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崛起1900-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有不能治的病。在下还要跟蔡兄把手共建国家军队呢。”
杨潮坚定的说道,他有这个信心。
蔡锷苦笑着摇头,他看过多少医生了,那些留洋的,甚至直接就是洋人的一声也束手无策,这是绝症,这是命。
还不如用这即将油尽灯枯的性命,最后为国做一点事呢。
“放心吧,蔡兄大概不知道,伍连德博士在东北可是研究出了一种新药,对很多奇病有奇效。”
蔡锷疑道:“伍连德?”
他是知道伍连德的,因为伍连德曾经就在北洋陆军医院任职总医官,蔡锷去住过院,伍连德还给他医治过,但是那时候伍连德也说他的病只能缓解是没法根治的。
不过如果伍连德发明了新药,那倒是有点希望,毕竟伍连德的学识背景,别说中国了,放在全世界也都是顶尖的,剑桥的医学博士,自然不是浪得虚名的。
“没错。你大概不知道,伍博士的药不但根治了东北的鼠疫,还在欧战中救了千千万万的洋人性命呢。”
蔡锷点点头叹道:“我们这些人啊,眼光都只是在国内,不像杨先生你,总是有世界意识。”
对于杨潮的所作所为。蔡锷也是了解的,以前没有见过杨潮,但也是心向往之,作为一个弱国、穷国。没有国际地位的国家,能跟洋人正面打上几仗,不提输赢,光是这份勇气,就值得他钦佩。更何况杨潮不但敢打,而且能赢。
安排蔡锷在载沣当年赏赐给自己的宅子住下,杨潮立刻电令伍连德带着医疗团队到北京,并且嘱咐他们带上相关的药品和研究设备,告诉伍连德是来救蔡锷的。
伍连德第二天就到了北京,坐着军用飞艇。
蔡锷的病情继续恶化,都开始咳血了。
伍连德从他的吐血样本中提取肺结核病菌,然后用青霉素溶液进行融合,在显微镜下发现没有什么效果,接着用链霉素来试验。效果出奇的好,蔡锷有救了。
伍连德很兴奋,不是因为可以救蔡锷,而是他又发现链霉素对一种疾病有治疗效果了,已经琢磨着可以**文了,他相信肺结核这种这个时代的绝症都能治疗,一定能引起外界对链霉素的关注的,此前可是没有多少人关心这种药物,让他很是郁闷。
“这药可金贵啊。还没有办法量产,就这么一点。至少得一千美元!”
杨潮一边给蔡锷治疗,一边感慨着。
蔡锷笑道:“让杨先生破费了。”
“蔡兄客气了,为国留一个人才,倾家荡产又何妨。再说了区区一千美元。对我这个世界首富来说,还不是小菜一碟。”
杨潮的玩笑让蔡锷也笑了笑。
给蔡锷打完针,他慢慢就睡去了,好久没有睡的那么香甜了。
伍连德一直守在他的身边,记录着,这对伍连德来说。是绝佳的研究机会。
第二天蔡锷的病情就好多了,这让伍连德感到神奇,也是他日后不解的地方,因为这样的治疗速度,只在蔡锷一个人身上出现过,他不知道的是,杀死蔡锷体内那些病菌的,可不仅仅是链霉素,更多的还是杨潮的手段,飞船从地底释放了一种强磁,将蔡锷体内绝大多数的肺结核菌都灭杀了,蔡锷只需要恢复身体机能就好了。
一个星期后,蔡锷就可以上班了,容光焕发的走进国防部。
“当务之急是整编军队,这是首要要做的,也是最难做的。我手下的军队还好说,一句话全部裁撤都没问题。袁世凯组建的模范军和北洋军,就比较尴尬了。”
杨潮对蔡锷叹道。
蔡锷也叹道:“是不容易。别说北洋军了,就是滇军也不是想撤就能撤的。”
他太知道他手下那些军官了,虽然有热血,有激情,但是也恋权,别的不说,唐继尧就绝对不会轻易放弃云南的权位。
“实在不行就只能讨伐了。但是一定要快,不能破坏了。在破坏下去,中国也就完了。别的不说,就说云南,要不是有辛亥革命、二次革命这些烂事,铁路早就修通到了云南了。哪里会像现在这样,从北京到云南没有三两月都到不了。”
蔡锷苦笑:“还有这次战争也算上。我支持杨大人的讨伐令。滇军一定会拥护。我相信只要我活着,滇军也会接受整编。但是其中的军官安排,杨大人是怎么考虑的?”
