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情海狂徒之涅盘-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王其实早就厌烦了这些贵族大臣每天的无休止的争吵,天天都是到朝堂的王位上一坐,然后装作什么都听不到,什么也见不到,熬到朝议散去。
今天,当他走到大殿附近的时候,却发现朝堂里静悄悄的了,难道今天不吵了?有妥协的方案了?
赵王进入大殿,见李左车站在了首位,心中的谜底总算解开了,顿时觉得非常不是滋味:自己堂堂一个赵王,居然比不过一个丞相有威慑力。
众臣参拜过后,赵王开始询问:“众卿今日可有奏章?”
众人面面相觑,望向李左车,大家心里明白这个问题是问李左车的,他们天天在这里斗嘴能有什么事情啊?
只见李左车出列一拱手道:“禀报我王,大秦派将军章邯率领二十五万大军不日即将到达邯郸,兵锋探马直指我巨鹿赵都。”
“啊!!!”众人包括赵王都吃惊不已,这李左车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秦军来已经是吓人了,还是浩浩荡荡的几十万大军,并且离巨鹿已经不远了。
此刻有人惊慌失措提议:“大王,我们先逃吧,往燕国逃,顺便派人联系东胡人,给我们留好退路。”
还有人提议:“大王,楚国湖泊多行军难,楚地的人和秦人仇恨大,我们先逃往楚国暂避其兵锋,待丞相大人抵挡一阵我们再做打算。”
赵王一时不知所措,往李左车看了一眼,见其脸色平静无比,知其必有应对之策,乃问道:“李丞相大人可有良策?”
众人这才回过神来,一起恭维道:“丞相大才不下于当年祖父武安君(大将军李牧),定能存我赵国社稷,还望丞相大人救救我等。”说罢一齐弯腰作礼。
李左车并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向赵王一拱手道:“臣请大王封乐猛(乐毅后人)为左丞相辅佐朝政,臣领兵迎击敌军。”
赵王不假思索道:“准奏!爱卿忠心护国,寡人祝愿丞相大人大破敌军。”
大家都知道赵国的实权兵权都在李左车手里,能不批准吗?说罢李左车便转身出去,众人赶紧恭贺:“恭祝丞相大人旗开得胜凯旋而归!”
章邯的先头部队由李信的儿子李稳带领的两万刑徒军,到达邯郸北面的山林地带的时候突然两面箭下如雨,李稳知道进入了敌人的埋伏圈。
当年李信轻敌冒进导致秦军大败,就给儿子取名叫李稳,稳即稳重之意。此刻李稳便把他的稳重发挥出来了。他即刻下令中军向前冲杀左右两军摆下阵势回射,命令一下就让惊慌的秦军慢慢稳定下来,开始有条不紊地组织反击。
章邯当年就是率领秦军中的重装部队的,此刻前军恰好配备了重弩,大秦的弩箭可不是赵国的弓箭能比拟的,第一轮反击射出的弩箭便压制了埋伏在两侧的彭越部队。
但是彭越作为后来汉朝的开国名将也不是简简单单的,一看弩箭射来自己的部队变得被动了,立刻下令大军冲出去和秦军近身搏杀,毕竟自己五万人马比对方明显多出一半有余。
李稳毕竟是名将之后,指挥有度处惊不变,当中路军冲出包围圈后左右两翼交替掩护也出来了。
彭越暗暗佩服秦军将领的指挥能力,遇到伏击没有后退,反而向前冲,而他在秦军后面布置好的埋伏大军没有派上用场。
双方都慢慢分开了,李稳令大军掉转头,摆下军阵准备向赵军进行进击。彭越的大家冲出埋伏的树林后也集结完毕摆好了阵势,准备对数量少于自己的秦军进行正面冲击。
彭越把部队分成三对,亲自率领中军,两位副将率领左右两翼进行迂回包抄,要将秦军包饺子。
