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郑王天下-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郑忽对着同行的士卒道:“我固知二三子辛劳,然今既已将蔡侯送归宫室,则我等之胜利已然可期,待完成此次君上所交代之事,我必会在君前为二三子请功,到时,君上定不吝以厚赏!”
“但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末路之难行可见一般,二三子在此时更应该戒骄戒躁,切莫因焦躁而断了前路,欲荣华厚禄还是身死异乡,便在尔等一念之间!”
说完,郑忽又问了句“二三子可听明白了?”
众人高声应道:“听明白了!”
郑忽见状,露出满意的笑容,他最怕的就是这群士卒被蔡国宫室的“花花世界”给迷住双眼,届时,人心不定,容易被人给一锅端了。
现在看来,他的这一套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说法确实将士卒给唬住了,至少暂时算是稳住了人心,至于能维持多久,他心里也没数,只能暗暗祈祷援军赶快到来,到时他才能够从容应对各种变化,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只能尽量的将这千余人团结在一起,而且人数也太少,左支右绌的,安全感实在是缺乏!
第72章 应对之策()
黄昏,郑忽看着眼前泛黄成块状,硬邦邦的粟米饭发着呆。
进入蔡国的宫室,郑忽比往日里还要小心,侍候蔡侯的饮食起居的侍女都要经过郑军严格搜查才能获得允许,至于宫廷中的男性,像乐师、冢宰之类的内官,连见蔡侯一面的资格都没有,更别提那些侍御的宦官了。
这种事,郑忽不得不防,忠君观念可是这个时期价值体系中最核心的观念之一。别说是此时,即便是后来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后,哪个朝代没有愿意为皇帝赴汤蹈火,流尽最后一滴血的忠臣孝子。
既然已经设防,工作自然要做的严密细致一点,于是,郑忽只得以身作则,领着士卒啃干粮。
干粮究竟是什么时候出现在中国的已经不可考,但是,汉代的王充在其著作《论衡·艺增》中讲到“且周殷士卒,皆伲浮!
由此可知,或许在周朝以前,古老的中国人就已经发明了这种能够保存较长时间且便于携带的食物。
像《诗经·大雅·公刘》中有这么一句诗“笃公刘,匪居匪康。廼(nǎi)埸(yì)廼疆,廼积廼仓;廼裹餱(hóu)粮,于橐于囊。”
这是中国迄今为止最早的关于行军干粮的记录,其中的餱粮就是所谓的干粮,从其本意也可推出一二,所谓的餱就是指吃过咸的食物之后引发的干渴和声音嘶哑。
之前的人们用什么制作干粮,郑忽并不知道。
但是在此时,人们大多以黍(黄米)和粟(小米)制作干粮,制作的方法也很简单,无非是蒸煮晒干。至于其中的滋味如何,反正郑忽是每掰下来一块都要蘸点水,送入口中之后还要灌一口水。
这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就像是身处在仇人家里,谁又敢安然的享受着仇人的仆从送来的饭菜,即便是提供食材让自己做,大多数人对此也会心存疑虑吧!
