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道风云录-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明辰却是不再言语,独自坐下却是静悟却了,众人见状,知道朱明辰定有所得,不再打扰。
且不说众小修,却说现在何思圣,李祥云现在却是与一个实丹期的中年修士坐在一起,并且那妙法禅师下台之后,这中年修士又突然说道:“何道友,妙法禅师处处将道讲到真处,不过我却以为阴阳本是一体,所以魔也永远存在!”
何思圣这些天来与此人交往颇多,也知道此人的见识丝毫不在自己之下,听罢之后,何思圣也说道:“徐道友,阴阳虽然同体,但是阳外阴内,这才是世界的本源,如果阴外阳内,那天下岂不是要变了吗?“
中年修士说道:“何道友,话不能这么说,有道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世界从来都是魔旺道衰!”
何思圣一笑,说道:“徐道友,这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无非指的是体用而已,若是君子用小人的手段,那却是比小人更是不凡,徐道友以为呢?”
中年修士也是一笑,说道:“何道友是说如果善人做起了恶事,那比恶人会更厉害!”
“这是自然,如果这世界上的恶人多了,善人逼不得已如果都行了杀伐之道,也会自我纠正这世间的风气,这个世界就是这样,任何人没有永远的便宜可占!我听凡人说过,这天下最厉害的一件事情,莫过于老实人发怒,道友难道以为是不是吗?”
中年修士听完之后,点了点头,说道:“不过在我看来,这世上之人几乎无一人不行恶事,这世上岂不是无一人不是恶人了,何道友的善人又从何处说起呢。”
“哈哈,善人为义,恶人为利,方法相同,心态不同,这就是善恶之根本,善人杀人,恶人也杀人,恶人做恶事,善人何偿不做恶事,万事由心!”
这两人的交锋暂且不提,却说这第二个上台论道之人,却是一个金丹期的散修,虽然此人讲的也是颇为精彩,但是比起妙法禅师来却是颇为不如。
没办法,高人就是高人,高人出现往往让其它人就黯然失色了。而在他的后面又上来几人,虽然讲的也算是精妙,但是却感觉不到妙法禅师的那股子灵气。
第九个上高台讲道的,非是旁人,正是流云派的新晋宗师……………………李祥云。
实际这也正常,流云派现在有了两名灵婴期的修士,自然也要在这八门论道的时候提高一下自己门派的声势,也正因如此,李祥云长老这才登台。
上台之后,李长老先是讲了一番自己对水之道的理解,令不少修行水属性的人连连点头,更是有好几个人接连上台求教。
而最后上小台请教的是一名灵动期的年轻修士,此人向李祥云问道:“李前辈,古语云,上善若水,请教李前辈,这究竟是何意?”
李祥云脸上微微一笑,说道:“水善利万物而不急,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水因为处于所有事物的下方,所以最能容天下万物,有道是有容乃大吗!用事例来说吧,你看这世间多少愚笨之人,却是都能用上了聪明之人,还让这些所谓的聪明人为自己卖上一辈子的力气。因为这些愚笨之人能容天下难容之事,所以他们身居高位,享尽世间富贵,这就是水之德。你再看那些所谓的聪明之人,他们什么事情也都算的清清楚楚,可是因为他们不能容人,所以最终一所无成,万般无奈,也只是被人所用而已,水的道理就是让我们知道人要有容人之量!”
那名修士听罢,心有所获,但是机会难得,不甘心就此下台而去,于是问道:“晚辈愚钝,请李前辈讲的明白一些!”
李祥云不以为意,说道:“有水必有山,有山必有水,山水总相依,山水就是事物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有人说一个问题,究竟是优秀的人物是历史的创造者,还是普通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实际上这个问题从水的上面就能看出答案。普通大众就是水,是海水,是江水,是河水,是干净之水,也是肮脏之水,普通大众决定了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世界,是善良的世界还是丑恶的世界,都是由普通大众来决定的,所以有人从这个角度才说普通大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优秀人物又决定着水的流向,优秀人物决定海水有波涛,河水生鱼虾,也决定着江水的走向,湖水的变化,优秀人物就是导引普通大众方向的根本,所以优秀人物也是历史的创造者,哈哈,因为水也有阴阳,所以把水比喻成人,更能显出水的可贵之处。”
那灵动期修士听罢,连连点头,也是走下台去,李祥云见时间已经不早了,他也下了高台。
李祥云回来之后,那名徐姓的中年修士说道:“李前辈这一番言语真是不凡呀,以后还请多李前辈多加指点晚辈!”
李祥云听罢,却是说道:“徐道友见识是相当的不凡,今天上午我听徐道友所说,也是有所感悟,不过说到教导我可是不敢。在我看来,徐道友虽然修为不如我,但是见识却远在我之上,虽然我修为上高了一些,但这说到这对天道有理解,我却是比不上你和思圣的,你们两人相互论道才有意义,老夫就不要讨人嫌了!”
