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红之日-第2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所谓!”名谦答道,“你还不明白吗,我是生是死根本不重要,我是只这个国家的零件。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需要铁,而且需要血,不管是谁都应该为国家流血,轮上谁就是谁!如果轮到了我,我就让你替我留下,每个人都来效仿,这个国家也就完了。”
高饶听完脊背一凉,名谦这句话背后的意思就是任何人都是零件,都是可以牺牲的资源,包括他自己!高饶已经想到了后面的情节,如果郑州失守,名谦与孙璇一起战死,举国哀悼,人民军一定会玩命的把日本人打回去,战争的结局自不待言,如果守住了,战争的结果也不会有什么意外。这一刻高饶突然感觉到,自己和名谦之间有了莫大的距离,当年那个憧憬民主自由的吴名谦,慢慢的也变得不那么理想主义了。
“书记,我明白了。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我都会沿着您的道路继续走下去!”
名谦心中突然有些酸,高饶的忠诚他当然是知道的,他也相信高饶会一直沿着他的道路走下去,但这条路是不是中国所需要的道路,他并不敢肯定,谁也不敢肯定。坦白的说,高饶和李德胜的差距就在这里,高饶想得太多了,让主观的感情左右了自己的判断。
“高饶同志,除了公事,我还有点私事要拜托你。”
“书记您请说。”
名谦沉默了一会儿:“如果我不是活在这个时代,或许可以研究学问,周游世界。但是现在却不得不学习军事,好让我的女儿有机会学习艺术和别的什么。我如果去见马克思,妻女就拜托组织照顾了。”
高饶点点头,返身回去了。心中不知是高兴还是不忿,名谦今天叫他来就是托孤,说明在总书记心中,他才是最值得信任的人。但是名谦那句话已经很清楚的告诉他,由李德胜接过权力,而他则要边辅助边监督他,这确实让他很不好受。
在那一晚,和他一样不好受的还有另外一个男人。
当然,人家只是暂时不好受而已。
张学良,理论上他是人民军三军副总司令,地位仅次于张贯一。但是人民军高级军事会议,在郑所以高级参谋及军以上将官全部参加,唯独他一个人在南校场继续操练东北军。这倒不是劳动党歧视他,按照名谦的说法,民主的前提是懂科学,张学良没上过军校,连图都不会画,地图也看不懂,你让他来参加高级军事会议,这不是公开给他难堪吗!为了照顾他的情绪,孙璇特地邀请他和赵四小姐一块吃饭,叙叙旧,顺便给他送行。
东北军实在是劳动党的一块心病。张学良这个人在政治站队方面实在是教科书一般的准确,二十万东北军也是按照起义政策对待的,结果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意想不到的事情。从1934年底开始,人民军各级军事教育家就开始对东北军进行改造,改造的结果就是刘伯承给改造哭了。用刘伯承的话说,他宁可找来一批技校生重新教起也比这帮子学得快!东北军的问题不在兵,而在官!兵有问题,人民军几个月就给你练成了,官有问题,那真的是无语向苍天了。东北军到底有多菜?张学良自己就不会看地图,不会用军语下达命令,而人民军一个连长都看得懂地图。统帅尚且如此,底下的军官水平如何可想而知了!这帮土匪底子加老兵油子的军官们,即便在张学良的严令下也敢于磨洋工,还磨得理直气壮,半年下来,营团级军官连排长战术都没学好。要按人民军的纪律,东北军上下军官统统都得滚蛋,可按政策却又不能让他们滚蛋,即便给连队派驻了指导员,耗费了无数唇舌也没能达到人民军轻装部队的战斗力水平。
干脆,总参谋部把他们看成稻草人,当诱饵用。
孙璇特地把张学良请过来,向他说明情况,毕竟是送死的任务,政治思想动员总要做的。万万没想到,张学良没等孙璇开口,主动请缨要到最前线跟日本人拼了。
孙璇咳嗽两声,稍微掩饰了自己的意外。东北军战斗力之差,连她都知道了,张学良自己却不知道,实在是咄咄怪事。其实这倒不难理解,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特别是能找到充分借口的情况下,东北军那可是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光荣集体,要他自己觉得东北军很差,那是不太可能的。
少帅爱国热情大爆发,加上精训半年多东北军确实也有点起色,一时间雄心大发,非要找日本鬼子挣回面子不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孙璇眼镜碎了一地,不光张学良信心十足,整个东北军都信心满满!
