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污力公主:驸马3分之1-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温明珠在心里冷笑了一声。是啊,没几位。除了她的父亲淮南王之外,也就只有成王,以及在相国寺里的定王了。定王没有女儿。成王的王妃还在世。那指的是哪一位王爷,真的是明显得不要再明显了。
“对啊。”温明珠慢悠悠地开口了。“那倒要请傅姐姐说说,这说的到底是哪家王府的事情了?不然,这猜来猜去的,也够费劲的。”
傅琳芝看着温明珠,似笑非笑道:“我觉得啊,这事么,整个京城都在传,假倒不至于是假的。只是,这说的,不一定真的就是哪位王爷。因为实在太好猜了,所以啊,估摸着为了让这传闻听起来更悚人听闻一些,便将其他侯府、伯府,抑或是某位大人家的事情,安了个王府的名头。”
太后原本也没有在意她们小姑娘们在说些什么,她只是喜欢与这些年轻的小姑娘在一起的感觉,会有种“子孙满堂”的感觉。在温明珠开口直接与傅琳芝对上后,她留意听了听。这会儿反应了过来,瞪了傅琳芝一眼,斥道:“你啊,有空就多跟着槿姑姑学女工,少听这些乱七八糟的谣言。”
对于这个侄孙女,太后也是颇感无力。平时爱嚼舌根就算了,都多大的人了,也没点分寸,一点也不会看场合。这会儿这是什么地方,也敢乱传些市井街坊里听来的不入流的谣言。若是真的,这涉及的是一位王爷的欺君之罪。这是多大的事情啊,也敢张口就说。如果是假的,那不是平白的让别人看了笑话。
真是不争气!平时只会拐弯抹角地怨怼她偏爱温明珠,厚此薄彼。且不论外孙女与侄孙女的亲疏之别,倘若她有温明珠一半的机灵懂事,她也愿意将她当成孙女儿来疼爱。
在傅琳芝看来,当然觉得太后这是为了维护温明珠而斥责她。心里气得要死,面上却笑着打哈哈道:“知道啦!人家也只是听来新鲜事,说与大家听听,一起乐呵乐呵。大家听过就算哈!”
“你啊!”太后无奈地看了她一眼。
热闹了一上午,到了中午,太后的精神就有些不济了。也没有留饭,让大家都回去了。凤时被唤了过来,与温明珠一起,陪太后用膳。孙子和外孙女一左一右的围着她坐,太后心里十分满足。
温明珠问起凤时这几日在宫里都做了些什么,要不要她带他去玩。她从小在皇宫里长大,这宫里有多少处好玩的地方,她都知道得一清二楚。凤时自然也是欣然应允。
看着他们俩和睦的样子,太后宽慰地笑道:“你们俩若是一直都能这样和和气气,祖母啊,就算是死,也没什么放不下的了。”
温明珠一听,立刻说道:“皇祖母快说‘呸’,皇祖母长命百岁呢!”
太后轻拍着温明珠的手,笑道:“好,好,呸!”
温明珠也跟着笑了起来,然后看向凤时,说道:“表哥,你也要‘呸’。听到的人,都要说。”
凤时听后,就“呸”了一声。他“呸”得直接而不带犹豫,不知细节的人,倒会觉得他是在“呸”温明珠呢!
看着一对孙子孙女,都正值最美好的年华。而且都是绝世脱谷的容貌,清华无匹的气质,相处也是和和美美,
太后不由笑着说道:“我瞧着你们,突然觉得,若是亲上加亲,也是相当不错的美事一桩啊!”
温明珠“哈哈”地笑了起来:“是美事没错啊!可是,皇祖母真同意凤时表哥做我的驸马之一吗?”
