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1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一直不怎么出名,真正出名还是去年,他奉命阻挡德军,为大部队撤退殿后,他所带的军队老实说战斗力还是不错的,在他的带领下有铁军的称号,以防守顽强见称,大概是在日俄战争和后来的东北战争中学到了堑壕防御战的精髓了吧。
只可惜寡不敌众,他的军队被打残,他本人也战败被俘。
被俘并不出名,出名的是,他逃了。
进了战俘营后,科尔尼洛夫就一直试图逃跑,前两次失败后,第三次他通过大量喝水造成心跳加速,伪装成心脏病被转到战俘医院,在这里他偷了一身奥地利军服逃了出来,昼伏夜出,靠牧羊人的帮助游过多瑙河到了罗马尼亚,辗转回到了俄国。
他的事迹一下子就轰动了俄国,一时间被渲染成了俄国英雄,沙皇对他也很器重,立刻升他为第25军军长。
这次因为东方又出事了,沙皇就派了科尔尼洛夫前来商讨,因为科尔尼洛夫是最适合的人选,他长期在西伯利亚服役过,而且当过驻华武官会说中文,而且听说他跟中国国防部长杨潮还有一些私人关系,没有比他更合适的了。
科尔尼洛夫比沙皇和斯托雷平来的还早,那两人还没有决定谁来中国,来不来中国呢。
“杨大人,我军以为,不需要进行协作。中国国防军只需要从黑龙江流域发起进攻,我军从贝加尔方向发起进攻,两面夹击,击溃日军不是问题。”
科尔尼洛夫直接求见杨潮,表达俄军的作战意图。
杨潮摇摇头:“俄军从赤塔方向发起进攻起不到夹击的作用。”
杨潮没有给俄国人任何面子,直接就点出他们想要投机取巧的心思。
“贵我两军如果从赤塔进攻。日本驻扎在伯力、海兰泡甚至是海森崴的军队也会被调动。往来数千里,等他们赶赴赤塔,我们以逸待劳不难消灭他们。”
科尔尼洛夫沉默了,其实他很好回答这个问题,比如说俄军有能力独自攻下赤塔,吸引日本援兵,让中国国防军趁机向日军防守空虚的海森崴等地发起攻击,这才是最好的协同。
但是科尔尼洛夫不能说么说,因为他知道,俄军并不打算真的来打赤塔,起码短期内没有向东方调兵的打算。
之所以急不可耐的向日本选择,是因为俄国人看到杨潮的飞艇已经开始封锁日本铁路,日本国内交通基本上都瘫痪了,他们可吃过这种亏,当年杨潮摧毁了俄国大量铁路和桥梁,俄国觉得国家运作都几乎崩溃,他们相信日本也是这个感觉,很可能随时向中国投降。
所以他们必须敢在日本投降之前,向日本人宣战,这样才能加入谈判,才有机会要回国土啊。说起来这个宣战,只是一个外交行为,并不代表真的要打。
只是俄国人忽略了日本跟俄国的不同,俄国国土广袤,基本上就靠铁路,铁路一断,交通基本上也就瘫痪了,莫斯科没有来自外界的补给,这样的巨城可运转不起来;但是日本不一样,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狭长,港口众多。封锁了铁路,他们还有船运。有英国帮日本运输,杨潮一时还封不死日本。
另一个不同就是,俄国的工业地区除了彼得堡外,其他都在内陆,铁路交通断绝,基本上也就意味着工厂得不到原材料了,日本的工业城市则大都在沿海,有船运补给就断不了,现在英国人把一船船的原料从美国转到日本,供给这些工厂运行还相当良好。
所以俄国人是有误判的嫌疑的。
“您说的也很有道理。我国会考虑一下的。不过在答复您之前,希望您不要发起进攻。中俄两军还是应该协同作战,而不该单方面作战。”
在俄国不出兵的情况下,科尔尼洛夫是在没有理由阻拦杨潮攻打赤塔,哪里说不好现在可是日本的领土。
科尔尼洛夫只能尽量要杨潮保证,没有得到俄军同意的情况下,不好率先发起进攻。
“当然可以。不过你们的决定可得快一些。一个月,一个月之内我可以等待贵方讨论,一个月之后我会立刻发起攻击。”
