脑子怎么长的?你还是陆军总司令,就这认识水平?你告诉我战争是什么?”

    这个问题一下子把吴佩孚问蒙了,战争的解释太多了,国与国,民族与民族,最激烈的搏杀,为争夺利益而进行的武力竞争,或者说就是打群架。

    杨潮看他回答不出来,自己道:“战争从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特殊的外交关系,是极端情况下的外交活动。”

    战争也是外交,所以西方人战争前会相互由外交官宣布进入战争状态,战争状态就意味着两国间的关系变成了战争关系,这是一种特殊的,不正常的关系和状态。

    “目的是什么?”

    杨潮又问。

    这个吴佩孚就很清楚了,英国鬼子对现代外交的根本定义就是:“利益!”

    国与国之间只有永恒的利益,英国外交家和首相帕麦斯顿的那句“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都传承了七八十年了,早就成了国际外交关系的圭臬,现在国与国之间。谈论的只有利益,表达相互关系亲密的时候,往往说“我们的利益是一致的”,而不在说“我们的友谊天长地久”了。

    “没错。利益!欧洲有我们的利益吗?”

    吴佩孚颇有些失望的摇了摇头,打仗是他作为一个军人的抱负,作为一个受过传统教育的文人的执着,而这一切跟利益毛关系都没有。

    “欧洲没有我们的利益,为什么去欧洲打仗。跟德国人接触。不过是在打牌罢了,这是一把外交好牌!”

    杨潮跟吴佩孚解释着,杨潮始终认为,一个不懂政治外交的军官,永远称不上军事家。

    吴佩孚看来还差一些,毕竟还是太年轻了,整个军队都太年轻了,整个国家都太年轻了。

    年轻就意味着不成熟,就意味着冒进,意味着不安定。

    所以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杨潮知道,这个古老国家的年轻政权,还很不稳定。

    一场战争上建立的国家,很容易在另一场战争中失去,同样突然崛起的地位,也很容易突然跌落,就好像德国人在19世纪飞速崛起又飞速跌落一样。

    “现在,我们需要的是稳定,好好把战争果实消化一下。军队虽然打了许多胜仗,也培养出了大批的军官。但是真跟其他国家相比,我们的军队在软实力上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九成的士兵都是文盲,半数的军官都没经过正规教育。这显然不是一只现代化的军队。”

    杨潮总结道。

    “所以,接下来你的工作重点该放在军队正规化方面。老兵该复原的就复原,军队需要新鲜血液。想要回家的就发路费复原,伤残人士需要得到妥善处理。愿意继续当兵的老兵,也要进行积极的培训,教他们文化知识。让他们在战争中学到的经验变成宝贵的军事知识,这可是用命换来的经验,需要传承下去,不然代价就太大了。”

    “北洋陆军大学,云南讲武堂这些有了自己文化传统的军事学校,我们要继续办下去,而且要继续扩大,争取十年内让我们的所有军官,都能学到系统的军事知识。”

    杨潮继续道。

    “另外军队中的医疗条件也要改善,通过战争我们可是培养了大批合格的外科医生啊,但是护士却极少,接下来要广招女护士,组建合格的野战医院。这些工作都十分重要。”

    “还有军队的动员体系也不够完善,之所以能组建几百万大军,说白了是我们的人多,很多穷苦地方的士兵是为了军饷才来的,而不是懂得他们在为国家尽义务,这样的士兵,上了战场逃跑也就不奇怪了。接下来建立义务兵役制度,当战争爆发的时候,大家都有义务,这样别说几百万了,一千万,两千万的军队,我们也组建的起来。这样的国家还会怕被侵略吗?”

    杨潮的目的是,在用十年时间,将军队彻底正规化,他已经用了十年打造了强大的军事力量,下个十年,就是将这个军事力量强化,制度化,这样无论有没有二战,中国的国际地位也会越来越高,英国人即便没有二战的削弱,也会慢慢的衰落下去,到底是中国接过他们手里的霸权,还是美国人得到英国的传承,杨潮也不敢肯定,但是他肯定,中国起码得到了一个机会。

    “那就是说,不会有战争了?”

    吴佩孚叹道。

    杨潮道:“这不是你操心的事情,作为军人和军官,你要做的,就是时刻准备着应付战争,随时都准备着第二天就要开赴前线。所以接下来老兵、伤残士兵开始复原和安置,新兵依然要抓紧时间训练,一切都以进行欧战做准备。”

    吴佩孚领命回东北去了,哪里有太多收尾的事情需要他主持,比如战俘问题,比如占领地问题。

    最重要的是外兴安岭以北的领土问题,哪里已经成了俄国人跟中国人矛盾的根源。

    日本跟中国签订的条约规定,日本一切海外领地都割让给中国,那么勒拿河以东,外兴安岭以北的国土,意味着割让给了中国。

    可是那是俄国人一直想要收回来的,他们在打欧战的情况下,海派了200万人来远东作战,目的就在这里,可是日本向中国投降了,根本就没有跟俄国人谈判,现在俄国和日本两国,在法理上还是战争状态,没有签订和平友好条约,而俄国人想从日本手里抢回的国土,已经被日本割让给中国了。

    那么俄国人会怎么办?

    跟中国再次爆发战争?

