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苗山风云-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怎样的,除了姚苌吕光,李阿背后还会不会有更加高级的幕后人,那么不会是别的人物,就是天王苻坚家的级别了,那是秦国的主要决策者了,要利用孙悭挑起与部族的矛盾么,这样李阿可以浑水摸鱼,那么李阿就不是姚兴参军这样简单了,因为李秀的出现,被阿朵与亲兵相遇而意外告诉。
会不会是姚兴的诡计,想算计自己?按说姚兴是知道在叙永邑里,羽林郎一伙被阿朵几人制服并转告他的,他既然知道怎会不记得,这个姚兴年轻气盛,自诩为汉人里的佼佼者,他想算计自己,不让自己将手里的鸟铳送给吕光?邓景父亲邓羌不是姚赏的杀父仇人吗,难道有假,只是让自己麻痹罢了?最重要的是李阿这些道士,他们意欲何为,是依附于姚兴这样的将军来谋取利益,一片穷山僻壤,能够有什么利益,还不是山里的各种出产?
亲兵认识自己,可是姚兴不见得知道,因为当日只是在姚兴军帐外无心的说上几句,谈不上认识与否,姚兴要是观察到亲兵与自己谈话,那么倒是可能利用亲兵和羽林郎一伙认识自己的原因来算计自己,难道自己送这鸟铳给吕光,对于姚家是不利的,姚家不希望战争结束,要在战争里捞到好处?
自己恐怕还是大意了,以为自己不怕明刀明枪,就可以放心前往成都觐见大人,可是自己反过来察觉到姚兴姚赏的诡计,能够做些什么让姚兴姚赏上当,因为姚兴要阻止自己送鸟铳的话,等于就是在继续和李焉为敌的,这样子的话,阿朵是否需要在吕光大人面前予以揭露,要是吕光和姚兴是一丘之貉,那么有什么理由阻止自己觐见吕光大人呢,想唱红脸白脸,这样倒是可能,姚兴故意让阿朵告状,让吕大人唱红脸来完成他们的最终目的,就这样子统治下去,包括夜郎郡和??郡。
可是对方包括吕光姚兴在内,不会对自己太在意吧,尽管自己砍伤了彭晃,还不知道这个武将死了没有,听姚赏说没有死,可是不能相信,要是彭晃死了,自己见到吕光可是早有准备的,要闹个都督府就闹,除非他们有莫里斯手里的左轮手枪,要不阿朵还真不怕他们捉拿自己,布置弓箭手将自己射成一个刺猬,这倒是危险,但是容易发觉,因为单凭一两个弓箭手,是射伤不了自己的,可是在自己大意的时候,被弓箭手占据地形包围还是危险的,那只是说明他们没有诚意。
姚兴不是不答应给阿朵派出同行的士兵护送到成都,可是阿朵还有族人要找娜加索提,所以表示感谢而拒绝了,这样子应该不用怀疑姚兴了,可是自己族人的安危仍然是个问题,尽管他们都知道危险,可是没有办法,只能尽快完成找人离开犍为郡,但是在犍为郡的峨眉山一带,李焉等头领是有同志的,都是落难的老乡或者太平道,他们既然呆在犍为郡山区,就应该是有一定保护自己的能力的,接到成兴公师傅之后,他们可以绕道不走?道邑里,避开姚兴,除非那个吕光大人还有什么别的手下在对付李焉师傅,阿朵想到这里,这才知道应该担心的所在,既然李阿都有同伙,那么袭击成兴公的应该是另有其人,果然是一丘之貉了,就是把自己和李焉当作目前的对手之一了。
道观没有被战火毁掉,那么是李阿道长一起的李秀道长占据了道观,如果是占据不久,应该没有群众基础,如果是很早就占据了,那么就应该是给秦国做了很多背地里出卖百姓的事情,这样子就得要小心,不让对方发现自己,自己在伺机到李秀面前交出信札,别管这信札里的内容,倒是要观察道观和李秀道长的动静,就观察一次吧。
阿朵想到这里哦,不由得快马加鞭,一路也不停顿,和前面一样体察这里的民情了,赶到道观附近在说,龙泉山上有些大树,都是一些落叶树木,看起来不适合作为木材的树种,并不是说这里绿树成荫,什么大树都有。山林不高所以能够策马奔驰,胯下的老马,仿佛知道这是第一次给新主人展示马力,所以跑得带劲,阿朵只顾得察看地形,脚下的快慢由得老马自己决定,老马不知道是否来过这里,反正跑得挺快,让骑马的人知道它正在出力。
山丘上有埂道,山间的丘田可见,可是大部分都长满野草,冬季枯萎在丘田里,这里的丘田比??郡的山田要适合耕种,可是却没有人在耕种的样子,只要找到种田的人家,说不定道观就在种田人家附近,至少道观里的人自己种田不是,难道还能够用钱买到粮食,道观里又哪来的凭空的钱财呢?
