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甲午之华夏新史-第3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英国人对于那支曾经的规模较小但是十分精悍的陆军还是十分怀念的。(好吧,布尔战争中英国人的表现与精悍确实有一定的差距。)所以他们十分注重新式战场的防护。按照英国人的说法,英国的坦克可以走得慢,可以装备较小口径的火炮,但是防护必须到位。
“我们可以容忍在20吨的坦克上只装有一门4以下口径的火炮所摧毁。”一名英**官这样阐述他心中的完美坦克。英国人这样想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法国人已经准备好了装备有大口径火炮的坦克歼击车来对付德国坦克,英国人自然不用重复投资了。
“我们的坦克计划装备4面装甲必须在55到20坦克。
在英国人装甲部队列表中,英国人还计划弄一种履带型步兵输送车来作为辅助进攻的手段。英国人在自己对比了双方的战斗资料后发现。单纯的坦克冲锋其实很容易克制,远了可以用战防炮来对付,近了可以发动步兵使用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但是如果有步兵配合的话,那就绝对不一样了,战防炮会被伴随的步兵用轻型迫击炮摧毁或者压制,而发动决死突击的士兵则会被对方的步兵用机枪或者冲锋枪像割麦子一样清理掉。
俄国人其实很快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因为配属的机枪和迫击炮极度有限,所以根本无法将步兵与坦克割裂开。而英国人就狠敏锐的发现了这个问题。可惜的是,俄国人没有这个本事,不代表德国人不行,无论从武器性能还是数量上来讲,俄国人的迫击炮和机枪数量远远不能和德国人相比,如果英法两国对德国人展开进攻的话,恐怕最终能冲上去的只有坦克,然后步兵被阻隔在后面。而数量不多的坦克装甲车也会被德国的火炮一一点名。所以英国人果断的要求弄出一种可以装载步兵伴随坦克冲锋的武器!
“这就是一个用铁盒子围成的拖拉机而已。”当设计师将设计图送到了英国一名军官眼前的时候,这名军官这样评价这个“民转军”的东东。这种装甲车辆可谓是各国新式装甲武器中要求最低的,整个车辆周围有6到弹片。在开始的时候,整辆战车甚至没有装备任何可以称为火炮的武器,唯一的武器就是在车顶和车体前部的机枪,其中车顶的机枪还是可拆卸的!
不过这个东西最大的优势是可以装载一个班的步兵。而且车体侧面还有开口,可以供里面的枪手从车里射击。在英国人的设想中这就是一个可以将步兵安全送进机枪射程之内的武器。而设计师的设计在送到英国陆军部高层中却遭到了质疑,原因很简单,他们无法忍受价值数千英镑的昂贵武器居然只能承担这样一个简单的任务!
结果万般无奈之下,为了让这个设计能够让陆军大佬们同意,设计师同意在车体上部弄一个可以开的盖子,而下面可以放一门迫击炮,炮组可以在装甲盒子的保护下使用8,这个最原始的步兵战车就同时兼容了自行迫击炮的功能。
而除了德法英三个大国之外,还有俄国、意大利和奥匈这样的国家。俄国人在自己的装甲部队被人摁着一顿暴揍之后也想进行一下改变。但是因为工业能力无法和其它国家相比。同时也因为在财政上并不宽裕,所以俄国人选择了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一下修改即可的方式。装备有5机枪装甲车也被用来继续提供火力掩护和镇压暴乱。至于其它的型号的战车或者被认为价格昂贵,或者被认为不适合战场需求而停产。当然了,这个变动是在战争结束后开始的,对华俄战争影响不大。
