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蜀锦人家-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年兄长帮不了忙。白送给太守那些银钱。杨石氏心里本就不痛快,顺势对着邹氏发作起来:“闭嘴!”她逼视着邹氏低声说道,“赵家人就在隔壁!节度使大人曾是两朝宰辅,他定的锦王绝对错不了!”
她的眼神钉子似的钉在邹氏脸上。杨邹氏顿时怂了,嘀咕着:“我这不也是为家里着急……”说着就缩躲在了杨二老爷和儿子四郎的身后。
杨大老爷淡淡说道:“今日如果是赵家得了锦王,出门见了面,都记得向赵老太爷贺喜。免得被人说我杨家没有容人之量。谁要敢惹事生非,招来节度使大人不满。我便开祠堂勾了他的族谱。免得连累全族之人。”
他很多年没有当家管事,这时威严的目光在屋里扫视一遍,看家中所有人都敛息应下,这才放了心。
“都给我记好了。节度使大人最是公允。他判谁家是锦王,就一定没有错!”
“是!”
众人在焦急不安中等了小半时辰,二楼厅门大敞,行首走了出来,高声说道:“今年斗锦,好锦纷呈。新锦王是——”
看过赵杨两家的锦,别的织锦大户都不再对锦王抱有希望。只有赵杨两家竖直了耳朵。
赵修缘闭上了眼睛。如果得到锦王,牛家功不可没。就算赔上他的姻缘,他也认了。反之,他输掉了赵家梦寐以求的锦王,还输掉了季英英。
四周的声音像是突然消失了。行首的声音悠悠从前面飘了过来。
“新锦王是三道堰赵家!”
赵修缘一口气悠悠吐出。他睁开了眼睛。
对面厢房的竹帘不知何时已卷了起来。侍婢们簇拥着牛夫人与三位娘子正要离开。
一位穿着湖蓝色衣裙,脸上蒙着月白轻纱的女子正望向这边。赵修缘心中一动,凝目看去。
她看得不是自己。赵修缘顺着她的目光转向了左边,杨家?
第64章 散花夜宴()
对面两间厢间的窗口同时站着两个年轻男子。一个穿着蓝色织团花锦,束着金丝网冠。正弯腰搀扶起白发苍苍的老父,正要离去。一个身着银红锦袍,身姿挺拔,双手正扶在窗棂上看了过来。
牛五娘感觉到了赵修缘的视线。她微微偏过头,回望过去。
大袖衫勾勒出她皎好的身姿,如莲花般娉婷。看不清她的容貌,赵修缘能感觉到她身上散发的大家闺秀气质。
他没来由地感觉到,牛家这位轻纱覆面的小娘子就是自己的未婚妻。不,他不喜欢她高高在上的模样。他脑中突然闪过了季英英的脸。英英她人呢?这时,赵修缘才从得到锦王的兴奋中清醒过来,想起了季英英。
赵修缘移开目光,匆匆扫视着下面的敞厅和散座。他没有找到季家兄妹。她不是被杨三郎接走了吗?难道他二人就没有来观斗锦?不,不会的。她一定会来的。那幅锦得了锦王,她看到了吗?他多么希望台下欢呼雀跃的人群中也有她的声音。
“英英……你再不会见我了是不是?”他情不自禁喊了声她的名字。理智告诉他,她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用崇拜欣喜的目光看着自己。她再也不会开心地蹦起来夸他:修缘哥哥,你最厉害了!
这一次,他是真的永远失去她了。这个认知让赵修缘脸色一白,恍惚起来。
没得到锦王之前,他心里刻满了锦王二字。得到锦王之后,他心里全是季英英的身影。
他要去找她。他要告诉她,这幅锦能得锦王都是她的功劳。每一次听见她配的色给他的织锦添了彩,她都快活得不得了。这一次是得了锦王,她一定会再开心起来的。
赵修缘被这个念头驱使着,转身就往外走。
“二郎,你要去哪儿?”
