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郑王天下-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的齐侯一系又不是当初齐哀公的后代,要是没有当年纪侯进谗言,哪轮的到献公这一脉上位。

    从这个意义上而言,纪国还是当今齐侯一脉的恩人。

    当初之所以会打着复仇的旗号,一来是为了争取国人的支持,二来则是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纪国距离齐国国都就隔了一条淄水,当时的纪国又是不亚于齐鲁的东方大国。

    不把纪国打趴,齐国可能就要亡国。

    后来的齐国国君在复仇的这面旗帜的号召下,逐渐取得了对纪的优势。

    但,人会有满足的时候吗?

    答案是否定的。

    于是,齐国开始由自保向扩张转变。

    到而今,不但蚕食纪国领土,鲁国也未被放过。

    所以,纪鲁俩难兄难弟凑合到一块,那完全是在情理之中的。

    而且历史上还有一件非常值得玩味的事情。

    齐襄公使彭生拉杀鲁桓公的前一年,齐、鲁、纪三国盟会,鲁桓公试图调和齐纪矛盾。

    然后,鲁桓公就死了,要说这里面没有蚕食鲁纪二国领土的意图在内,那绝对是不可能的。

    不过,总体而言,齐鲁两国此时还没彻底撕破脸,虽然私底下都是小动作不断。

    譬如鲁国,不但和纪国结盟,而且还和齐国北方的戎人勾搭到一块。

    据《左传》上记载,桓公二年,也就是上一年,鲁桓公与戎人会盟于唐。

    传所谓,公及戎盟于唐,修旧好也!

    由此可见,鲁国和北戎的友好关系并非一日。

    此时,鲁国大殿中仅剩下鲁桓公、臧哀伯和公子翚三人。

    鲁桓公面有忧色的对二人道:“宋卫齐蔡郑五国旦夕即至,至而共论郑世子侵夺蔡地之事,二党相争,寡人该如何自处?”

    公子翚道:“郑忽劫夺蔡侯而有其地,此所谓盗也!且鲁,故周公国也,昔我先祖,笃行于义,诸侯顺之,先祖垂德如此,后世子孙岂能背先祖之德乎?”

    “郑之为无道也,公然盗夺同宗之地,此风绝不可纵,值此之时,君上宜宣施以大义,返郑以大道,昭诸侯以明德,愿君上虑之!”

    公子翚当初与郑忽有争次之仇,遇到这么好的落井下石的机会,他岂能放过?

    况且公子翚此人靠战争起家,隐公四年时,不顾隐公反对,帅师会诸侯伐郑,击败了郑国的步兵,取郑之禾而还。

    后来郑庄公假命伐宋时,他又再次帅师会郑齐二国,伐宋而胜之。

    连战连捷,让本就有些跋扈的公子翚气焰更加嚣张,根本就不把当世的几个大国看在眼里。

    与郑国结怨在他眼中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大不了打一场也就是了,反正郑国是他的手下败将。

    再加上他助桓公弑隐公,坐上了他梦寐以求的鲁国正卿的位置,此时正是他意气风发的时候,不大展一番手脚怎能显示他这个正卿的权威。

    臧哀伯闻公子翚之言,向鲁桓公谏曰:“不可!”

    “郑虽无道,然君上尝与郑盟,曰:‘无相犯!’,君上若助宋卫蔡三国,是背盟也!君上苟背盟,则郑有辞,郑与齐党,郑联齐师伐我,齐师旦夕可至,刀兵加于我,此非社稷之福也,不如持中!”

    公子翚反驳道:“臧大夫之言谬矣,君上虽与郑盟,然我未尝侵郑,不过申以大义而已,郑有齐党,宋卫蔡亦为我党,苟郑伐我,臣愿结三国之师伐郑,又何虑焉?”

    “公子言过矣!郑,大国也,尝败卫,伐宋,掠蔡,三国皆非郑敌,我亦非郑敌,且宋人畏郑,已非一日,公子即合三国之兵,何敢言胜?”

