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问题是,法俄同盟中的另一方俄国,是打死也不会帮助日本的,他们反倒磨刀霍霍准备收复失地呢,俄国人甚至增强了边境地区的兵力,向伊尔库茨克增加了10万士兵,将这里的兵力增加到了30万人。

    俄国人的举动让法国人很难做,因为这意味着如果中日战争爆发,俄国人肯定是站在中国人一边,向日本宣战的,这样的话法国何去何从,法俄同盟向英日同盟宣战?跟德国人站在一个战壕里?

    就像俄国人不肯跟日本站在一个战壕里一样,法国人也是绝对不会跟德国人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

    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让法国人感到焦头烂额,只能一个劲的缓和矛盾。

    当法国人上蹿下跳的在中国活动,并且找上杨潮,要求杨潮保证不主动发起战争,因为怎么看杨潮在东北的扩军行动,都是在为战争做准备。

    杨潮知道自己该行动了:“第三步开始了!”

    什么第三步?

    围堵日本人的第三步,一步步把日本人逼到这里,甚至把整个国际局势都牵动了,杨潮的目的却始终没有改变。那就是围堵日本。

    发动东北战争,支持日本夺取俄国大片领土,制造日本跟俄国不可调和的矛盾,极力邀请美国加入中德同盟。都是在为自己的围堵日本政策服务。

    杨潮围堵日本分三步,第一步就是拉拢美国的一系列行动,第二步是跟日本展开军备竞赛,制造跟日本的紧张关系,最后跟日本经济绝交。跟日本军事对峙,而第三步就将完成最后一块拼图,那就是拉拢俄国。

    杨潮知道只要中国跟日本对峙,俄国人绝对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

    这时候就可以拉拢俄国了。

    只要俄国也加入,杨潮就将日本周边所有势力,都推到了日本的对立面,让日本人面对举世皆敌的外交状况。

    但是俄国跟日本的关系不好,跟中国的关系也不好,上次战争可以说就是中国人挑起来的,中国人跳出来联合日本胖揍了俄国一顿。让俄国失去了四百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还没收了中国境内所有俄国人的资产,俄国人可没有那么贱,立刻就转过来跟中国亲密起来。

    所以杨潮得通过法国人才能改善跟俄国的关系。

    现在法国这只弱鸡找上门来了,杨潮当然不会拒绝。

    但是法国要求杨潮保证不主动发动战争,这一点杨潮还不能保证。

    “我希望邀请一下俄国的外交使团到中国来访问,希望法国政府能从中促成,作为回报我倒是可以保证我统领的军队不会主动攻击。”

    法国人哪里能不答应,立刻就积极联系去了。

    夹在几大同盟之间,法国太痛苦了。说白了还是因为他们是一只弱鸡了,要是拿破仑时代的高卢雄鸡他们会怕谁?

    想到法国人如今的处境,杨潮就不由想起后世中国的地图,一想到小时候接受的爱国教育。“我们的祖国是一只屹立于东方的雄鸡”,一想到小学进行的爱国教育中,老师用深情的语调介绍我们的领土地形的时候,杨潮就感到有些恶心。

    从一个东方巨龙被人家削成了一只弱鸡,有什么好值得骄傲的,简直就是耻辱。

    俄国人积极回应了杨潮的邀请。

    杨潮只代表地方政府向他们发出邀请。可是俄国总理斯托雷平打算组建一个庞大的团队前往中国,不但要参观山东和东北三省的建设,而且要跟中国重新修订一下外交关系。

    斯托雷平是普京那样的人物,这样的人物是不可能长期接受领土被人割走的现状的,恐怕签订条约之后,斯托雷平没有一天不在想着收复失地,而且要对日本人进行严厉的报复,而只要是针对日本人的,沙皇也会坚决支持。

    东北战争后,斯托雷平很快就镇压了国内的不稳,在法国大量贷款的支持下,俄国经济奇迹般的再次增长起来,而且增长还很强劲。

    这其实不是什么奇迹,而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俄国拥有庞大的国土,无限的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以前经济出现问题,不过是因为组织机构的滞后,大量的农民像农奴时代那样被束缚在土地上,工业得到不到充足的劳动力,庞大的资源得不到开发,工业怎么可能增长。

    但是斯托雷平的改革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斯托雷平的改革重心就在农村,而且对农民来说十分不公平。

    俄国的农村土地形式很有特色,是一种叫做乡村公社的结构,类似中国的农村,但是相当大的土地都是公用土地,农民是有权力耕种这些土地的,但是不拥有这些土地的所有权,可以想象成后世的中国农村,土地名义上是国家的,农民每家分到一份责任田,土地被划分为一小块一小块。

    由于是公有制,所以农民没有兴趣改善土地,都想要耕种公社中最好的田地,没人愿意费力气改善那些贫瘠的土地,造成俄国空有最庞大的耕地面积,农业却长期不发达。

    斯托雷平命令将农村公社消灭,将公社中的土地变为私有土地,建立农业银行给一些经营良好的富农发放贷款,让他们购买村社土地,甚至从贫穷农民手里收购土地,将土地集中到富农手里。