从刚才一番交战,李稳断定出敌军人数比自己多出一半以上,幸好己方将士手里的武器有很大优势。李稳令长戈兵和盾牌兵配合站在前面的方阵,第二方阵则是弩箭阵,这样整整齐齐地向彭越大军杀去。
当彭越的中军冲到射程内的时候,双方几乎约定一般,同时开始向对方射出漫天箭雨。
由于秦军的盾牌和配合,中箭的少了很多,赵军中弓箭的威力和盾牌的防御系数都远远不如秦军。
一轮对射后,赵军便倒下了一大片,彭越一看要吃大亏,急忙催促大军赶紧压上去,要求近身肉搏。不一会,两军胶着在一起了,秦军的弩箭优势没有了,只能展开肉搏。
彭越急令两翼的军队赶紧从秦军两侧迂回包抄过去。随即,李稳也发现了彭越的企图,赶紧下令中军的弩箭阵往两侧射去,但是没能射住潮水般涌来的两翼赵军。
李稳毕竟是名将之后,临阵不乱,一看己方即将被包围,于是竖起帅旗,令全军快速向前推去。
第038章 叛乱压不住()
秦军看到自己主将的旗帜在不停前进,顿时士气大涨,将彭越的中军杀得节节败退。
彭越一看大势不妙,打出令旗,让两翼的部队不要跑到秦军后面去了,赶紧从左右扑上拖住秦军的中军。这样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瞬间陷入了炼狱一般的焦灼。
两边的士兵都是新练不久的,那边的赵国人由于和秦人仇深似海,此时为了父辈报仇杀红眼,这边的刑徒军好不容易免除了罪名可以重新做人,荣华富贵就在刀剑之下,无不拼命厮杀。
这片空旷的林坡后瞬间胳膊头颅到处滚,地上早就是血流成河,草地都已经被染成了红色。
李稳见两翼的赵军把自己的中军咬得太紧,己方的士兵毕竟比赵军少很多,再坚持下去可能全军覆没,乃下令中军的弩箭手一起向前方射。
彭越看到双方都杀红了眼呈现胶状态,自己的人多优势慢慢体现出来,虽然自己的伤亡比秦军惨重,最后的胜利必然是属于自己的。突然对方又开始万箭齐发射过来,知道对方要突围了,可是自己的中军突然被射倒一大片眼看就要抵挡不住了,赶紧令两翼军队向自己靠拢。
李稳的中军摆脱了两翼的赵军,也开始随着李稳的将旗向前杀去。这时双方变成了面对面的正面对杀了。
这样秦军的军阵配合战法慢慢体现出优势了,慢慢楔入赵军的阵中杀去。彭越此时怒喊砍杀了半天已经彻底杀红眼了,大吼下令全军无论付出任何代价要把秦军消灭掉。
两军再次拼命挤杀在一起,但是秦军方向比较明确,就是向前杀,又有了优势,杀出血性的赵军凭借人数的优势也让秦军付出了惨烈的代价。
双方整整厮杀了四个时辰,李稳终于突破了赵军的阻挡,身边也只剩下一千多基本带伤的九原骑兵了,他本来带着两千九原骑兵的,刑徒步军无一人生还。
彭越那边情况也是很糟,五万大军此时剩下的也不到一万了,也是基本个个带伤,他本人的手臂也被射了一箭。双方的先头部队以两败俱伤的“战果”结束了这整整四个时辰的惨烈战斗。
章邯大军的中军大帐中,浑身是血的李稳禀报完战斗情况,狼狈不堪地跪在地上请罪。身经百战的章邯毕竟是仁厚之将,挥挥手示意坐到旁边备好的案几。
章邯问道:“赵军的战斗力当真如此强悍?”
李稳抬起头道:“末将认为我大秦的军阵比较有优势,先武安君白起的三人配合箭头战斗组对敌军杀伤力非常大。然对面的将领彭越的指挥能力非常突出,在战场上的临场指挥差不多达到父亲的能力。”
章邯惊讶万分:“李信将军可是我军将领中顶尖的水平了,对方一个先锋部队的将领就如此厉害?”
李稳一拱手道:“末将所见却是如此!”
章邯了解李稳的为人非常沉稳,有王翦的风格,觉得所言非虚,便道:“蒙信留下,斥候的数量加多一倍,范围扩到一百里,其余将军都退下休息吧!”
