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山河志-第50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哈尼相当不高兴:“议政大臣,只有咱们满人才能做。皇上,这两个犊子,早和曹继武穿一条裤子了,千万别听他们瞎忽悠。”

    其他和曹继武有仇的满臣,也纷纷来帮腔。

    这帮只顾聒噪的家伙,根本没有见识,索图和明珠懒得搭理他们,不再说话。

    就才能而言,索图和明珠,绝对是二代佼佼者。他们既然说出口,一定有他们的道理。可是议政大臣的位置,太过重要,日常的很多事情,根本不用经过皇帝本人。曹继武一旦做了这个位置,一定比鳌拜更为厉害。

    然而眼下的大清,要粮无粮,要钱没有,满洲虽然是天下的掌控者,但钱粮方面的专业人才,根本没有。汉人投降的那帮士大夫,如果要重用他们,只能先把他们给喂饱了,才会轮到满洲吃上一口。

    此时的局势,看来必须要曹继武来解决这些问题。

    皇帝想了半天,无奈叹息了一声,转头看了看图海。

    佟家人为了避嫌,此时一个也不在场。老一辈中,只有议政大臣兼任正黄旗都统图海,最有发言权。

    居庸关、德胜门数番大战,图海被金日乐打得找不着北,连带着把全族也给烧了。他心里恨着曹继武呢,可是自己的儿子和曹继武是一路人,他为了避嫌,所以一直也没说话。

    可是皇帝此时要他来拿主意,图海只得不情愿地冒泡:“先把曹继武调来京师,看看再说。”

    图海打了马虎眼,皇帝不想给曹继武议政大臣,也只好如此,为了表示诚意,派国舅佟国纲,亲自去请曹继武。

第722章 户部财政上() 
一尺多厚的青砖围墙,两丈多高的楠木柱子,可是屋顶常年失修,早已开了天窗。室内野草一人多深,蚊虫雉鸟,到处乱飞。这就是清国,从明国继承而来的银库。

    这里原本是户部的重地,防卫级别比紫禁城还要高。可是如今,这里成了户部人员的方便之所。

    墙根几处被刚刚尿过的痕迹,康熙一眼看见,鼻子都气歪了。

    索图虽然升任议政大臣,但此时还兼着户部尚书。手下人员不检点,被皇帝发现,作为老大,脸上自然无光。

    于是他小心翼翼地上前:“这座银库为前朝张居正所建,至崇祯年间,就已经废弃。如今已经过去二十多年,长久不用,破败是在所难免的。”

    索图显然是在为属下开脱。然而如今银库这副光景,愣要认真起来,也的确不大合适。拿一座满是野草的破屋子当银库,较真岂不是笑话?

    皇帝叹了口气,注意力转移到正事上来:“据朕所知,赋为主,税为次,华夏历代如此。张居正为何不循他们祖宗之法,转赋为税?”

    根本的原因,索图搭不上来。

    户部尚书都搭不上来,其他人更是一脸懵逼。

    “华夏为农耕文明,所以历代以农赋为主。但农赋主要是粮食,在收缴、转运和储存的过程中,极为繁琐,耗费极大。所以张居正转赋为税,主要旨在节约成本,提高财政效率。”

    曹继武的声音,从外响起,众人纷纷回头。

    因为金日乐的原因,皇帝膈应曹继武。但有佟国纲在场,他还是很快恢复了神色。

    曹继武搭胸为礼,规整的女真范儿,皇帝也按女真习俗还礼。

    这里有不少曹继武的朋友,纷纷过来打招呼。

    国之重事,不可荒废,皇帝迫不及待:“诚如爱卿所言,那这座银库,为何如此光景?张居正做好了铺垫,大明财政效率如此之高,崇祯为什么一直缺钱?”