山行小路,老马不再奔驰,倒是阿朵第一次体会到马上的颠簸,老家不是好走的山路,每次做客车都是颠簸让人晕车的,她倒是不怎么晕车,可是颠簸实在很厉害,因为不是在最平整的公路上,或者叫山村级公路了,骑马的颠簸很厉害,胯下和大腿部需要用力夹紧,这是需要力量的,阿朵显然刚好合适,又并不是那种最好的天生骑手。
前面一片低矮的树林,树枝光秃秃的,这些树木应该是花树吧,要么是果树,可是不想是橘子树,苹果树梨子树或者桃树,橘子树冬天是不会光秃秃的。不过阿朵很快见到了橘子树,这里有人家住着,眼看几间茅屋,这是茅屋不是道观,说不定道观就在附近,阿朵心想到了道观,胯下的老马和鸟铳怎么处理倒是一个问题,是现在寄留这茅屋里的人家好呢,还是找到道观之后回来寄留的好。
阿朵正在查看茅屋人家,身后却听到有一个老汉在说话,这一路来阿朵听到?道邑里到犍为郡里的老弱说话,?人的话阿朵能够说出来,江阳郡江边那舟子说的江阳郡一带的话也大概能说,听到老汉问道:“喂,是来长松观烧香的吗?”
他的口音与犍为郡人有些差异,幸好阿朵听懂,阿朵回头下马,见老汉年纪较大,但是身材很结实身板很硬朗,她对老汉说道:“大爷,晚生乃江阳郡人士,来成都贩运些生漆回去的,请问大爷这是哪里,距离城府府城还有多远?”
老汉道:“成都府城不就在山下,你看不到么,怎么跑到这里来了?”
阿朵牵着老马,拍拍它的脖子道:“大爷,晚生之马乃邻居相借,老马不甚亲热,所以任马到此,山下便是成都府,还以为乃武阳邑里呢。”
老汉道:“武阳邑离此相去百余里了。”
阿朵道:“谢谢大爷相告,不然就走错路了。大爷刚才说这里有烧香的道观,不知道在哪里?”
老汉道:“喏,就在这条路上山顶,这里的田地都是长松观的道士所有。”
阿朵道:“大爷,听您的口音是本地人了,您家里住在何处呀?”
老汉道:“不久在你身后。”
阿朵道:“晚生不善驭马,有些劳累,既然成都府就在山下,倒是愿意歇息半日,不知道那长松观里能否借宿?”
老汉道:“莫去借宿。你凑近来说话。”
 
   第一百二十三章路遇老汉(2) '本章字数:3104 最新更新时间:2011…01…12 10:02:06。0'
 
 阿朵凑近老汉面前,听到老汉四下张望之后低声说道:“道观里的人勾结秦人恶霸得很,村里都是老弱人家,被他们每日驱赶干活,凡是来过路投宿的,一律要被他们敲诈,你的马要被发现了,可能都会让他们夺去。”
阿朵也学着老汉低声道:“大爷,他们不过是道士,怎么就欺负行路的人呢?”
老汉道:“还不是因为有秦国人给他们撑腰,他们都是秦国人来的,恐怕也是秦国人。”
阿朵道:“秦国人?是胡人还是汉人?”
老汉道:“他们说话倒是和汉人差不多,可是听说氐族羌族人很多会说中原口音。他们来了好几年了,一直住在这里,经常来些秦国当兵的到这里。”
阿朵道:“多谢大爷提醒,要不然我还想到道观里投宿,岂不是被他们给欺骗了。”
老汉道:“就是,唉,听说秦人占了巴郡,你从江阳郡来听到没有?”