毕竟毒药不光有生药,也有熟药,所以,现在即便是喝水,郑忽都得先让蔡侯喝一口,这不是郑忽郑忽谨慎过头了,而是宫廷的中的侍宦是不可用常理来推测的。
“公子要是吃够了餱粮,大可与蔡侯同案而食,不必与我等同食,而且卑下刚刚可看到了,庖厨处的膳夫为蔡侯准备的是稻饭!”说着,露出一脸的向往之色。
郑忽看着陈戎那没出息的模样,心中好笑,不过,心中也确实为蔡侯的奢靡生活感叹。
要知道,此时的稻米可不是后世沙漠里都能种的杂交水稻。在中原地区,稻米属于珍贵食物。
这一点从后来宰予问丧,孔子反问了句“食乎稻,衣乎锦,于汝安乎?”就可以看出,至少在孔子所处的时期,吃稻饭在北方是被视为和穿锦衣一样的高级享受。
郑忽这个地主家的儿子除了在齐国时尝到了稻米的滋味外,回到郑国这么长时间也没吃过稻米饭,更别说陈戎这个小贵族之家了。
将口中的干粮咽下,又喝了口水,郑忽决定要给陈戎好好上一课。
“汝带领乡人去寻仇时,可是与乡人同食同住?”郑忽面对着陈戎反问道。
“是……可是公子乃千金之躯,怎可与我们这些粗人一样,况且……”
郑忽打断了陈戎想要说的话,说出了一句令陈戎终身难忘的话,直到后来陈戎已经可以独挡一面时,依旧奉这句话为圭臬。
郑忽说:“为将者,当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如此方能收人心,聚士气,正所谓将有道,则令行,令行则万人如一人,如臂使指,焉有不胜之理?”
陈戎面色肃穆的听郑忽说完,生怕漏掉了一个字,这虽然是只言片语,但是对陈戎来说意义却完全不一样,能得到郑忽亲授兵法,这不仅是莫大的荣耀,更是对他的信任和鼓励。
此时的兵法就是屠龙术的代称,除了一些传承自上古的大族,平常的贵族士卿哪有几家有兵法传承的。陈戎虽然也略通兵事,但是这些全都是来自于他老爹的言传身教。
如今,陈戎听到郑忽的传授,突然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这或许就是理论科学与实践科学的相互贯通之处,理论科学源于实践科学,又能够指导实践科学,让人从只有实践的迷蒙中解脱出来。
陈戎自然也从郑忽的这句话中得出了不少感悟,这些他虽然也做过,却没有系统的总结过,只当是理所当然。
看着若有所思的陈戎,郑忽微微一笑,起身离开,给陈戎留出了一个单独思考的环境。
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联系援军接应自己这些人。
现在的蔡侯对郑忽来说,也就只剩下护身符的作用。
若不是带的士卒太少,送蔡侯归国之后不能从容离去,郑忽早就带人去接管洪水以北的土地了。
小心的把玩着手中的玉石薄片,看着上面用血写成的盟辞,郑忽喃喃道:“不能再等了,必须得派人将消息传出去,不然拖的越久越不利。”
但是,怎么将消息传出去呢?他们这已经是孤军深入,可以想像,外面必定已经被蔡军士卒重重包围,想要在这种情况下将消息传出去比登天还难。
“或许蔡国人就存着将我们这些人拖垮的心思罢!”郑忽想道。“不过,我又怎么会遂了你们的意。”
“算算时间,援军差不多在这一两天就应该到了!”
“不若这两天让蔡侯以狩猎为名出城,也正好能借此机会将消息送出去,不然,困守在城中肯定没戏。这或许是而今最好的法子了。”郑忽觉得,除此之外,他真的是再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
既然做出了决定,郑忽就再也没有一丝的拖泥带水,迈步向蔡侯所居的宫室中走去,今天晚上,他需要和蔡侯好好的“交交心”,来个“坦诚相待”。蔡侯肯定不会拒绝我的好意,郑忽露出一抹轻微的邪笑,心中想道。
第73章 再次交锋()
翌日,一大早,黥丑父在自家的宅院中,看到了匆匆赶来的公子缶。
“郑人那边有异动”这是黥丑父的第一反应。
果然,公子缶接下来的一句话,证实了黥丑父心中的想法。
双方见礼之后,公子缶道:“黥大夫,据暗子回报,郑人正在宫室中集结,看那架势,似乎是要去狩猎!”
黥丑父捋了把胡须,面色虽然不变,心里却早已活动开了。“狩猎,狩猎,狩猎,不好!”黥丑父心中瞬间反应了过来,郑人这是准备要逃走了。
“不过也不对啊,他们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却没有得到与之相应的好处,于此时离去,不符合常理啊!”