赵老太爷轻轻的一声问句像盆凉水浇醒了赵修缘。他停住了脚步。他的耳边又回响起季英英的那三句话。每说一句,她就离自己远上一程。楼下仍在欢呼,长长的鞭炮噼里啪啦响成一片。节度使大人亲自执了红绸披上了那幅临江仙菊锦。赵修缘突然间又回到了行首宣布锦王的那种状态。四周的声音渐渐消失了。心情就像喝完的酒杯,空荡荡的。
“我要去找她!”没有人能让他的喜悦翻倍,除了季英英。
赵老太爷走到他面前,冷冷的目光让赵修缘再也无法说出更多的话来。赵老太爷淡淡说道:“娶妻求贤。赵家人争了二十几年,终于从杨家手中争回了锦王。赢一次容易,保它一世却难。二郎,你要学会克制与冷静。你会是继任家主,你需要妻族的力量。哪怕不娶牛家娘子,如大郎一样,你的妻也不会是小染坊家的娘子。”
赵修缘一震:“祖父,当时你答应过我。”
赵老太爷无需掩饰:“祖父不过是怕你乱了心,毁了斗锦!季二娘有才,可用之。”
季英英太渺小,可以用她的才,不必娶之。
“今晚的散花楼夜宴,将是我赵家声名鹊起的一晚。牛副都督会将你引荐给节度使大人,我会宣布,你是赵家继任家主。”赵老太爷柔和地笑了笑道,“你若不来,意味着你放弃。我会想办法赔偿牛家。”
赵老太爷说完领着赵家人出了厢房。
那天在松涛院他就想明白了,他没得选择。赵修缘望着对面的牛五娘翩然离去,转过身追上了赵老太爷。
……—……
斗锦以赵家夺得新锦王结束。盛会仍在继续。那幅临江仙菊锦披红挂彩,被行会雇来的闲帮们抬着,敲锣打鼓,热热闹闹地去了散花楼。
李太白《登锦城散花楼》,写下这样的诗句:“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飞梯绿云中,极目散我忧。暮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散花楼是益州城的四大名楼之一。据传乃天女散花之处。伫立在两江汇合之处的园林中。楼的四周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园林之美能与长安上林苑媲美。
每年斗锦结束之后,锦业行会都会包下散花楼设宴。华灯初上,楼中丝竹声起。二十几年来,赵家第一次成了宴会的主角。
尽管杨大老爷告诫家中人谦和对待锦王易主的事,杨家众人心里都不是滋味。这种自高处一脚踏空的感觉,难与外人道也。
正中一桌是行首与新锦王赵家家主赵禀松坐了末座,陪着桑长史,太守,牛副都督与节度使大人。
杨大老爷和赵老太爷同桌,陪同今天请来当裁判的名士宿老。
杨静山是杨家现任家主,这么多年第一次从主桌退到与织锦大户们一桌,心里再不好受,也只能挤出笑脸来。
杨家失了锦王,面上还要摆出一副宽容的姿态。杨家嫡支三房除了孙儿一辈,男丁悉数到场。杨静渊虽是庶子,却是掌家大房的儿子。也和二哥杨静岩坐到了同一席上。正与赵修缘坐了个面对面。
这一桌泾渭分明。一半是赵家子弟,一半是杨家儿郎。
赵家大郎赵修诚性情温和,说不来讥讽嘲笑的话。赵修缘觉得摆在大厅正中的菊锦就足以让杨家难受了,无需再炫耀多嘴。其它的赵家子弟年纪还小,两位哥哥不开口,他们也闭上了嘴。
让杨家儿郎笑着恭喜夸耀,也是强人所难。从落座起,这一桌就充满了一种诡异的安静。
杨静渊和赵修缘的目光在空中无声地撞上。赵修缘恨他与季英英熟捻纠缠。杨静渊看不来赵修缘对季英英忘恩负义。两人直勾勾地盯着对方,像两只争地盘的狮子。
杨静渊感觉胸口那方锦帕越来越烫,话不吐不快:“赵二郎,听说这幅菊锦是你亲手所织?这幅菊锦立意巧妙,就像是以菊喻人,画的是美人临波,欲飞升而去。胜在配色极为巧妙,利用光影变幻,让画活了起来。赵二郎早能想出这样的绝佳配色,这锦王匾额,去年就能抬回赵家去了。我说的对吧?”