阿朵道:“不曾,只是知道秦人正在攻打巴郡,这不咱们庶民的舟子都被秦兵给收去了,只好重新来造舟子捕鱼为生呢。大爷,您家里还有别人吗,能不能方便投个一宿?”
老汉道:“家里倒是只有老妻卧病在床,只是简陋得很,就怕慢待了后生哥。”
阿朵道:“哪里敢嫌弃,只要能借宿一晚,明日一早便走。”
老汉道:“那??你跟着我来。”
老汉带着阿朵走进一家靠一片不风化岩石边上的茅屋,位置偏僻,年久失修,属于这附近最破烂的一家茅屋了,上面的茅棚都有些漏洞,倒是这里没有下雪,还不曾吹西北风,老汉说家里老妻卧病在床,这样的条件真是很差,阿朵让老汉带着,正好此时附近茅屋都没有见到别人,这样正好,不担心到道观里李秀万一冲突起来后担心马匹真的给道士夺去。好汉好像也知道应该不让人看见,带着阿朵和老马到屋后,正好屋后一间破烂的牛棚,听老汉说原来老汉家里有牛的,牛早就给秦兵抢去了,这时候正好来让老马生息一下,反正阿朵一路上任由老马随地吃草,虽然是冬天,可是老马挺愿意吃些草根什么的,又喂了干粮给它吃过,正好在这里再喂一点干粮,阿朵从肩膀上取下干粮背袋,老马系在牛棚里,这才安顿了老马,自己跟着大爷进去的门走进他的屋里。
大爷屋里很黑,天气本来就阴沉,老汉见阿朵系好马进来了,热情地端椅倒茶,阿朵哪里敢让老汉招待,只是稍作片刻,她还得赶紧去山上道观里查看,于是将马背上拿下来的干娘袋和鸟铳以及鸟铳的铁珠子袋子一并请老汉代为保管,怀里的火药和亲兵给的信札没有拿出来,只是掏出五铢钱,付给老汉,老汉不肯收下,可是阿朵一说老汉老妻不是生病,就当抓药的钱好了,老汉这才手下,倒是欢喜。阿朵将火药等紧要之物品装进干粮袋里背起来,信札仍然放在怀中,再请老汉带进去拜见了好汉生病的妻子,老妻像是得了四肢麻痹症,瘫痪在床上不能在下地行走了,身体也很虚弱。呆在床上每日孤独没有人陪伴,倒是很喜欢见到阿朵说话,阿朵只能简单问候几句便出来,倒不是怕她此时就认出自己也是女人,只是得要赶紧到道观里去。
老汉姓彭,彭老汉见阿朵只身想去山上走走,也不好阻拦,只是表示了担心,阿朵反正身材结实,倒是不怕的伸手握拳,表示不怕,实在是骑马久了,很需要走动一下,老汉告诉阿朵走橘子树后的小道上去可以到山顶,但是阿朵既然不怕,那就走正道进入为好,道观里年久失修,倒是没有围墙了。阿朵询问老汉,道观里不是有秦人撑腰,怎么还会年久失修呢,老汉说到,成都现在青壮男子少,像他们家里和村里的青壮男子,早都逃难去了,留下来的都是和他一样,有老妻不能逃难这样才留下,道观里的道士,他们还没有到秦兵帮助修建给撑腰那个份上。
阿朵心想回头晚上还得多请教老汉成都府城里的情形,倒是正好。杨春巴和杨夏箪都是愿意跟来的,可是就算杨春巴不生病,阿朵也不愿意带着她们到成都来,实在是真的不能卷入战场,只能在后方修养生息的。
暂别老汉,老汉进屋去照顾老妻了,阿朵乘机走进橘子林,树上还接着不少橘子,看起来采摘过但是还没有采摘完,心想采摘橘子正是道观里的道士命令老汉这样村里的老人干的活吧,老汉说他们有二十几个人,其中一个必定是李秀道长了,听起来这里很像李阿或者姚兴设立的一个联络站,不时有秦兵氐羌人来到这里。老汉这样的人不可能知道他们联络一些什么,反正阿朵觉得大都是和晋兵打交道,也负责着监视晋兵中派来的探子了,必要时候捉拿送给成都府城里的大人,作为回报除了占据道观或者别的来得到利益。这里倒是一片好地方,因为成都平原上附近经常闹水灾,闹水灾的时候,就是这些地方重要的时候,因此也很是能够掌握民情,如果这些道士是上进的,却能够给秦国人里向吕光大人提出好的建议,在水灾来到的时候体恤民情。听老汉说,这里是西坡,西坡上比东坡上地形更加有利,可是现在倒转过来了,西坡上没有青壮种田了,只有秦兵再次牧马放羊,这个村落正好是西坡上的不向阳的一块地,所以还容许老汉再次继续栖息。西坡别的地方,驻扎大量的秦兵骑兵,这一点倒是李焉那里告之过的,到此遇上秦兵骑兵的可能性很大,那就要主意小心了,还要争取能够打听到秦兵的更多作为来。
