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1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日本战前可是在英国建造了24艘超无畏战列舰的,战争爆发后,英国海军征用了这些军舰,但是跟日本沟通过,两国的协议是租借,战后必须归还日本。
但是俄国海军从法国手里要回了一批军舰,日本以此为由,要求英国立刻将他们的军舰归还。其实不止这样,跟中国海军同归于尽后,日本就已经提出这个要求了,海战的同归于尽不但是中国人能接受的情况,日本人其实同样也能接受,只要他们在组建一支新的舰队,可就等于彻底掌握制海权了。所以那时候他们就提出了要求,但是英国人以封锁德国更重要为由,英国海军拒绝了日本的要求。
可现在,日本自己都面临着危险,如果英国人在不答应,日本就完蛋了。
英国人不想看到日本完蛋,之前是怕中国人做大,现在看来还要防范俄国人重新在东方立足。
英国人更不想看到俄国人崛起,他们不得不考虑一下,一旦战争结束,俄国人从地中海和太平洋两面突破英国一个世纪的封锁的后果,要知道在德国人向英国发起挑战之前,英国对大陆国家的制衡可是一直放在俄国身上的。
可要是他们现在把日本军舰还给日本,俄国人会是什么反应,协约国集团会不会崩溃,俄国人如果退出战争,法国是挡不住德国的,德国的威胁比俄国更大,但是俄国的潜力却比德国更大。
到底是面对德国的直接竞争,还是面对俄国的再次挑战,这对英国来说实在是太难抉择了,此时他们感觉到好像是在鸡蛋上跳舞,他们的选择可能会立刻造成鸡飞蛋打的大崩溃。
英国国会,内阁会议,接连讨论这些问题,可是实在是讨论不出个所以然来。
德国击败法国称霸大陆,对英国的威胁很大,俄国冲破地中海、太平洋,对英国的世界海洋霸权同样威胁很大,因此难以抉择,各方意见达不成共识。
最后他们只能采取折中,那就是跟法国一样,他们也只交付日本10艘战列舰,30艘巡洋舰,起码让日本跟俄国平衡。
但是此举让俄国人大为不满,就是日本人也不是很买账,他们更希望全部要回来,不然无法对中俄两国产生优势,因此日本人继续施压。
作为补偿以及对各方的平衡,英国立刻逼迫法国宣布,坚决不会将剩余战舰交付俄国,起码在战争结束之前不会,这也算给了日本平衡,虽然他们无法取得对俄国海军的优势,但同样也不会被俄国海军压制。
为此日本还付出了不小的代价,那就是答应英国人,第一会跟中国和谈,第二中日停战之后,他们会派陆军登陆欧洲作战,此前日本人可是一直借口日本人不适合欧洲的天气,而拒绝去欧洲作战的。
英国人总算在这次外交行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收获。
不过在这场外交乱局中浑水摸鱼取得收获的可不止是英国人,连炮哥都小有收获,他从德国人手里忽悠到了300万马克的经费。(。)
第二百六十九节 秘密武器—坦克()
炮哥跟德国人勾勾搭搭杨潮早就知道了。
双方是怎么勾搭到一起的不知道,谁勾搭谁,还是互相勾搭,说不清楚。
反正德国领事馆秘术汉斯。舍默尔一直就跟炮哥有来往。
倒不是支持炮哥要对中国做什么,德国人看的透透的,现在的中国已经被杨潮一系的势力经营的固若金汤,炮哥完全没有撼动的机会,他们之所以跟炮哥接触,是因为炮哥宣称他跟日本高层关系密切,并且告诉德国人,其实日本高层中,对德国抱有好感的人物非常多,因此日本其实并不想跟德国开战。
这次英国人开始游说日本出兵欧洲,德国人就得阻止英国人得逞,甚至派了他们的传奇间谍辛慈到了中国跟炮哥亲自面谈,炮哥的忽悠能力让他得到了300万马克,表示一定能说服日本人不向欧洲派兵。
只是炮哥还是失败了,日本人为了早点结束战争,尤其是不让俄国和中国联合夹击他,被迫答应等战争结束后,他们就派兵去欧洲作战。
“德国人真撑不住了啊!”