蔡锷关心手下那些军官,不是关心他们的私利,而是怕他们会不满,会造反。
杨潮摆摆手大方说道:“滇军中还是有一批称职的军官的,统统官居原职。但是你们过去那种做法不行了,我军发放军饷都是有专门的部门的,绝对杜绝军官染指和克扣。军官吗,只管好打仗就好。”
蔡锷点点头:“正合我意。”
杨潮又道:“而且滇军如果接受了整编,日后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打仗的时候,还带着烟土,没有军饷就发烟土,这哪里像一只军队?”
蔡锷继续苦笑,全国也就杨潮这里能做到正规化了,哪里不是这样子,云南不种植烟土,哪里能养那么多兵。
“我只能抽调50万大军南下。东北哪里至少是要留100万人的,否则挡不住日本人。山东也需要30万人守卫那些工业基地。能动的,其实也就是北京这50万人。我从北,你从南,两路对进,不求跟北洋军打仗,只希望他能接受整编。”
蔡锷点点头:“这是最好的办法了。”(。)
第二百五十五节 全国归一()
国会述职完成后,杨潮就向黎元洪负责了。
杨潮立刻拿出了他的全**队整编方案,原则是汰弱留强,将全**队整编为300个师,共三万人。也就是要将200万模范军、100万北洋军和十几万南方护**收缩为100个师,东北军是不能动的。
黎元洪原则上同意了,立刻签发总统令,他已经得到了国会的授权,拥有改编军队的权力,虽然江南督军反对,但是国会还是通过了,毕竟江南也只是三个省而已。
杨潮有了黎元洪签发的命令,立刻就以国防部大臣的名义,立刻先对北京留守的50万北洋军进行整编,军官位置不变,军衔、军职都不变,但是他们的手下全部打散,跟东北军进行混编。
同时军官手里也没有了过去的财权,军官必须是专业化的军官。
在段祺瑞的弹压下,袁克定也从中不断的说和,北京北洋军波澜不惊的先全部送到了东北,然后打散编制进东北军,接着慢慢裁汰老弱,每人发一笔军饷,然后在让火车送他们回乡。
接着绕过江南,先从北方着手,河南、陕西步步推进,杨潮的军队以火车为运载工具,凡是铁路所及之处,统统收编,河南军队很容易就整编了,但是到了陕西却遇到了麻烦,陈树番负隅顽抗。
“我们的原则是,不要顾惜伤亡,也不要顾惜对方的伤亡,甚至是百姓的伤亡。最快、最短时间结束战争才是最能保住元气的。”
在杨潮的指导思想下,东北军猛打猛冲,北洋军这种军队,欺负欺负老百姓和炮哥的会党乌合之众还可以,但是遇上正规的炮队,飞艇轰炸,基本上没有坚持作战的,纷纷投降。
陈树番最后在西安城打开城门开城投降。结果被抓捕到了北京,直接枪毙,以儆效尤。
有了陈树番的例子,甘肃军队没有考虑就投降了。然后山西的阎锡山主动交出军队,他得以在山西继续做省长。
与此同时四川护**在杨潮支援的武器装备下,也兵出四川,攻入了湖广一带。