    俄国人还真没有这个本钱了。

    俄国人跟自己的同胞,在乌拉尔山以西,整个俄国国土上打了一年的仗,有输也有赢,沙皇军队和苏俄赤卫队互相放血,大家在从北方波罗的海到南方黑海,从乌克兰到乌拉尔,拉锯了一年时间,到头来战局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布什维克依然占据着彼得堡、莫斯科,依然占领主要工业城市,而沙皇则占领了广大的农村,却被四处出没的农村赤卫队给折磨的苦不堪言。

    沙皇军队已经损失了200万上下,苏俄赤卫队则伤亡更大,双方总伤亡达到了500万,可是仍然看不到短期内结束战争的迹象,在这种情况下,沙皇不可能将太多兵力留在东方,整个乌拉尔以东只留下了十万军队维持秩序,赤塔更是只有两万来人。

    因此除了赤塔周边,沙皇根本就没有能力控制外兴安岭其他地域。

    在日本人的配合下,中国国防军一步步想着东西伯利亚深处推进,这里除了一些当地土著居民外,俄国势力早就被日本人清除掉了。

    黑龙江口的庙街,库页岛,勘察加半岛,凡是现在有人能居住的地方,都被日本占据,现在则一个个转交给中国。

    过去的俄国人呢?

    过去的俄国人本来就不多,而且主要聚集在黑龙江流域、贝加尔一带,并且开发出了大片的土地,西伯利亚的农产品出口西欧各地,这里的农业是支柱产业。

    结果日本人占据这几年,移民了几百万日本人,日本人可没有那么好说话,他们夺占了俄国人开发大片耕地,将俄国人赶去开荒,结果是大量的俄国人被迫返回贝尔加湖以西,回归沙皇的怀抱,少数则躲进了山里大起了游击,最后被日本人剿灭。

    日本人驱逐了俄国势力后,中国人来了,现在打败了日本人,自然是要接收这里的。

    但是俄国人是不会甘心的,他们多次提出交涉,拿出当年中国的承诺说事,抗议中国人背信弃义,表示当初说好的中国收回黑龙江,俄国收回东西伯利亚的,现在中国人通吃这算怎么回事。

    陆征祥外交部则只派出了一个小参赞应付俄国人的抱怨,口径始终坚持,中国是从日本手里割让这些土地的,跟俄国人没有半分钱关系,从法理上俄国跟这些土地已经没有关系了,不但不答应将那些国土归还俄国,反而开始照会沙皇政府,要求他们撤出赤塔,否则中国有权采取任何行动,其中包括军事行动。

    中国对俄国发出的强硬照会,很快就被人解读为,中国在准备对俄国,也就是协约国的战争了。(。)

第三百二十节 齐柏林之死() 
所有人都看着,中国人一边跟列强谈判,一边在制造跟俄国的矛盾。

    西方人不是傻子,他们也看得出来中国人是在玩平衡,是在渔翁得利,想趁着列强陷入战争而夺取权利,但是他们没有办法,这不是阴谋,这是阳谋,看得懂又如何,你根本没有办法。

    西方人知道如果能满足中国的胃口,中国人也就偃旗息鼓了,但是如果满足不了,中国人真说不好要加入战争了,中国占据绝对的主动,这种优势让傻子玩,那也能玩的漂亮,因为中国人的牌面,是一把炸弹,你让别人怎么打?

    对这种情况,为列强开拓东方利益的一大批殖民头子痛心不已,他们表示西方人的内斗完全是一场悲剧,开始呼吁各自的政府停止战争,寻求西方的和平,否则西方人就要失去对世界的控制了,会将世界拱手让给中国或者美国。

    这些呼吁者,主要是中国和印度等殖民地官员,可惜他们的母国看到的是更大的利益,或者更狭隘的利益,他们认定只要赢得战争就能赢得一切,所有战争中失去的都会从对手身上找回来,胜利者分享胜利果实,失败者承担战争成本,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说他们目光远大也对,说他们眼光狭隘也对,目光远大那是他们看到了斗争的本事,目光狭隘则局限于欧洲,而没有放眼世界,看不到其他地方正在悄然崛起。

    最重要的是,英法协约国集团此时越来越乐观,越来越觉得他们会赢得战争了,美国的加入,让他们得到充足的生力军,哪怕是打消耗战,最终获胜的也会是他们。

    英法跟开战时候一样乐观。

    不过德国人也不认为自己输定了,随着中国结束对日战争,空中运输规模成几何倍的扩大。中国庞大的飞艇可以抽调一万艘参加运输,大量的粮食、人力和物资运往欧洲,每个月运输能力最大可以达到500万吨,从芜菁之冬缓过气的德国。现在情况也是越来越好。

    虽然美国人加入了,但是俄国人退出了,在德国人看来,美国人也就是唬人的很,美国大兵的战斗能力。还比不上俄国那台蒸汽压路机呢,美国大兵的作战素养在德国人看来,完全是业余级别的。

    所以在有充足物资,主要是粮食和药品的支撑之下,德国人也越来越对胜利有信心,只是他们也知道,想要速战速决是不可能的,除非他们能得到中国高达600万的军队加入,否则想尽快结束战争是不可能的。

    因此德国人一直试图跟中国达成一项军事同盟条约,让中国人可以立刻加入战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