太后这才想起温明珠是要招三个驸马的,虽然觉得有些胡闹,但是这是温明珠从小到大的愿望,作为自己放在心尖尖上疼爱的外孙女,自己又如何忍心阻止她这个愿望的实现呢!于是她叹了口气,说道:“也是。那你平日里多留心着点,看哪家的小姐不错,就与祖母说说。”
“好啊!”温明珠欣然答应。太后娘娘的身体才刚好,这个时候,她不忍心告诉她,半年后,凤时就要回飘渺阁继续“深造”了,基本上是不会在这里娶妻成家的。恐怕,要让她失望了。
第103章 流言四起()
温明珠在宫里住了几天,就换回到了自己家里住。趁着这个时候,成王进宫面见太后。
寒喧了几句,成王就说起了今日进宫的主要目的:“太后娘娘,现在京城里都传疯了,说淮南王以庶女顶替嫡女,欺君罔上,骗取‘公主’名份……”
太后没想到前两天刚听傅琳芝提起过这事,今天又听成王说起这事,不免有些着恼:“你怎么也去听这些乱七八糟的谣言!虽说那贱妾的女儿,与明珠确实是差不多年岁。但是,那对母女死的时候,长安还在世。长安怎么可能会坐视这等李代桃僵的事情发生?!”
成王说道:“那若是,长安公主也一直被蒙在鼓里呢?”
这个说法,太后觉得更是无稽之谈。“知女莫若母!自己的亲生女儿,从自己的肚子里生出来的,怎么可能会认错?!再说了,长安又不是那等粗枝大叶的糊涂之人,别人想在这件事情上蒙蔽她,绝对不可能。”
“我原本也觉得不可能。但是这事在京城街头巷尾传得沸沸扬扬,有板有眼的。我就派人去查探了一下,原本是想抓出流言传出来的源头,正本清源。不想,越查,觉得这事,越难说。”见太后对此事兴致寥寥,怕她没耐心听完,便赶紧拣重点的先说了。“没想到,这流言传出来的源头,竟然是一位跟着长安公主从宫里出去的嬷嬷。”
“宫里出去的嬷嬷?”太后这下倒是奇了。长安公主出嫁时,从宫里带出去的嬷嬷宫女,每一个都是她精挑细选过的。那其中,竟然还会有传这等谣言之人?“哪一个嬷嬷?”
“姓秦。据说还做过长安公主的奶嬷。”
“秦嬷嬷?”太后记得她。长安公主有两个奶嬷,一个姓王,一个姓秦。
秦嬷嬷原是她身边得力的大宫女,到了年纪,出宫嫁了青梅竹马的小秀才。但那小秀才多次科举不中,竟然年纪轻轻,就抑郁而亡。婆婆将儿子的死怪罪在了秦嬷嬷的身上,秦嬷嬷也是个硬脾气。干脆就将刚满三岁的儿子丢给公婆,自己重新进宫投奔太后,说要服伺太后到老。
她在太后身边服伺多年,最是稳重妥贴,太后也非常器重她。当时正好长安公主出生不久,便让她做了长安公主的奶嬷。长安公主出嫁的时候,也让她带着一并出去了。长安公主去世后,她本想回去继续服侍太后。但太后觉得看到这些旧人,就会想起早逝的长安公主,只会平添伤感。就拒绝了,给了重金,全部都遣散了。温明珠身边服侍的宫女嬷嬷,都是重新找挑出来的。
“她不是已经过世了吗?”太后记得半年前还接到过她的丧报,还难过了好几天。毕竟是年轻时候朝夕相处过那么久的人,转眼间,竟然都已经到了这个年纪。实在让人感伤。
“对。她就是临终前将这个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儿子。好像是他们老家那边有一种说法,说人若是带着大逆不道的秘密过世的话,到了地府,是要上刀山下火海的。然后她这个儿子,本来也是谨守着这个秘密。但是上个月在酒肆与人斗酒,喝醉了,就口没遮拦地说了出来。”
“本来,这种皇室秘闻,大家茶余饭后聊过就算。而且,由一个小商贩口中说出来的话,人们多半不会真的相信。但不知为何,这事就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地流传起来。如今愈演愈烈,几乎整个京城都知道了。或许是因为,明珠公主她平常横行京城,惹得民怨沸腾。如今有了一个扳倒她的传闻,就口口相传,即使是假的,也巴不得它是真的。”
太后一听就火了,怒骂道:“这群刁民!”
