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剑问情-第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简介:什么是江湖?江湖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江湖亦是蝇营狗苟狼狈为奸。身在江湖,江湖亦在身。一个亡国之君提剑纵马、快意恩仇,携倾国之色饮酒于天涯,在江湖留下一段传说……
://160747
第一章山河易主()
建文四年,燕军南下攻破京城,城内火光四起,鼓角相闻。
奉天殿内众人均面露绝望之色,朱允炆手抚龙椅,星目含泪,战巍巍起身,冲身边近卫道:“将佩刀给朕!”
侍卫双手递上佩刀,朱允炆“噌”的一声拔出佩刀挥向自己的脖颈。
“陛下!不可!”
朱允炆闻声望去,少监王钺跪地痛哭,磕头如捣蒜,鲜血从他额头渗出,滴落在地上,猩红无比。
“当啷”佩刀落地发出一声轻响。
朱允炆快步上前扶起王钺,悲痛万分道:“王爱卿忠心日月可鉴,但朕大势已去,如今只想留个全尸,愿皇叔厚葬于我。”
王钺哭道:“陛下不可轻生,从前太祖升遐时,曾留有一个箱子,并说:‘子孙若有大难,可开箱一视,自有方法’。”
蝼蚁尚且贪生,为人何不惜命。朱允炆大喜,抹掉眼泪,吩咐道:“快取箱子。”
片刻后,有太监四人扛一箱子入殿,箱子的四围俱用铁皮包裹,连锁心内也灌生铁。王钺取了铁锥,将箱子撬开,里面藏着度牒一张,以及袈裟、僧帽、僧鞋等物,并有剃刀一柄,白银十锭,及一张纸,纸上写着:“允炆从鬼门出,侍卫余人从水关御沟出行,薄暮可达神乐观西房。”
朱允炆望着殿上众人仰天长叹道:“天命如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王钺立即取出剃刀,为其剃发。朱允炆看着滑落的青丝悲从中来,青丝尚可复长,江山何日可返?
青丝落尽,朱允炆脱下龙袍,披上袈裟,将度牒贴身藏好。王钺唤来一年轻男子与朱允炆有七分相似,解释道:“陛下需以烈火焚宫,假死脱身。此人将代陛下而死,太祖升遐前寻得此人,一直好生奉侍,只为今日。”
朱允炆走上前去双手托起下跪的年轻男子,目不转睛打量他,颇有映镜之感。喜中含悲问:“爱卿姓甚名谁?朕若能再临天下必追封爱卿为献国公。若不能再起,也必定为爱卿刻牌立碑,日夜祭拜。”
年轻男子受宠若惊,又欲下跪被朱允炆托住没能跪下去,低头回禀:“回陛下,小人卢安,承蒙太祖赏识,保我家族衣食无忧。今能为陛下而死,死得其所!”
众太监纵火焚宫,卢安换上龙袍率先投火而入,顿时变成一个火人,饶是个铁打的汉子也翻滚于地哀嚎不已,朱允炆潸然泪下。
皇后马氏走到朱允炆面前,悲声道:“臣妾自嫁于皇上得天下之宠幸,今日能为皇上而死,无怨无悔!”
朱允炆泪流满面,紧紧拉着她的双手,哭道:“你带上文奎、文圭与朕同逃!”
皇后马氏悲然一笑,劝道:“皇上假死脱身,臣妾不死世人难信,只愿文奎、文圭能侥幸活命,若有来世,我们再为夫妻!”语罢,挣脱朱允炆双手步入火中,众太监、宫女紧随其后。朱允炆欲冲入火中被王钺拦住,只得跪倒在地,拜别火中众人,嚎啕大哭:“诸位用性命换朕苟活于人世,朕无以为报!”
朱允炆三跪九叩后起身,环顾四周,奉天殿只剩王钺及十二近卫。奉天殿熊熊火光在他眼中化作一个曼妙身影,悲声问:“王爱卿,能否再带上林贵妃?”
王钺知道他说的是林茹烟,该女是宁王贡献的美女,姿色倾国,能歌善舞。但自从宁王降于燕王,林茹烟遭诸多大臣弹劾,被朱允炆疏远,远居皇宫一角,此时未在奉天殿上。劝道:“陛下一人出逃已极其艰难,若带上林贵妃恐出逃无望。林贵妃国色天香又有宁王的关系,性命应当无忧。叛军破宫在即,陛下需得快走!”