杨潮可不会给俄国人太对时间,他也很想看看战斗民族四线开战的伟业呢,不知道会不会把他们搞的提前崩溃呢。
俄国人的动作很快,不是确定了军事行动,而是确定沙皇携皇太子等成员,要前来中国进行访问。
俄国人经过研究,还是认为斯托雷平现在还不能离开国内,倒是沙皇可以暂时离开一段时间。
老实说现在的俄国给人的感觉,比过去可强大了许多,完全没有他们在东方表现出来的那种低劣的情况,到目前为止,俄国人已经动员了1000万军队,虽然已经牺牲了300多万,但他们依然有600多万大军,数量仍然是世界第一。
而且俄军打的十分顽强,无论是对上德军还是奥匈军队,都不落下风,当然损失是比这两国的军队多了一些,但始终没有让这两国的进攻有什么决定性的胜利,甚至奥匈军队碰上俄军还总是吃败仗。
俄国人能动员这么庞大的军队,也出乎了杨潮的意料,苦思原因也只能归结于斯托雷平没有死,所以改革的更为彻底一些,完成了俄国农村土地私有化,数百万富农农场取代了过去的公社村田,在劳动效率提高的情况下,更是解放了大量的农民。
这些失去土地的农民,一个个就是最好的自由兵员。(。)
第二百七十三节 奥丽嘉大公的烦恼()
“沙皇尼古拉二世,皇太子阿列克谢,女大公奥丽嘉!”
沙皇来访问杨潮并不意外,因为斯托雷平实在是脱不开身,战争打了两年,俄国人一如既往的没有耐心了,国内开始乱起来。
不过这次的内乱跟以前有些不太一样,日俄战争时期主要是工人在闹,那是因为经济危机引起的。
可是斯托雷平的改革,让俄国的经济问题得到了解决,他不但改革了农村,还发展了大量以军事工业为中心的产业,比如建了大量的钢厂,火炮、步枪工厂规模也都很庞大。
战争中这些工业可不会有失业的问题,而所有资源,俄国都能够自产,不存在开工不足的问题,因此经济上没有任何问题。
主要问题出在两点:第一是军队的问题,布尔什维克组织在底层士兵中大力发展,鼓动士兵逃亡,他们的口号就是‘让本国政府在战争中失败’,所以前线大量的逃兵是最大的问题;第二个问题是城市粮食问题,倒不是俄国生产不出来足够的粮食,斯托雷平改革之后,俄国的粮食产量年年升高,即便是现在俄国人都在向英国出口粮食呢,可问题是他们农村的粮食运不到城里去,落后的铁路运力现在优先军事物资,粮食经常积压在火车站,而城里的妇女却要天天排队才能领到黑面包吃。
大量的逃兵逃回国内,在各地都引起了一些混乱,尤其是那些回到城市的士兵,在城里人越来越不满的情绪中,是一个危险信号。
所以斯托雷平一直在努力对抗逃亡士兵,和镇压国内不满情绪。现在还没有爆发革命,已经说明斯托雷平让俄国的组织能力大大提高了。
斯托雷平不能离开,那么只有沙皇来访问了,不然可就太不重视了,以中国现在的地位。可不是随便一个大公就能打发的,至于皇太子来到也可以,可是沙皇可不放心他唯一的儿子出国访问。
因为这个皇太子患有血友病,这可基因缺陷带来的问题。即便是后世也没有根治的办法,只能通过输血浆等方法临时治疗。
所以沙皇向来担心儿子受伤,很少让他参加户外运动,带他出国访问就更是没有了。
可没想到第一次出国,竟然就是到中国来。
仔细问过之后才发现。原来沙皇带儿子来是看病的,他慕名伍连德博士的名声,想来让伍博士给他儿子看看血友病。
这完全是病急乱投医了,但是随着青霉素的发明,伍连德的名气在全世界爆棚,确实是当世一等一的医学专家,但人家擅长的是病菌学,可不擅长看血友病啊。
儿子也就罢了,女儿也带来了,奥丽嘉大公杨潮还是很有好感的。一个出身皇族的单纯姑娘,当然等她成家后就不会那么单纯了,因为她将来注定是要玩政治的,假如她有将来的话。
奥丽嘉大公来也是有原因的,还跟伍连德有关系,倒不是看病,她想来参观中国的青霉素工厂,同时有可能的话,希望能得到帮助在俄国也生产青霉素。
“俄国那地方可不太方便生产青霉素啊,青霉菌都能冻死!”
