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十二只鬼附身:衰神来了-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学球的习,有啥学嘞,这镇政府就是一个空架子,一分钱没有,谁理球你。。。”
“上面没补贴下来吗?”
“杯水车薪,还不够塞牙缝嘞,就说扶贫款,今年说好的二十万,到镇里就剩两万了,你说这两万能干啥,给学校大修了一下房子还欠着工钱哩。。。”
“那,机关人员的工资总会有吧?”谭文宇迟疑地问道。
“妈勒个蛋,要不拖欠,老子会天天编鸡笼吗?”陈书记一边骂着,手里还没停下要干的活。
“呵呵,陈书记,我初来乍到,什么都不懂,很多事,您还要多指点啊。。。”谭文宇掩饰着尴尬,客气地说道。
“不瞒你,这书记镇长两手抓的日子我是过够了,你来了也好,你就边学边干,很快就会熟悉啦,正好,这一个星期我编了不少笼子,要去县里把这些编织品给卖掉,家里等着用钱哩。”
陈书记说着要收摊,谭文宇急了,这是什么镇书记,光想着自己家里的事,工作也不要了,想到这,谭文宇脱口而出道:“你这是像当干部的样子吗?你这是像镇党委书记的样子吗?你自己都在干私活,机关里的其他人呢?镇里的老百姓呢?我看,薄山镇之所以这么贫困就是你这样的带头人造成的,别看你比我年长,职务比我高,但做的不对,我就是要说。。。”
陈书记吃惊地看着谭文宇,半晌没说话,看见谭文宇不说了,才说道:“你看我今年有多大?”
“五十多。”谭文宇没好气地回道。
“请问你多大?”陈书记问道。
“我三十四。”
“我比你小二岁。”
“啊?”谭文宇大吃一惊,没想到陈书记这么年轻,到底是他面相老?还是为工作所操心的?
没等谭文宇往深处想,陈书记提着自己的编织品走出了房门。
“哎”
谭文宇张了张嘴,无奈地坐到了木条凳上,看来自己还是太乐观了,这里的情况远没有他想的那么简单啊。
第二百六十二章 乡镇干部的无奈()
第二百六十二章:乡镇干部的无奈
谭文宇没想到,镇政府竟穷到了如此地步。
找到财务一翻帐,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乡镇财力的窘迫简直无法形容,不但一分钱没有,还外欠了一屁股的债,机关人员的工资都拖欠了近一年了,怪不得机关放假一天在家里晒红薯干,这样的财政连机关人员的吃饭都成了问题,还谈什么建设?还谈什么民生?
但现实就是这样,做为镇长又有什么办法呢。
为了工作方便,谭文宇把自己的住处安置在办公室,自己做饭生活自理,生活虽然清淡,但也少了应酬,过了段时间,他竟然瘦了一圈,精力也充沛许多,倒真是有失必有得了。
这天,谭文宇一早起床,像往常一样到外面晨练,晨练完回来时,远远看见镇政府围了好多人,而且路上还有很多人陆续向那里赶去。
谭文宇还以为发生了什么大事,紧张地拉住一个人问,这才知道原来是上级拨给镇里的贫困补贴到了,这个补贴每年都是同一天,所以,不用镇政府通知,群众自发地像赶集似的就来了。
当然,贫困补贴是发给真正的困难户的,让谭文宇没想到的是,困难户太多了,来的人几乎都是来申请困难补助的。有父母长期卧病在床、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不了问题的,有家庭最低生活无法保障的,有父母双亡、子女无法完成学业的,有重病住院治疗、一家生计难以维持的等等。
补贴款下发需要镇长签字,所以镇长一“字”千金,权力还是很大的。
但真要签字的时候,谭文宇才觉得手中握着的那支笔是那么重,那么的难以下笔。