朱允炆眼望林茹烟所居之地,泪水从眼角滑落,麾衣出走。
残尸遍地,血流成河。
燕军终于攻破皇宫,此时奉天殿已火光冲天。朱棣急忙下令灭火。待火灭烟消,昔日雄伟金銮殿已成断壁残垣,只留下满地焦尸。朱棣望着满地焦尸,眉头紧锁。
一位和尚伏在朱棣耳边轻声低语,朱棣愁眉舒展,欢喜道:“道衍大师深知我心,快请!”
不消片刻,和尚领一人回来复命。朱棣指着满地焦尸来对来人吩咐道:“看看我侄允炆可在其中?”
来人香帕捂鼻,迈着兰花碎步走入奉天殿。柱香过后,该人回复道:“禀陛下,一人身形与他类似,且旧伤之处位置相同,应是他无疑。”
朱棣喜道:“太好了!朕能趁虚破城你当属首功,放心,朕许与你的不日兑现。”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来人跪地高呼。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燕军皆跪地高呼。朱棣放声大笑,笑声竟盖过众人呼声,响彻在皇宫上空。
王钺隐隐听到笑声,加快脚步,来到太平门。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一矮门,仅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
朱允炆伛偻而入,见众人并未跟随,低呼道:“王爱卿!”
王钺虎目含泪,强笑道:“陛下先走,我等从水关御沟而行,随后便到。”语罢,目光扫过十二近卫,十二人眼中均露出坚定神色。他向十二人低呼:“随我来。”
朱允炆望着十三人奔向水关的背影,只得从鬼门穿出。
一叶轻舟浮于水道之中,船上伫立一位身着蓝色道袍的道士。他见朱允炆从鬼门而出,招手示意其上船。朱允炆登船而上,问道:“道长如何称呼?怎知朕在此处?”
“贫道出尘子楚风,昨夜梦见高皇帝,命臣来此守候。”
朱允炆想起太祖,眼看江山易主,不由得胸中一酸,落下泪来。
楚风见其伤感,劝解道:“为无为,则无不治。故而顺天之时,随地之性,因人之心。”
朱允炆熟读诗文,自然读过《道德经》顿时明白其中深意,长揖到地,道:“受教了,多谢道长!”把江山易主之伤暂放一边,抬眼望向水关。
水关之上,十三人被燕军重重包围,插翅难飞。为首军官高呼:“燕王大德,前朝余孽归降不杀!”
“啊!”王钺拔出佩刀,冲向燕军,十二近卫皆拔出佩刀怒吼着冲向燕军。
军官嗤笑道:“以卵击石,放箭!”
“嗖嗖嗖”利箭破空密响,近百支羽箭一窝蜂地射向十三人。
“噗嗤……”十余支羽箭刺体而入,王钺重重地倒在地上,眼睛望着鬼门方向久久不肯瞑目。
十二近卫武艺高强,纷纷磕开羽箭,少有射中,杀向燕军。不过燕军众多,人非圣体,终有力竭之时,最后一名近卫身中数刀缓缓倒下。
楚风侧耳听向水关,细如蚊呐的杀喊声消失于耳边。从怀中摸出一张人皮面具递给朱允炆,嘱咐道:“戴上面具。”
朱允炆不明所以然,不过还是听从楚风安排,戴上面具,觉得面具透气极佳,未有异样之感,不禁心中暗暗称奇。
楚风将手中长篙直刺水中,运功发力,小船如离弦之箭疾射而出。朱允炆不禁高呼:“出尘道长,王爱卿等人还未登船,我们须得等等他们。”
“他们不会来了,我们也需得快走。”
朱允炆“扑通”跪于船尾流着泪朝水关方向拜了三拜。
楚风看到心中暗赞:虽位居九五之尊,却也重情重义。手中再添内力,小船如狂风助力,破水疾驰。
突然,船速放缓,朱允炆一个趔趄,向前看去。只见前方水面一条小船横泊挡住去路,一位半敞胸襟蒙族男子立于船上。
第二章蒙汉争锋()
“阁下将船横于水面,阻我去路,是何用意?”楚风声音不大却蕴含内力,水面被振起层层波纹,传向蒙族男子。
蒙族男子眼望波纹,脸上呈现凝重之色,开口道:“在下奉燕王之命镇守于此,内城之人一律不得出城,违令者……死!。”声音也用上内力,激起波纹,两波纹相撞,“轰”的一声炸裂开来,水花溅起三尺有余。
朱允炆见此一幕,心生惶恐,不由得担心能否出逃。心想:众人舍命为自己换来生路,难道尚未复仇便要殒命于此?上天待我如此不公?偷瞄楚风,只见他一脸淡然,毫无紧张神色,心中担忧稍缓几分。
楚风担心交手引来燕军,自己脱身倒是不难,带朱允炆而走颇为不易。他本想喝退蒙古汉子,不过蒙古汉子武功不凡,看样子难以速战速决,若能不交手再好不过。他打定主意,开口道:“难怪敢夸下海口,有几分本事,想必不是无名之辈。”
蒙古汉子抱拳道:“在下乌力罕,敢问道长道号?”
