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筝歌-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八月,金兵略蒲河。将士失亡七百余人,诸将世贤等亦有斩获功。

    这朱由校刚刚继位,以给事中姚宗文为首的言官却开始连章弹劾熊廷弼,说其事“荷戈之士徒供挑浚,尚方之剑逞志作威”、“无谋者八,欺君者三”,熊廷弼恼火,极力辩解,再疏自明云“辽已转危为安,臣且之生致死。”最后自请缴还尚方剑,力求罢斥。

    这辽东风云变换,真的是一日一个天下。我虽不知这言官惑乱其中深浅,但想来熊廷弼虽有镇辽之才,但实在不善人际。说熊廷弼这个人不懂治理辽地,倒不如说他是不懂笼络辽臣之心。刚来辽东,就把原来的守将都得罪了个遍,加之他心情刚烈负气,好谩骂,不为人下,自然玩不过那宦海沉浮,最终受人排挤。朱由校不堪众臣之奏疏,最终准许熊廷弼去职。令袁应泰接应经略辽东,同样赐尚方宝剑。

    天高皇帝远,这坐在顺天府的朱由校不知辽东的真实情况,躲在沈阳的我,却是知道得清清楚楚的。八月金兵入抚顺而滋扰沈阳,熊廷弼亲自驻兵沈阳前线,督兵对敌。致使这半年来,金兵都拿不下大的城池。可惜明末朝廷各种党派势力相争,波及不断,熊廷弼对朝中那些奏疏的人言,你们若是有疑惑,就亲自来辽东看看,看看这辽东如今在我督军之下到底有没有那般不堪。

    十月,袁应泰奉旨赴任辽东经略。持尚方宝剑后斩杀贪将何光先,又罢免大将李光荣及以下十余人,准备策划收复抚顺之大计。与此同时,还一路收抚归顺了不少蒙古的边民。蒙古时遭大灾,不少人流落到辽东来乞讨,袁应泰想招抚这些蒙古人,并让他们上阵去对付金兵。却没想到,这些蒙古人居心叵测,根本是来者不善。

    熊廷弼走后,不过半年,金兵卯足了兵力,终于拉开了辽沈之战的序幕。

    抚顺、清河、开原、铁岭到如今的沈阳、辽阳,放眼整个辽东,已无处可躲,无处可藏。李如柏又举家迁回了辽西首府广宁,离开时,我最后看了一眼这沈阳城,看了一眼那大明的旌旗。因为我知道,若有生之年,我还能回到沈阳的话,这里只怕已经易主了。

    天启元年,三月十二日。金兵进攻沈阳,总兵官贺世贤、尤世功出城奋战,败北而回。次日,金兵与诈降的蒙古人里应外合,沈阳城遂失陷。沈阳是辽阳的屏障,沈阳一失,辽阳岌岌可危。袁应泰率领全部兵力,退守辽东首府辽阳。

    为了势必保住辽阳,袁应泰下令调集附近营堡所有的兵将,在城楼外挖了三四层城濠,引太子河水注濠,环城列炮把守。

    三月十八日,金兵进攻辽阳,鏖战三日,二十一日,袁应泰应战失利,辽阳城内起火,守军大乱,蒙古人带着妇女在城门口迎接金兵,袁应泰知大势已去,辽阳城不保,叹息对张铨道:“公无守城责,宜急去,吾死于此。”遂佩剑印自缢死。其妻弟姚居秀从之。仆唐世明凭尸大恸,纵火焚楼而死。辽阳遂失守。

    在沈阳、辽阳和接连被攻占后不久,辽河以东大大小小七十余座城堡都被金兵降服。

第92章 【经抚不和李氏没】() 
自明金开战一来,金兵席卷辽东,已将一半土地收入囊中,而明军节节退败,死伤无数,至今未尝有胜绩。

    明朝上下,人尽皆知这王化贞乃东林党派,熊廷弼官复原职后,东林党即刻推举了王化贞任巡抚这一经一抚,两个派系,两个人之间的火药味甚是浓厚,整个广宁城都传着“经抚不和”的传闻。一是二人就广宁的兵力部署争执不下,王化贞提议要在广宁城外分营设立岗哨,熊廷弼却坚持要集中驻守广宁,城外设游击来防备。最后熹宗听取了熊廷弼的意见,令得王化贞大不愉快,顺势将所有军务都推给了熊廷弼一人处理。于是熊廷弼又耿直的将此事禀告朝廷,警告王化贞不得借口有人节制,坐失战机。而后援辽的士兵抵达后,二人又因定夺大军名号一事各执一词。