    “不然,……”

    ……

    二人你来我往,争论了大半个时辰,最后争的二人都有些面红耳赤,也未分出高下,只得将目光转向鲁桓公,请鲁桓公裁决。

    鲁桓公本来想问个对策,谁知这二人的政见却完全相反。

    关键是这二人说的还都有些道理。

    如公子翚所说,鲁国必须要出来主持正义,这是政治正确。

    而臧哀伯所谓郑势大,与其结怨殊为不智,也是现实。

    本来鲁和齐的关系就已经不怎么样了,再得罪了郑国,这不是给了齐国一个伐鲁的理由吗?

    而且若是郑国再出兵,那鲁国估计就只有挨揍的份。

    宋国是指望不上了,宋公是怎么换届的,别人不知道,鲁桓公可是心知肚明。

    毕竟宋国贿赂的大鼎还在周公庙摆着呢!

    指着鲁、卫、蔡三国和郑齐两国刚正面,鲁桓公心里有些犯嘀咕。

    “二子之言,皆有道理,寡人当兼采之!”

    最后,鲁桓公给了个含糊其辞的说法,算是终结了二人的争论。

    二人闻言,虽然都有些心不甘,却默契的道了声“唯!”

    而鲁桓公却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等到五国前来的时候,他自己的立场如何,视情况而定。

    若郑齐强或势均力敌,他就严守中立。

    若宋卫蔡三国强,他便打着中立的旗号,暗中偏帮三国。

    ……

第194章 不安() 
四月中,曲阜热闹非凡。

    鲁国君臣为了迎接五国使团的到来,颇费了一番心思。

    曲阜的六座大城门皆开,每座城门外皆分列有两行甲胄齐全鲜亮的鲁国士卒。

    士卒的身高皆在七尺上下,身材健硕,昂首挺胸,目光犀利,神情肃穆。

    若是不如鲁国的小国国君、使臣来此访问,见此情况,必然少不了感叹一声“东方诸国,时盛于鲁!”

    而郑忽其实也就呵呵了。

    鲁国在此时是个什么情况,他比谁都清楚。

    “外强中干罢了!”郑忽心里感叹了一句。

    话虽如此,但鲁国在此时依旧是举足轻重的东方大国。

    鲁国真正以肉眼可见的衰落时期是鲁庄公在位时。

    历史上,庄公在位初期,纪国已经被齐国打的快亡国了,而庄公不去发展新的盟友,反而依旧固守桓公时期的亲纪方略。

    待齐国腾出手后,果不其然,第一个对付的就是鲁国。

    后来,庄公又插手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争立之事。

    这给了小白同学一个极好的攻打鲁国的借口。

    虽然,庄公之后重用曹沫胜了那么一场。

    但是,很显然,常败将军曹沫的领军业务能力比不上他的刺客业务能力(滚刀肉)。

    即便柯之盟将鲁国三次战败失去的土地都夺了回来,但国力的孱弱却是不争的事实。

    其后的鲁国,果然再也没有翻腾起一点风浪,直到战国中后期为楚所灭。

    此时的鲁国和卫国一样,都是在走下坡路。

    旧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不断衰落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历史大势。

    而新奴隶主贵族统治的国家不断崛起正在填补着由于旧奴隶主贵族统治衰落而引发的权力空白。

    鲁、宋、卫、蔡、周,毫无疑问,是在旧奴隶主贵族的行列。

    郑国却是新奴隶主贵族的代表,齐国则是旧奴隶主贵族向新奴隶主贵族转化的典范。

    新旧奴隶主贵族交锋的大幕将在此次的曲阜之会中缓缓拉开。

    这不是新旧双方的第一次交锋,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但,这次却可能是最激烈的一次。

