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剑问情-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多不过盏茶时刻。”未安脸露悲色答道,自从他真气在朱能体内运转一个小周天之后便知朱能生机已绝,即便是鬼谷子在世也是回天乏术。想到朱能忠心为国,远赴安南平乱,出师未捷身先死,便觉得悲伤不已。虽然朱能曾为敌将,但是现如今即将为国而死,之前的种种怨恨都随风而散。未安只想尽力拖延让朱能多停留在人世间一会儿。

    朱能面露笑容,道:“盏茶时刻足够了。”

    李彬闻言,轻声问道:“大将军何出此言?”

    张辅关切问道:“大将军可是身体有恙?”

    众将纷纷将目光落在朱能脸上。

    朱能笑着开口道:“我命不久矣,本应命归黄泉,全靠未佥事以精纯内力续命。”

    听闻此言,众将皆面露惊色,随后转悲。

    李彬虎目含泪,悲道:“大将军身强体壮怎会如此?”

    朱能将目光转向李彬,安慰道:“李将军不必悲伤,生死有命,我一生戎马,建功无数,可以马革裹尸也算一个不错的归宿了。”

    听见朱能这么说,李彬眼泪滚滚而落,悲声道:“大将军……”

    张辅也双目微红,强忍住眼泪感慨道:“大将军一生为国,没想到竟然……”

    沐晟也流下眼泪,一旁的陈旭也转过脸偷偷抹泪。

    整个大帐陷入一片悲伤的气氛之中。

    在气氛的感染下,未安也觉得双眼发酸。

    朱能却面带笑容。双目扫过众将,开口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有生必然有死,诸位不必如此。我尚有盏茶之刻,交代一下事宜。”

    众将听出朱能托孤之意,强忍住悲伤,抹掉泪水,应声道:“大将军请讲。”

    朱能目光转向张辅,出言道:“张辅将军听令。”

    “末将在。”

    “我身故之后,你统领大军,远征安南,一定要平复安南之乱,剿灭大虞帝国。”语罢,朱能从怀中掏出兵符,目光灼灼看向张辅。

    张辅眼中闪着泪光,单膝跪地,双手接过兵符,郑重道:“大将军放心,末将定完成大将军遗愿!”

    朱能又将目光转向沐晟。沉声道:“沐晟将军。”

    沐晟上前一步拱手道:“末将在。”

    “我身故之后,只有一个你副将军,望你辅助好张辅。多提意见,且不让他犯轻敌之错误,避免折损大明将士性命。”

    沐晟强忍着泪水回道:“大将军放心。定不负众将士性命。”

    朱能目光终于落在李彬脸上,见他满脸泪水,安慰道:“李彬将军莫要悲伤,你要担负起参将之责,打好平复安南之役。”

    李彬双手抹去泪水。哽咽道:“末……末将……领命。”

    朱能又将目光转向陈旭,开口道:“陈旭将军。”

    “末将在。”

    “你与李彬一样,肩上的担子很重,且莫掉以轻心。”

    陈旭点了点头,重重开口道:“大将军放心。诸事俱将大明放于第一位。”

    朱能目光扫过帐内众多将领,抱拳道:“我只能走到这里了,不能随众兄弟前往安南平乱,望众兄弟凯旋而归,让我含笑九泉之下。”

    帐内众将领俱都虎目含泪。悲声道:“大将军请放心。”

    “我身故之后,就说我为大明而死,一切从简,莫要乱了军心。”朱能交代道,随后微微扭头。冲未安道:“未佥事,就到这里吧,多谢未佥事以精纯内力续命,让我得已交代遗命。”

    听闻此言,未安也深感悲伤。虽说朱能曾为敌将。但是他心系大明,可谓是为国捐躯。未安心中升起一股敬佩之意,回道:“大将军不必客气,下官只是尽力而为。”

    “未佥事刚至军中,我还有些轻视。对你不住。”朱能抱拳道。

    未安没料到朱能竟然出言道歉,急忙回道:“没什么,下官初来乍到,没什么能耐。”