看到这奇葩的要求。杨潮心中想着答案。
杨潮不知道的是,奥丽嘉大公也在想他。
奥丽嘉是来参观青霉素工厂的没有错,但是想看看杨潮更没有错。
坐在西伯利亚开来的皇室专车中,奥丽嘉在包厢中轻轻掏出那捐手帕。
轻柔的丝娟。四周已经镶了金边,而中间是一个头像,杨潮的头像。
自从那夜梦到了圣母,在圣母的指引下奥丽嘉找到杨潮救治了斯托雷平后,她的人生就改变了。
她是一个诚实的姑娘,她并没有隐瞒一切。可是她说出去的话就是没有人相信,哪怕他拿出画着杨潮头像的睡裙绸布,都没有人相信。
可是那些人明明不信,却偏偏大肆宣扬,说奥丽嘉得到了圣母的垂怜,是真正的圣女,那些人还真的在活动教会给予奥丽嘉圣女头衔,而且教会对此还颇有意愿。
奥丽嘉很烦恼,因为她知道她不是圣女,她更烦恼的是,那些人把她抬出来,完全是为了对付拉斯普廷。
拉斯普廷后世被称为妖僧,但是在这个时代还是很受欢迎的,尤其是莫斯科的贵族圈,尤其是女贵族中十分受欢迎,据说他有一条巨大的家伙,很让寂寞的贵妇们痴迷。
勾搭勾搭贵妇倒是无伤大雅,关键这家伙还勾搭上了沙皇的皇后,当然只是传言,事实上基本不可能。
不过皇后确实对拉斯普廷十分信赖,甚至可以说是言听计从,原因很简单,拉斯普廷不止一次的治好了阿列克谢皇太子的血友病,在大出血的时候,所有医生都束手无策,而拉斯普廷却能让皇太子止血。
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土办法,反正奏效了不止一次,这就让皇后不得不信赖他,对他信赖到了言听计从的程度。而沙皇是一个柔弱的人,既没有勇气跟妻子闹别扭,更担心儿子的病,所以哪怕忍受着妻子跟拉斯普廷的绯闻,他也只能咽下这口气,不敢对拉斯普廷动手,反倒是经常在妻子的干扰下,甚至到了更改作战计划的情况,这让莫斯科一些民族主义的贵族,和一些并不迷信的开明权贵十分忧心。
于是这些人结成了一个反对拉斯普廷的圈子,试图打倒、对抗拉斯普廷的势力,奥丽嘉在救治斯托雷平时候表现出来的神奇,让他们认为可以利用一下。
尽管他们并不相信奥丽嘉说的,认为只是小女孩莫名其妙的心思的产物,奥丽嘉那块绣着杨潮头像的手帕,也只是被他们当做是小女孩对一个男人的痴迷,至于奥丽嘉为什么痴迷杨潮,谁也说不好,最合理的猜测也只是因为杨潮是一个国际名人,飞艇时代的开创者,神秘的海盗家族背景云云。
他们不相信,偏偏要宣传,教会也担心拉斯普廷这个“大师”发展下去,会抢走他们的饭碗,要知道莫斯科的拉斯普廷信徒可是越来越多了,所以他们也希望把奥丽嘉捧出来,让她这个公主可以对抗一下世人对拉斯普廷的迷信。
但是拉斯普廷闻到风声立刻就跟皇后表示,那些人的做法会害死奥丽嘉女大公,同时会让沙皇一家倒大霉,皇后是一个很漂亮的女人,但智商跟美貌成反比,这完全是一个不会思考的贵族废女,她立刻就照着拉斯普廷的指示,好好跟女儿谈了一次,接着完全拒绝女儿跟那帮子俄国年轻权贵来往。
而那批人恰恰是俄国最开明,最西方化,很多都是出国留洋回来的新派人物,奥丽嘉女大公恰恰就喜欢这些人,喜欢跟这些人来往,她很多朋友都是这个圈子的,结果一下子就断绝了她的朋友圈。
