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道战之一代功枭-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大的原因是宋哲元愿意跟韩立洪处,愿意跟黑神军打交道。
    处在宋哲元的地位,与人相处,不与之勾心斗角的几乎找不到,但跟韩立洪处,宋哲元没有这种感觉,一点都没有。
    一句话,韩立洪没有私心,跟韩立洪和黑神军打交道,宋哲元从不担心韩立洪会算计他。
    这很不可思议,但确确实实就是这种感觉。
    宋哲元兴奋,深夜了,他叫上韩立洪、佟麟阁和秦德纯喝酒。
    喝酒的时候,宋哲元发现韩立洪似乎有什么心事,就问道:“立洪,怎么了?”
    没有隐瞒,韩立洪道:“军座,我担心上海。”
    佟麟阁道:“日本人会进攻上海?”
    韩立洪道:“日本人进攻哪里我不担心,我担心的是蒋委员长。蒋委员长对日本人,一直是畏首畏尾,但现在胜利了,却又跑到了另一个极端,不把日本人放在眼里了。”
    确实,蒋委员长信心膨胀,虽然蒋委员长没在眼前,但那股气势,太明显了。
    其实,不独蒋委员长这样,这种心理,从中央大员,到普通一兵,都很普遍。
    佟麟阁的眉头皱了起来,道:“如果南京上下都松懈下来,日本人要是真偷袭上海,那可就危险了。”
    韩立洪点了点头,道:“一旦日本人偷袭上海得手,并大败淞沪守军,那就势必会影响华北战场。”
    宋哲元的脸色也严峻起来。
    ――――
    会议室里,气氛压抑,人人的脸色都极为凝重,华北派遣军司令官寺内寿一那张老脸阴冷的更是如万载寒冰。
    别说是谷寿夫的第六师团全军覆灭,就是其他所有地方的进攻结果也都是事先根本没有想到的。
    他们都感觉支那军队好像是陡然间全变了,再也不是他们以前认识的那支军队了。
    这里有不少人参加过四年前的长城之战,那时,支那军队打的也很顽强,但感觉和现在完全不同。
    这会儿,实际上,大部分人并不担心长城之战,支那军队再能打,再顽强,攻破长城防线是迟早的事儿,毕竟双方的实力在哪儿摆着。
    但是,他们担心攻破长城防线之后的事儿。
    如果其他地方的支那军队都采取山海关的模式,那就太可怕了。当然,环境不同,地点不同,这个战法的效果也会不同。
    但是,即便十次之中有一次落入了支那人的圈套,那也是极为可怕的。
    何况,还有那么多的壕沟。
    第一次,这些位脑门热度都至少高达八百的家伙,现在,或多或少都开始退烧了。
    ――――
    南京,总统府。
    与宋哲元的恳谈不欢而散,宋哲元走后,蒋介石眉头紧锁,脸沉似水。
    事情的发展比他料想的更要恶劣千百倍
    **就像野草,千万不能给**留一丁点的机会,要不,**就会疯长。
    这些血的教训。
    他对日本人处处忍让,说一千,到一万,不就是怕这个吗?现在,事实证明他的担忧完全是正确的。
    如今的冀察,在黑神军的居中协调下,宋哲元对**完全采取了放任的态度,一任**大肆扩张。
    黑神军该死,宋哲元该死,但,怎么办?
