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筝歌-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拖着腿伤,踉跄吃力地跟在他们后头。

    一个小将跟着道:“不过,此事我们是不是该跟李延庚参将汇报一下?”

    我脑袋一转,马上想到不行。李延庚若是知道了这出鸿门宴,一定会有所怀疑。于是连忙说道:“还汇报什么?降书已经拿到了,我们择日就启程回广宁给王大人报信吧!李将军也说了,我们的行踪已经惹人起疑了,应当尽快撤离。”

    孙行停下来,瞧了我一眼,狐疑道:“你的腿怎么了?前几天还好好的,怎么就拐了。”

    “我我私会四贝勒,被抓去候审,幸亏李将军救了我一命。”我解释道。

    “你消失了这两日,做了什么,最好如实交代。别让我发现你心怀不轨,背着我们搞什么小动作。”

    我心里打着鼓,撒的谎越多,心中就越不安。

    “我只是个女人,你们也未免太高估我了。”

    “也是。我看你除了记挂你那个情人外,也无心他事。”

    孙行正乐开花,于是没有多搭理我,“反正降书已经拿到了。不过临走之前,去见一见李参将还是要的。也好商榷下一步的计划。”

    幸得这天李延庚并不在府上,而是被派去了别处巡防。孙行一众人只得无功而返。

    我想到,李延庚不会走得这么巧,一定是李永芳留有后手,怕孙行会跟李延庚通气,以免露陷,才特地提前支走了他。散宴前,李永芳还给了孙行明日出城的手令,也就是说,只要李延庚明天之前赶不回来,那么我们就会神不知鬼不觉地踏上回广宁的路途。到时辽阳和广宁,再要通信,李永芳有所防备后,更是难上加难了。

    这一整出局,可谓是为孙行而设,他自投罗网,还浑然不觉。仍在热络地聊着回广宁后立功升官的事情。

    入夜时分,各自回屋后,我独身一人来到院中,望着辽阳的月亮。

    这是我在辽阳的最后一晚,我和皇太极约好了子时相见。今晚本不是告别,却胜似告别。

    未候多时,他行色匆匆地赶来,身边未带侍从,与我相拥过后,便牵我出了府苑,只见外头拴着他的坐骑。

    “走,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他不由分说,拉我上了马。我坐在他身前,他用裘衣裹住我,胸膛紧贴着我的后背,阵阵暖意传来,令我无比的心安。

    我尽量不去想明日的离别,只专注于此时此刻有他作伴的甜蜜。

    我们一路往东,行过了太子河,只见眼前是一座巍峨高耸的城楼,虽仍未完工,但却依稀能见那宽檐宫殿。这就是传闻中的“东京城”吧。

    皇太极勒马在一处城墙之下,振声说道:“这个地方,将会是东京城的西门,也就是日后正白旗的驻地,名作‘怀远’。”

    “怀远”我轻念了一遍。

    他将我搂紧了几分,温热的气息吐在我的耳边,“等你从广宁回来,这里也该建好了。到时我会在这里给你建一座宫殿,一座只属于我二人的宫殿。”

    “你阿玛一定会觉得你疯了。”我无奈道。

    “是又如何,又有什么关系?”他笑叹,“人生在世,不就是为了得偿所愿吗?”

    “真是拿你没办法有时候老成得不行,有时候我又觉得你还是个小孩儿。”

    他明明比谁都精明,却有时却又显露出稚气的一面来。我一个无名无姓的罪人,如何能上得了台面,别说是宫殿了,我就算安然无恙地戴罪立功回到辽阳,努/尔哈赤肯放我安养度日,只怕也不会首肯我们的婚事

    他干笑了两声,自嘲道:“当年就因为你说我还是个小孩儿,害我气郁了好久,在家吃了一个月的三七。吃得大冬天里流鼻血。”

    我忍俊不禁,“你自己说说,这还不是小孩儿干出来得事情?”