    毕竟,五大国虽然渐趋衰落,但实力犹存。

    而郑国已经转变国策,准备集中力量攻略戎狄,短时间内不欲再与中原列国展开大的较量。

    齐国则被鲁国构筑的包围圈暂时捆住了手脚,暂时无力他顾。

    攻守之势虽已定,但问题在于郑国肯定不愿作出大的让步。

    小的妥协倒是可以,关键是宋蔡等国会接受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所以,此次曲阜之行,不单是郑庄公,郑忽及郑国群臣也是忧心忡忡。

    郑齐两国君臣在鲁大夫臧哀伯的引领下缓缓进入曲阜城内。

    郑忽沿途也没有欣赏鲁国风情的心思,他心中隐隐有些不安。

    事情皆因他而起,倒谈不上后悔。

    不过,却总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古怪感觉。

    他不知道这是不是很多人都经常提到的对危险的预知感。

    但他知道事情绝不对不会就这么善了。

    即便郑齐两国的智囊在临淄就此事推演了无数次,将能想到的情况都推演了一遍,甚至也都找到了解决方法。

    但,越临进曲阜宫殿,他的这种不安就越强烈。

    同车的诸儿见郑忽的脸色不对,关切的问道:“子忽可是身体不适?”

    “非也,却是劳烦兄长费心了!”郑忽客气道。

    却没有将心中的不安说出来,这种事情自己知道就行了,实在没有必要在外人面前展露出来。

    不然,会让别人以为堂堂的郑国世子怕了宋蔡几国。

    郑忽岂能干这种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情。

    大不了就出点血呗,实在不行那就战场上见吧!

    反正已经是事到临头了。

    临来之前,郑国君臣已经确定了这次谈判的最底线。

    那就是把地还给蔡国,除此之外,若是几国还想从郑国身上割肉,先打一场再说。

    郑国虽然转变国策,但这并不意味着郑国可以任由几国讹诈。

    老虎的胡须是能请捋的吗?

    当然了,如果能和平的将此事解决,那是最好,如果不能,郑国怕过谁?

    以郑国君臣的推演结果来看,最坏的情况也只不过还地而已。

    郑国若以武力相威胁,保证第一个怂的就是宋国。

    没有了宋国,蔡国就是个笑话。

    但所有的这些推演都是在天子没有入局的情况下。

    所以,事实上这场曲阜之行,已经偏离了郑国君臣的推演。

    而对于这一切,郑国君臣至今依旧是懵然无知。

    郑齐两国的车马在臧哀伯的安排下进入了鲁国专门用来接待外国朝见的馆舍之中。

    这也算是中规中矩的安排,既谈不上亲近,也算不上失礼。

    毕竟一诸侯国国君朝见另一诸侯国国君,在此时也算是常有的事。

    像淮泗小国的国君就经常会到鲁国过来拜大哥。

    馆舍皆是两进的院落,郑国在齐国的右边,中间还隔着一处院落。

    站在馆舍门口,郑国君臣向左看去,左边的院落似乎都已经有人住了。

    因为每一院落的门口都竖着一文绣着国号的大纛。

    由近及远,分别是蔡、齐、卫、宋、周。

    当看到周字的大纛之后,郑忽眼皮一跳,郑庄公面色亦微沉。

    臧哀伯在留下鲁侯稍后会宴请各国君臣的邀约之后,便告辞离去。

    入馆舍,郑国君臣直趋内堂,情况有变,天子遣人前来,肯定不会是来帮助郑国的,搅局的还差不多。

    天子的尿性,郑国君臣闭着眼也能摸清。

    对于这种突发状况,讨论一下如何应对才是当务之急。

    郑庄公此时真想破口大骂天子,但他最终还是忍住了,当着郑国群臣的面,心中无论是如何反感天子的行为,但国君的威仪还是要保持的。

    郑忽及郑国群臣却没有了这么多顾忌。

    郑忽直接骂道:“周林小儿,真贱婢子也,何敢与我为敌!”

    而高渠弥更是向郑庄公进言道:“天子此番遣使入鲁,蔡事绝无善终之理,自先桓公立国以来,君上父祖三代辅周,于周有大恩矣,天子而今竟遣使而欲制我,此大不义也。君上何不兴师伐周,立贤胤以为周后,诚如此,天下诸侯,谁不畏郑,伯业可成矣!”

