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时空-中华再起-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2月20日,根据地各大报纸对解放军高级军事会议进行广泛报道,开展战略欺骗行动。
    3月初,石达开与蓝朝柱率部进攻汉中,与赖汉英部会师。李世贤率解放军东方集群进入皖南,牵制上海、南京敌军。清军僧格林沁部与驻华法军因此开始集结待命。
    3月中旬,解放军主力部队秘密渡江北上作战。
    4月21日,刘长佑率七万练军在两万法军。
    5月8日,向夏口进攻的清军和法军遭到解放军猛击,被击退到柏泉山一带,损失惨重。法国的雷夫耶式机枪首次投入实战。
    5月上旬,解放军大别山游击支队和骑兵军攻占信阳州,清军和法军主力被迫北上救援。
    5月中旬,解放军撤出信阳,南线解放军主力乘清军和法军主力北上之际猛攻黄州府,攻占黄冈、黄安、蕲水等地,清军和法军主力又被调动南下。
    5月25日,在黄安县金局关,解放军飞艇部队与法军飞艇部队之间爆发战争史上第一次空战,毫无准备的法军15艘飞艇被全歼。
    5月至6月,完成了调动牵制敌军任务的解放军主力撤过长江回南方休整。
    6月,解放军再次开始进行整编,同时将返回浙赣一带的南方集群投入到根据地内部剿匪。在经容闳同意,华尔在根据地内部以政府名义发行了战争债券,以华尔为首,众人踊跃抢购。
    *7月,解放军将两个军扩编为两个集团军,五个主力师扩编为五个军共十个师。'注:此处称解放军原有八个机动旅,但在前文2…15中称解放军共成立了十个机动旅,在文章中出现的机动旅番号为机动第一旅至机动第九旅,不知以何者为准。'
    10月,在根据地的普鲁士军事观察员为准备即将爆发的普奥战争,开始先后启程回国。
    12月,法军将改进型雷夫耶式机枪投入中国战场。
    年底,“卫青号”和“霍去病号”两艘新式军舰加入解放军海军。解放军空军飞艇增加到100余艘,并区分了不同的型号,装备了普通炸弹、燃烧弹、空爆宣传弹和原始的子母弹等武器,一支专业空军初步形成。在湖北一带的正面战场上,解放军与清军和法军形成堑壕战的对峙局面。
    1866年
    1866年,左宗棠根据杨沪生的要求,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初级军官学校,并亲自担任第一任校长。
    1月,奥地利因觉察到普鲁士的战争企图,进行战争动员。意大利也开始动员。
    1月底。
    2月,俾斯麦领导的普鲁士决定对奥地利宣战,统一北德意志,普鲁士开始战争动员。
    2月,为彻底解决江北清军和法军主力,杨沪生决定利用这个对江北敌军相对有利的气候环境诱敌深入,命令左宗棠的第三集团军与李鸿章淮军脱离接触,湖口的第一军潜入皖南,第五军由武昌转入湖口驻防,第二军和第三军转入江西,仅留下一个乙种师守卫武昌,在战线上故意留下一个缺口,并将情报泄露给敌人,以引诱敌军离开在湖北的预设阵地,便于在运动野战中对敌实施围歼。法军统帅巴赞元帅中计,开始率法军主力南下。
    2月24日,罗歇里奥中将率领的法军第四军开始攻击武昌。
    *2月27日,在坚守三天后,解放军第十七师按计划主动放弃武昌,法军第四军进占武昌。'注:此处根据后文2…42中称法军第四军在被解放军包围攻击前修了10天工事推算得出。'
    2月下旬,解放军突击旅和赣州军事学院学员旅调往长沙,准备参加与法军的决战。
    2月底,为解决欧洲的紧张局势,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提出召开欧洲会议的建议。