李祥云这话说的风趣,但也可以看出这徐姓中年修士是多么的不凡。
李祥云说完之后,又说道:“在我看来,你的见识与思圣不相上下,只是没想到神州居然还有你这样的大贤在,并且我却是从来没听人说过,这神州果然人杰地灵呀!只是晏殊晏道友好像也没听说过道友,道友在神州还真是真人不露相呀!”
“晚辈只是喜欢清静而已,所以这才进了商盟当供奉,这次也是机缘巧合而已,前辈谬赞了!”
两人说了几句之后,只听到台上有人宣布,今天的讲道到此为止,明天照旧,几人听完之后,于是一起离开。
(本章完)
第222章 八门论道(三)()
八门论道一共有二十一天,每天都有一到两位灵婴期以上的修士来讲道,陈子瑞众人这一次听的如痴如醉,尤其是天道宗的晏殊真人,归墟教的程蔚东真人的讲道,更是让让人拍案叫绝。这两人毕竟都是三大圣地的修士,见识非凡,除了他们之外,其它八大州的灵婴修士也都有上台讲道的灵婴高人,而薄州八大宗门的修士,也更是纷纷上台,就算是没有灵婴修士的药仙谷,最后也是派出了掌门左春秋亲自讲道,陈子瑞也是借这个机会问了一个关于丹道上的问题,听了这左春秋的一番说法之后,感觉意犹未尽。
在这一段时间里,顾寒秋,朱明辰,赵梦琪,牛大壮等人也是频频登台,都是针对性的对这些高人进行提问,由于讲道的人太多了,所以也总有几个高人正好适合自己。这里面尤其是牛大壮最为特殊,他居然向一个外州来的炼体士询问炼体方面的事情,自我感觉也是颇有收获。而顾寒秋,朱明辰,赵梦琪的提问的都与自己属性相关的问题,都是觉得这此上台之人相当的不凡。
转眼间到了第二十天的时候,而今天第一个上台讲道之人,却是陈子瑞最感兴趣之人,不过此人却是散修的身份,此人不是旁人,正是被称为薄州二圣的“灵机圣人”柳云子。
说来这柳云子虽然从来不理薄州之事,但是他对天文地理,阵法丹道,风土人情,命理杂学,功法道术都是无一不精,此人也真的称得上是薄州的传奇人物,再加上此人更是灵婴后期的修为,所以被尊称为薄州二圣之一,他也是散修中的顶尖高手,虽然这柳云子平时不理俗事,但是这柳云子在灵婴期以上修士的眼中,却是谁也不敢小视的。
除了这些之外,薄州修仙界为了表示对薄州二圣的尊重,在整个薄州都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叫做“千山万水赖竹竿,万古云霄一羽毛!”而这千山万水赖竹竿指的就是这灵机圣人柳云子,说的是此人走到那里都是拿着一根绿竹竿,而万古云霄一羽毛指的就是逍遥圣人,不过此人这一次却没有参加八门议事,所以暂且不提。
这柳云子上台之后,陈子瑞马上就兴致大增,也不等人家坐稳,他也就急急忙忙上了那处小台。
陈子瑞现在还有两个问题可以提问,所以他也是怕浪费了这次的机会。说实话,这事情也是难为了陈子瑞了,在这二十天里,除了左春秋之外,他居然是再也没有上台提问过。而这柳云子可是丹阵双绝的人物,并且此人对多数的杂学也都是精通,是回答自己问题的最好人选,所以陈子瑞见了这柳云子之后,自然没有失之交臂的道理。
柳云子也是刚刚坐定之后,这陈子瑞就急哄哄的把问题提了出来:“晚辈陈子瑞,想请教柳真人,众所周知,这阵法与易经相连甚广,弟子想请教柳真人关于三易的问题,还请柳真人赐教!”
柳云子现在已经看清了来者是陈子瑞,又见他急哄哄上台,心中一乐,笑着说道:“易经有三易,一连山,二归藏,三周易,之所以有三种易经,是因为这三者分别含了天地人三种道理,连山易指的是天之象,归藏易指的是地之形,周易指的是人之性,虽然是三易,实际是一易而已,有道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易是用来揭示天地大道的,易内有象数,象数自有理,这就是易!”
陈子瑞听后,似有所悟,但还是不明就里,于是又说道:“弟子愚钝,还请柳真人明示!”
柳云子又是一笑,说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何错之有,连山指的是天,指上下两卦为平等对待的关系,彼此皆为体用,归藏易是地法天的学问,上为体,下为用,周易为人法地的学问,下为体上为用,天下的道理都出不这三者,古人之所以立卦,就是为了说明文字不能表达的意思,一阴一阳之间,则天地大道尽显。卦象的深奥永远高于文字和语言,所以学道之人不可不知易!”
陈子瑞听后,感觉豁然开朗,又问道:“那请教柳真人,那又如何学易呢?”
柳真人见陈子瑞问个没停,也不以为意,还是说道:“学易和学别的东西一样,陈子瑞,我问你,你会看花吗?你会看水吗?”