    其他郑国群臣虽然不太赞同高渠弥的做法,却也对天子的这种行为异常反感。

    或如郑忽一般的大骂两声,或叫嚣着要给天子一点教训。

    总之,郑国君臣对于天子的恨意和天子对于郑国的恨意是差不了多少的。

    ……

第195章 有奇淫者必有奇祸() 
郑忽骂的挺爽,郑国群臣或骂或叫嚣的也挺爽,郑庄公听的也挺爽。

    但问题是关上门,自家人骂两句,叫嚣两句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恼怒,也就罢了。

    总不能真的去攻打成周吧!

    这事想想都不靠谱。

    此时又不是春秋中后期,连晋国一大夫都敢公然和成周争地。

    是以,在众人发泄过之后,郑庄公回归到正题,向众人征询意见。

    “天子此番遣使,必为助宋蔡二国而来,为之奈何?”

    说起这事,众人也都知道天子的意图,但是天子将要怎么对郑国不利,从何处下手。

    这一时之间,郑国君臣却还没理出头绪。

    有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而且眼看着鲁侯的接风宴马上就要开始了,就是想找人探探风也来不及了。

    不只是郑忽,郑庄公此时也有一种被人给算计了的感觉。

    初次交锋,就吃了这么一个暗亏,心中的恼怒可想而知。

    郑忽向郑庄公进言道:“父君,此次列国相会,我至多予蔡侯之地,以不变应万变矣!”

    郑庄公闻言叹了口气,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以他多年的政治经验来看,天子使者此番驾临曲阜,绝对不会是帮助蔡国讨要土地那么简单。

    否则的话,何必搞得这么神秘,直接光明正大的表明目的,郑国多少还是要给天子留着脸面的。

    而今的这种做法,只能说明一件事,那就是天子所图匪浅。

    这正是郑庄公所担心的。

    无论怎么说,在几国向郑国发难之前,还是要尽量搞清楚天子究竟意欲何为?

    实在不行的情况下,再采用郑忽的法子不迟。

    当然了,郑庄公也知道,想要摸清天子意图的努力,极有可能是在做无用功。

    宋蔡几国与天子明显是向打郑国一个措手不及。

    去探风等于是去白探。

    但,万一呢?

    若有万一,郑国便能化被动为主动。

    心思急转间,郑庄公决定还是试一试。

    谋国者,不至最后一刻绝不轻言放弃。

    “吾儿与卫世子有旧,此番若卫世子前来,吾儿不妨与之交流一二!”郑庄公吩咐道。

    其实,对于公子伋这条线,郑庄公并没有报太大希望,因为宣姜刚出嫁他是知道的。

    所以,他也拿不准公子伋究竟有没有到来。

    以他想来,没来的可能性比较大。

    毕竟他又不是郑忽,能够预测到部分未来。

    “唯!”

    “高大夫与齐侯之臣素睦,不若暗中请其代为我问询一二!”

    “唯!”高渠弥自然也不会推脱。

    “宛大夫宜亲往天使馆舍,代寡人慰劳天子使者,阴查其所欲。”

    “唯!”

    ……

    一条条命令有条不紊的下达下去,郑国群臣闻令者没有人迟疑,更没有人怠慢。

    命令下达未久,却是鲁使前来请郑国君臣前去赴宴。

    于是,郑庄公及郑国群臣在鲁使得引领下离开馆舍。

    郑忽神色肃穆,精神集中,他知道与其说是赴宴,倒不如说郑国与其他几国的第一场较量马上就要开始了。

    虽说,这第一场较量并不会涉及到重要的问题,最多只是相互试探。

    但,郑国在这场较量之初就已经有处在下风的趋势。

    若不能在这次的相互试探中探听出更多有用的消息,并借此扳回一局的话,那么,郑国在接下来的较量中,可能就要处于被动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