    3月1日,巴赞元帅率领法军主力三个军离开武昌,开始向湖南进攻。同日,邱明与卢秋生抵达长沙。
    3月2日,解放军第四军、模范军、突击旅和赣州军事学院学员旅等部在长沙举行了出征前的阅兵式,组成解放军第四集团军,由邱明上将任司令员,准备在湖南新墙河与汨罗江之间全歼南下法军。同日,杨沪生向左宗棠宣布由其率第三集团军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师,第五军,骑兵军,游击兵团等部组成北伐军,北渡长江寻歼江北清军主力,并沿河南向清廷腹地山西进军。
    3月4日,解放军第二集团军下属的第一军、第二军、第三军抵达江西瑞昌,准备对武昌发起进攻。
    3月上旬,法军主力被引诱至汨罗江一带,遭解放军第四集团军强力阻击。
    3月8日,解放军飞艇部队投入湖南战场,与法军争夺制空权。
    3月9日,解放军第一军抵达武昌,连夜向法军第四军发动攻击。
    3月10日,解放军第二军抵达武昌并立即发起进攻,但第一军、第二军攻击武昌均告失利,前线总指挥张海强决定改变战法,第二集团军由一个军。
    3月12日,解放军突击旅空降大队于凌晨奇袭湖南石门湾的法军飞艇部队前进基地,将法军飞艇部队全歼于地面之上。邱明在接到张海强的命令后立即改变第四集团军部署,命令部队全力牵制撤退法军,造成其错觉,促使其投向第二集团军的包围圈。同日,巴赞收到武昌的法军第四军遭围攻的报告,决定法军主力立刻撤向武昌……
    3月14日,解放军北伐军主力全部北渡长江。
    3月15日,在湖南的法军主力三个军开始向武昌撤退,解放军第四集团军立即按邱明部署投入牵制和骚扰作战。
    3月20日,由于被解放军第四集团军牵制,法军主力5日内仅前进45公里。法军总司令巴赞落入邱明圈套,下令部队摆脱追击全力北进,致使全军前后脱节。
    3月中旬,左宗棠第三集团军将前来阻截的淮军奇字营、虎字营击溃,歼敌一万三千余人。
    3月22日,解放军第五军与第三集团军在安徽舒城会师,第五军加入第三集团军,并由第十一、第十二、第十三师组成第七军。
    *3月29日,全力向北撤退的法军主力在湖北南湖遭遇到解放军第二集团军的阻击。'注:此处称阻击部队为第二军第三师七团,似不符合解放军部队一军两师,一师两旅四团,各部番号顺序排列的规则。'
    3月31日,法军无法突破解放军第二集团军的防御,担任后卫的法军第一军七师八十七团被包围后向解放军投降。法军困兽犹斗,改变部署由第二军接替第三军主攻解放军防线,取得了一些进展。
    3月至4月,法国远东舰队出动袭击,解放军海军在铜陵保卫战中失利,被法军舰队突破皖南防线,后于马垱将法军击退。
    4月,解放军第六军歼灭李鸿章淮军林字营,周盛波率淮军盛字营于镇江起义投奔解放军。
    4月3日,担负法军后卫的法军第一军十一师二十一旅被解放军包围。
    4月5日,法军第二十一旅向解放军模范军第一师投降。
    4月6日,解放军向法军发动总攻,但由于各部协调不足和机械执行杨沪生多路出击的命令而激战一周未果。
    4月13日,解放军第三集团军与骑兵军在河南商城黄柏山一带,将清廷荆州将军富明阿率领的五万清军全歼,富明阿和清军荆州副都统萨萨布被击毙。
    4月14日,困守武昌长达36天的法军第四军向解放军投降。
    4月15日,解放军向被包围的法军主力递交最后通牒,要求法军于16日6时前投降。
    4月16日,法军主力向解放军投降,武昌战役结束,解放军全歼十万驻华法国远征军,俘虏七万余人,缴获无数。法国被迫与根据地签订停战协定,远东舰队撤离中国,并从安南撤军。
    4月21日,解放军第二、第四集团军渡江进入鄂北作战。