    ――――
    看着闭目沉思的宋哲元,张克侠心中很是担忧。
    这次来南京,陪着宋哲元来的是副参谋长张克侠。
    张克侠是**党员,两年前加入的。
    这次陪着宋哲元来南京,张克侠是肩负着使命来的,他的任务就是密切注意宋哲元的动向。
    中央已经做出判断,一旦战事稳定下来,蒋介石必定又要开始谋划**,而长城抗战打的越好,蒋介石**的步伐就会越快。
    蒋介石和宋哲元谈了什么,张克侠还不清楚,但看宋哲元的神色,他也能猜到**。
    ――――
    蒋介石和南京政府就是天字第一号的大酱缸,宋哲元一到南京,就又一头扎了进去,这让他心里很不舒服。
    对**,宋哲元谈不到喜欢,也谈不到厌恶,一般般,但**在他的地盘上这么发展,他心里也是有想法的,只是出于对韩立洪的信任,这才完全放手的。
    对此,韩立洪有两个观点。
    第一点,韩立洪认为,二十九军要想保持独立性,就必须有能制衡南京的力量,而这个制衡南京的力量除了**,就再无第二家。
    这一点,宋哲元自然认同。
    第二点,长城是守不住的,冀察肯定会被日本人占据,所以,**的力量越大,对日军的牵制也就越大。
    正是由于这两点,宋哲元才彻底放手,任**在冀察发展,也因此,他在刚才跟老蒋私下的会谈中采取了搪塞的态度。
    韩立洪确实高明,对蒋某人的心性把握的太准了,在刚才的会谈中,他提到了日本人偷袭上海的问题,但蒋介石的态度很是轻忽。
    没跟日本人打的时候,蒋介石没什么信心,这个时候的日本是大日本,但等到打胜了,就又不把日本人放在眼里了,这个时候的日本就变成小日本了,所以就又有闲心捉摸**了。
    作为军人,宋哲元很清楚这种心态的危害。
    宋哲元眉头紧锁,一旦韩立洪的担忧变成了现实,那华北的整个战略构想就都会落空。
    宋哲元忧虑的不仅仅是因为蒋介石,还有二十九军内部的因素。
    山海关大胜之后,二十九军上上下下也是信心爆棚,因而指责黑神军和**的声音也就大了起来。
    不论别人说什么,与黑神军的合作都必须进行下去。
    宋哲元再次下定了决心。
    ――――
    蒋委员长蛋疼。
    蛋疼大都是闲的,蒋委员长现在就很闲。
    一转眼,两个月过去了,日本人持续在长城沿线增兵,到现在,日本国内只有近卫第一师团这一个常设师团了,其他的都已调到热河、锦州等地了。
    毫无疑问,华北的战况必将异常惨烈,但华北打的越是惨烈,蒋委员长就越闲,因为华北打的越惨烈,中原和江南就越安全。
    现在已经可以下个断言,日本人翻不起多大的浪了,像这种战争,中国可以打一百年,但日本不行。
    如果说中国虎狼环视,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只不过日本比中国强大罢了,但如果日本给陷在中国,那日本就绝不会有好日子过。
    日本狂攻了两个月,长城防线依旧坚如磐石,照这么打下去,即便日军突破长城防线,那光冀察就还有三道防线,而日军突破每一道防线都必然要付出相当的代价。
    日本虽然强大,但国力毕竟有限,是经不起这么消耗的,所以,战争的规模已经大致可以做出预测,只要守住山西,也就局限在华北而已。
    这段时间,日本人不光自己在南京活动,还请德国人居中协调,但这一次,蒋委员长笃定的很,战场上得不到的就别想在谈判桌上得到,那种好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蒋委员长是个闲不住的人,所以就要忙起来,于是,自然而然地,蒋委员长的目光落在了**的身上。
    因为太闲,所以,在一个月前,八月二十九日的中央全会上,确立了‘防共、溶共、限共、**‘的方针。
    随后,三天前,再度召开中央全会,从“政治限共为主”转变为“军事限共为主”,并做出了进攻陕北共党中央的准备的决议。
    实际上,在此之前,蒋委员长就已经下令,调集了二十个主力师进驻西安。
    这么做,长远来看自然是为了一旦机会到来就突袭延安,而从眼前看,则是一个信号,一个发给日本人的信号:**才是我们共同的敌人,所以别打了,赶紧让点步,然后你去打苏俄,我剿共匪。
    这么一来,你好我好大家好,这有多好
    为了示好,蒋委员长下令,以国际人道主义的名义,把三万多滞留中国的日本侨民、以及俘虏全都无条件地送回了日本。
    放走侨民还没什么,因为不管什么人道不人道,日本也有很多中国侨民,但无条件把俘虏都放了,这就说不过去了。
    这件事引起了一些波澜,尤其是遭到了黑神军的痛批,但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弹,很快就风平浪静了。
    现在,蒋委员长特希望日本人能理智一些,所以,既对日本释出善意,同时又加大力度,扩大物资兵员的调运规模,支持长城抗战。
    日本当前的说法是需要一个面子,一个下台阶,但是,这个面子,这个台阶又实在是不好给。
    因为,一旦给了,日本人要是欺骗他可怎么办?
