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崛起1900-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品,尤其是看到英国人纵容华勇营士兵劫掠,他们更是感觉到委屈。

    杨潮心中哀叹,但是他心里却很清楚,因为被满清统治了两百多年,华人到这时候,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都十分的淡薄,根本就不是一个民族国家,更谈不上高涨的爱国情绪,义和团那种完全是文化上的一种排外情绪使然,也跟爱国情绪八竿子打不着,反倒是跟明末因剃发易服而引起的江南百姓反抗清军一脉相承,此时的中国还是一个文化认同大于民族认同大于国家认同的国度。

    民族国家,爱国情绪,这似乎才是一脉相承的。

    西方国家在建立民族国家之前,也没见过什么爱国精神。

    而中国在战果时代,国家观念爱国观念甚至都比清末要强的多,要知道战果时期,赵国一个国家,就能跟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抗衡,李牧动辄就是斩杀数万匈奴骑兵,比赵国更强的秦国更不用说了。结果大一统后,到了汉代反而长期被匈奴人欺负的不成样子。

    杨潮深知这一点,知道这是因为大一统后,国家没有可供比较的对象,所以反而国家观念淡薄了,因为大家所知就一个国家,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没有强烈的对比比较,很难产生一种所谓‘国民’的认同感。春秋战国时代,天下各国鲜明,因此大家都知道自己是哪国人,反而更容易形成国家观念。一直到抗战时期,中国老百姓才慢慢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日本人的刺激下,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强烈认同。

    此时是清朝,大家只知道自己是天子的子民,哪会有什么国家的观念。

    这些士兵完全没有国家观念,只有地区观念,因此让他们不在天津抢劫,实在是一种折磨,在天津就已经是这样子了,如果到了北京呢?

    这让杨潮不由得感到头大,要是到了北京,这群人不抢劫才怪。

    杨潮明知道自己无法避免灾难,那就尽量不给百姓造成更多的苦难,抢劫他是绝对不愿意看到的。

    所以他觉得还是不要放这些人进北京的好。

    可是如何才能让华勇连的士兵不进北京呢?

    杨潮苦思冥想却没有任何办法,慈禧太后向八国联军宣战的那一刻,就已经注定北京这座城市要遭受一次劫难了,世界上别说中国了,恐怕除了俄国,没有一个国家能够挡得住八个国家的联合的。

    “这个老妖婆!”

    杨潮不由恼怒暗恨。

    八国联军在天津一直劫掠加休整了八月初,才开始向北京进军,此时出动兵力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余人,其中一万人都是日军,俄军有四千人,其他国家加起来才四千人。

    一路势如破竹,6日占领杨村,11日占领张家湾,12日占领通州,无论清军还是义和团,在天津被打掉了一股锐气之后,已经士气低落,呈现崩溃之状,没有国家观念的旧式军队就是如此,那种韧劲完全无法和国家军队相比,更何况是一群连军队都不是的义和团呢。

    北京陷落在所难免了,估计也就是一两天的事情,杨潮下定决心要马上带士兵离开。

    不过怎么带?带去哪里?这是两个问题。

    “杨先生,你说这洋人能打进北京城吗?”

    “能!”

    “杨先生,那你说洋人打进北京城后,咱大清朝咋办?”

    “大清朝还是大清朝,皇上还是皇上,老佛爷还是老佛爷。”

    夜里,杨潮依然找机会给士兵们讲讲战场上的形式,随着进军的顺利,这些人的兴致也高了起来,如此轻松的胜仗,竟然让很多人都很高兴,没有半点他的国家在被人胖揍的觉悟。

    从后世日军侵略激发起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和民族意识来说,也不完全是坏事。

    民智啊!

    杨潮不由感慨。

    “杨先生也在啊?有军令!”