    曹继武只好先撇下众人,给皇帝解惑:

    税,主要针对商业。

    明国自隆庆开关,商业蓬勃发展。商税的比重,超越农赋。所以张居正顺应潮流,简化耗损极大的农赋,将国家财政,转移到商税之上。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财政改革。

    先秦之后的华夏,重农抑商,成了主流。朱元璋出身农家,痛恨商人和士大夫,他的明国,将重农抑商发挥到了极致。所以从洪武到嘉靖,两百余年,农赋一直是明国的命脉。而商税的征收比重极低,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也是因为朱元璋的出身,小农思想,抠索保守,嘴上说是为了老百姓,实则全是在维护自家。两百多年的繁衍,除了南北直隶之外,全国各地,到处都是朱元璋的藩王子孙。光是供养这些藩王子孙,农民就已经到了极限,哪有多余民力,来支撑国家?

    所以隆庆开关,从商业另辟蹊径,那也是必然。

    然而朱元璋的子孙,虽然掌控大量财富,但有制度限制,宗人府时刻都在严密监控,所以他们只能坐享其成,不能经商活动,分享商业红利。

    除了朱明皇家之外,掌控明国财富的,就是士大夫阶层了。他们是明国制度的操纵者,雄厚的财力加上制度的便利,所以隆庆开关的红利,大多被士大夫攫取。

    两百多年前,哥伦布横渡大西洋,开创了大航海时代。一百多年前,西班牙人横渡太平洋,占领吕宋群岛,改名菲律宾,正是明国隆庆时代。

    所以西班牙人从美洲掠夺的白银,经过太平洋航行,转经菲律宾,大量涌入华夏,明国的海洋贸易步入辉煌。

    诚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近海的江南,一直是明国最发达的地区,这里也是最大的士大夫集团所在之地。所以海洋贸易的兴起,商业蓬勃发展,江南士大夫个个赚的盆满钵满,而明国财政,却是每况愈下。

    所以张居正为了解决士富国穷的困局,推行一条鞭法,着重财政改革,主要针对商业,严重侵蚀了士大夫的利益。所以江南士大夫的代表,东林党由此而生。

    万历因为个人恩怨,清算张居正,但并没有废除商税。为了照顾拥趸东林党的情绪,万历玩了个偷梁换柱,将国家制度保障之下的商税,转为内帑,由专门制衡士大夫的东厂负责。

    换汤不换药,东林党对内帑可谓是恨之入骨。天启皇帝虽然不问朝政,好在有魏忠贤帮他主持,依靠内帑的银两,勉强支撑着的大明帝国的运作。

    可惜少年轻狂的崇祯,不听天启遗言,扳倒了魏忠贤。得势的东林党,趁热打铁,在崇祯没有熟悉政务之前,立即灌迷魂汤。可怜的崇祯皇帝,被圣明之主的高尚,一阵吹风,‘顺民之所愿’,废了怨声载道的内帑。

    制度的建立,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想要破坏,却很容易。就好比树木,至少十年才能成材。一条鞭法花了张居正十多年的心血,崇祯一道圣旨,就像一把利斧,将刚刚成材的树木,连根砍断。

    所以时间一久,等崇祯明白过来时,已经为时太晚。况且本该内帑的税银,早已被东林党分摊在了农民身上。供养各地藩王的农民,自然是雪上加霜。

    没有内帑银两的支撑,国库空虚,军费粮饷全无,国家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崇祯病急乱投医,仍然听信东林党的昏招,裁撤驿站,节约开销,结果把李自成给裁了出来。

    已无活路的农民,就像秋草之原,而李自成就是一点火星。偌大的乾清宫中,时刻为银两发愁的崇祯,最终只能去见朱元璋。

    这么全面精准的论断,康熙第一次听说,不由得击节称妙,众位大臣,也纷纷呼喊精彩。

    兴奋之余,康熙忽然有些疑惑:“翰林院几乎全是东林余党,爱卿之言,他们为什么没给朕说过?”

    曹继武笑了:“露脸的高尚,自然大力宣扬。龌龊的勾当,自然是选择性回避、遗忘,甚至是抹杀。”

    家丑不外扬,有谁愿意把自己的阴暗摆在阳光之下?