少帅的信心不仅仅来自于半年多的“精训”,更是来自劳动党给他们新配的装备,东北军的武器是按照1935年轻装师标准发放的,加上东北军本来留存的各型重炮,每两个师能配上一个炮兵团,用的炮也不差,都是野战炮,有北伐期间就给人民军造成极大麻烦的百禄式野炮,还有东北军自产的150重型榴弹炮。远中近火力一应俱全,凶残程度不比日本人差。
张学良时隔半年,终于等到了向日本人宣泄怒火的机会。
第240章 神威无敌大将军()
1935年5月16日,兰封。人民军轻装48师阵地。
叶剑英拿出软布,仔细的擦拭着一支“马牌撸子”,柯尔特m1903手枪很受名谦的喜爱,劳动党也大量抄袭了这支枪,不过用红星代替了马的位置,子弹也改用7。63毛瑟。叶剑英手上这支正品马牌可是相当难得的货色。
或许接下来还真用得上呢。
兰封县,即今天的兰考县,这个地方之所以出名,是因为一个叫做焦裕禄的人。很多人没想到吧,刚看焦裕禄这部电影的时候,名谦自己也以为兰考是一个西北的小村子。在陇海路上,如果说归德是豫东的大门,兰封只能算是玄关,但是这个又穷又苦的小地方却扼守着一个重要的渡口——贯台!日军攻击郑州后勤补给线的必经之地。攻下这个地方,日本人才有可能建立起第二道补给线,拟补兖州补给线的脆弱。
第5师团作为全军的矛头,轻装前进,一路上只遇到地方部队的小股阻击。在豫东这种单纯的地理条件下,缺乏远程打击能力的地方部队很难给日军造成损失,最多就是通过埋设地雷进行抵抗。大部分地区甚至连迫击炮都无法使用,在一望无际的黄沙之上,只要开炮,马上就会被日本人定位消灭!小矶国昭甚至连追击的欲望都没有,带着部队一路猛攻,16日下午就与人民军哨戒阵地交火,一番交火下来,歪把子被人民军的捷克式机枪完全压制,几名日军骑兵连人带马被打倒,歪在路边,余者四散而走。
日军随即调来九二式步兵炮支援,战斗沿着铁路线慢慢展开,日军步兵从后面源源不断的涌上来,以中队为单位,成纵队向人民军防御据点的侧后穿插。
这种依赖轻武器和随行步兵炮的战斗,叫做遭遇战,人民军给他起了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老鼠战。战斗中双方都无法召唤重火力支援,只能依靠手中的轻武器战斗,交战距离在1000米距离内。由于双方兵力都不多,不可能有集团冲锋这种战术,主要以精确射击杀伤对方人员,或者迫使对方后退。在这个交战距离上,比拼的就是双方的枪法,还有火力密度,在以往,日本兵凭借精准的射击总是能占据优势。但是这一次,日军前卫部队被人民军机枪打得落花流水,日本兵只要试图举枪射击,就有十几发机枪弹从头顶飞过,歪把子机枪手更是悲惨,刚刚打出几个点射,马上就被几十发子弹打成筛子,两三个小队的火力,竟然压制不住一挺机枪,直到掷弹筒连射数炮才总算消灭了这个据点。
日本人惊魂甫定,争着去查看人民军到底搞出了什么新式武器。
小矶国昭亲眼看到了这款机枪,外形上看明显就是捷克式机枪的仿制品,取消了枪管上的散热板,而是用冲压多孔散热器取代,保留了换枪管的功能。机匣方面抄袭了德国马克沁机枪的弹链供弹机构、捷克zb26机枪的枪栓和撞击机构,甚至抄袭了mg…13的发射机构和气体控制器。
没办法,何华和他的轻武器团队没有任何机枪设计经验,也没有系统学习过理论知识,以前只制造过冲锋枪和步枪,只能最大限度的从外国设计师那里“取经”。这支枪除了比捷克式重一些,主要性能没有太大差别,但这点重量是值得的,250发弹链确保了火力的持续性,也可以使用50发弹鼓供弹。一开始,这种机枪只装备坦克和装甲车,现在产量增加得很快,重装师和新建部队也可以装备上,第一次照面就把歪把子打傻了。面对射速低,只能打点射的歪把子,新机枪直接一个长点射就能给你压得没脾气,某些情况下可以当成重机枪使用。
事实上这个功能在人民军内部还引起了一次风波,张贯一、李宗仁等高级将领第一次见到这款枪的时候,个个哈哈大笑,把何华弄得一愣一愣的。他们笑的原因很简单,重机枪居然没有“d”字握把,简直就是搞笑嘛。这件事被名谦引为反面教材,这以后大家才意识到,重机枪不一定要有握把这个东西!