众人告退后,章邯对蒙信道:“李左车的祖父是李牧,其祖父擅长藏飞骑,我估计本次决战必须要安排九原铁骑作为相机出击应对其可能出现的飞骑。”
蒙信一拱手道:“末将请命率领九原骑兵寻找李左车的飞骑将其消灭。”
章邯一摆手道:“九原精骑乃大秦之胆,不可轻易出战,李稳将军就是靠这支骑兵方能和彭越战成平手。我们用长戈盾牌配合弩箭阵对付赵国飞骑。”
章邯见蒙信一脸不解接着道:“大秦军中重装步兵向来由本将领军,这次为了小心起见还是本将来亲自统领,中军的指挥由你来负责。”
蒙信慌忙跪下:“大将军万万使不得啊!末将才能不足,恐难胜任,还请大将军不要离开中军。”
章邯扶起蒙信道:“我和蒙恬大将军都已经过了不惑之年,你是少有的颇具韬略的年轻将领,要拿出当年辅佐陛下率领九原铁骑硬撼匈奴骑兵的决心指挥好本次大战,更何况,此刻军中除了我又有谁能指挥好这些新操练的刑徒军用重装备?”
蒙信见说便不再推辞:“末将定不辱大将军厚爱!”
两天后秦军进入巨鹿地界,双方的斥候经过一夜的战斗天渐渐放亮了,灰蒙蒙的晨雾散去后,双方的大军相距不到三十里了。
章邯的二十多万大军对战李左车的四十万大军即将开始了,双方的斥候都已经把对方的情况刺探得差不多了,没有多大秘密了,此刻就看临场发挥了。
九原铁骑的一万由蒙信统领镇守中军,另外一万由王离的弟弟王啸统率游弋在大军右翼,前军的长戈盾牌方阵依然由李稳统率指挥,前军第二方阵的重弓弩兵由章邯亲自指挥。
李左车这边前军依然由彭越统率,左右军由陈余,张耳统率,中军由李左车亲自率领,中军里有三百多辆战车,还隐藏了两万飞骑。
快到响午时分,双方都看到对方的军阵了,两边的战鼓同时隆隆响起开始了进攻。彭越吸取了前两天被秦弩射惨的教训这次让前面的部队全部配备高盾牌掩护身体再开始冲锋。这边章邯一看对面的盾牌阵出来了,便令弩箭手调整角度开始抛射,顿时万箭齐发从空而将,让彭越的先头部队倒下一片。
彭越赶紧传令让士兵把盾牌举到头上再冲锋,章邯一看对方改变冲锋方式,立刻挥三下令旗,前面的长戈盾牌兵突然趴下,而弩箭兵却改成平射,并且一排一排交替连续射了五轮,瞬间将彭越的先头部队射倒更大一片。
交战了两个回合,秦军还没受到任何伤亡,赵军却倒下了一万余人。彭越顿时大急,但是作为统军大将还是不一般的,他让盾牌斜挡在前面然后弓箭手快速插上,好不容易让军阵冲到自己弓箭兵的射程,顿时开始赵军式的万箭齐发,也是铺天盖地气势压来。
李稳得到章邯的详细指点,现在对付敌军的弓箭兵有了很大的经验优势,他的军阵的盾牌从前往后角度慢慢倾斜,而彭越射了两轮还没射倒多少秦军。双方的前军已经碰撞到一快了,于是双方的长戈长枪便开始往敌军身上刺杀过去。
章邯的弩箭阵快速向中间靠拢,左右腾出两块狭长道路来,突然中军的九原的骑兵从弩箭阵两侧飞奔出五千兵马来,直接绕到彭越大军的两翼开始冲杀。
彭越的前军开始恐慌起来,都知道步军被骑兵冲杀必死无疑。彭越不愧为大将之才,他看到这个突然的变故,立刻让长枪兵转向两侧稳住阵脚,他心里清楚,只要拖住秦军的骑兵能撑到大军杀上来,就算自己全军覆没也能反败为胜。他的指挥对于稳定大军阵脚起到了很大作用,但是没能改变步兵被骑兵冲杀的命运。
后面的李左车早已看到前军的战斗己方的吃亏,催促大军加速赶上去支援前军。蒙信在中军的指挥云车上看到赵军的大部队烟尘靠近过来了,令旗一招,出去的五千骑兵即刻脱离战斗飞奔回中军大阵。