至于奥匈帝国,这个已经成为德意志帝国小弟的国家,决定跟随着老大的脚步继续前进。这样的话既节省了成本,同时也方便了生产。奥匈帝国和德国的目的非常相似,所以用一套系统很正常。而且因为相对薄弱的工业,奥匈帝国对于这种造价高昂的武器也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至于意大利?好吧,意大利北部的群山环绕,让意大利人根本不用担心 法国人的坦克可以从山区驶过。按照意大利人的说法,如果法国人能把坦克开过来的话,他们早就可以用步兵打到罗马了,所以他们对装甲部队并不是很在意。而是继续发展他们的海军和炮兵。不过为了追赶“潮流”。意大利人还是决定搞一款类似于1号突击炮的防御型自行火炮。这种战车将装备5量在15吨以下。
第七百章 加里曼丹岛()
“这里是景色最优美的地狱。”——摘自《第二次华俄战争纪实》。当俄国大兵们刚刚踏上这个位于热带的荷属东印度群岛后,他们对这里印象很不错,因为是在12月份,所以荷属东印度的问题并不是太热,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随着俄军一批批的进入加里曼丹岛参加对抗华夏海军陆战队的战斗,俄国人发现他们正在逐渐陷入一个死亡的泥潭。而且越来越深无法自拔。
开始俄国人打算在滩头阵地阻击华夏海军陆战队的攻势,在他们看来华夏陆军这种行为很大程度上属于一种牵制和骚扰行为,并不会有太大的规模。当第一批3000名俄荷士兵在军官的带领下将数量不多的几门7备屠杀登陆的华夏军队的时候。首先出现在他们面前的不是华夏军队的登陆舰,而是一艘艘战列舰。对海军没有太多了解的俄国士兵虽然分不出他们对面的是什么。但是他们十分清楚,上面的重炮不是自己这点兵力可以抵挡的!
面对凶猛的炮火,连6寸以上火炮都没见过的俄军二流部队的官兵迅速崩溃。在如同炼狱般的战场上,他们抛弃了火炮和机枪,在火与血的海洋中挣扎着。短短十五分钟的炮击就摧毁了3成以上的俄荷士兵和几乎全部的重装备。以至于在华夏海军陆战队登陆后,俄荷部队几乎没有什么抵抗就退出了阵地。
加里曼丹岛作为世界上第三大岛屿。总面积达74万平方公里以上,其中除了英国人占领的西北一角之外。荷兰人手中还有将近54万平方公里土地。这意味着什么?即使俄荷联军能有5万人,那么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一个人要负责守备10平方公里以上的地区。但是实际上俄荷联军真正能算的上战斗人员的,能扛枪打仗的连4万都没有!
岛上根本就没有防线可言。对于华夏海军陆战队来说,只要能找到道就几乎可以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双方基本上都没有重型武器。岛上没有坚固的要塞需要攻破。绝大部分地区用手中到步枪和60迫击炮就可以解决。俄国人兵力不够,华夏陆军兵力同样不够,但是有一点不同的是,在加里曼丹岛。华夏海军陆战队可以获得依然留守在这里的华人武装的支持。这些土生土长,又长期从事各种“巷战和武斗”的华人社团中的准军事人员绝对是最好的向导和辅助力量。
在华人准军事人员拿到崭新的武器和各种装备后,其战斗力绝对高过从遥远的北方赶来的俄国大兵。尤其是在巷战和丛林战中,往往一个排的俄军还被一个班的华人准军事人员打的满地找牙。原因很简单,俄国任何一支军队可没有接受过如何在热带雨林中战斗和生存。不要说打仗了,单纯热带雨林中各种带有毒素的昆虫和节肢动物、蛇类还有炎热潮湿的气候,各种热带病等等就可以将俄国大兵们搞的七荤八素。
所谓的大规模交战几乎在华夏海军陆战队登陆后就根本就没有爆发过,大队的俄军在加里曼丹岛南部登陆后在前往北方的战区的过程中,就因为各种非战斗原因而减员3成左右。而且沿途还要遭到华人准军事人员的伏击和骚扰。当然这些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最关键的问题是。这好几万人吃什么!