“柳真人,你这是何意,看花看水谁人不会?弟子不懂?请柳真人赐教!”
“哈哈,看花看水自然谁都懂,但是我是说人人都看不懂得花,也看不懂水。万物有阴阳,也就有共融,只有当你看水看花之时,也能感觉到花和水也正在看你,这时候你才明白什么是看花看水,你也才明白了今日我所说,佛说不可说,道也尽在心悟,我也只能说到此处,你且回头仔细思悟!”
陈子瑞见这柳真人都开始往下撵人了,老脸一红,却是又说道:“柳真人,弟子一共有两次提问的机会,所以还请柳真人见谅!”
台下众人见状,真是啼笑皆非,别人提问的时候,也都是提一个问题,然后就直接下台了,可是从来也没过陈子瑞这样的,上去之后,他居然还喋喋不休,好几个问题都提出来之后,他自己居然还认为只是一个问题,这装糊涂的本事也算是相当的不差了。
不过,这柳云子却是感觉无妨,他反而是觉得这陈子瑞能专一到一个人身上,也算有番见的,于是柳云子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小道友请问就是!”
陈子瑞素来脸皮厚,在上来之前他更是早就有所准备,于是问道:“圣人说过,圣人不死,大盗不止,请问柳前辈这是何义,弟子愚钝,所以特来请教!”
柳真人听了这个问题之后,连连点头,长叹之声,然后说道:“世人总是误解圣人之言,这圣人不死,大盗不止,世人的确理解的偏差了很多,这句话指的就是仁义道德是相对的,对君子要君子,对小人要小人,后世之人不理解他的意思,所以这才误会了。而有些强盗假借了仁义来做恶的事情,他们这些大盗口中所说的虽然是圣人之言,但是他们也根本就是把这些当成了借口而已,他们自己也并不遵从圣人之行,这些人也终归都成了历史的罪人,所以这里所说的圣人不死,指的是恶人内心有一个假圣人,然后恶人在外面装模作样,装成圣人的大盗就永远不会停止。但是真正的圣人却是百无禁忌,也从来不会装成圣人。“
陈子瑞连连点头,又说道:“原来这句话是说那些伪君子的,柳前厚黑,是否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与百姓为刍狗是否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呢!”
柳真人听罢,微微一笑,说道:“小道友有此一说,你又是如何理解的,说来无妨!”
陈子瑞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多谢柳真人,我觉得因为天地对任何事情都是一视同仁,所以都看习惯了世间的变化和悲凉,圣人才有此一说,天地不仁,与圣人不仁,指的都是一视同仁,因为对所有的人,所有的物都是相同的,所以才说不仁,不仁才是大仁,因为对世界之事,一事同仁,也就是要告诉世人,自己也才是自己的主宰,今天你自己的行为决定了自己明天的结果。人也永远不可被外在所迷惑,同样也可以说,天地圣人不会对任何有所偏爱,也不会对任何人有所厌恶,弟子如此理解可对,请柳前辈赐教!”
柳真人听罢之后,却是不直接回答,只是说道:“惟有享受江上之清风,山间之明月,人才不算犯戒,学道如挖井,今天挖一口,没出水,明天又挖一口,还没出水,就算挖上一百口井,也不可能挖出水来,有道是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说完之后,这柳真人大笑了三声!”
陈子瑞见柳真人高兴,所以就算是自己的两个虽然问题早就问完了,还是说道:“柳前辈,那修道之人,为何要学神通道术,这法术神通,与凡间之兵戈也是极为类似,学了神通法术,那不是就更容易让自己迷惑了吗?”
柳真人也是现在高兴,听了陈子瑞所说之后,说道:“武字的写法,就是止戈二字,也就是为了停止争斗,以战止战才是战的根本。所以神通来阻止战乱这才是神通的真正含义。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如此方能走上正途,而多少人用武却是为了自己的享受,为了得到,为了占有,这就大错特错了,还有人说过,成功要趁早,这就更是荒唐了,他们所说的成功只是为了自己肉身的享受而已,而天下的事物从来都是,花开先者榭独早,早秀不如晚成。多数的圣人,基本上也都是大器而晚成的,早秀之人却是多数易夭。”
说完这些之后,柳真人还意犹未尽,又继续说道:“你刚才说过,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天地由于仁爱生了万物和人,那为什么又让他们多灾多难呢,这不是天地自找麻烦吗,所以天地不能仁,也不能不仁,只是静看天下万物的生死,而人的富贵则有自己造成,有道是天道即是人心,人心即是天道!”
多帮着推荐一下呀,谢谢大家!
(本章完)
第223章 八门论道(四)()
见陈子瑞老不下台,台下众人早就有意见了,于是下面都乱哄哄一片了。
但是陈子瑞素来脸皮厚,见柳真人也不撵自己了,他更不下台了,反而是继续问道:“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这性和道是什么关系,请柳真人明示!”
说来这柳云子也是怪了,居然和陈子瑞聊个没完没了,听了陈子瑞所问之后,继续说道:“佛家说一切众生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