    法尔肯海去参加了一下军事会议,然后夜里回到了军营中,立刻就来传令。

    几个围坐在一旁另一个火堆边的军官全都站了起来立正。

    战争中这些班长还没有太过离谱,都跟士兵在一起,不过他们也不反对杨潮经常性的给士兵们讲战况,这跟杨潮跟这些人的关系也不错有关,甚至让这些德**官产生一种,杨潮跟其他中国人不一样的认识。

    法尔肯海念完军令,也坐在火堆边休息,他心情也不错,这些华勇连士兵表现还算好,因为没有出现他惧怕的战斗中逃亡现象,他不了解的是,在青岛这些人都是跑回家,现在远隔千里之外,他们才不会跑呢。

    心情不错之下,法尔肯海很快就跟德**官们热切的欢笑了起来,讨论着打进北京之后的事情,有军官非常向往坐在中国皇帝宝座上的情形,表示一定要让摄影师给他拍张照。

    杨潮的心思却活络了起来。

    联军决定明日出发,华勇连的任务是负责押后,护送军火物资,杨潮觉得这是他唯一的机会,也是最后的机会。

    第二日一早,联军士兵陆续开拔,杨潮却带着士兵留在了通州城郊仓库。

    这里储备了联军大量的物资补给,以及军火弹药。

    “黑牛、国柱,你们两个跟我去领一些吃的。”

    杨潮突然对两个跟自己最亲近的士兵说道,这两人什么都没问直接就去喊人帮忙去了。

    杨潮很庆幸,直到此时,华勇连的士兵对他的信任,依然要远高于对德**官的信任。

    既然是负责保护后勤物资,这些东西自然不缺,虽然管理物资的军官奇怪为什么这些中国人突然要领取额外的食物,但是也没有拒绝,毕竟一些口粮也不值钱,而且如果要运输,还得靠这些华人出苦力,他们就是多吃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很快军营中就飘起了一股股香味。

    杨潮让这些山东士兵拿领过来的美国面粉,借了一些崭新的英国人大盖帽铁盔来烙饼。

    德军日常主食往往都是面包加肉干,运气好的话会有果酱,很多士兵遗憾没有山东大饼。

    这次领来了物资,让大家烙饼,兴致很高。

    就连几个德**官都十分有兴致,分到了几张饼卷着肉干吃,连连称赞。

    第二天傍晚,就传来了联军攻入北京的消息,并且传令让守卫通州物资的军队护送一部分军火物资往北京转移。

    守卫通州的几个高级军官一商量,不知道为什么决定立刻出发,连夜都要进入北京城,很显然现在军情不是那么紧急了,他们这么着急的原因或许是出自其他的目的,比如劫掠。

    当杨潮跟华勇连士兵一起赶着十几辆牛车离开通州城的时候,太阳已经落山,带起天边一抹红晕。

    “就是今夜了!”

    杨潮在心中暗道。

第十五节 逃兵() 
第十五节逃兵

    天黑前果然没有赶到北京城,让杨潮松了一口气。

    毕竟是在异国的土地上,如果连夜行军的话,谁知道会发生什么,负责押送的指挥官深思一番之后,遗憾的决定就地扎营。

    指挥官是一个法国人,而他带领的士兵却有日本人、华勇营和意大利、奥匈帝国的军队,其中除了日本人和华勇营,其他都是打酱油的,这次战争中,完全没什么作用。

    华勇连的士兵依然在最外围扎营,没办法,即便是打酱油的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兵,地位都比他们高。

    营寨激起简单,物资从车上卸下来,将马车在外围拦成一圈,连壕沟都没有挖掘。

    帐篷也都懒得扎,大家都点起篝火,就地打铺盖,八月的北方天气,不冷不热正合适。

    杨潮靠着马车,心里琢磨着自己的计划,摸了摸张国柱在战场上捡到送给自己的手枪,看了看旁边的德**官似乎已经熟睡。

    杨潮清楚德国人并不知道自己的计划。又看了看同样睡觉的华勇连士兵,这些士兵则知道杨潮的计划,而且非常期待。

    因为杨潮告诉这些士兵,他今晚将带这些人回家,但是要求他们保守秘密,不要告诉德国人,这很冒险,但是杨潮成功了,德国人跟华勇士兵的关系十分不好,而杨潮费了几个月时间,获得了士兵的信任,换句话说德国人出人力物力,帮杨潮练了一只暂时能够指挥的军队。