“原来是灼日手,贫道出尘子楚风。”
“在下虽远居塞外,出尘道长大名也如雷贯耳,道长若想离城,在下定然放行。”乌力罕一指有些惊慌的朱允炆,“若带此和尚出城需得过我这关。”
楚风向朱允炆要过度牒,朗声道:“度牒在此,请灼日手一观。”掌含内力,度牒如暗器射出,直奔乌力罕面门。
“在下不认度牒只认死人!”乌力罕不慌不忙右掌竖立,左掌叠于其后,运力前推,度牒原路而返,且去势更急。
楚风左手画圆,右手自上而下画弧,左右掌心印在阴阳鱼眼之位。度牒被其太极图挡住,飘然落入楚风手掌,物归原主。朱允炆接过度牒细细观察,度牒唯有丝毫破损,不禁心想:丝薄纸张经内力射出可利如暗器,此刻却丝毫未损,看来二人内功已登峰造极。
楚风见乌力罕不肯放行,只得伸出右手,做了个请的手势:“既然阁下不肯放行,贫道只好得罪了,请!”
“早闻中原武林高手如云,今日若能一较高下,正合我意,请!”
楚风脚踏船板飞身而起,足尖如蜻蜓点水,乌力罕也踏水而来,二人战于水道之上。楚风左掌含力蕴而不吐,右掌前拍,击向乌力罕膻中穴,掌间有星耀之芒。
乌力罕只觉得似有天枢星铺面而来,心生无法抵挡之感。他认出这是神乐观绝学七星掌,不敢托大。暗念大日心经,将杂念排除脑外,运足内力,双手如烧红的烙铁,左掌挡住楚风右掌,右手如同利剑直插向楚风胸口。
楚风左掌化作天璇,如天璇星转,带开乌力罕右掌,不过左衣袖竟被灼灼掌风烤成焦灼之色,心道:灼日手果然名不虚传。右腿如秋风扫落叶扫向乌力罕下盘,所过之处激起片片水花。
乌力罕双足沉于水面,借水浮力一跃而起,避开楚风右腿,倒踢其面门。
楚风双掌与乌力罕双足相对,二人以内力硬拼一记。楚风飘身向后,双足足尖在水面滑过,荡起层层波纹。乌力罕以手当足,在水面爆退连连。灼灼手掌使得水面腾起一阵水汽,一个翻身落于船上。
乌力罕一指自己的小船,做了个请的手势。楚风知会其意,飘身而起,踏水而行,落在乌力罕的船上。乌力罕见他站定,将内力促至十层,双手如烈日般灼热,使得空气微微扭曲。
“难得遇到中原高手,今日战个痛快!”语罢,灼灼双掌攻向楚风。
楚风双掌间有星芒涌动与乌力罕战于船上。
二人以快打快,如风起落叶,在船上飘来飘去。虽看似优美,却招招致命,一个疏忽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眨眼间,二人已过百招。
朱允炆看得紧张万分,手心里满是细汗。几次想高呼楚风先走,可转念想起为他而死的众人,把到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心中暗自祈祷:“希望不再累及他人性命!”