荷属东印度最为精华的部分是爪哇岛。而除了爪哇岛之外。在20世纪初加里曼丹岛几乎还是当地土著和华人为主的。而且整个荷属部分的人口并不多。再加上道路不畅和交通工具缺乏的问题,粮食和补给的运输根本不够让大规模军事行动的需要。这一点同样适用于华夏海军陆战队,所以后者一般在华人较多的地区活动。或者在靠近沿海的地区行动,反正内陆多是山地和丛林。这种地方谁进去谁死。华夏军队可以通过从华人社区筹粮和海路运输来维持。
但是俄国人怎么办?加里曼丹岛的东部沿海几乎是华夏海军的后院,俄荷舰队经过两次大战后不敢轻易远离巴达维亚港。而在爪哇海中,是华夏海军的各种潜艇的游乐场。打沉一艘船就意味着1个团的的补给和武器化为乌有。至于说在荷兰人的帮助下向当地土著“筹集”给养。先不说当地土著散居的地方能不能为成建制的俄军搞到给养。单纯从距离上来说都不现实。加里曼丹岛面积广阔,河流密布。如果把这些东西运过来就是个问题。总不能指望着当地人用独木舟来搞运输吧?更何况荷兰人和俄国人从来没有“公平交易”的想法。
于是乎,一些分散的俄荷军队不惜用手中的武器去抢!如果是平时的话,倒也没啥,反正荷兰人的警察对付当地土著绰绰有余。现在对付当地土著依然绰绰有余。但是奈何人家打不过你还跑不过?本来华人和当地原住民之间就有各种各样的冲突,但是一般情况下双方还是比较克制不会见血,尤其是在十多年前华夏海军的前身北洋舰队血洗了巴达维亚之后。土著们似乎明白了一个道理,别看那些华人们平时比较容易说话,但是这要是惹急的话,那是绝对比荷兰人更加可怕。在巴达维亚城中被各种火炮和机枪屠戮一空的土著集聚区就可以看出。
而且当年炮轰巴达维亚城还带来了很多其它很多变化,这是让当地人始料未及的。首先,他们对荷兰殖民者背信弃义的行为表示了极端的不满,明明是荷兰人唆使他们。表示他们可以“光顾”一下华人的商铺,可以“拿走”一些商铺和财务,可以“教训”一些不开眼的人。但是当事情真的闹大的时候。荷兰当局却选择了明哲保身。眼看着土著倒在机枪和各种口径火炮的攻击下。再加上这一事件后,荷兰人再也不敢过分压榨华人了,那么赋税和劳务就转嫁给土著了,这么一弄朋友都变成敌人了,更何况当地土著和荷兰人根本算不上朋友!
而另外一件事就是土著居然和华人找到了一些共同利益。华夏需要荷属东印度出产的天然橡胶、锡矿等等特产。自己无法直接插手,华人自然就成了代理,而华人缺乏足够的廉价劳动力,而土著除了劳动力其它什么也没有。既然土著们已经知道对面的华人已经不是自己能随意欺负的了,那么为了生活,就必须接受雇佣。再加上无论是土著还是华人对荷兰人都十分的憎恨,那么双方就更合得来了,虽然之间的摩擦依然不少,但是至少当地土著的部分弱势群体已经开始和华人合作,而在这场大战中,这种合作更加深入。
当然了这些对于俄国人来说都是小问题,没吃的,可以抢实在不行自己找,没武器可以不打仗。反正地方这么大,自己要是找个地方窝起来,华夏海军陆战队还真找不到,但是你说要是生病的话那怎么办?各种热带病和带着各种致命毒素的生物,甚至连老天都不算放过这些从北方来的家伙。
别的不说,就一种叫疟疾的疾病就让俄国人非战斗减员达到2成以上!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常在江湖混哪有不挨刀?在热带雨林里哪有不被蚊子叮的?被蚊子叮多了,哪有不染疟疾的?虽然当地人也一样挨叮,但是好歹也是多少年来自然选择的结果,能活到现在的多少也有些抵抗性了,甚至在此次参与站战斗的华夏海军陆战队也多选择了南方士兵,就因为考虑到这一点。