    但是杨潮对这些士兵的统御能力极其虚弱,不得不靠欺骗和诱导他们才能达到目的,这让杨潮心中很没有安全感。

    “老子费尽心机到现在,就只是把这只军队带回家吗,只是阻止他们抢掠吗?他们不抢有的是人抢,德国人、俄国人、英国人和法国人,哪国人不抢?这一切又有什么意义!”

    也许是由于长时间隐藏自己,苦心经营而产生的压抑,一瞬间杨潮突然觉得十分悲观,甚至想要放弃这一切,什么都不管了。

    “老子也有这么颓废的一天啊!”

    突然杨潮苦笑一声,知道这是自己心理压力过大所致,这样的低谷他也不是没有面对过,但每一次都成为激发他前进的动力,当大学时的恋人毕业后投入高富帅的怀抱,他几乎崩溃,但是却刺激他花了三年时间,努力准备考到了国外留学的奖学金。

    当企业老板看不起中国人,中国人只能做下层管理,中层以上全用外国人的时候,杨潮争辩不过,愤而辞职最终开创了自己的事业。

    这一次他却有些看不清未来的方向,民众麻木不仁,官府腐朽荒淫,这国家真的还有希望吗?

    杨潮身体不由靠后,脑袋重重的撞在车轮上,长叹以上,努力聚集起勇气。

    “哪怕天下皆醉我独醒,也要做正确的事情!”

    在最低谷时期的坚韧,这是杨潮一次一次走出低谷,最终勇攀高峰的原因。

    虽然他看不到未来,但是他知道自己带出这只军队,让他们免于沦落成禽兽,这是对的事情,哪怕多么无足轻重,有多么没有意义,但还是要去做。

    以坚韧战胜悲观之后,杨潮的脑子开始重新计划起脱离大部队的方法。

    他看着四周,营寨虽然简单,但是四周却一直持续不断的有士兵值夜。

    这些都是现代军队,有严格的军事制度,哪怕此时形式乐观,士兵心情放松,但是制度却不会放松。

    这些巡逻值夜的士兵,有日本人、印度兵,人数超过白人,轮换值夜,一刻都不放松,一个两个人想要悄悄离开那不难,可是上百人想要离开,是不可能不惊动哨兵的,一旦跟哨兵发生冲突,势必又会惊醒旁边的德**官,一旦这些德**官出面,杨潮就不可能在把军队带出去了。

    就算强行山东士兵离开,哪怕士兵更信任自己,可是要在德国人的反对中,将所有人平安带出去,恐怕是没有任何希望的,毕竟整个后卫部队超过千人,如果其他军队干涉,弄不好会引发战斗。

    可是如果今夜不发动,杨潮知道就没有机会了,这些士兵一旦进入了繁华的北京城,杨潮知道他们是不可能忍住抢掠的渴望的。

    没有合理的理由,杨潮不可能带着士兵平安离开,必须有一个让德国人无法阻止,至少也让其他据对无法干涉的理由。

    缓缓呼吸,让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就打算开始行动,却突然看到一个人影从远处火堆之中穿过,提着裤子走向远方。

    杨潮脑子里灵光突然一闪,立马向旁边喊道:“黑牛,国柱你们睡了没有?”

    杨潮故意将自己的铺盖放在这两人身边,是有目的的。

    两人睁开眼睛:“没睡呢杨先生。”

    “都起来,跟我来。”

    两人没有疑惑,立刻就站起来。

    “记住了,如果你们今天晚上想跟我一起回山东,待会不管发生什么事,我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要问为什么,不要管德国人,明白没有?”