小矶国昭看着机匣旁边那个“35机0138厂”的铭刻,不由一声叹息,对战争的前途感到阵阵不妙。日军别无他法,只得将装甲车派到最前面,归德的战利品已经清晰无误的证明,人民军反坦克炮可以在任何距离击穿任何日军坦克的任何一块装甲,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往前面派装甲车就算了,反正打废了也不心疼。
在装甲车的掩护下,人民军缺乏便携式反装甲武器的弱点这才暴露出来,天黑之前,第5师团又推进两公里,用望远镜已经可以看到兰封县的城墙了。
日军不敢大意,连忙挖坑架设反坦克炮,对于人民军的坦克,小矶国昭心有余悸。日本人也一改不挖战壕的习惯,还没吃饭就在地上四处打洞,他们倒是各种工具齐全,从镐头、铲子到锯子镰刀一应俱全,日本人占领了两个小村子,作为战术支撑点使用,瞪大了眼睛警惕人民军的夜袭。
在豫东这个地方,人民军正面对抗是不占便宜的,只能通过机动战术与日军周旋,夜袭是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小矶国昭严令各部入夜前必须修筑工事,特别警惕。
小矶国昭不知道的是,在他用望远镜观察兰封县城的时候,叶剑英也在用望远镜看着他。这个第五师团相当的棘手!
叶剑英原本计划趁日本人立足未稳,组织一次夜袭,不料鬼子行动迅速,入夜前已经工事完备,这样去打肯定要吃亏。
“去通知特种炮兵营,把克虏伯拖上来!”叶剑英命令道。
这个特种炮兵营正是克虏伯210mm列车炮的代号,一个营只装备一门炮!人民军无后勤单位的炮兵营是24门炮,自带后勤支援的话,炮连替换为后勤连,装备16门炮,如果是重型炮兵,比如120迫击炮或者122榴弹炮,一个连只装备6门炮。这个营只伺候一尊炮,这炮有多牛,看这个就知道了。
210列车炮虽然用的是1893年进口的德国克虏伯大炮,但身管达35倍径,炮身非常坚固,即便使用当年的黑火药推进剂也能达到8500米射程,换用现代发射药之后,射程猛增到12000米,搭配劳动党专门为他制造的炮架,仰角从15增加到35,射程由此增加到15500米。在拆卸这种火炮时,人民军还发现了库存的弹药,可惜这些炮弹不是黑火药装填的就是实心穿甲弹,毫无价值,只能参照外形自己生产炮弹。由于没有模具,这些炮弹都是手工生产的,一律装填黑索金+tnt混合炸药。
炮兵观察员白天计算好目标方位,到了晚上,克虏伯就可以出动了。一个火车头,顶着一个防空板车,1门20mm,2门40mm防空炮随时警戒。后面挂着煤车,在后面就是乘员车,与客车车厢无异,只不过后面加挂了一节防空板车。接下来才是重头戏,两截弹药车厢后面,正是这门需要10轴承载的巨炮,根据常识,一根火车轴承载18吨,火炮连同各机构自重40吨,火车底盘18吨,用180吨的车轴纯粹是为了化解恐怖的后坐力。