    “未佥事武功高强,日后必然前途无量。此次前往安南不仅要多留心对方武林高手。也不要让自己深陷乱军之中,两军对垒不比江湖切磋。”

    这番话孙明远也曾说过,未安心中流过暖流,感激道:“多谢大将军指点。”

    朱能笑道:“好了,就到这里吧。”语罢,朱能身体向前一挺,后背脱离了未安双掌。没有未安精纯的内力续命,不消片刻便含笑而终。

    帐内众将士见大将军含笑而终,纷纷流泪,单膝下跪。异口同声道:“恭送大将军。”

    未安见一生戎马的朱能出师未捷而死,也流下眼泪。

    李彬与朱能关系最好,是故哭得最凶。

    张辅行至其身边,将他扶起,道:“李将军。大将军含笑而去,想必不想看到你这般悲伤。我们需得振作起来,将大将军遗体送往京城,又要鼓舞大军士气。”

    李彬抹去泪水抱拳道:“听凭张将军吩咐。”

    张辅起身望向众将领,吩咐道:“沐晟将军诏令三军。大家共同送别朱大将军。由李彬领骑兵百人将朱大将军遗体去往龙州,随后回军复命。陈旭将军召传令兵,让其八百里加急将此迅传至京城。其余众将负好安抚手下将士之责,大军行军速度不变,赶赴安南。”

    随着张辅令下。众人纷纷依令而动。

    张辅行至床榻前,将朱能放平在床榻之上,看向一脸苍白的未安,出言道:“未佥事辛苦了,先回帐歇息一阵吧。”

    “是,张大将军。”未安抱拳而走,行了几步,又转头看了看朱能,站立片刻后敛起悲伤,迈步走出大帐。

    未安回到军帐之中,运转“十三经”,真气在体内行了几个小周天之后,方觉好受了一些。

    此时,号角之声响起。

    未安闻声便知定必是号令三军送别大将军,起身走出营帐。来到营帐外。只见众多将士依令而动,不多时便整合完毕。未安也迅速归位等待送别朱能。

    片刻之后,只见张辅身披缟素之服登上高台。

    众多将士见此,纷纷惊讶不已,不知发生了什么变故。不过没有一人小声交谈。可见朱能治军之严。

    张辅目光扫过黑压压的大军,朗声道:“今日,朱大将军因疾而终,殁年三十有七。朱大将军一生为国,临终前仍心挂安南之乱,其丹心可照汗青!诸位将士,让我们共同送朱大将军最后一程!”

    随后张辅话音落地,众多传令兵将张辅之言传入军中。众将士听闻此迅,皆悲伤不已,不少将士落下泪来。朱能虽治军严格,但也身先士卒,深得众将士爱戴。

    李彬身披缟素,跨骑白马,身后跟着一辆披着缟素的马车,自大帐方向而来。

    马车后跟着百名身披缟素的骑兵,众人均面露悲伤。

    马车队伍从大军中穿行而过,马车所到之处,众多将士纷纷单膝下跪,悲声道:“恭送朱大将军!”

    一时间,悲声响彻云霄,直至马车队伍消失在众人的视线之中。

    张辅从怀中掏出兵符,再度开口道:“朱大将军临终前将大将军一职托付于我,日后,便由我带领诸位将士远征安南。望诸位将士化悲为力,攻克安南,以慰朱大将军在天之灵。”

    “攻克安南,以慰朱大将军在天之灵!”四十万大军异口同声道,声音响彻整个龙州大地,安南远征军士气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第一百二十七章兵至安南() 
十几日后,一匹快马奔入京城,直奔兵部。

    兵部大殿之上,许尚书正与左右侍郎议事。

    突然,一名传令兵飞奔而来,高呼道:“报,龙州传来八百里急讯。”

    听闻“龙州”二字,许尚书心中一惊,暗道:龙州向来安定,怎么又会八百里急讯?莫非是安南远征大军的消息?想到这,许尚书急忙吩咐道:“快将急讯呈上来。”