来申请困难补助的大多是些老人,但一个年轻的姑娘也来到镇政府。她是一名刚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幸的是父亲却因病去世了,家里实在无力负担她高额的学费,就逼着她退学打工。不得已,姑娘才求助到镇政府,看看能不能补贴点学费。
相比起那些大病大灾的困难户,这姑娘的困难实在不算什么,但这么贫困的家庭还能出一个大学生,实在难得,如果真荒废了学业,确实非常可惜。
于是,谭镇长咬了咬牙,给那姑娘批了伍佰元补助金。
但姑娘的眼神却流露出失望之情,不消说,这点钱对于一个大学生的学费实在太少了。
谭文宇突然想起了自己的大学生活,不禁动了恻隐之心,从自己的腰包里拿出了一千元悄悄给了姑娘。
最后,姑娘跪在地上重重地给他嗑了三个头,流着泪走了。
又过来一对母子,母亲抱着孩子,小男孩长得非常漂亮,却剃了个光头,在母亲的怀里十分安静,见到谭镇长还主动礼貌地问了声好。
问了妇女的情况,谭文宇才知道,这个小男孩的大腿下患有肿瘤,医院确诊为神经外披叶恶性肿瘤,已经经过了四次化疗,这四次化疗花干了家里的所有积蓄。
还有后续的治疗,那是一个无底洞。。。
望着母亲憔悴的面容,看着孩子纯真的眼神,谭文宇又拿出了自己的钱包。
好多次,谭文宇都想动他带来的那笔育苗款,但几番挣扎后,却压住了这个念头。
钱花出去容易,但真遇到什么急事要命的事,没有钱又该怎么办?
算了一笔账,谭文宇也只能先分配给那些最急用的人,而且每户最多也只是几百元的补助,对于那些真正贫困的家庭根本无济于事,问题还是未得到解决。
谭文宇这才真正体验到了基层干部的辛酸和无奈。
为此,谭文宇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直到这时,他才明白为什么局里的人不愿意下来挂职,为什么薄山镇竟找不到一个镇长。
又过了段时间,那位在镇政府嚎哭的中年男人又找到了谭文宇,还是来申请困难补助。
如果说中年男人第一次来要困补,谭文宇还有些同情的话,那么现在的他,像这种困难几乎天天见、天天听,心已经被蹂躏的麻木了,当然还有缺钱的无奈。
“你不是三个月前刚领过三百元补贴吗?怎么能重复申请呢?”谭文宇不满地责怪道。
“不是的,镇长你听俺说,原来的三百块是给俺老婆治病的,因为药物跟不上,俺老婆前天在医院死了,现在申请的是三百块安葬费。。。”中年男人红着眼解释道。
就像一把手术刀一样,又毫不留情地在谭文宇心上拉了一刀,这一刀是那么的深,那么的痛。
但是,又能怎么样呢?谭文宇默默地批了伍佰元给了那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千恩万谢地离开了镇长办公室,谭文宇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关上门任眼泪肆意流淌。
有这么一个顺口溜:中央财政蒸蒸日上,省级财政稳稳当当,市级财政勉勉强强,县级财政哭爹喊娘,乡镇财政空空荡荡。
乡镇实在太穷了,一分钱难坏英雄汉,一分钱也困住了乡镇的发展之路。
三个月的时间,谭文宇几乎都在镇政府里面办公,每天不停的有人要钱,有永远处理不完的事要做,但大多都是无用功,真正有实效的工作却没有落实一件。
关键问题是钱,钱的问题是关键,要解决的问题是钱,钱的问题要解决。
谭文宇这才想起来,整整三个月,他竟没有到镇里走一走,到乡村走一走。
不走一走,怎么能了解到薄山镇的实情呢?不实地考察一下,怎么能找到薄山镇的发展之路呢?