俄国人就算考虑到了也没有这个条件。虽然荷兰当地政府打算储备一批奎宁等药品,但是打算和实际情况总是有差距的,而且就算储存了一批药物。实际上能发到前线官兵手中的有多少,这恐怕只有当事人知道了。再加上海上沉了一批(被潜艇打了。)陆上被抢走一批。就算有少量奎宁,也绝对不够前线人员用的,而且偏偏疟疾这种东东是急性的,一旦发病很快就会致死。所以这可让军队中的医护人员和牧师有的忙了。
“在这里,我们的第一目的不是战胜对手而是生存,这里的一切都是我们的敌人。这里的气候、人、动物甚至是植物都在无声无息之中杀伤着我们的士兵。军队的士气和战斗力很开就在烈日的暴晒下,在无休止的袭扰作战中,在各种疾病的折磨中丧失殆尽。到最后我的士兵和军官根本就无法称为军人,他们衣着褴褛,精神涣散,被疾病折磨的犹如一具具活着的骷髅一般。”战后一名俄军军官在回忆录中这样表述当时俄国人的处境。
就这样,原本计划中华夏海军陆战队已经考虑在没有群众基础的敌后打一场常规战和游击战相结合的战争,结果因为各方面的原因使得这场在加里曼丹岛的战斗进行的相当轻松。守住几个重要节点,然后袭击疲敝不堪的俄军就成了日常任务。反而使这个战场成为了最轻松的战场。
感谢书友ptly的评价票~~~。
第七百零一章 生存还是毁灭()
“我们的新船就要来了,是法国人的丹东号和伏尔泰号。都是崭新的战舰,而且在孟买港进行了彻底的检修和维护。到达巴达维亚后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参加战斗,这样的话,我们的战列舰数量将达到7艘。我们还有3艘快速战列舰,这样的话我们的实力基本上就和华夏无畏舰队达到了一个水平。”看着凝视着窗外的马卡诺夫,埃森有些兴奋的说道。
“嗯,如果单纯从无畏舰的数量上来说我们确实有一个微弱的优势。但是要放到实战中的话,这个劣势比第二次爪哇海战还要大。我们损失了3艘战列舰,1艘快速战列舰和3艘装甲巡洋舰。”马卡诺夫不以为然的说道。“对了,华夏海军那边怎样?他们的舰队情况如何?”
“他们的巡洋舰已经全部退出战斗序列了,存活下来的装甲巡洋舰也被送到了一个港口,只是进行了最基本的处理,并没有进入船台维护和修理,在下一次海战中,我们很可能看不见这些战舰的身影。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也就是说我们需要对付华夏海军的9艘无畏舰和3艘前无畏,对了,还有一条可恶的德国巡洋舰!”提到沙恩霍斯特号,埃森不禁咬牙切齿道!如果说整个俄国舰队中谁最痛恨沙恩霍斯特号的话,那肯定是埃森莫属了,埃森甚至认为,如果没有这艘德国战舰搅局的话,自己还真就能成功呢!
从公正的角度来说,沙恩霍斯特号的死磕能力在华夏舰队主力舰中绝对是最后一个,不仅打不过新式的无畏舰,甚至连宁海级都不如。但是杨用霖等人高明之处就在于真正做到了物尽其用。如果将其编入主力舰队的话。可能并不会有太大的作用,无论是对于杨用霖还是对于叶祖硅来说,多6门11寸炮真不算什么。但是放入诱敌舰队那就不一样了。
伴随着沙恩霍斯特号的加入,华夏海军前无畏舰队在数量上居然有了优势,而且经过可以安排,沙恩霍斯特号在最开始就击毁了俄军一艘装巡,从而让战场的形势一度倾向于华夏海军。而到了最后,在战局向着糜烂方向发展的时候。又是沙恩霍斯特号死死的拖住了对手,以至于最终坚持到了主力舰队加入战斗。
胜利往往取决于谁能坚持到最后,如果没有着一艘袖珍战巡的话,华夏舰队也许在刚一开始就是绝对的劣势。5艘装甲巡洋舰肯定没得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