    传令兵奔入殿中,单膝跪地,将急讯双手呈上。

    许尚书,疾走几步,来到殿中。打开急讯之后,愣在当场,随后虎目含泪。

    左右侍郎见此,心中疑惑:许尚书向来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怎么此刻竟然这般失态。二人对望一眼。皆尽从对方眼中看到惊色。

    左侍郎斟酌问道:“许尚书,可是有要事发生。”

    “朱大将军……病疫了。”

    “什么?”左右侍郎听闻同时惊道。

    许尚书敛起悲伤之色,冲左右侍郎道:“明日再来议事,我且将此迅禀报于圣上。”语罢,迈步走出大殿。

    刚过申时。朱棣正在巡视御马监。突然,他觉得有些心慌之感。低声自语道:“莫非是有什么大事发生?”

    这时,一个太监行至其身前轻声道:“启禀圣上,许尚书有要事求见。”

    听闻是许尚书,朱棣威严道:“准。”

    “遵旨。”太监领命退去。

    片刻之后,太监领着一脸悲伤之色的许尚书来到御马监。

    朱棣一瞧许尚书脸带悲伤之色,心中一沉。

    许尚书跪地行礼道:“微臣叩见圣上。”

    “许爱卿请起,有何要事禀报?”

    许尚书虎目含泪,悲声道:“启禀圣上,微臣刚收到龙州传来八百里急讯,朱大将军于龙州病疫了。”

    朱棣听闻此迅,虎目含泪,为之震悼。过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果然应允在朱能身上了,朱能辅朕成就大业,没想到竟然病疫军中。”说着,眼中泪水滚滚而落。

    许尚书见此急忙双膝跪地,哭道:“圣上请保重龙体啊!”

    朱棣上前两步扶起许尚书,道:“许爱卿请起。”随后转头对身旁的太监吩咐道:“传令下去,废朝五日,以悼朱能。”

    “是,圣上。”太监得令退下。

    随后的五日里,早朝、午朝皆废,朱棣在寝宫内悲伤五日,以悼朱能。

    悼念朱能的并非只有朱棣,张辅、沐晟、李彬、陈旭、未安等人几日来也在悼念朱能。大军中不少将士也都心念朱能,化悲为力,行军速度更胜之前。五日后,安南远征军已行至白鹤江边。

    大虞帝国斥候见四十万大军压境急忙飞奔至多邦城,直奔城中将府,单膝跪地道:“报黄将军,敌军四十万大军已经入境,现如今正在白鹤江边。”

    多邦城守将黄晦卿闻言道:“果然不出我所料,还好我早在白鹤江中埋下暗桩,传令下去,让乌将军依计行事,待敌军渡江便退守多邦城。”

    “是。”斥候得令飞奔而去。

    黄晦卿眼望远方,低声自语:“希望乌将军能重创敌军,灭其气焰,不然大虞帝国危矣!”

    不消片刻。斥候飞奔至白鹤江不远的密林之中,冲密林中一位络腮胡男子道:“乌将军,黄将军传令依计行事,待敌军渡江便退守多邦城。”

    乌将军点了点道:“知道了。”随后低声传令道:“众将士听令:待明军渡江便已火箭攻之,若能引爆明军火器赏黄金百两。”

    众将士纷纷弯弓搭箭,只待明军渡江。

    安南远征军行至江边,待渡江之令。

    张辅端坐于马背上望着不远处白鹤江,见江面宽约五十丈,且河岸林深树高,不知是否有敌军隐匿于其中。不远处渡河之桥早已被毁,若想渡河只能搭设浮桥。心中暗道:搭设浮桥不难,只怕会遭到敌军偷袭。斟酌片刻,开口询问道:“众将军有何高见?”