所以奥丽嘉很烦恼,好在战争很快爆发了,作为皇室成员,她可以出息一些政治活动,比如她选择穿上修女服,去前线做了一段时间护士。
也是那时候,她知道了中国人发明的一种叫做青霉素的神奇药物,只是这种药物极为昂贵,用在普通士兵身上代价太高,可只给军官用,军中情绪,军队士气却会受影响。于是也只能部分官兵,都得给使用。可是这药物毕竟很贵,所以一开始只能给重伤员用,可这东西仿佛有某种魔力,有些伤员没有用过青霉素伤势就迟迟不好,吵嚷着要给自己用药,而用过的往往好的很快。奥丽嘉不知道这是一种心理作用,他只是感到神奇罢了。
所以当她一听说沙皇打算来中国访问,立刻就请求父亲带上她,她表示想去青霉素工厂参观,希望能为俄国引进这样一座工厂。
沙皇想了想又跟斯托雷平商量了一下,斯托雷平表示,女大公访问中国,一定会提升两国的关系,同时女大公出面,也更容易说服中国人把青霉素技术转让给俄国,斯托雷平没有说的是,他认为女大公跟中国的国防部长杨潮有某些不清不楚的关系,也许这种关系能够帮到俄国也说不定。
就这样女大公被允许来中国参与访问活动,同时她将参观中国人的青霉素工厂,至于接受不接受转让技术,这个问题中国外交部表示,青霉素工厂是杨潮部长私人投建的,政府不方便表态。
这时候奥丽嘉才发觉,原来青霉素这种神奇的东西,竟然也跟那个杨潮有关系。
“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奥丽嘉看着手帕上的头像心里想着,她发现她对这个男人竟然一无所知,可是越是陌生,心理的好奇就越重,就好像别人越不相信是圣母指引了她,她自己反倒越发的虔诚。
已经到了草原上了,奥丽嘉看到外面一群群的牛羊,牧童赶着羊群骑着骏马,到处是安静祥和的生活,让她对俄国的战争极为忧虑,什么时候俄国才能重新和平啊。(。)
第二百七十四节 炫富()
由于战前杨潮就逼迫法国人派来了大量的技术人员,而这些人战争爆发后全都滞留在了中国,杨潮所幸直接雇佣了他们,继续修铁路,终于在5月份用来三年半将铁路修通了,从俄国的巴尔瑙尔经过乌里雅苏台,再到库伦然后可以一直通往北京。
奥丽嘉这次就走的这条线路,因为不走这条路,他们就得走伊尔库茨克那条路,而那边已经是前线了,出于皇室安全的考虑,不可能走那条路。
当然如果他们愿意做飞艇,杨潮也愿意去接他们,俄国人自己也有飞艇,可是世界上始终有一种对飞艇安全的忧虑,皇室成员不可能乘坐这种不安全的交通工具。
皇室专列用了半个多月才到了北京,入住过去的皇家花园颐和园。
沙皇可不是来旅游的,很快就开始了国事活动,跟黎元洪会谈,提出希望把两国关系提升到大使级,黎元洪欣然同意,对于沙皇给儿子看病的事情,黎元洪也专门把伍连德召到了北京,只是伍连德诊治的结果并不乐观,表示目前也没有治疗血友病的特效药。
沙皇还表示,俄国同意在远东跟中国国防军展开联合行动,俄国愿意调集两百万大军,与中国国防军一起,一鼓作气将东北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