“难道说,他们已经从君上那里得到了他们想要的,这才着急离去,这也不对,仅凭那千余人是不可能从容离去的,难道有援军,援军,借道,坏了!”
黥丑父记起来了,前日他已经允许郑军借道,算算日子,今天那一支借道的郑军差不多已经到上蔡了,昨天他只顾着着急自家君上,却把还有一只郑军已经进入蔡国境内的事情给选择性的忽略掉了。
现在看来,这个疏忽是要坏了大事啊!
“郑人手里有君上,他们若真是横下心来离去,拦是拦不住的。”黥丑父想道。“当务之急应是将君上从郑人手中安全的迎回来。”
心中有了决断,黥丑父平静的对公子缶道:“郑人这是准备离去了,公子现今应立刻带士卒前去迎回君上,若觅得良机,公子不妨让郑人领教领教我等蔡人的厉害,如若不能,则以君上的安危为务,切不可贪功冒进。”
黥丑父对于教训郑人的事,并未抱太大希望,只是因为身处的位置,让他必须得提一嘴,不然的话,都被人打到家里来了,身为主人家的大管家还不谈报仇的事,这容易被人视为不忠。
公子缶虽然不知道黥丑父是如何得出郑人要离去的这个结论,但是还是选择了相信。
“黥大夫放心,缶定会安全的将君上接回来,至于那千余郑人,必不使其走脱一人!”公子缶自信满满的道。
在他看来,没有了自家君上的制肘,又是在主场,击败这千余郑国士卒,不就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容易吗?
黥丑父闻言,叹了口气,道“公子切莫大意,前日有三百乘郑军借道,今日应该已到上蔡,故而,公子面对的不是千余郑军士卒,而是七千余郑军士卒!”
公子缶闻言一滞,道:“我蔡国士卒也不过万余,郑虽千乘强国,士卒之数至多也不过二万余,今贸然出动近四成士卒,究竟所为者何?”
黥丑父默然无语,良久,道:“不知,或许只有君上回来了,方能解答公子的疑惑!”
公子缶感觉心情沉重,再也没有想要把郑忽一行留下的心思了。
……
郑忽领着士卒刚出宫室,便看到黥丑父和公子缶已经带着士卒在宫门外不远的地方等候。
看着黥丑父一副老神在在的模样,郑忽就来气,昨天第一批进城的士卒全被这老货命人用酒给灌醉,这老货为了对付郑忽这些人也算是下了血本。
要知道,此时喝酒也是一种享受,除了王侯、卿大夫等高级贵族,普通的士在平常都很少能喝到酒,更别谈普通的国人了。
像周初周公旦下令戒酒,在其所下的命令《酒诰》中说“饮惟祀,德将无醉。惟曰我民迪小子惟土物爱,厥心臧。”意即,只有在祭祀的时候才能饮酒,要爱惜粮食。
而后来的越王勾践为了实现“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国大略,鼓励国人生育,将酒作为奖品,下令“生丈夫,二壶酒,一犬;生女子,二壶酒,一豚。”
由此可见,酒在此时绝对是个稀罕物,不像战国时期,生产力有了极大的提高,社会的产出增加,能大批量的生产酒,例如在《史记·刺客列传》中谈到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酒酣以往,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这活脱脱就是三个大酒鬼基情满满的故事。
而现在,连卖酒的地方都没有,普通的国人也只能在祭祀先祖和重大礼仪活动中尝到酒的味道,平常太多国人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来的多余粮食酿酒,也就郑忽这种地主家的儿子有闲心张罗着酿酒,不过郑忽酿的酒也不是给普通人喝的,他是有战略目的的。