两江北洋军自顾不暇,湖广北洋军人心惶惶。很快就被收编,坐着火车同样直接到东北去,在哪里接受整编,有庞大的东北军弹压,他们翻不起大浪来,同样是把老弱再送回国。
最后蔡锷亲自去了四川一带,将四川、云贵和湖广的滇军、护**统统送上火车,送去了东北,这下就剩下两江和广东了。
北京军队开始南下,沿着津浦路直逼南京。
杨潮一封封电报发给江苏督军李纯。江西督军陈光远与湖北督军王占元,但是这三人结成同盟负隅顽抗,不为所动,纠结了徐州的辫子军张勋等人,疯狂的拉壮丁,搜刮地方,扩建军队。
看到这种情况,杨潮知道不打不行了,军队加速前行,飞艇随行。但是却没有提前轰炸,杨潮要用最大的力量,集中到一起,一击制胜。尽量造成短时间伤害。
眼看一场大战不可避免,长江三督必然在东北军的攻击下灰飞烟灭,李纯等人也将被押赴北京枪决,冯国璋出山了,从上海租界走回江苏,苦劝三位兄弟。他们最后缴械了。
三督能够悬崖勒马,杨潮也投桃报李,三人依然做地方省长。
接下来就剩下一个广东一个福建了,福建好说,长江三督投降后,他们就跟着投降了,广东在李烈钧的带领下,一直在整军备战,炮哥从日本人哪里得到了大量的武器装备,自认为兵强马壮,甚至在开始组建广东革命政府,打算继续革命了。
只可惜炮哥没有勇气,杨潮的军队开进到江西的时候,他就逃到了日本,接着李烈钧十万粤军跟三十万东北军战于韶关,李烈钧当场被炸死,最后一个省份回归国家,与此同时还没有成气候的马家军,新疆的杨增新也宣布拥护中央,交出了军队。
军阀混战、割据为王的时代,结束了!
此时已经到了1916年3月,杨潮用了三个月时间,才消灭了中国所有的分裂军队。
“本官提请大总统,向日本人发通牒,要求他们撤出东北我国领土!”
中海总统府中,黎元洪的内阁会议上,杨潮在完成内部整合后,终于要对日本人动手了。
这段时间日本人可是吃的嘴边流油,抢夺了大量杨潮看重的市场,他们因跟俄国人战争而扩张起来的兵工产业大规模开工,生产了上百万支步枪,数千门大炮,机枪,就连他们那低劣的飞艇,英国人都大量采购。
当然最大的订单,还是海军订单,日本人的船台始终饱满,日本造船工业产能比战前扩充了一倍。
日本工业产值达到了40亿美元,并且还清了所有外债,经济形势非常的好,让他们这么发展下去,一战在打一年,日本的重工业就直接暴涨起来了。
“杨大人,你有信心跟日本一战吗?”
“大总统放心,我军有必胜的信念。”
黎元洪点点头,他这个总统当的,可比袁世凯那时候滋润,各个大臣还真的是在向他负责,哪怕强势如杨潮,也必须经过正规的程序,从来不越雷池一步,这是最让他满意的,虽然他也知道,其实他也指挥不了杨潮手下的军队,但是只要不戳破他就是最高权力人,等过一些年形成习惯,大家都习惯了,他就成了实权总统。
就好像当年没人戳破载沣的泡沫,他就是皇帝,等刺破了,大家才发现,他什么都不是,黎元洪现在做的,则是逆转那个过程。
“梁大人,我们的军费充足吗?”