    这几天,蒋委员长都在为怎么给日本人一个面子发愁呢。
    ――――
    十月三号,凌晨四点二十七分,蒋委员长正在梦中想着怎么给日本人一个面子时,日本人用炸弹来慰劳辛苦的蒋委员长了。
    日军空袭
    日军从吴淞强行抢滩登陆
    消息传来,人人色变。
    吉鸿昌、宋哲元、佟麟阁、秦德纯都看着韩立洪。
    韩立洪最年轻,却早已是这些沙场老将的主心骨,尤其是在这个时候。
    沉思片刻,韩立洪道:“日本内部有两派,一派是以陆相杉山元为首的主张先征服中国,然后再斗苏俄;另一派是以参谋本部第一部部长石原莞尔为首,他们认为苏俄才是日本最大的敌人,在打败苏俄之前,不能把力量消耗在中国战场,所以主张先打服苏俄,然后再征服中国。”
    “两种主张,石原莞尔等人是少数派,但仍有很大的影响,日军在山海关长城受到重挫,会使得石原莞尔的影响力大增。所以,这一次,日军的计划可能是攻占上海,然后沿着津浦路,攻入华北。他们两路南北对进,把我们击溃,或者形成这种攻击态势之后,日军会停下来,要求谈判。”
    说到这儿,顿了顿,韩立洪又道:“这只是计划,日军最终会怎么做,还要看战事的具体进行的如何。”
    四个人都有些不解,韩立洪又解释道:“日军中下层等级森严,但日军高层一向有不服从命令的习惯。如果守淞沪的中央军打的极其顽强,极大地消耗了日军的力量,那么,即便最后仍是战败,日军都极可能止步于上海,真心跟南京政府谈判。但是,如果淞沪守军没有大量消耗日军的力量,而是大溃败,那么,石原莞尔的影响力就会下降,到那时,攻占上海的日军可能有两种选择,一是北上,与长城外的日军实施南北对进,二是扩大战事,想一举令南京政府投降,征服整个中国。”
    四人再度色变,宋哲元问道:“立洪,你认为上海会打的怎么样?”
    韩立洪面色沉重。
    '  '
二七二章 对策
    二七二章对策
    就几天的功夫,淞沪战场的态势已经基本恢复到了上一世的模样,但是,双方的力量对比却大大不同。
    上一世,日本高层一开始并没有想要全面开战,他们只是想打局部战争,继续施行蚕食的策略,但正如侵入华北的日军一样,仗打的太顺利了,领兵的将领便不断扩大战事,最终导致中日之间的战争全面爆发。
    因此,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之后,一开始,日军投入战场的部队只是海军陆战队,然后,随着战事扩大,又投入了两个师团,后来见打的不顺利,就又投入了三个师团,最后总共投入了八个师团六个旅团,三十万人,但这一世,韩立洪不用想也知道,日军必定一开始就投入了重兵,其规模至少得是三四个师团的兵力。
    如果他估计的没错,日军一上来就投入三四个师团,甚至是四五个师团的兵力,而守军这一方呢,因为蒋介石的轻忽和可恶,把原本准备入投入淞沪战场的军队调去了西安对付**。
    敌我双方的这种变化,就又导致了另一个结果,使得战事演变更加迅速,以致南京政府极可能来不及像上一世那么调重兵进入淞沪战场,所以,这次淞沪抗战的结果极可能不会像上一世那么惨,但会结束的更快。
    轻轻叹了口气,韩立洪道:“一方偷袭成功,一方猝不及防,结果不难料想。”
    宋哲元又问道:“那……我们怎么办?”