    沐晟率先开口道:“若想渡江只能搭建浮桥,不过只怕对岸必有敌军奇袭。”

    “是啊。”李彬远眺白鹤江对岸密林,“若造船以水军渡河也怕敌军必以火箭攻之。”

    “此乃初战,对士气影响深远,最好一举退敌。”陈旭开口道。

    张辅想了想,道:“若以先锋渡河只怕会死伤不少将士,看来此战颇为不易。”

    “若不如此,只怕会死伤更多将士啊!”沐晟面露忧愁道。

    张辅面露悲色。开口道:“可让将士送死,以命渡河,也颇伤士气。”

    立于一旁的未安,听见众人讨论,看向白鹤江对岸的密林。想了想,提议道:“诸位将军,若是以火油攻之呢?”

    李彬拍手一笑,道:“未佥事此计甚妙,以火油攻林。驱赶出敌军,这样便可以从容搭设浮桥了。”

    “可是,火油要如何运过去呢?只怕火油未至便被射成了蚂蜂窝。”陈旭忧愁道。

    张辅看了看风向,正值南风,且风势颇强。沉吟道:“陈将军担忧不无道理,不过未佥事放火烧林确实乃一良计,只是如何运送火油是关键。”

    黄中抱拳道:“末将愿领士兵前往对岸放火。”

    张辅转头看向黄中,道:“黄将军报仇之心我很理解,不过冒然渡江只怕会白白送了性命。”

    未安见黄中虎目微红。开口道:“下官可护送黄将军渡江。”

    众将目光转向未安,张辅提醒道:“我知道未佥事身怀绝技,不过对岸伏兵数量不详,只怕不是三五十人。”

    “大将军放心,下官心中有数。可护渡江将士无恙。”未安郑重道。

    听见未安这么说,张辅思忖片刻,下令:“黄将军挑选十名精兵,由未佥事护送渡江,放火烧林。若羽箭太多。退回河岸,不要逞强。”

    黄中和未安同时应道:“末将领命。”

    张辅又冲身边一位将领道:“裴将军,若见白鹤江对岸密林有羽箭射出,你令神机营以火炮攻之,以护黄将军渡河。”

    “末将领命。”

    裴将军领命退下。直奔军后神机营而去。

    黄中行至自己所带士兵之中,虎目微红,高声道:“将士们,数月前我们于芹站遇伏,众将士伤亡惨重。现如今。我们杀回安南,报仇指日可待。现在,我们被白鹤江阻了去路,对岸密林之中可能埋有伏兵。我将率兵渡江,放火烧林,逼退伏兵,让大军渡江。现需十名精兵随我渡江,不过渡江必然遭到对方羽箭攻击,这可能是九死一生,诸位有谁愿意随我渡江?”

    众多士兵原本就与大虞军有深仇。此刻又见黄中亲自带兵渡江,纷纷响应。

    黄中感动得流下泪水,从众多响应之人中挑选出十名懂得武功的士兵,来到江边。

    此时,未安已候在江边。望着十名不畏死的士兵,心中打定:定要全力护他们周全!

    黄中冲未安拱手道:“这十人要靠未大人照拂了。”

    “必尽力而为!”未安答道。

    军需官已备好小船,将火油桶装上船,又派士兵送来十二面精铁盾牌,以御箭矢。

    张辅也下马走过来。冲未安、黄中以及十名士兵躬身行礼道:“多谢十二位勇士!”

    十二人回礼道:“为了大明!”

    未安率先上船,持盾居船头,黄中紧随其后,其余十名士兵分居小船两侧。

    “开船!”随着黄中一声令下,小船渡江而去。直奔对岸。

    张辅眼望着小船,低声道:“愿诸位旗开得胜!”

    一旁的沐晟道:“有未佥事在,应该没有大碍。”

    张辅对一旁的将领下令道:“传令下去,待对岸火起,便搭设浮桥。”

    “是。”将领领命退下。

    大军后方的裴将军也登高远眺,身后神机营八门火炮已经填充完毕,只待一声令下。

    十名士兵一边举着盾牌一边划船,小船在平静的白鹤江江面上划行,显得格外显眼。

    白鹤江对岸密林之中,乌将军远远望见小船,疑惑道:“这敌军派一艘小船前来是何意?难道是刺探我方布置?”

    身旁一名副将问道:“乌将军,要不要将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