打斗声引来一小队燕军,眼见二人交战,纷纷弯弓搭箭,寒光对准楚风和朱允炆。朱允炆见此,不由得心生绝望。
楚风瞥见岸上燕军,略有分神。高手过招,只争一线。乌力罕看到楚风分神,左肩露出破绽,心道:此等对决,还有暇分神。运足内力,灼日手攻向其左肩。
手掌未至,灼灼掌风已扑面而来。楚风眼见灼日手来势汹汹,已躲闪不及,运转“太上感应诀”,部分内力暗转于左肩经脉,隐隐似太极流转。右掌化作瑶光,拍向乌力罕胸口。
乌力罕没想到楚风故意卖了一个破绽,硬抗一记灼日手,攻向自己。此时正值旧力已尽新力未生,只来得以内力护住心脉。
“轰”的一声,小船断成两截,楚风和乌力罕足下各控一截断船滑向两岸。
燕军刚想放箭,乌力罕伸手制止,向楚风道:“今日一战,足慰平生!请!”
楚风艰难抬起左手,拱手道:“承让。”
在朱允炆关切的目光下,飘身上船。一撑长篙,小船疾驰而去。
待小船消失在乌力罕的视野中,他再也压不住伤势,“哇”的一声吐出一口黑血。暗自庆幸道:“还好他凝部分内力于左肩,这掌只得五分功力,不然恐怕我已经下去见阎王了。”
乌力罕调息片刻,缓缓睁开双眼,看到一双鹰眼嵌于三角形眼眶内注视自己。开口道:“道衍大师何时而至?在下竟没有一点察觉,可见大师武功又有所精进啊。”
道衍和尚双手合十道:“贫僧听闻打斗之音前来,双足刚刚立稳,草原武圣便心生感应。武圣被何人所伤?”
“出尘子楚风,他携一和尚离去,不过他中了我一记灼日手,想必也不好过。”
道衍和尚眉头一皱,问道:“可有度牒?”
“有。”
道衍和尚仍不放心,从怀中掏出一幅画,展给乌力罕,追问道:“可是此人?”如果朱允炆在场定会吃惊,这幅画像惟妙惟肖,画中之人正是他。
乌力罕摇头道:“并非此人。”
“那还好,虽说朱允炆葬身火海,可贫僧仍不放心。”道衍和尚说着收起画卷,目光凝着望朱允炆离去的方向。
朱允炆虽逃出水道,可仍心悸不已。看到楚风左肩衣衫灼损,肉见焦色,不由得心生愧疚,认为是自己连累了楚风。
楚风正在运动疗伤,小船顺水而行。内力运转数个周天后,左肩灼烧感稍缓。睁开双眼,见朱允炆眼含愧疚,开口安慰道:“不必担心,贫道并无大碍。”
“朕一人之命,累及数人命丧黄泉,还使得道长受伤,内心如万蚁噬心。”
“命数如此,不必忧心,顺其自然,自有答案。”语罢,楚风起身,抓起长篙,边以内力运船,小船疾驰于水面。不多时,由水道驶入长江。长江浪花翻滚,暗流涌动,大船亦摇摇晃晃,楚风驾驭的小船却稳固如山。
日落长河,百鸟归林。
朱允炆随楚风下船,步行约数里,只见一座山峰直插云霄。待到山脚下,一座高大、宽阔山门映入眼帘,上面龙飞凤舞写着三个大字……神乐观。山门后青石阶蜿蜒而上,状如青龙。
第三章峰回路转()
朱允炆拾阶而上,沿途苍松如画,翠绿成荫。行至高处,山风拂过,有登云踏雾,飘然欲仙之感。朱允炆暗自称赞,心中伤痛稍缓。
柱香之后,朱允炆喘着粗气登上山顶。只见几座宫观依山而建,见水筑桥,因高建亭,就洞修宫,给人一种天人合一之感。
朱允炆跟随楚风穿过三官殿,方才发觉五座宫观暗成五行八卦拱卫中心三清殿。
一位道风仙骨老道手持拂尘向二人施礼,朱允炆急忙摘下人皮面具学着楚风还礼。
老道开口道:“贫道无极子王玉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