    韩立洪闭上了眼睛。
    他以为彻底改不了历史的走向,但没想到,还是没有,历史还是固执地按照原本的走向前进着。
    只是,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还会发生吗?汪精卫还会投敌,还会有那么多的国民党军队投敌吗?
    他之所以手段异常酷烈,就是想以这种酷烈的手段给方方面面以警告,避免惨剧的发生。
    但,可能吗?小鬼子都是畜生,会不会反而变本加厉?
    半晌,韩立洪睁开眼睛,道:“军座,请阎锡山、韩复榘来京。”
    ――――
    阎锡山和韩复榘来的都极麻溜,接到电报就来了。这二位,现在全都麻爪了。
    阎锡山先到,因为给他发的电报早些。
    宋哲元亲自到机场迎接,然后,陪着阎锡山到了香山的双清别墅。
    客厅里只有韩立洪一个人,
    阎锡山不认识韩立洪,见客厅里只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他有些不解。
    宋哲元给阎锡山介绍道:“百川兄,这位是韩立洪,他既是二十九军的情报处长,也是黑神军的大当家。”
    阎锡山一听,眼珠子差点没鼓出来,但随即,他就知道这是真的,因为宋哲元没必要在这种事上欺骗他。
    阎锡山是生意人,讲究个和气生财,长袖善舞,所以立即对韩立洪表达了十二万分的敬意。
    三人坐下后,谈了一下上海的形势,然后,阎锡山道:“大当家,你说这可咋好?”
    沉吟片刻,韩立洪道:“长城是守不住的,平津也将失陷,我想跟阎主席提个建议。”
    阎锡山一听,心里就是一哆嗦,他知道韩立洪说的都是事实,不是吓他,于是赶紧道:“大当家的,你说。”
    韩立洪道:“我想请阎主席把孟县、平定、昔阳、和顺、辽县、涉县五县交由二十九军驻防。”
    这五县都是山西与河北的交界县,韩立洪的意思是让宋哲元的二十九军替他守边。要是没事儿的时候,这自然不行,但现在,他求之不得。
    “可以,可以”阎锡山赶紧应道,然后又对宋哲元道:“那就有劳明轩了。”
    宋哲元笑了笑,没说话。
    韩立洪又道:“阎主席,一旦日军占领河北,山西的处境就将极为艰难,所以为了挖掘最大的潜力,这五县得要把土地分给百姓。”
    太原是阎锡山的命根子,只要保住太原没事儿比什么都重要,阎锡山一咬牙,道:“行”
    韩立洪道:“长治、晋城、运城三地交给**。”
    长治、晋城、运城是山西与河南的交界地,但把三地交给**可跟交给二十九军是完全不同的事情。
    阎锡山不说话了。
    韩立洪道:“阎主席,待会儿韩主席就会到,我会建议韩主席把灵宝、陕县、孟津、济源等地交给**。”
    灵宝、陕县、孟津、济源等地是隔着太行山脉跟运城、晋城、长治等地交界的地区。
    韩立洪又道:“阎主席,在这些偏僻苦寒之地,只有**有本事在短时间内把老百姓组织起来,使这一带成为铁墙铁壁。”
    顿了顿,韩立洪继续道:“阎主席,这样一来,晋绥军和中央军只要守住晋北大同一线就可以确保山西无忧。”
    迟疑了一下,阎锡山道:“这怕对蒋先生不好交代。”
    沉默半晌,韩立洪道:“阎主席,只要黑神军在华北一天,即便太原失陷敌手,等到将来光复的那一天,太原还是阎主席的。”
    怦然心动,阎锡山道:“大当家的,我答应了,但是,我有个条件。”
    韩立洪道:“阎主席请说。”
    阎锡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