    “只要能投你所好,我才不在乎傻不傻呢。”

    我甜蜜地躲进他怀中,打趣道:“也对。你都三十岁了,还在哭鼻子。”

    他轻咳了一声,面露堪色,“这件事情,你不许告诉豪格。”

    我遥想起那个我们重逢的夜晚,他湿润的眼眶看见心爱的人流泪,就如拿火灼烧我的心一般煎熬。何况他是谁?他可是那个将来会建立大清的清太宗,一个开启了大清三百年传奇诗篇的皇帝。

    我转过身,捏了捏他的耳朵,“我不说,但是你要答应我,男儿有泪不轻弹——不许再哭了。”

    “那是当然。”

    “也不许再做那些傻气的事情了。平白无故下斩首令,你明明不是那样的人;刻意冷落府上的女眷,你明知只会适得其反。”

    明明从广宁回来后,我们就能团聚了,再不用忍受相思之苦。可不知为何,今晚却有几分像是诀别的气氛。我想要一鼓作气地,把心底的话都说给他听。

    “在这世上,你只能是我的夫人。别说是孙行,谁要是敢坏了你的名节,我一定杀了他。”

    他丝毫没有怯懦之意,眼神正如那日听到我说我乃孙行妻眷时一般固执。

    “除非你亲口告诉我,你不爱我了我就放你走。”

第104章 【相见时难别亦难】() 
我摸摸他的下巴,“你这么好,我怎么可能爱上别人。

    他满意地点头,一拉缰绳,又往西边走去。

    夜风凛冽,他又带我去看了几近完工的八角汗宫大殿,和这按照八旗的旗号方位所设的内治、抚近、怀远、外攘、德盛、天佑、福盛、地载八门。一直待到夜深了,却也毫不觉倦。他同我提到八旗,我才想起了这阿济格当日带着镶黄旗前来擒拿我一事。

    “镶黄旗,难不成是十二阿哥在管?”

    皇太极神情凝重地点了点头。

    镶黄旗乃是上三旗中的地位最高的一旗,这个阿济格年纪轻轻,又毫无战功,如何能一人统领一旗呢?

    “不仅如此,阿玛还把正黄旗交给了多铎。”

    多铎我记得他比多尔衮还要晚出生几年,应该还是个满地打滚的孩子才是啊。难怪皇太极那日会因为大妃的事情大发雷霆,按照如今的形势来看,大妃不仅没有受到私通代善而被休一事的影响,反而愈加得势。

    “我气就气在,与其我费尽心思,换来得却是今天的局面。倒不如就让二哥去当那个储君。也好过让这个老十二成天为所欲为。”

    阿巴亥吃过一次亏了,按她的性格,一定会变本加厉的想尽手段,扳回一局。她能重获哈赤的宠幸,证明哈赤对她还是有感情的。不然也不会在出了妻妾和儿子私通这等丑闻的情况下,还是原封不动地让她坐回了大妃的位置。并将正黄旗、镶黄旗两旗交到她的儿子手上。然而我奇怪的是,除了正黄、镶黄、正白三旗外,剩下五旗中,镶白旗主是褚英的长子杜度;正蓝旗主是三贝勒莽古尔泰;镶蓝旗主是二贝勒阿敏;正红旗主是大贝勒代善;镶红旗主是代善长子岳托。这里头唯独没有多尔衮。

    如果是按年龄长幼来授旗主的话,那连多铎都有了一旗,不可能没有多尔衮的份。这个清史上赫赫有名的摄政王,怎么会在哈赤时期,连一旗都分不到?

    这下勾起了他对大妃一党的忿恨,我有些不安,宽慰他道:“善恶有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你不要太介怀了。”

    “我不信天命,只信我自己。”

    他发狠道,“总有一天,我要用自己的手段,让她把欠我们的都还清了。”

    “你怪塔尔玛执念太深,你有何尝不是呢?”