所以,当第一批进城的士卒看到蔡人提供的酒时,瞬间就红眼了,只觉得这蔡国人太热情了,浑然忘记了此行的目的。
昨天晚上,当郑忽看到这群醉醺醺的酒鬼被送过来,心中这叫一个气,生气的同时也暗自庆幸,得亏没有按照这老货的剧本来,不然的话,自己这群人真的就危险了。
这老货原本就是存着将郑军士卒拖垮的念头,按照这老货的剧本,先让一批郑军士卒进城,拖的时间越久,城外郑军士卒的心中就会更加焦躁和不平衡,到时,局面根本不是靠郑忽的几条命令能掌控的了的。
郑军一旦引发骚乱,他就可以趁势救出自家君上。
不得不说,整个计策完美的利用了郑军士卒经过几天的长途跋涉之后,疲惫的生理、心理状态。
也得亏郑忽当时当机立断,要不然,后果可想而知。
“不知执政卿和大司马为何事而来?”郑忽脸上没有丝毫的不虞之色,笑呵呵的对二人行礼道。
“听闻君上要出城狩猎,吾和大司马特地来陪同!”卿丑父和公子缶同时回礼,然后道。
郑忽闻言,不置可否,他觉得这两人来监视自己这些人的可能性比较大。
不过,无所谓了,监视就监视吧,无论怎么说,总归是逃不掉这一遭的,与其逃避,还不如大大方方的让他们监视。
“既如此,那就同去罢!”
郑忽痛快的回答让二人微微一愣,他们实在没有想到郑忽会这么容易被说服。
第74章 将谋伐郑()
上蔡依岗山,临汝水,不但位置极佳,风水极好,而且经过数代人的修缮,极为坚固,城中共有城门九座,除南面三座外,东西北各两座。
在这九门之中,唯有北边的第二座城门附近有可供大军驻扎的空地,故而,郑忽领着本国士卒浩浩荡荡的从上蔡宫室直奔上蔡北二门而去。
刚至城门处,郑忽一行便被两名身着曲裾深衣的年轻人拦住了去路。
同行的士卒对这二人盘查询问之后,很快的就将二人带到了郑忽面前。
看着面前的二人,郑忽道:“吾听人言,说汝二人是从新郑而来?”
二人闻声称是。
“是郑人?”郑忽又再次问道。
二人肯定的点点头。
“既是郑人,为何拦我去路?”
“世子容禀,某二人是奉泄大夫之命前来向世子通传,泄大夫已在城外等候世子多时了!”其中一人对郑忽道。
郑忽点点头,算是认同了此人的说法,因为这种事情做不得假,只要到城外一观,便知真假。
而旁边的蔡侯听完郑忽和这二人的对话,目光中的怨毒之色一闪而过,他知道自己的苦日子马上就到头了,到时一旦脱困,他一定要让郑忽和郑国付出血的代价。
果然,刚出城门,郑忽便看到有一年岁和自己相仿,甲胄俱全,虽说不上威武,却也显得比较健壮,肤色算不上白,也算不得黑,刀削的面容,给人一种坚毅之感。
郑忽知道,这便是自己的堂兄泄驾了。
未等郑忽开口,泄驾便站在车上隔着老远朝郑忽行了一礼,道:“曼伯,却是好久不见了,为兄可在此等候多时了!”
郑忽闻言一愣,瞬间反应了过来,他的字是曼伯,这事他都快给忘了。
委实是很少有人这么称呼他。
古时名和字是分开的,用法自然也有差别,名一般是长辈、尊者直呼,关系好的同辈私底下也可以呼名,但是在公开场合,同辈之间一般相互称字,以示尊重。
郑忽自穿越以来基本上没有接触过和他地位差不多的同辈,所以,自然也就没听到过有人叫他的字。
“竟是泄兄亲自前来,忽有失远迎啊!”郑忽回了一礼,笑道。
“你这小子,什么时候还学会和我客气了起来!”泄驾摇摇头,笑骂道。
待车马停到泄驾车马近前,郑忽小声的问道:“泄兄此来,带了多少兵马?”
泄驾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