    “明白了!”

    两人答道,回家的渴望超越了一切。

    这些士兵中,根本就没有出过远门的,在村子里最远的地方往往也就是附近镇子上的集市,进过县城的就很值得吹嘘一番,青岛是他们每个人去过的最远的地方。

    现在到了北方,距离北京城近在咫尺,虽然都很想进北京,可是他们更想回家,而且就算进了北京,也没人知道什么时候可以回家去,杨潮准确的抓住了这个时机,告诉大家,今夜他就要回家,愿意跟自己一起走的,就不要睡觉,悄悄等待,不要惊动德国人。

    一百多个士兵无一例外都选择相信杨潮,或者说是选择回家。

    杨潮带着黑牛和张国柱两人,悄悄的走出军营,碰到一个巡逻的奥匈士兵,杨潮用德语告诉他几人是去方便的,士兵也没有干涉。

    悄悄的走出军营,杨潮朝着一直盯着的那个黑影去的方向走去。

    “黑牛,把你的刺刀给我。”

    远处一片黑暗,有一片草丛,其中蹲着一个黑影,散发的臭气已经传到了杨潮的鼻子里。

    杨潮突然要过黑牛腰上别着的刺刀,让两人原地等着自己,杨潮一个人悄悄的摸了过去。

    越来越臭,前面五米处就是那个人影,杨潮握紧了刺刀,然后背过手去。

    他刚才都想过忽悠一个德**官,骗出军营杀掉,然后制造有义和团偷袭的假象,接着带兵追击,之后整支军队消失在夜里,这已经是杨潮想到的最小代价的方法了,他甚至做好了万一不成,将包括法尔肯海在内的所有军官都杀掉的准备。

    只是这个出去方便的陌生士兵的出现,让杨潮突然改变了主意。

    杨潮感觉自己手心已经出汗,而此时已经接近那个蹲在地上的士兵三米了。

    杨潮正要猛扑过去杀死此人,突然此人站了起来,他方便完了!

    杨潮一愣,此人这时候也看到了杨潮。

    杨潮灵机一动:“哈啰!”

    十分标准的美式英语。

    对方愣了一下,但是突然鞠躬:“哈伊!”

    日本人?

    杨潮脑子突然一动,他刚才并没有开清楚出营的是什么人,只见到对方提着裤子一闪而过,距离太远没有看清楚,但是判断对方是去方便的。

    但没想到是一个日本人。

    杀一个日本人的心理负担显然是最小的。

    杨潮脑子飞快的转着,嘴里却语速很快的说着美国话。

    “你是日本人?日本哪里人啊?”

    对方没有回答,很可能听不懂,日本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基础教育做的很不错,但是还达不到全民说英语的地步,一个普通的士兵听不懂外语很正常。

    “哈伊!”

    这个日本人真的听不懂,但是日军这次出兵,形象工程是第一位的,因此陆军部三令五申,要每一个士兵都必须对待友军有礼貌,不能有损皇军的荣誉,这个士兵也只能不断的用鞠躬来回答。

    杨潮有走了几步,已经距离对方近在咫尺了。

    日本兵没有防备,杨潮已经摸到了他的肩膀,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友达!”

    这是日语朋友的意思,杨潮也只懂得一些日语常用语。

    地方听明白了,也拍着杨潮的肩膀,日军各自低杨潮一个头,仰视着杨潮,嘴里也回应着,“友达,友达。”

    却不想,趁着他昂着脖子的空当,杨潮突然发力,寒光一闪,背后的刺刀突然刺过来,从下往上,直接捅进了日本人的喉咙,刺刀从颈后穿出,鲜血喷溅出来。

    放开日本人,看着日本人抱着脖子慢慢倒下,而一切都没人发现。

    至少距离草丛百米外的巡逻兵没有注意到,但是只在十来步外的黑牛和张国柱却看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