    万历不上朝,不符合儒家的高尚,所以明亡于万历。阉党的臭名昭著,早被华夏数千年的传承,带飞了节奏,所以魏忠贤很坏。在东林余党口中,明国灭亡的罪责,从来没有自己的份。即便是自己拉的屎,也想法设法,往魏忠贤、崇祯头上扣。

    所以康熙身边,有一大帮汉人士大夫,他却听不到曹继武这么精准的真相。

    佟国纲提醒:“东林党巧舌如簧,打着高尚的幌子,到处忽悠人,当年崇祯就是中了圣明之主的高帽子,陛下不可不防啊!”

    国舅是自家人,自家之言,自然是真心实意,康熙感触颇多,向佟国纲和曹继武,分别行了礼。

    东林余孽虽然可恨,但如果把他们全都清理出去,清国又玩不转了。

    可是明国的财政败坏,正是东林党搞的鬼。不把他们清理出去,户部财政,怎么可能好转?没有钱,军费粮草俸禄全无,清国岂不坐等灭亡?

    康熙满面愁容,明珠不忘给伤口撒把盐:“明国的俸禄,出了名的底。到了四品知府的品级,才勉强过上富裕。张居正改革,以白银作为税收主体,就更方便了贪污截留。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咱们清国的污秽之风,比明国可是更加的不堪。”

    十年寒窗苦,为的什么?

    黎民百姓?

    纯属扯淡。

    我民族大义不要了,我国恨家仇也不要了,我来做你清国的官,就是为了荣华富贵。当然我嘴上不会这么直白,还是按照老规则,替圣人说话,为了黎民百姓幸福安康。你清国要是真信了,那就别怪母猪撞树了!

    东林余党占据着清国政权的各个环节,你不用他还不行。用他,得把他喂饱了,才会给你清国办事。

    所以明国遗留的士大夫们,就像痔疮一样,死死地钉在清国的屁眼上。割了,屁眼就会流血,没法拉屎了。不割,他就一直提溜着,让你坐卧不安。

    康熙想的头都大了,毫无办法,只得眼巴巴地看着群臣。

    眼前除了曹继武之外,全是满洲人。可惜满洲人不是医生,对这块痔疮,自然是无可奈何。

    康熙看了一圈,满洲大臣全都装傻充愣,他只得向曹继武行礼:“还请老师妙手回春,帮学生医治邦国。”

    曹继武箭术超群,当年连中马牙枣,康熙亲点武状元,拜了箭术老师。只是母亲早死,康熙恋母,依赖佟君兰,感情上和曹继武冲突,再加上金日乐烧了紫禁城。这老师的名分,也是昨日黄花了。

    此时康熙重新喊老师,可见他是真的急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康熙对曹继武不放心,一直信任满洲人。可是对于解决财政问题,满洲人全是睁眼瞎。无奈之下的恭敬,并不是真心的。

    佟国纲捅了曹继武一下:“陛下都叫老师,你就别再端了!”

    康熙又恭恭敬敬地拜了三拜,索图、明珠等人,也纷纷相劝。

    端的差不多了,曹继武点了点头:“陛下,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

第723章 户部财政中() 
人多耳杂,因为是为了满洲清国的利益,但是在场的许多满族大臣,和汉人士大夫们,同朝日久,自然而然,有着许多交情,难免把曹继武的策略泄露出去,引发恐慌。

    所以户部勤政堂,所有不相干的人员,全部被支出去了。只有皇帝、佟国纲和曹继武三人。

    皇帝急不可耐,曹继武也开门见山:

    文人士大夫集团,早在宋代,就已经形成文弱相争之风。司马光的高尚,不顾边疆将士的流血牺牲,将好不容易到手的土地,白白送给了西夏,令大宋最有战斗力的西军心寒。文人瞎捣乱,军人不卖力,两宋灭亡,在所难免。

    明末东林党,和宋代司马光之流,简直就是如出一辙。

    纵观整个时代,朱元璋的百万子孙,被杀的一干二净,老百姓死难了成千上万。而文人士大夫,仅仅换了身衣服,剃了脑壳,利益没有一点损失。

    东林党能把明国给卖了,自然也不会可怜清国。所以清国目前最大的敌人,仍然是东林党遗留的一群文人士大夫。

    这帮人占据着清国各个角落,牢牢掌控着政权基础,树大根深,要想把他们连根拔起,根本是不可能的。

    既然拔不掉他们,那就不如另辟蹊径,想法换掉他们,重新整肃清国的政权基础。

    听了这番话,康熙心中七上八下:“爱卿的意思,我大清实施番化?”