    我叹息。冤冤相报何时了?阿巴亥赐我鸩酒,他用手段迫害阿巴亥,日后难免阿巴亥的三个儿子不会怀恨在心,再把报复施加回皇太极、甚至他的子嗣上。我遥想到了历史上,顺治和多尔衮的纠葛。仇恨的种子,便是这样与日俱增,逐渐生长成参天大树,最终导致了一出又一出悲剧的发生。

    “不说这些不开心的了,”皇太极话锋一转,“我跟汗王请命,为刘兴祚说情,让他去管复州四卫。今日阿玛下了汗令,调他跟李永芳的儿子李延庚一块儿去了复州。”

    刘兴祚拿到了复州的辖权,复州得救,免遭生灵涂炭,我此行的目的,算是达到了。广宁就算白白送给金人,也好歹能逃过战争的血洗。眼下的结果,可谓是不幸中的万幸,我也不算是辜负了大明。比起一座城池的战守之争,我更关心这无辜百姓的安危,历史的格局无法更改,我不关心输赢,只是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想解救这些默默无闻的生命。两个民族间的屠杀,流血,是我最不愿看到的!现在死了多少的汉人,三百年后,伪满倒台,就会死多少的满人。还是那句话,冤冤相报何时了呢?

    的确,大金如今虽势如破竹,但不得不面对着大明、朝鲜、蒙古三方的辖制。若是无法破解这个重重包围的局面,只怕接下来一统辽东之路,只会愈加坎坷。朝鲜和大明休戚与共,万历年间的壬辰倭乱,大明倾尽天下之兵力去援助朝鲜抵御日寇,就算哈赤如何拉拢朝鲜,软硬兼施,只怕朝鲜也不会动容,否则真会背上那个忘恩负义的骂名。唯一会与大金站在同一战线的,唯有蒙古了。虽然明朝屡次笼络蒙古,共同抗金,只是这游牧民族骨子里有着征服的共性。屡屡被蒙古蒙蔽,从抚顺围城,道后来辽阳之失,袁应泰身死。无不说明了蒙古人对大明,并非是明面上那般忠心的。

    战事越迫在眉睫,大金扩展的疆域越大,拉拢蒙古一事就越迫在眉睫。女真一族,到底还是势单力薄我顺着方才的话题,语重心长地说道:“如今塔尔玛不在府上,你更是要多去看看哲哲才对。”

    我也不记得这是第几次,我劝他多去体贴一下哲哲了。他能在四大贝勒中拔得头筹,却不容小惧这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巴亥东山再起,她的余党肯定还要作怪。算起来,叶赫已灭,皇太极眼下能占的优势,非蒙古莫属了。

    他神情不悦,倒也不似在生气,只是淡淡说道:“她是我的妻室,我有一辈子的时间去陪她,不在乎这一朝一夕。”

    “哲哲若是能为你生下一儿半女,那科尔沁那边也可以有所交代了。”

    “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他眼神清冷如月光,“我不想从你口中听到这些,每每听到,只会加深我对你的亏欠。”

    我既然来到了四百年前,既然坚定地选择了他,我就有了那个接受他会有三妻四妾的觉悟了。说起来可能有些可笑,但就算他日后会有一百个女人也罢,我也要做好第一个。这便是我的觉悟。

    我是个对爱情盲目且固执的人,四百年后还是四百年前,这一点都不曾变过。就算是要牺牲我自己,只要能换来他好,我也能忍下去这亦是坚持我走到今日的信念。

    “你若是真觉得有愧,就想想这天下人。想想那些为了保卫家园,无辜死去的将士、百姓们。那时你便会觉得,这份烦扰是多么地微不足道了。”

    他终于是听不下去了,懊恼道:“哪有像你这样的霸道的人,无缘无故消失了六年,回来一句好话没有,就只知道教训我。”

    也难怪他会置气。我刚到辽阳与他见面那晚,也不曾问一问他过得如何,满天繁星作伴,我竟是在同他说这靖康之耻的教训。或许我真的是在大明待得久了,不由自主地开始忧心天下。也不知是何时起,我原先所不齿的那份李延庚所谓的大义,竟不知不觉间,在我心中生根发芽。

    他柔情满目地望着我,“今晚我们不聊辽事,不聊别人,只有你我,不好吗?”