吃过晚饭,谭文宇信步在镇里转了转,小镇不大,半小时的工夫就走到了村里。
正是太阳徐徐下落时,夕阳染红了天际,田地里的庄稼给农人侍弄的很好,长势喜人,间或二、三头黑水牛在田埂边悠闲地吃草,几只白鹳在水牛边飞舞着,是那样恬静,那样的美丽。。。
真像画一样的美,到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这是城里人所看不到的美景啊!但是有什么用,镇里的人不还是一样的受穷?
想到“穷”字,谭文宇刚被培养出的好心情顿时被破坏了。
第二百六十四章 镇长成了劫持犯()
第二百六十四章:镇长成了劫持犯
在省城期间,谭文宇和陈小平又找了两次金行长,但二次都没有什么结果。
这下可把陈小平给逼急了,不管谭文宇如何地劝说,叫嚷着要回薄山,说给老婆熬药的事交给了儿子,万一儿子把药给搞混了,那还不得出人命。
谭文宇说,下着雪怎么回去?
陈小平说,走也走着回去。
谭文宇知道陈小平在找借口,就对他说先到中州市去一下,到他在林业局的住处拿点过冬的棉被。
让陈小平没想到的是,他们一到中州林业局就被局领导们给缠住了,一天三顿酒,天天喝,顿顿喝,连喝了三天的酒,陈小平才觉得不对劲,自己中了谭文宇的缓兵之计。
之后,陈小平说什么也不喝酒了,谭文宇这才答应次日就打道回府。
次日,为养足精神,陈小平睡了个懒觉,起来后,推开房门一看,乖乖,外面好大的雪,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建筑物都好像盖了一床棉被似的,停在门口的吉普车都几乎被盖严实了。
陈小平心想,这个鬼天气是彻底回不去了,刚沮丧地关上门,谭文宇端着一盘包子从厨房走出来:“快点吃,吃完咱们去省行贷款去。”
“今天?”陈小平疑惑地问道。
“对,越是这个天气越能凸显咱们的诚意。”谭文宇一边吃着东西一边回道。
“你老兄,还真有你的,唉,让你下放到我们镇,真屈才喽。。。”
陈小平兴奋了起来,抓起包子就塞到了口里。
赶到省城,已过晚八点,白天化了的雪水早已结成了冰,路滑很不好走。俩人干脆弃车步行,一路上虽蹑手蹑脚万分小心,但仍避免不了偶尔闹出人仰马翻的尴尬。
等到俩人到金行长家门口时,已是满身的泥浆,一幅狼狈模样,惟独手上抱着的山珍野味却干干净净,没半点污垢。
待陈小平偷看金行长时,行长的眼里分明闪烁着泪花,金行长被彻底感动了。
第二天,贷款手续办得十分顺利,金行长在原来的基础还多加了一百万。
一个星期后,俩人回到薄山镇,四百万的贷款已到了镇财政帐户,而谭文宇却吩咐财务,任何人都不准动这笔钱。
三个月后,谭文宇和陈小平又一次到了省城,除了把四百万元完壁归赵外,又额外给了省行八万元利息。
这多出的八万元是谭文宇从育苗款中拿出的。
半年后,谭文宇和陈小平再一次找到了金行长,有了上次愉快的合作,这次贷款也是非常顺利。
二人回到薄山镇的第五天,1500万元的贷款顺利到了镇财政帐户。
同样,这笔钱也是躺在帐户上,没让动一分钱。
不过,这次的贷款,谭镇长安排财务按月给支付利息。半年后,薄山镇两位当家人又来到了省城省行,提前半个月还了1500万元。
又过了半年,谭镇长和陈书记再次来到省行,金行长签字,大客户经理亲自办理,贷款手续走的是绿色通道,一切都很顺利。
二人回到薄山镇的一个星期后,1亿元的贷款顺利到了镇财政帐户。
钱到位,薄山镇通路工程正式启动。
几代人未完成的修路梦,被谭文宇轻松地忽悠成了,一时间,各种赞誉裹来,谭文宇顿时成了薄山镇的救世主。