此时,章邯的弩箭大阵快速变阵呈扇形装,每个纵队之间留有的距离比一般步军军阵宽三倍。彭越的前军看到后续的大军支援到了顿时士气大涨,慢慢减缓了李稳那配合有序的军阵,败退得没那么快了。
当陈余张耳的左右翼扑向秦军刚到两百步的时候,章邯的弩箭阵又开始了万箭齐发,不过这次是扇形两侧的弩箭手炮射,由于是每三排互相更替上去射,让陈余张耳觉得对方居然是连续射弩箭。
陈余、张耳的左右翼各自付出了伤亡一万余士兵的代价终于和秦军的前军碰撞在一起了。中军、后军的步军开始沿着秦军的弩箭阵中军的空道三人呈箭头阵快速向前军冲去。
由于双方的前军阵已经开始近身肉搏拼杀了,后续的大军慢慢涌过来变得越来越近越来越拥挤,章邯的弩箭大阵突然换上超长弩箭继续抛射,这些弩箭比普通的弓箭长两倍,箭头大一倍,一旦被射中就算不死也失去战斗力了。
李左车在中军看到左右翼的军阵一片一片地倒下,心痛不已,但是一时苦思也没法解决,只能盼望大军快点和秦军纠缠在一起。
由于运输能力有限,章邯大军的超级弩箭倾泻了十多轮也射完了,剩下的普通弩箭要留着特殊情况使用了。
不过他们的使命已经超预期完成了,光弩箭就让赵军付出了五万多的伤亡,基本都是失去战斗力的损失。
剩下的就看蒙信在中军的指挥了,章邯本人被后续推进的大军挡住,基本不可能返回中军了的。李左车看到秦军停止射击了,立刻挥动令旗让藏在中军的飞骑出击开始掠阵。
彭越的前军已经死伤了大部分,按照约定的战斗任务已经完成,便慢慢往左右两翼退开,这样李稳的前军便开始正面面对李左车的两万飞骑了。
一轮冲锋过后秦军倒下一大片,前军有点慌了。但是李稳人如其名,看到对方的飞骑出来了,立刻将第二攻击线调整为盾牌兵挡在前方,长戈长枪兵轮番上阵挑杀对方的马匹,如此一来反而变成了步骑一比一的伤亡比例。
蒙信也看到了前军被对方骑兵吊打,于是挥动令旗,游弋在右侧的骑兵在王啸的带领下,猛然扑向张耳的侧翼。
第039章 对战楚霸王()
九原军的骑兵冲击力比赵军的飞骑强多了,瞬间张耳的部队倒下一大片,李左车即刻令中军的战车列阵开向张耳军阵侧。秦军将领王啸明白战车克骑兵之法,率领骑兵绕着战车阵游斗,寻机冲杀外围的步军,一时间呈现出平手的互相攻杀状态。
蒙信在中军看到了战场的一切变化,知道决战的时候到了,将章邯的将旗和中军的一万九原骑兵开到左翼,冲杀向陈余的大阵。
秦军在和赵军的搏杀中陷入胶着状态,突然看到主将大旗向左翼推进了,立马士气大振,连章邯亲自统领的弩箭阵也只是留下最底线的弓箭手,其余的提着长剑也冲杀上去了。
李左车看到对方摆开决战的态势,也学李稳的布阵,令长枪盾牌兵在陈余阵中布下相同的阵势。
双方进行了异常惨烈的决战,战至黎明时分。各自的军阵都杀散了,甚至蒙信和李左车都在马背上交锋了几剑,两人都被对方砍伤了,幸亏没有危及生命。
章邯自己也负了轻伤,心里估算不可能取胜了,便令收兵。李稳、王啸。蒙信按照战前预定的地点靠拢集合,清点一下只剩下一万多兵马了,其中九原骑兵尚有一万,刑徒步军损失惨重,只有章邯指挥的弩箭步军七千余人了。
那边的李左车也鸣金收兵了,和陈余、张耳、彭越汇合,清点一下队伍,只有五万多兵马了,基本都是伤兵,所幸战车没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