看到德国病急乱投医的架势,杨潮不由感慨,这些事情可都是德国人自己说的,他们为了表示清白,担心杨潮误会他们跟炮哥勾搭是要对中国政权不利,从他们跟炮哥接触就一直对杨潮坦白。
这也是为什么杨潮要派米青去广东的原因,因为担心炮哥又在广东制造事端。
蔡锷是一个心性洒脱的人,请了假之后,只带了一个红颜知己京城名妓小凤仙就走了,化妆把他的警卫连都甩了,让这帮从云南就跟他出来的警卫无头苍蝇一般的在北京乱找一通。
坐上火车,蔡锷直接南下武昌,然后做川汉铁路到四川。
沿途看到的景象,让蔡锷十分欣慰,川汉铁路才开通了几个月。但是沿途一个个车站已经颇有些繁华的味道了,四川人盼铁路不是没有道理的,五千万人的天府之国,能生产出来的农产品那是海量的。但是想运到外面却难比登天。
这铁路才刚刚修通,四川的农产品就占据了一个个火车站,四川的土产生丝、蜀锦,猪鬃、猪皮,四川大米、茶叶、贡桔等等不可类比。
光是刺激五千万四川人从事农业生产。能够带来的生产力增加就超过百分之十,过去光靠小火轮可运不出来这么多的货物。
不过川汉铁路修建起来可不是那么容易的,蔡锷亲眼看到一座座跨越山谷的高架桥,有的桥梁高达百米上下,火车开过去就如同在飞一样。
蔡锷可是听说,川汉线的造价,比别的铁路足足高了四倍,但是这些桥梁,就能够在建同样长度的京汉铁路了。
也就是杨潮才舍得花这么大力气,不惜工本的修建这条路。别人可是想都不会想,据说这条路要收回成本至少得二十年时间。
等火车开到了宜宾火车站更显的热闹,到了重庆那已经是人气鼎沸了,一个个四川棒棒挑着货物,大声吆喝着行人让路,脸上流露出一种能看到希望的幸福,大概今天又多挑了两担货;穿着得体的年轻公子带着仆人一脸期待的等着火车,不知道是去外地上学还是游览。
“将军在想什么?”
小凤仙柔顺的声音响起。
蔡锷坐在包厢中,眼睛一直看着车窗外的人流,他来四川不是为了来四川。而是打算做成昆铁路回云南看看的,他不知道云南是不是也跟四川一样,哪里的百姓脸上是不是也有这种有盼头的表情。
“你说要是维新变法那会,所有人都知道干实事。我们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蔡锷一脸沉思。
小凤仙笑道:“别人什么样我不知道,不过你呀,现在肯定还留着辫子呢?”
蔡锷笑了,没错,如果康有为成功了,现在还是大清朝呢。
这么一想。他倒觉得辛亥革命还是有功劳的,起码推翻了满清统治,这段时间在杨潮哪里看到的东西,确实让他的世界观触动太大,实业和革命,都是救国,他们也没有错。
成都城比重庆更热闹,因为成都才是四川的中心,宝成铁路、成昆铁路、川汉铁路三条铁路也是在成都交汇,而且物资最丰富的地方,还是成都平原,可都要从成都这里流向全国各地去的。
走上了成昆铁路,蔡锷看到的风景也差不多,最耀眼的依然是一条条飞纵云霄的桥梁,每当过桥的时候,小凤仙都要趴在窗子上看,一边看一边还捂着眼睛,不知道到底是想看,还是不想看。
成昆铁路也因为证据混乱耽搁了半年,也是通车没多久,而且跟川汉铁路不一样的是,这条铁路上的翻山大桥,大多都是华人技术人员自己搞的,欧战爆发后,法国人就没有余力建设了,詹天佑从川汉铁路线上,抽走了一大批跟美国人一起学习造桥的技术人员,全都加入了成昆铁路的建设,与逗留的法国工程人员一起,努力将这条路修通。
不过让蔡锷遗憾的是,云南的情况就比不上四川了,说到底还是四川富裕,云南穷困,即便是昆明,很多等待运往越南,接着运到发过去的一些农产品,也有相当多是从四川运过来的。
“云南和四川一般大小,就是人少!”