    *5月,解放区在南昌举行参议会大会兼新中国成立预备大会,决定成立新的共和国,北京为首都,南京为临时首都。'注:此处原文称整编为第七、八、九军有误,在前文2…43中左宗棠部队已经组成了第七军。'
    6月,解放军第一集团军。
    7月,江北清军主力在襄阳、樊城一带被解放军第二、第三、第四集团军围歼,击毙僧格林沁,刘长佑自杀身亡。
    7月至8月,左宗棠率解放军第三集团军跃进山西,向满清统治的腹心地区进攻。同时,为解决向北方进军时出现的部队士兵逃亡问题,杨沪生被迫将乙种师解散补充入主力野战部队。
    7月,解放区在安溪的钢铁厂投入生产。
    7月20日,日本幕府第十四代将军德川家茂病逝,末代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上台。
    8月,中英法三国在广州开始举行和谈。
    9月3日,杨沪生抵达南京。
    9月21日,根据地参议会经过四个月的争吵,通过了《权利法案》作为新中国的最高级根本性法律,宣布了人民的权利和政府的设置,体现了人民主权、有限政府的现代宪政理念。同日,解放军陆战师离开南京,开始沿海路向北方进军。
    9月,根据地新政府逐步搬迁至南京。
    9月,国际工人协会。
    第二部《铁与火之金戈铁马》
    #本部分特别提示:因原作中基本没有明确的日期描写,此部分年表中只有采用以X、Y、Z标定基准日期,其他日期依次推算的办法进行排列。
    1866年
    1865年至1866年,为挽救自己的统治,清廷乘解放军与法军在南方激战之时开始变革军制,编练新军,全面借鉴西方军队和解放军体制,在俄罗斯的大量军火和人员援助下,共建立了六个师,其中四个师。
    1866年,清廷面对解放军向全国进军的声势,在向根据地求和不成后,以割让新疆伊犁等地为代价向俄国秘密乞援,引起清廷内部和清军部分爱国官兵的极大不满。
    *8月至9月,解放军第二集团军经河南进入山东,切断了皖北李鸿章集团与黄河之间的联系,并准备向北京进攻。'注:原文是切断了皖北与长江之间的联系,疑为笔误。'
    9月,杨沪生将沈葆桢、华尔等人召至南京,并向华尔宣布了将要成立中国外籍军团的决定,任命华尔出任尚未成立的、空头的外籍军团副司令,要求其在法军战俘中招募军团士兵。
    9月初,解放军第四集团军。
    9月X…7日,模范军第三师自栗子关出发,执行切断李鸿章退路的任务。
    9月X日,模范军第三师隐蔽行进至六安州,师长胡英凡擅自决定攻打驻守六安州的淮军潘鼎新部,由于轻敌而失利。
    9月X+1日,模范军第三师师长胡英凡违背第四集团军总部命令,顽固坚持继续进攻六安州。
    9月X+3日,接到模范军第三师报告的邱明命令改变作战计划,模范军主力前出,以六安州为中心准备围城打援,同时派出由起义团练改编的湖北独立第一、第二师增援六安州方向。
    9月X+5日,模范军第三师攻击六安再次失利。
    9月X+6日,林建华在收到关于两个独立师真实情况的报告后大怒,然后思考邱明的用意,考虑如何将其废物利用,来麻痹李鸿章。
    9月X+7日,湖北独立第一、第二师被派往进攻六安与芦州之间的官亭,被淮军杨鼎勋部勋字营打得大败。
    9月X+8日,李鸿章收到官亭战况报告,在疑惑之余因担心解放军会围城打援,对战场周边进行了严密侦察。
    9月X+11日,根据侦察结果,李鸿章决定出兵救援六安州,同时派人招降王飞越、余剑,准备打击解放军模范军第三师。
    9月,解放军第三集团军因长途跃进、部队疲惫而被山西团练和官文率领的新军阻挡在太原城外。在第一轮攻击受阻后,左宗棠决定改变计划,以三个师围困太原城,其余部队和骑兵军肃清山西团练,保障补给线畅通,准备进行长期作战。