成王本想顺便说下温明珠的坏话,说她胡作非为,弄得京城天怒人怨,没想到太后却抓错了他话中的重点,竟然又站到温明珠那边,开始维护她了。成王连忙说道:“太后娘娘,这件事情不彻查清楚,再任其流传下去,实在是有损皇室的体面和尊严,对明珠公主也是大大的不利啊!”
“查!当然要查!”太后听得已是一肚子火。这群刁民,竟然编这种谣言,诋毁她的心肝宝贝。“把秦家人,还有那些参与传播谣言的刁民,全部抓起来,处以极刑!我倒想看看,还有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竟然编排我们明珠!”
“太后娘娘……”成王早就将一切“调查”清楚,但无奈太后就是不接他这个话茬,完全不对温明珠的身世起疑。本想继续带话题,但是想到进宫前,谢绝与他说过,倘若太后娘娘不接这个话,就不要再在这个话题上穷追不舍。不然,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徒惹猜疑。
谢绝也说了,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就转而用备用之计。将事情,转引给第三方。反正他们都安排好了,也不怕人查。而且由第三方来查出这个“事实”的话,更有说服力,影响力更大,他们也能撇清关系。
“微臣虽然贵为王爷,但说到底,不过是个领兵打仗的粗人。如果就这样上街抓人的话,师出无名,而且此事关联甚大,很多人参与其中,怕会弄得民怨沸腾。以微臣之见,不如将此事移交给京畿府,着令京兆尹大人彻查清楚。”
太后想了想,京城百姓“闹事”,交由京兆尹处理,倒也合理。于是,就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将此事交给京畿府处理。”
这个流言,在京城传播得沸沸扬扬的,公主党们自然也都有所风闻。萧雪曼和魏可珍不约而同地来到淮南王府找温明珠,说道:“明珠,这流言传播得太厉害了。再不制止,对你的影响很不好啊!得赶紧想办法才行!”
温明珠倒不觉得这有什么要紧的,懒洋洋地说道:“这种无稽之谈,明显是有心人故意散播的,不用理会就好。一个巴掌拍不响,过阵子,自然就没人说了。”
“可是,好多人都在传啊!”魏可珍着急得很。
萧雪曼亦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啊!”
温明珠是觉得某些人既然开始散播这些谣言,后面自然也是安排好的。若是真按着他们的意思去查,反而会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但是,确实也是人言可畏,还是得及早想想对策才行啊!
第104章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温明珠找温云笙商议对策,温云笙却表示,他已经有所风闻,并且已经在查了。温明珠这下倒有些意外。
温云笙从来没有提过这件事情,温明珠还以为对于这个传得满城风雨的谣言,他还没有听说过呢!这几日,他一直早出晚归不着家,似乎很忙的样子。本以为他是忙别的事情,如此说来,难不成,他就是在忙于调查此事?
温明珠说道:“爹,其实这事,不用查我就知道一定是成王搞的鬼。我真是没想到,他一把年纪了,器量竟然如此狭小。更没想到,他竟然连爹爹都算计进去了。而且,给我们安的还是欺君之罪,这是要赶尽杀绝啊!”