列车开到指定位置,战士们立即开始忙碌起来,车头拖带着乘员车离开一段距离,中央防空板车上的4门20mm防空炮负责贴身掩护,而前后两辆防空板车则离开一段距离,防止被一锅端。在这个过程中,后面那辆防空板车是最辛苦的,他们必须靠人力移动板车。乘员车停稳之后,掩护步兵连立即下车,在周围布防警戒。防空和警戒,这两个连在炮营里是负责抬轿的,真正为火炮服务的是核心炮兵连。包括一个维修排(兼职搬运弹药),一个炮排,一个通讯班,一个观察班,一个卫生班(主治耳鸣),一个炊事班,另有营指挥部等。
210mm炮弹,重达110公斤(新弹),非常光滑,人力是绝对无法搬动的,炮弹车厢的维修排士兵先要把手摇式起重机组合起来,将皮带吊到炮弹上,然后操纵起重机将炮弹放到小推车上,在另一辆药包车上,战士们的工作稍微轻松一些,他们要把几十斤重的药包取下来,堆到小推车上,与炮弹一起送到炮兵排那里。
炮兵排的工作就比较复杂了,他们首先要铺设一条弧形铁轨(通常由步兵协助完成),用于火炮的方向调整,接着要开动火炮上的小型柴油机,为炮弹起重机提供能源,或者让火炮在弧形铁轨上移动。维修排把炮弹送过来之后,他们就可以用起重机吊起炮弹,送到输弹槽里。在这里,十几名战士把沿着轨道排放的弹药推到火炮装弹槽里,大家一起使劲,才能将弹头推进炮膛,然后从另一边的药包槽里抱出药包,也塞进炮膛里。等这一切完成之后,克虏伯大炮就可以射击了。
克虏伯大炮吸引了不少人来围观,包括杜聿明(50师负责掩护48师侧后)。他就坐在警戒圈外面,一边抽烟一边吃着牛肉干,饶有兴趣的看着战士们像玩具士兵一样忙碌着,在巨炮面前,这些战士活像一群小糖人儿,相当的有意思。特别是把炮弹推进炮膛以后,这些人都手忙脚乱的躲起来,惹得围观人群哄堂大笑。
一阵急促的警铃声过后,列车炮白光灯全灭,转用红色灯光照明,一名士兵急匆匆的向杜聿明跑过来。
“首长,我们营长请您回避一下。”
“我在警戒圈外。”杜聿明回了一个礼。
“不是这意思,我是说,这是为了您的健康着想。”
“多谢好意,堂堂军人,打个炮都要回避,如何面对刀山火海啊,你们开炮吧,我没事。”
咕隆!
克虏伯一声闷哄,巨大的火球照亮了整个夜空,杜聿明甚至看到冲击波急剧扩张的那条淡淡弧线,只是刹那间,冲击波把他冲得一个趔趄,耳膜就像撕裂一样,疼痛难忍。这门炮的声响在几公里外都能听到,火光更是冲天而起,异常的耀眼。杜聿明耳根子生疼,眼睛被闪得什么都看不见,霎时间没了抽烟啃牛肉干的兴趣。刚才还在嘲笑炮兵们胆小的士兵,现在总算知道这门大炮的厉害,捂着耳朵跑去找医疗队。
叶剑英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啸叫,忽然一声巨响,火球在几公里外肉眼可见。他标定的射击目标是村子里一栋日军盘踞的地主碉楼,在豫东已经不算太小,几十米见方的砖石结构建筑,远远看去跟城堡一样。而现在在他的望远镜里,砖石飞迸,硝烟滚滚,巨大的烟云如同巨人一般耸立在大地上,旁边的土房、砖墙就像跟小孩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