蔡锷心中暗道。他又想起杨潮说的,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但是要把人力资源开发出来,需要和平的环境,和平才是最大的红利,只要中国和平发展二十年,就没人能侮辱这个国家了。
蔡锷突然出现在云南省议会,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他在这个省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名人,唐继尧跟他比都差了太远,哪怕唐继尧现在是云南省长。
“松坡兄!你在这里啊。可是让人好找。”
正跟几个年轻议员讨论云南发展大计呢,一辆法国雷诺车开进了省议会大院,一个人在保镖的护送下匆匆走进来,看到蔡锷就招呼起来。
来人正是唐继尧,跟蔡锷相比有些肥硕。
“松坡兄俄国人跟日本开战了。杨潮到处找你回北京商讨作战呢!”
听到这个消息,蔡锷也是一愣,俄国人竟然跟日本也开战了!
事不宜迟,他心中的气也顺的差不多了,觉得自己出来确实太任性了一些,虽然他这种任性让他在军队中很有个人威望,让一个个年轻人崇拜的不行,但有时候真会耽误事。
铁岭。
通用拖拉机厂。
摩根旗下的通用汽车当年跟杨潮合资成立了工厂,主要生产卡车和拖拉机,卡车是用现用的小汽车慢慢改造的,拖拉机则是现用约翰迪尔的技术,摩根一句话技术专利不是问题,就是白用,约翰迪尔也不敢说什么。
杨潮做了东三省督军之后,通用就在铁岭建设了一个分厂,杨潮在其中占有四成股份,生产出来的拖拉机现在已经打开了市场,因为东北的农田大开发早就形成了热潮,张謇的大生农场之后,陆续出现了500家大型农场,最大的大生农场规模达到了200万亩,最小的大农场也有十万亩上下,都是连成一片规模化经营,在其他地方可不太容易找到这种地方。
山东许许多多有余钱的资本家、土老财都愿意花钱买拖拉机,然后到东北来圈地,就连孟子后人瑞蚨祥的孟洛川都在东北圈占了一百万亩土地,他们家可没有孔家那样的特权,在关内就有几十上百万亩农庄,但是在东北他们倒是有条件占有大片土地。
中国人对土地的渴望是难以想象的,杨潮开禁,鼓励到东北拓荒之后,可是给山东一个个大小地主阶级打开了一个财富之路,他们不懂得经营工厂,但是种地还是很懂的,尤其是在大生等先驱开荒赚了钱之后,经过报纸一宣扬,没几年就掀起了拓荒东北的热潮。
现在东北这些大型农场开拓了1亿亩土地,上万中小地主和500多万移民开荒的自耕农也开拓了1亿多亩土地,加上以前移居到东北的农民手里的土地,东北总耕地接近3亿亩,基本上能开垦的土地都已经开垦出来了。
肥沃的黑土地,产量相当的高,光是这3亿亩耕地的产量,就足够满足中国三分之一人口的粮食需求,因此这两年连带的中国粮价都跟着下跌。
不过杨潮来拖拉机厂可不是看耕地开荒的,他是里看秘密武器的。
这秘密武器自然是坦克。
飞机大炮坦克车,这是现代化战争的标志啊,他怎么可能不知道。
早在1912年袁世凯当了大总统,同时任命杨潮为东三省和山东督军之后,杨潮就让通用汽车在铁岭开始建分厂,并且秘密的让他们研发坦克,告诉他们自己需要一种可以防弹的车辆,而且越野能力要出色,适合东北的地形。
最好就是在重型拖拉机外面加装防弹装甲,在安装上机枪、大炮就可以了。