    斯托雷平这样的改革从1907年就开始了,历史上他的改革让俄国的农业发展很快,一战之前就让粮食产量成为世界第一,比美国的粮食产量还高,粮食可以大量出口,但是苏联时期苏联人却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

    不过斯托雷平这样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富农将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化生产,许多贫农势必就失去了土地,沦为物产农民,很多就被迫要到城市中谋生,就被迫要进入工厂工作。

    这个过程,哪怕是战争都无法打断,反倒是在战争中建立不少新的军工企业,让俄国的军事工业比历史上强了不少。

    所以战争一结束,俄国经济短时间内就增长起来,但是增长极为强劲却是因为其他原因。

    俄国人自从1899年开始,就爆发了经济危机,原因是此前长达十年的一波经济增长,经济过热引起了危机,接着俄国试图用战争转移矛盾,结果战败了,国内革命了,1908年才稳定下来,可是进阶则1910年,杨潮就又将俄国人拉入战争之中,一直到1912年才结束战争。

    可以说俄国人从1899年开始就没有平静过,长达十年时间一直就在经济危机、战争、革命、镇压、重复战争中度过。

    可正因为这十年战争的压抑,才让俄国的过热的产业得到了调整,而斯托雷平又解决了私有化的问题,结果工业有了劳动力,还有了农村的市场,俄国本身又有庞大的资源,劳动力、市场和资源三者突然结合了起来,经济不发展才怪呢。

    老实说这个情况是杨潮没有料到的,他以为将俄国人折腾了十年,俄国人没有崩溃就不错了,没想到他们反倒开始强劲的增长,去年一年,全世界的国家中,只有德国和俄国经济形势最好,德国是由于那100亿马克拉动的,最后统计增长了11%,俄国人则完全是自己内生性的,就好像战后恢复一般都很快,他们的经济更是增长了13%。

    创造了这个奇迹的斯托雷平在全世界都赢得了声誉。

    “俄国老百姓应该感谢我啊!”

    杨潮不由叹道,他想到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因为他救了斯托雷平,让斯托雷平的改革彻底的完成了。

    历史上斯托雷平1907年开始执政,改革进行到1911年他就被刺杀了,可是这个时代杨潮救了斯托雷平一命,让他继续改革的事业,硬是让这个强权人物彻底完成了改革,将农村的土地全部私有化,俄国土地掌握在了200多万富农手里,而不是以前那样在一亿多人组成的公社手里。

    失去土地的农民,有的成为富农手下的农业工人,有的则走进工厂,农业完成了工业化转型,工业得到了大批劳动力,工农业都得到了利益。

    至于因为镇压而是的近百万农民,还有十来万工人,这种代价是改革必须付出的,相对苏联时代数百万人饿死的代价,可轻了不少。

    “欢迎您,斯托雷平阁下,恭喜您取得成就!”

    杨潮很热情的欢迎了斯托雷平,因为他知道,自己最后一块拼图,就握在这个人手里。(。)

第二百二十八节 俄国没钱() 
“正在建设的企业据统计是四千三百多座!”

    斯托雷平很有兴致参观杨潮的工业区,参观完规模已经堪称庞大的青岛、烟台和东营三座城市。

    杨潮向他介绍说道。

    100亿马克最后撬动了300亿马克的投资,杨潮向那些德国企业提供三分之一左右的无息贷款。

    不过4千多座工厂中,1千座是中国人自己投建的,基本上都是富强党成员申请贷款后投建的,至于从其他地方来自主投资的,数量还比较稀少,可以忽略不计。

    “如果没有资金的话,该怎么解决?”

    斯托雷平对杨潮的工业建设十分欣赏,但是他知道杨潮是一个大富豪,拥有令人难以置信的财富,黄金甚至超过整个俄国的储备。

    “其实生产这种东西,说白了十分简单,无论是用什么方式,将劳动力组织起来从事劳动自然就是生产了。无论是政治手段,还是经济手段都一样。就好像强制奴隶劳动,和用工资雇佣工人,不过都是生产的一种组织方式罢了。”

    听到杨潮的话斯托雷平微微皱眉:“您是一个社会zhu义者?”

    杨潮笑道:“不是,我坚持市场经济决定问题,因为副作用更小。经济最好还是用经济的方法来解决,没人喜欢强制劳动,但是给他们钱的话,就很快乐的干活了。”

    斯托雷平明白了,杨潮的意思是,他有钱可以花钱让人劳动,而没钱的话,就只能用强制的方式了。

    但斯托雷平可不想强制劳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在鼓励私有化,鼓励市场发展的。

    “我想知道如果没有资金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扩大生产!”

    “市场!其实市场才是经济的最大推动力,无论是农业还是工业,没有市场就活不下去。找市场。想尽一切办法找市场,甚至不惜发动战争!”