龙泉山东坡上聚集着一些农民,可能是秦人监管下耕种的,秦人不可能不需要种田,只是此地实在是不需要牧马放羊的,周围的山地多到哪里去了,这里陈兵只是因为觉得怕成都不安定,所以浪费了一个极好的提供农家栖息耕作的地方。
氐族人羌族人,都是中华民族里最古老最重要的民族之一,阿朵自己都是一个苗族,不存在对氐羌族人歧视的道理,虽然面对的是兵而不是民,可是这些士兵就没有父母兄弟的么,一样是人,只要是精诚所至,就能够和大禹治水李冰治水一样成功,阿朵并不在乎被秦兵发现,不过是要等到她监视过李秀之后,黄小芸导游没有不知道的道理,四川西北部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正是四川的旅游品牌目的地之一九寨沟所在,至于阿坝自治州的羌族来历,阿朵曾经学到过,阿坝自治州是公认的羌族主要定居地之一,如果地震是间歇期间爆发的,有一定的时间段,而邓景说的凉州地震,正是东晋羌族人驻地发生的一次古老地震,恐怕是地震导致了出现无数灾民,这些灾民如果秦国不能安置,的确有可能大量加入到秦国秦军军队中来,这么就出现秦国军队没有晋国军队那样单纯的为政治服务,而是的确带有民族被迫迁徙的形势。如今阿坝自治州的羌族人和东晋时代的羌族人,可能有一定的祖先与后代之间的血缘关系,但是这个年代的阿坝州不一定会为羌族所生息,倒是正有如洪水一样源源不断地涌入到成都平原上来,导致了民族之间发生冲突,李焉这样的第二代蜀汉人和秦国氐羌人之间的对立只能这样理解,民族冲突是悲剧,当然是必须阻止的,可是阿朵又太渺小,加上她的部族都不会太让秦晋两国的大贵族们动心,只有不惜与他们对立,坚持报以劝说借鉴,让他们打消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立场,转而变成各民族都拥戴的主人,这样两国的大贵族们才会以百姓为重,以社稷为轻。
橘子林后一条小道,阿朵早见到龙泉山山顶山长满大树,走近一看,却全都是是松柏树,这才明白老汉所言不虚,原来道观道士在此,专门为秦国提供松脂柏油而驻,松脂柏油,除了照明都是奢侈品以外还有军事用途,这些道士在此原来是驱使附近百姓采集松脂柏油的,因为一路上阿朵见到的大树,没有落叶的乔木都是这两种,倒是想到一句高中课文锦宫城外柏森森,丞相祠堂何处寻?,会不会是就是指的龙泉山呢,无关紧要,重要的是确定了彭老汉说的没有错,当初还以为是小规模采集,这样子一想来,一定是在此为生了,倒是能够得到许多,可是不是什么好事情,??郡部族偶尔烧的油脂,都是猎物多余的织坊残渣制成的,燃烧起来没有松脂这样带着好闻而少黑烟的松香味道,回头一并连同打听成都情形,好生请教彭老汉道士在这里驱使百姓采集松脂柏油的事情来。龙泉山还有成都以西的无数山地,是否还有大量在驱使四川百姓做这样活计的秦人,这是军事行动的一个证据吧,说明他们正在积蓄各种物质,包括这样的松脂柏油。

 
   第一百二十四章路遇老汉(3) '本章字数:2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