温云笙看了温明珠一眼,说道:“你也不要总把人想得那么坏,这事,也不一定就与成王有关……”
“爹啊!”温明珠不满地说道。“你就不要自欺欺了。有些人,就是可以共患难,却不能同富贵。这事,十成十与成王有关。前两天,傅琳芝已经在太后娘娘面前,给我上过眼药了。”
“哼,傅琳芝那个傻大姐,明显是被安和郡主蹿掇的。我都可以猜到安和郡主是怎么跟她说的。”温明珠说着,换了种柔弱怯懦的表情,模仿安和郡主的语气说道。“傅姐姐,我人微言轻,在太后娘娘面前说不上话。所以,此事,还需仰赖傅姐姐去提。只要扳倒了温明珠,那在太后娘娘这里,傅姐姐得的就是头一份宠了。到时候,我们这些小姐妹,也可跟着姐姐,沾一沾光。”
说完这段话,她又换回了自己的语气:“这招,叫作‘捧杀’,我见得多了。傅琳芝和安和郡主倒还真是吉祥如意的一对,一个爱使这招,另一个呢,就爱被捧。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完美。”
温云笙听着自家女儿“噼哩啪啦”地说了一堆,虽然有些话说得太直白,让他听起来有些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想,确实还不无道理。看来,女儿真是长大了,不能再拿当她小孩子看了。于是,便当自己这些天打探来的消息,与温明珠说了:“这消息是秦家人放出去的。秦家,是秦嬷嬷的夫家。秦嬷嬷,曾是你母亲的奶嬷。你出生后,也则带过你。后来你母亲过世了,你母亲身边的人,就全部被遣散回乡了。包括她在内。”
“秦嬷嬷半年前过世了,消息是她的儿子,秦冲,酒后说出去的。他或许也没料到这消息会传得这么快,影响这么广。也或许是害怕,已经在上个月底,连夜出京,回东北老家去了。我已经派人去找了。”
“爹,这你就错了。”温明珠听完,分析说。“首先,这是谣言,对不对?目的是扳倒我们父女俩,让我们倒霉,是不是?那么,成王找人,也就是这个秦冲,收买了他,让他假借秦嬷嬷的名头传播谣言。接下来,多半是个找个官方衙门审这个秦冲。然后秦冲会在‘严刑逼供’之下,说出爹爹你,当时是如何具体地施行这个偷龙转凤的计策的。说不定,还会拿出什么‘证物’来。”
“所以,这个秦冲,绝对不会是回什么东北老家了。肯定是被成王隐藏在了京城的哪一个角落,等着说动哪一方要开堂审这个案子了,人自然就会冒出来了。我觉得,我们现在,要么就是抓着成王这条线,排查出秦冲在京城的落角点。要么,就坐等开堂开审,见招拆招。”
温云笙点点头:“你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依我看,秦冲肯定被成王安排在一个非常隐蔽的地方。要排查他的下落,太劳师动众了。不如直接坐等开堂。身正不怕影子歪,我倒想看看他们能拿出什么‘天衣无缝’的证据来。不过,左右也是闲着没事,倒是可以随便地查一查,说不定还能有什么新发现……”温明珠说着,突然想到了一个人。于是,对温云笙说道。“爹,不如这样。你按照你的思路去查。我呢,按照我的去查。然后,我们再交换消息。”
温云笙想了想,说道:“行吧。”
“那我出门了,晚上我们再碰头。”
“你……出门在外,仔细点,别横冲直撞的,尽得罪人。”看着女儿风风火火的样子,温云笙就觉得有些无奈。
温明珠从小被皇上皇后她们宠得太过了,享受的待遇也太高了。言谈举止中,无形之间,就有种不将任何人看在眼里的傲气。她就像一朵盛放的红牡丹,毫不掩饰自己的美丽和尊贵。凌风卓然而立,无所畏惧。喜欢她的人,会觉得她直率可爱。别有心思的人,看着她,就会觉得格外讨厌。恨不得将她从那高高的枝头掐下来,狠狠地踩入泥中。
但是她又完全不懂得收敛自己的锋芒,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地方。所谓,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小人。而温明珠这种性子,偏偏最容易得罪小人。小人最擅长使暗招,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啊。这眼前就来了一桩,但愿能顺利渡过。
“知道了。”见父亲又要开始训话了,温明珠随口应了声,就赶紧闪人了。
她想到的人,是顾凌波。
顾凌波是萧舜的人,据他所说,她是帮他打听可以医治他母亲的病的灵药的。且不论这个说法的真假,但,顾凌波是萧舜安插在青楼,用来帮他收集消息,这个是肯定的。青楼人来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