    在自己的大石房中,杨潮向斯托雷平宣扬着自己的理念。

    这让斯托雷平震惊的同时,也有一种知己的感觉。他突然感到,杨潮发动对俄国的战争,好像就是出于这种目的,当时杨潮治下的工业企业可吃的脑满肠肥。

    “可是如何扩大市场呢,您知道。我国的工业实力还很弱,工厂生产的产品根本就无法跟英国德国美国的产品竞争。国内市场即便是用高税保护,也抵挡不了这些国家产品的侵袭,更不用说开拓其他的市场了。”

    “合作!”

    杨潮说道。

    “通过合作,绕过关税保护,为本国的商品找到有利的地位,然后通过出口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增长。像中国和俄国这么大的国家,人力、国土和资源都不缺的情况下,工业还赶不上法德这样的国家。实在是太说不过去了,作为一个掌握权力的官员,我感到很羞愧。”

    斯托雷平点点头:“我同样感到羞愧。但是如何能通过合作找到市场呢?比如贵我两国之间如何给相互的企业找到市场?”

    杨潮点点头:“很简单,互通有无,以各自优势产业相互弥补。鼓励双边贸易,让各国有优势的产业都可以得到成长。举例的话,俄国拥有丰富的铁矿,而我国的铁矿却很低劣,我们的铁矿石长期都要进口美国的。如果通过某种方式,让俄国的铁矿石价格更低的话。就可以让俄国铁矿石比美国铁矿更有竞争力,让他们得到中国庞大钢铁厂的订单。当铁矿赚取了利润后,就会招募工人,增添机器。扩大生产,又会进一步降低价格,如此往复就会越来越有竞争力。当一个个企业获得竞争力的时候,就是国家竞争力强大的时候。”

    斯托雷平听得入神,不知不觉斜着身子,紧盯着杨潮的眼睛。

    “可如何让俄国的铁矿石价格比美国矿石更低?美国铁矿的机器更多。我国的铁矿里更多的是在用人力,美国铁矿石出口用船运,而过我的铁矿石必须走价格更高的陆路。所以我国的铁矿石出口到德国尚可,出口到中国的话,没有什么竞争力。”

    杨潮笑道:“很简单,两种办法,相互合作!双方的政府提供良好的条件让双方达成更好的合作。比如我可以向俄国的铁矿提供一批采掘设备,让俄国矿主可以提前得到更好的机器,而不用慢慢积累,但是作为回报,俄国矿主将用铁矿石抵偿设备的贷款。这样就提前提高了铁矿的生产力,至于还款肯定比他们积累的时间要快。这种先提高生产力,抵偿贷款的方式,提前提高效率,等于是缩短了积累的时间。积少成多,越多这样的合作,俄国的竞争力就会变得很恐怖。”

    斯托雷平点点头:“可以尝试一下。那么其他方面呢,我国绝不甘心只做一个矿石出口商。”

    杨潮笑道:“这只是一个例子。凡是有合作可能的企业,都可以通过政策的牵线搭桥,大大的提高效率。而这样的行业,在我们两国应该会有很多,绝对不止铁矿一家。”

    “再比如纺织产业。俄国拥有庞大的土地,和比较丰富的劳动力,但是相对于中国就差了很多。所以俄国人更适合种植棉花,当然不是现代的棉花产业,而是大产业,规模化生产,用机器播种。而我国的土地就较为稀缺,不可能将宝贵的土地用来种棉花。这样两国之间就有相对各自的优势项目。俄国大产业的棉花出口到中国,中国丰富的劳动力加工纺织品。再比如石油,俄国有用丰富的石油资源,也可以出口到我国。当然俄国是不甘心只作为一个资源出口国的,我国的煤炭也十分丰富,也可以出口到俄国。”

    “但是俄国是一个相对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俄国不可能自己生产所有的东西。我个人以为,俄国只要发展出大规模现代农业,开发自己充足的矿产资源,其实就已经可以变成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但是同样俄国也需要一些自己的工业项目,比如军事工业就必不可少,这是国家强大的基础。以钢铁工业、军工产业为核心,从矿产到冶炼,到加工军工,形成一条庞大的产业链。这样俄国会变得极为强大。”

    杨潮的讲解让斯托雷平脑海中呈现出一副清晰的路线,以矿产、冶金、军工产业为核心,带动机器生产,组建庞大的规模化农业、矿业,足以让俄国成为一个先进的现代化国家。

    “我们这样的大国,只要组织好了,十年时间就能发展出让人难以置信的实力!”

    杨潮的话很触动斯托雷平,是的,他只需要时间,二十年也许太长,十年就好。

    之后斯托雷平又去东北参观张謇他们开垦出来的庞大农场,一台台拖拉机冒着黑眼奔驰在同样黝黑的土地上,播下一粒粒种子,农场一望无际,虽然此时只是平整的连片土地,但已经让人能想到秋收后那饱满的粮仓了。

    铁岭一带正在建设的庞大钢铁工业,也让斯托雷平很羡慕,俄国人的钢产量只有4百多万吨,而中国人这些工厂投产之后,就将拥有1千多万吨的产量,他也想在俄国推动钢铁工业,可惜没有资金。

    看完钢铁厂后,就近就去看一座座矿山,用大型挖掘设备生产,产量相当有保证。不管是煤矿还是铁矿,矿工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