去年,杨家不过是织了幅活灵活现的猛虎下山图,就得了锦王。不似今年,有了新锦。反而输给了赵家。
赵修缘的脸色顿时变得古怪起来。杨静渊话里有话,难道季英英将配色之事告诉了他?她,是在报复他背弃鸳盟吗?她嘴里口口声声说不怨自己,心里却恨透了他。英英,你好狠!你竟然让杨家质疑赵家根本没有实力夺到锦王。
他笑了起来,瞳孔微微紧缩,一字字说道:“杨三郎,你懂得织锦吗?”
庶子,永远不能承继家传的织锦技艺。永远无法掌握织锦的决窍。你杨三郎,不过是杨家养出的废物!
干柴烈火,一点就燃。
第65章 狼来了()
庶子是不能学家传织锦技艺,可谁说他就非要喜欢呆在织房里踩着织机学织锦?可世上总有那么一些自以为是的人,喜欢把自己的爱好强加在别人头上。你说不喜欢,他说你吃不到葡萄嫌酸。你说喜欢,他就嘲笑你再喜欢也沾不了边。
讽刺他是妾生子么?可他从没感觉自己比人低上一等。杨静渊斜挑着眉睨视着赵修缘,从怀里掏出那方锦帕来放到鼻端轻嗅了下:“我不懂得织锦,我懂得女人。”
锦帕没有展开,但赵修缘一眼就认出来,正是季英英重新配色所绣的那块。他蹭地站了起来,一手指着杨三郎,脸上的神情变得狰狞起来。
杨静渊将锦帕又揣进了怀里。他收了笑容,睨视着赵修缘慢条斯理地说道:“你最好把指着爷的手收回去,免得爷砸了你赵家的喜宴!”
熟知他脾气的杨二郎唬了一跳,节度使大人还在上首坐着呢,万不能叫三郎掀桌把赵修缘给揍了。他伸手用力揽住了杨静渊的肩,皱眉说道:“赵二郎,我兄弟哪句话得罪你了?夺了回锦王,就瞧不起我杨家是吧?”
杨家人显然心里不痛快。但起了争执毁了喜宴,损失最大的还是赵家。旁人会说杨家小气,难道就不会说赵家才夺了一回锦王,就轻浮骄傲?赵大郎赶紧起身低声劝道:“二郎,今天是咱们家的喜宴。”
别人都不明白,杨静渊有多可恶。他无耻地撩拨自己,倒成了自己理亏。赵修缘蓦地收回手,牙缝里蹦出一句话来:“是我的,谁也夺不走!”
众人都不明白他突如其来的话是什么意思。杨静渊冷笑:“赵二郎,你要得起吗?”
他把惆怅隐在笑容之中。季英英喜欢赵修缘,喜欢到只敢背着他落泪的程度。杨静渊觉得自己很讨厌赵修缘。他就要娶牛家小娘子了,还敢声称季英英是他的。让她当妾吗?他怎么有脸说?
赵修缘坐了下来,眼里闪动着一丝晦暗不明白光:“你瞧好了便是。”
杨二郎感觉胳膊下杨静渊的身体都绷紧了,生怕他甩脱自己跳起来。这个庶弟真真是被母亲宠坏了,脾气上来才不会理会节度使是否在场。他毫不怀疑赵二郎再说一句难听的话,三郎绝对会出手。他用力地压着杨静渊,急促地说道:“三郎,别惹祸。”
如果不是考虑到杨家的立场,我早把他揍成乌鸡眼了。杨静渊哼了声,偏过了头。
一个压着,一个拦着。两人总算从剑拔弩张暂时消停了。
这时,突听到上席节度使大人的声音。
“……今年斗锦,杨赵两家各有特色,本是仲伯之间。本官以为新锦依旧是锦。但赵家这幅菊锦通过巧妙配色,使锦的美感又上层楼,更值得推广学习。”
“大人言之有理。在下也认为今年的锦王归于赵家,名副其实。”
牛副都督趁机对刘节度使说道:“赵家织出这幅菊锦是赵家主的嫡子。”
赵禀松满脸放光:“回禀大人,这幅菊锦正是犬子亲手所织。”
节度使大人点到了赵修缘的名字。他站起身,高傲地看了杨静渊一眼,于众人艳羡的目光中走了过去。
“三郎,你忘了爹怎么说的了?杨家今天一定要大度容人。”杨二郎也憋着气,为了家里的颜面只得压低了声音苦苦劝说。
杨静渊此时才一把挣开他的胳膊,没好气地说道:“二哥,我知道。”
杨静岩才松了口气,就听到杨静渊道:“节度使和太守大人应个景就会走。等走了我就搅和了这桌宴。省得憋气!”