很简单的要求,但通用汽车却用了三年时间才制作出第一辆样车,去年年底经杨潮验收合格后大批量生产,目前已经生产出了一千辆,装甲部队正在蒙古高原上秘密试验呢。(。)
第二百七十节 土皇帝()
蒙古草原,东北大后方。
7月的草原绿草茵茵,夹杂着一朵两朵的野花,牛羊懒散的徜徉在一望无际的绿色原野上,正是一年中最好的时候。
但轰鸣声却打破了这片安逸,远方一片乌压压的黑影,摧城拔寨一般的滚滚而来。
牛羊惊走,牧童骑着马儿飞逃。
很快原本丰美的鲜嫩绿草就被一群钢铁怪物给碾进了了湿润的泥土中,所过之处一片狼藉。
这些怪物正是杨潮那一千艘坦克,由东北农场中一大批拖拉机手训练的士兵开了大半年了,他们要学的是如何编组,如何保持阵型。
目前他们学的差不多了,已经到达了参战的水平,但依然在草原上不惜工本的训练。
一千辆坦克分布在铁路线两侧,沿着铁路从海拉尔往满洲里前行,铁路上则有一列火车专门随行,火车上装载着柴油,还有一个专门的团队,随时准备着将抛锚的坦克拆卸修理或者直接装上火车拉走。
人员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机器。
尽管采用的是最成熟的履带拖拉机技术,尽管有杨潮帮忙进行过模拟修改,但是这款修改过无数次的坦克,依然时常抛锚,这不是设计的问题,这是制造的问题。
拖拉机技术没有问题,履带没有问题,可是当加装上厚重的装甲,他就有问题了。
这款坦克高3米,宽4米,长达5米,重30吨,功率500马力,时速最快10公里,所有的指标都远超英国人正在战场上使用的坦克,甚至抛锚率、故障率也比英国人的游骑兵坦克要低的多,但是杨潮却始终不甚满意,他总觉得武器就得可靠。可以不够先进,但是不能不可靠,打仗的时候抛锚是最让人痛苦的事情。
所以拖拉机厂的工程师就不断的试验不断的改进,目前已经能做到保证一千两坦克持续行驶50公里而不出问题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起码让杨潮认为可以上战场作战了,因为目前这款坦克的最大行驶距离也就是50公里,50公里之后就得加油了。
一直到满洲里,他们也没有出问题。一辆坦克都没有出故障,技术人员立刻进行检查,排除一个个小故障,加油后继续上路。
他们拿着沾着油污的笔记本仔细的记录上了这些数据,这又是一个突破,从海拉尔到满洲里将近两百公里无故障。
在满洲里他们汇合了一大股骑兵,一个个虽然穿着军装,扣子也老实的系住,帽子也老实的戴着,但是总给人感觉到一种散漫。感觉到他们的衣服不合身,他们的帽子不端正。
这些人一人三马、三枪,骑一匹,牵两匹,腰挎毛瑟盒子炮,身背毛瑟短步枪,这是来自大草原的骑兵部队,他的司令叫做张作霖。
你也不能说张作霖的军队就不正规,他跟东北军其他部队一样,也都配备了专门发工资和申请物资的后勤部门。也配有宣传员,配有军法官,但是他的部队气质上总是跟别的军队有一种无法言语的区别。
散漫、野性,但又不缺乏激情。
这就是这只蒙汉士兵一起组成的混合部队的气质。其中蒙古人中有穷苦的扎萨克牧民,也有纵横草原的盗马贼,汉人士兵中有流窜东北的亡命之徒,也有行走市井的江湖好汉。
张作霖军中也有正规军官,也对这些士兵进行过训练,甚至连队以上都是上过吴佩孚办的军中夜校的军官。可是他们完全无法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