黎元洪又问财政部长梁士诒。
梁士诒道:“今年光从山东收上来的出厂税,就高达两亿两,足够应付一场大战。如果延宕日久,我想从上海发一些国债,足够应付了。”
说完梁士诒看了看杨潮,他当了这个财政部大臣,并且从杨潮手里得到了山东、东北交上来的出厂税份额后才发现,原来这些年杨潮已经打造了如此庞大的产业,多到让他心惊,心想他还被人称为是袁世凯的财神爷,跟杨潮一比,简直就是屎,不过杨潮是世界首富啊,有他当了不知道几辈子的海盗祖宗留下的庞大遗产,他输的也不冤。
“陆大人,你草拟一下,给日本人发通电吧。我国领土自然是要收回来的。”
陆征祥点点头:“向日本通牒,我们完全占有法理性,洋人正在打仗,他们应接不暇,我们只要能打败日本,就能收回东北。”
1916年4月,刚刚完成全**队整编后,经国会授权中华共和国向日本通牒了,同时一切权力暂时收归总统,可以不像国会汇报了。
而此前这个新成立的共和国,尚未得到许多国家的承认,比如英日两国,就希望利用承认为条件,换取一些利益。
英国人要求中国断绝跟德国人的贸易,并且保证从清朝到民国的一系列条约和协议,尤其是英国人继续控制海关这一条。
日本人此时忙着挣钱,也不希望打仗,他们要挟中国的目的是,要中国承认他们对黑龙江一带的占有权,同时让中国允许他们将大连彻底的变成一个租借港口。
法国和俄国没有表态。美国人暂时沉默,静观其变。
只有德国第一个站出来对新生的中华共和国表示了支持,并且高调的宣称,将把驻华公使升级为大使。中华共和国同时也将驻德公使升级为大使。两国外交关系升级为大使级。之后俄国人才承认了中华共和国。到现在为止只有两国承认。
“执行对日本轰炸计划!”
杨潮立刻就给飞艇部队司令龚明德下达命令。
他此时感觉到无比的畅快,统合一个国家的力量,进行这场战争,让他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不用担心袁世凯背后放枪,不用担心其他势力的干涉,全国一心,但是那种心理上的轻松,就让杨潮充满信心。
4月2日,对日本通牒24小时后,在日本人断然拒绝了中国的通牒之后,杨潮的飞艇部队从山东出发。
外交大臣陆征祥亲自通电,向全世界宣布中华共和国跟日本进入战争状态,之所以用通电,而不是外交人员亲递国书,是因为两国目前还没有建立外交关系,日本还没有承认中华共和国的合法性,尽管他们的外交人员依然住在公交民巷但是根本没有任何外交活动。
黎元洪同时召集俄国公使、德国大使向两国宣布,中国同日本两国进入战争状态。但是不影响跟其他国家的关系,这只是两国间的争端,黎元洪要求相关国家保持中立。
宣战都宣了,这时候英法等国发现拿捏不住这个中华共和国了,立刻递交国书,表示认可中华共和国的法理性,承认中华共和国政府为中国唯一之合法政府,同时展开密集的外交活动,希望化解中日之间的战争,这对已经纠缠在欧洲中自顾不暇的欧洲国家十分不利,因为他们根本就无法干涉到中日战争,也无法在战争中兼顾到他们的利益。(。)
第二百五十六节 超级贸易()
得到承认后,黎元洪第一个会见了美国公使,向美国公使提出要求他们履行同盟义务,要求美国履行中德美同盟条约义务,同时向日本宣战,美国表示不符合同盟规定予以拒绝。
黎元洪又要求美国,严守中立,断绝向日本的一切战略物资输送,其中包括石油、钢铁、铁矿、铜、铝等各种矿产和原材料。
对这个要求,美国人也很为难,他们表示除非得到英国谅解的情况下,他们无法断绝已经签订的协议,因为他们向日本供应的许多物资,都是通过英国人订购的,是日本为英国生产武器装备的原材料。
黎元洪又召见英国公使,向英国摆事实讲道理,展开一轮又一轮的外交活动。
就在黎元洪和陆征祥跟各国外交使节扯皮的时候,龚明德训练了一年的飞艇部队,成功的跨海轰炸了日本,仅此而已。
没有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因为日本不是俄国,这是一个精细的民族,还是世界模范学生,他们善于学习。
不说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