说到底杨静渊还是要动手砸场,杨二郎骇得心跳都要停了,赶紧给杨四郎使了个眼色。
杨四郎明白这是叫自己给大伯母报信去。这回,大伯母总该请家法收拾三郎了吧?他幸灾乐祸地悄悄溜下了桌。
听说赵修缘才十八岁,刘节度使笑咪咪地看了牛副都督一眼,意思是这女婿一表人才,又有才华,找得不错。
牛副都督低嫁女儿,冲的是赵修缘将来会坐上家主的位子。女儿成了当家主母,才不会委屈。他笑呵呵地开口说道:“大人有所不知,赵二郎是赵家下一辈最出色的子弟。将来赵家锦必在他手中发扬光大。”
被牛副都督拿眼神盯着,赵禀松又得了老太爷应允,起身回道:“不瞒大人,犬子已被定为赵家继任家主。”
“英雄出少年,前程无量哪。呵呵!”刘节度使赞了几声。
“大人过奖了。”赵修缘不动声色地看了牛副都督一眼,心想谁说武将鲁莽?牛副都督脸上就差没写着我是扮成猪的老虎了。这般强势,将来赵家只能把牛家娘子供起来。一想到要娶尊菩萨回家,他心里对季英英的执念又深了一层。
赵修缘行了礼离开后,刘节度使起身说道:“诸位,宫中娘娘们对蜀锦甚爱之。令本官搜罗蜀中奇锦献之。本官见到赵家这幅菊锦后大为惊叹,深以为奇。赵家便以此菊锦为例,织百匹贡锦。杨家新锦堪比油衣,定织百匹贡锦。另外,本官觉得今年进了斗锦前十的锦都非常不错。每家照斗锦的标准织贡锦五十匹。明年秋日为期。”
“本官也不白拿,府衙以每匹十贯的价收购这批贡锦。”刘节度使笑道,“若诸位的锦得了圣上赏赐,本官与有荣焉!”
寸锦寸金,一匹锦府衙只出十贯。相当于十两银子的价就收了。圣上也不会赏自己这些织锦户,只会赏赐搜罗贡锦呈上的刘节度使。
参加决赛的斗锦户们都有种牙疼的感觉,捂着腮吸着凉气,难受得不行。
赵禀松的脑袋嗡地一声炸了,头皮发麻,声音都不像是自己的了:“大人,巧手难织寸锦。织这幅三尺锦画从起稿配色装配织机到最后成品,就花费了大半年时间。一年想要再织同等质地的百匹锦,怕是难以交差。”
杨大老爷转过头,朝长子杨静山轻摇了摇头。赵家若能减半,杨家也减半。减不了再说。新锦的织法反正要传授出去,织锦户们一起开工,百匹新锦算不得什么。杨家赔得起这笔损失。
他见赵老太爷也变了脸色,不由讥讽地想,今年你们请来节度使大人做主判,没想到引来一头贪狼。
第66章 谋算()
牛副都督跟了刘节度使多年,心知他一心想讨好京中,以图升回内阁返回长安。刘节度使走了,他却不见得能高升。赵家已经是亲家,他不得不帮。牛副都督低声说道:“大人,像菊锦这样的奇锦多了,就不足为奇了。宫中娘娘们谁不爱新鲜?”
刘节度使一想,还真是这样。宫里能为自己高升出力的娘娘也就那么两三位。他寻思了下改了主意:“赵家就织二十匹锦吧。其中十匹照十样锦的花样织。十全十美。取个好意头。另外十匹就以菊锦为范本,织十种花卉。本官要的是奇锦,一定要织的和这幅得了锦王的菊锦一样活灵活现。”
十样锦,十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