但谭文宇并没有被眼前的成功所迷惑,他心里清楚,修路只是第一步,要想带领全镇百姓致富,他做的还远远不够。
谭文宇还是一如既往地忙碌,但在薄山和陈小平的一番对话却让他久久难忘。
薄山的美他是亲眼所见,也坚信这是一座宝库,但宝库的宝推销不出去,等于没用,他多么希望自己是阿里巴巴能把这宝库的财富带给乡亲们啊。
修路本来是镇长的事,但被陈小平揽了过去,从贷款这件事,他看到了谭文宇的才能,好刀要用在刀刃上,所以他让谭文宇在镇政府坐镇,而所有干苦力的活他全都承包了。
自然,这事也成了官场上一个美谈,镇长干了书记的活,书记揽了镇长的活,两个人职务错位,却又配合的非常默契。
平常的一天,和往常一样,谭文宇一早来到办公室,先看报纸,然后再处理公事。
突然,报纸上的一则新闻吸引了他。说是全国百强旅行社大会在洛城胜利开幕,此次会议既是同行经验交流的盛会,也是旅游促销推介的一次展会。
旅游促销推介?这不是一次推介薄山的最好机会吗?
说干就干,谭文宇拉着陈小平就往洛城赶去。
顺利地找到会议组,谭文宇和陈小平开始了自我宣传,但正如陈小平所说,薄山根本没有名气,那些旅行社的老总们几乎都走遍了全国各地,也没听说过薄山,所以尽管谭文宇口吐莲花,陈小平巧舌如簧,都被那些老总们给婉拒了。
所有的办法都想到了,所有的好话也都说完了,谭文宇他们还是无计可施。
正当他们一筹莫展时,会务组组织旅行社老总们参观某景区,眼见着老总们坐上车就要出发,谭文宇和陈小平一商量,两人各“劫持”一部大巴车强行让司机开到了薄山。
结果,大巴车前面跑,警车后面追,到了薄山镇,当地的老百姓还像以前那样要下跪,一看大巴根本没刹车的迹象,忙又起身让到了一旁。
最后,两部大巴顺利地开到了薄山上,咒骂了一路的各旅行社老总们下车一看,说不出话了,所有人都被薄山的景色所征服了。
正是因为洛城“劫持”事件,使全国人都认识了薄山,当天被“劫持”的老总中有一位是国内最大的民营旅行社陶总,当即拍板要和薄山镇合作,共同开发薄山风景区。
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陶总带着一个谈判组就到了薄山。
经商议,薄山镇出地,旅行社出资,旅行社的使用权为七十年,开发后的风景区收入与薄山镇七三分成,风景区工作人员及服务人员必须优先使用当地人。
这就是民营企业的优势,那些国企旅行社虽然有实力、有背景,但信息时代是“快鱼”吃“慢鱼”,等其他旅行社反应过来,陶总他们已签好了合同。
总之,这是一个多赢的结果,不但风景区前景可期,当地老百姓也得到了实惠,更重要的是,薄山镇gdp增长从以前倒数,因为一亿元的贷款和旅行社的投资,一下跃到了全省乡镇的第二名。
从此,薄山镇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当然,“劫持”之事毕竟有些恶劣,为了避免后人效仿,县委对谭文宇和陈小平做了口头批评。
第二百六十六章 县官改制()
第二百六十六章:县官改制
三年前,谭文宇对南屯县就有所了解。
南屯县是是全国的百强县之一,县里的工业在各个县市区中算是比较多的,辖区内有一个大型的卷烟厂,光这个卷烟厂每年上缴的税款几乎都能占了南屯县所收总税款的一半左右。
除了卷烟厂之外,南屯县辖区还有钢铁厂、造纸厂、水泥厂等,而其他中小型的工业企业也非常多。
因为南屯县的工业项目,该县的经济水平一直位居全市前一、二名。但是,从前年起,南屯县的经济开始滑落,去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