    曹继武点头。

    汤若望、徐日升、王儒望等西洋传教士,传授康熙不少西洋知识。可是从小熟读儒家经典的康熙,只是把这些西洋知识,当成猎奇。金日乐的番妖军,给他留下了太深的恐惧。如果全国都来番化,那他这个皇帝,还做不做了?

    未知不可控,保守还是相对妥当。

    康熙试探的语气:“熊赐履、陈廷敬等人,忠厚君子,不像东林党的虚伪?”

    扳倒鳌拜,虽然属于阴谋,但康熙是既得利益者,汉人士大夫们,暗中出了不少力。而且事后由他们加工传扬,鳌拜尽管没有任何罪证,但康熙还是光明正大,英明神武。

    曹继武笑了:“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陛下以为,孔圣人所言如何?”

    康熙面露喜色:“道尽久别重逢的真谛,圣人不愧为圣人!”

    “如果这位朋友,是来向陛下讨债的呢?”

    康熙闻言,笑容顿时僵住了:“朕从来不欠债!”

    死猪不怕开水烫,曹继武笑了:“他乡遇故知,情敌,陛下能笑得出来吗?”

    康熙顿时乐了:“老师真会开玩笑!”

    佟国纲摇头:“继武和先帝,就是一对情敌。如果今日先帝也在,他一定笑不出来。”

    康熙的笑容,顿时又僵住了。

    曹继武和顺治争抢老婆,康熙也有耳闻。可是道听途说,这么大的事,怎么可能是真的?

    佟国纲从曹继武怀里,掏出了一把扇子。

    康熙打开一看,盘龙娟秀,先皇的印章,极为显然。他满脸都是吃惊,愣愣地看着曹继武。

    真和先皇抢老婆,眼前的这位老师,胆子也太大了!

    曹继武轻咳一声:“扯远了,仁义道德,高尚大义,非常好听,也非常舒服,但没有物质基础作为保障,都是空中楼阁。”

    康熙不以为然:“没有圣人之道,华夏为何传承了这么久?”

    “陛下崇尚圣人之道,能断了一日三餐吗?”

    康熙一愣,随即摇头:“不能。”

    “马上要断粮了,圣人之道,粮食会来京师吗?”

    康熙闻言,顿时想起索图的话。

    粮食是土地种出来的。生产粮食的三大基础——田地、水和粪肥,缺一不可。索图扯了半天,好像没提什么圣人之道。

    “南粮北运,自从唐代开始,就已经成为惯例。圣人之道再怎么高尚,粮食不会自动跑来京师。没有粮食,偌大的京师,很快就会发生饥荒。饥荒是要死人的,只要人活着,肚子永远都不会欺骗自己。所以没有粮食支撑,京师所提倡的一切高尚,统统都是无稽之谈。”

    康熙不由自主地摸了摸自己的肚子。

    虽然他生于皇宫,不愁吃喝,但金日乐火烧紫禁城,将御膳房烧成了灰烬。那几日挨饿的滋味,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他不知道粮食是怎么种出来的,索图也是一知半解,于是向曹继武请教。

    曹继武知无不言,旱田、水田,从耕地到播种,从浇水到施肥,非常详尽。

    康熙非常奇怪:“听说老师南征北战,怎么会对农事如此了解?”

    曹继武笑了:“臣本农家出身,江南水田,自然不陌生。至于北方旱田,则是臣就职汝宁之时学到的。”

    原来如此!

    康熙有些疑惑:“这些农事,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