    “好。”

    一整晚,他都只字不提明日的别离。或许就是想留住这一份短暂的相依相偎,忘却尘世,忘却烦扰,这天地间只有我和他二人罢了。

    过了寅时,天边破晓,晨曦微露,他才依依不舍地送我回去。

    我离开辽阳之时,他无法前来送我。这一出将计就计,不能露出半分马脚来,一旦孙行起了疑心,便是前功尽弃。

    到了离别之时,我终于是挂不住面子,整个脸耷拉了下来,险些就抑制不住泪水。他亦是满脸乌云密布的神情,却还一声又一声地安慰我道:“别担心,等辽河结了冰,阿玛就会发兵了。最快年底,最迟明年年初。到时,再没什么能让我们分开了。”

    “我知道我相信你。”

    六年我都熬过来了,可也正是因为这几日有他在我身旁,找回了那份久违的依赖感,要舍下心、没有眷恋地离开,才会异常得艰难。

    破晓的晨光洒在他的身上,勾勒出一圈光晕。他沉毅的侧脸,和俊朗如斯的眼眸,在我的脑海中,和叶君坤完美的重合了。

    也是那样的一个清晨,他走进了福利院,我趴在窗台上,就那样满心期盼地望着他。

    一眼万年,这便是我们的命运。辗转而波折,却也彼此珍惜,初心未改。

    “若此生有幸,能有黄袍加身的一日,却没有你在我身边,我不甘心。”

    我踮起脚去吻他,一个纯粹的吻,没有世事纠葛,唯有这份爱的孤勇。

    他环住我的腰,我们额贴额,鼻尖对着鼻尖,他目光炯炯,想要看进我心底一般。

    “我们的路还很长。”

    我情动地点头,表白道:“就算是为你上刀山下火海,受再多的苦,我都心甘情愿。因为我爱你,而爱——是不会计较付出的。”

    他举起左手,指着我们起誓的那枚戒指,“我不会再让你吃苦。我会用尽余生,伴你、护你、爱你,直到坟墓。”

    “得此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他紧紧地拥住我,吻在我的鬓发上。

    我们在晨曦中紧紧相拥,最后还是他松开了我,从怀中拿出一份信来,郑重其事地嘱托道:“这封信,你需要亲手转交到孙得功手上。在此之前,一定不能拆开,切记。”

    “嗯。”

    我接过信,小心地藏在怀中,对他说道:“你走吧不然他们该醒了。”

    他说,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却忘了这诗的第一句便是,相见之难别亦难

    “等我去接你。”

    他最后深深地凝望了我一眼,狠心地调转过头去,纵身上马,没有再回头。

    我趁着天未亮,回到了住处。果然孙行一大早起来,便是先来查探我的情况,见我老老实实在屋里呆着,才放心去喊别人起床。

    李永芳已将一切打点妥当,刚过了辰时,他就步履匆匆地前来报信,还给我们带来了回广宁必需的马匹、干粮。

    “你们可收拾妥当了?”

    “嗯。”

    李永芳装作十分紧迫的样子,“好,事不宜迟,你们就赶紧上路吧。”

    孙行率着一众人等给李永芳行了个跪拜之礼,“将军,广宁成败,便在你的手中了!”

    “你们放心,我一定会谨遵王大人的吩咐行事。”

    李永芳又看了一眼天色,说道:“今日午时之前,当值的都是正蓝旗士卒,他们得了我的口谕,会放你们出关。你们得尽快上路,不然只怕换了旗号就难办了。”

    “将军放心,我们即刻就启程。”

    孙行跃身上了马,因为马匹不够,所以我只有跟他共乘一骑。

    “记得帮我转告王大人。我李永芳忠心不二,一定誓死与王大人共守广宁!希望王大人也不要忘记同我的许诺。”

    “属下一定将话带到。”

    “那好,我们广宁城见!”

    “将军,后会有期——”

    李永芳同众人一一别过,最后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