    9月,在解放军第二集团军攻占济南府青阳寨后,清军新军第五、第六师出发南下作战。
    9月,由于解放军在新解放区推行土地改革而损失严重的各地地主,纷纷来到南昌参议会哭诉,参议会议长洪仁轩不胜其烦。
    9月至10月,清军撤出新疆、甘肃,妥明和阿古柏率民族分裂势力随即控制两省,为俄罗斯的占领打前站。同时被清廷收买的马化龙等人率东干人部队出动袭击了其他的反清起义军。
    10月3日,王飞越、余剑率湖北独立第一、第二师于六安前线叛变投敌,模范军第三师遭到叛军和淮军的前后夹击,损失严重。同时,在南京的杨沪生与史秉誉就新解放区土地改革问题爆发了两人之间的第二次激烈争吵。
    10月4日,李鸿章救援出六安的潘鼎新部后立即撤退,在以绿营阻塞了解放军进攻道路后,坚决地放弃了芦州逃往凤阳,摆脱了解放军主力的追击。邱明不顾反对,向解放军总部请求调动第二集团军、陆战师等部协同作战,共同歼灭李鸿章集团于黄河以南。
    10月Y日,山东的第二集团军在泰安附近遭遇南下的清军新军第五、第六师。杨沪生命令放新军南下,待其与北逃的李鸿章部会合后一同予以歼灭。
    10月Y+2日,参议员被继续围困,杨沪生启程返回南昌。
    10月Y+5日,参议会被迫通过组织有议员参加的土改工作队,迅速解决新解放区土改问题的决议,解除了农民对参议院的围困。
    10月Y+6日,杨沪生抵达南昌。
    10月下旬,杨沪生、史秉誉等政府首脑率领参议会议员分路前往农村,对土改情况进行了为期五天的调研。
    10月Z日,解放军第二集团军和第四集团军在山东兖州府与济宁州交界处,对李鸿章所部淮军和南下的清军新军第五、第六师成功实施了合围。
    10月Z+3日,解放军全歼被围清军,俘获清廷两江总督李鸿章、漕运总督吴棠。
    10月Z+4日,参议会举行会议讨论土地改革问题。
    11月,在著名的国际无政府主义者巴枯宁的鼓动下,赣州工人发动大规模罢工要求改善工作生活待遇。
    12月,赣州的罢工在持续了一个月后终于以劳资双方和解而告终,巴枯宁被宣布为不受欢迎的人,被驱逐出境。
    12月,解放军第三集团军已肃清补给线周边的清军残余和太原外围阵地,清廷多次试图解围均告失败。
    1866年底,美国南方邦联军队统帅罗伯特…E…李率部向联邦政府投降,美国内战结束。
    1867年
    1月,解放军第二集团军在攻占保定、涿州一线后,与攻克天津、蓟州、密云等地,切断了北京与关外联系的的第四集团军会师于北京城下,将北京包围并随时准备对北京城发起攻击。
    1月,甘陕东干人首领马化龙拒绝解放区政府提出的和平谈判建议,在俄罗斯支持下,于兰州宣布成立伪“东干汗国”,妄图分裂中国。
    1月,蒲安臣在与章德淳就中美建交进行谈判过程中,提出将美国内战中的剩余军舰廉价卖给中国的建议。
    1月,解放军第一集团军接管上海道台,并成立上海市。
    2月初,解放军总部命令左宗棠在第三集团军部队中组织远征军前往西北平叛,并将俄罗斯势力赶出甘肃、新疆。
    2月5日,解放军第三集团军在大年初一凌晨乘大雪对已围困了五个月的太原城发动总攻,至2月7日攻克全城,全歼守军12万人,击毙清军新军第一师师长关保,俘虏新军第二、第三、第四师师长鲍超、福兴、马复震等,清廷直隶总督官文和山西巡抚英桂自杀。
    2月8日,杨沪生以霍去病为号召,再次命令左宗棠在攻克太原后立即组成远征军前往西北平叛。同日,杨沪生会见了自英国归来的罗雨辰,安排其去船舶部继续从事鱼雷研究。并指示章德淳可以同意美国出售军舰的建议,但需要进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