    然真正点燃这“经抚不和”的,还要属一位名叫毛文龙的都司。此人八月时,因熊廷弼上书笼络朝鲜之策,派监军副使梁之垣去朝鲜钦差使臣。与此同时王化贞也派了毛文龙去率兵援助朝鲜。结果这个毛文龙居然一路趁守兵空虚,从金兵手上夺回了镇江,并杀了金兵守备。他将此事报告给了王化贞,王化贞自然要吹嘘一番,当即奏上了镇江大捷的捷报回京。这是明金开战一来,第一次有捷报传来,满朝大喜,加上朝中的东林党又力挺王化贞,更是几番修饰,让这个毛文龙一下从都司升到了总兵官,又加升到左都督,挂起将军印,还赐尚方宝剑,坐镇皮岛。这皮岛又名东江,临近海域,寸草不生,与金兵地界遥海相望不过八十里,已成为了明朝对金的重要防线。

    毛文龙的横空出世,又让王化贞和熊廷弼两个起了隔阂。

    九月,言官又揪着李如柏当日萨尔浒失利不放。萨尔浒一役,杜松、刘铤、马林等当日将领,如数阵亡,杨镐也下狱论罪,唯独李如柏还逍遥在外。所谓树倒猢狲散,杨镐没落,李家也再没有当日的辉煌。朝臣们自然会借题发挥,咬着李如柏不放。萨尔浒的这口锅,必须有人来背才是不过多久,李如桢也被言官弹劾下狱,罪至论死。

    这天,李如柏一反常态地邀我去他屋中小坐,我不知所谓何事,但我知道他近来因为朝廷里各种对他的污蔑而情绪低落,足不出户。

    客观来说,萨尔浒一战败了,不能单单只怪杜松,也不能怪杨镐,更不能怪李如柏。怪只怪如今明军实在缺乏作战经验,且治军不严,一有败迹,便溃不成军,难敌金兵之崛起。只是这天下悠悠众口,舆论之导向,言官惑乱朝局,唯可怜这些一生戎马都献给了大明的将士。

    前有李如桢下狱,后又搬来广宁,这一年间四处迁徙,无处是家。李如柏气色非常不好,面泛青紫,多半是郁结忧心所致。

    他见我来了,也没有下床,而是让我在他床边坐下。脱下了一身铠甲,他才真真像个老人,跟我遥叹起往事来。

    “那奴酋当日在抚顺将军府为虏时,我和大哥就知道,他日后定会是个狠角色。父亲养育他,想要驯化他可胡人就是胡人,他骨子里的血性,是改不掉的。

    李如柏这两年苍老了很多,不光是外貌,更是精气神上,早已不比当年。当年他还能带军出征萨尔浒,而今日,只怕下床绕院子走一圈,他的身体也难以支撑。

    “古有云,人之初,性本善。这就是为何,我明知你是那胡酋的孽种,也抱着一丝侥幸,想要救活你。但你看那袁应泰在沈阳所为?他是瞧那些蒙古人可怜,才给他们食物,收编至麾下,只是胡人骨子里就是胡人,养了一窝狼崽子,最后呢”

    袁应泰的确是轻信了蒙古降兵,才失了辽沈,最后不得不以死殉国的。

    我不作一言,静静地听着李如柏的长叹。

    “那日在沈阳城救下你之后,我不止一次地后悔过。到今天我终于知道,或许你的血液里,到底还是向着胡人的。”

    对李如柏的断言,我只能沉默以对,他都说的话,也正是这些日子来我心中所纠结的。

    在看过了辽东的巨变后,连我也在问自己,我到底是汉人还是胡人?一面我不希望明军再这样挫败下去,不愿看着数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更有甚是被屠杀;而一面我又知道清兵入关是历史的必然。那一日日的战报军情传入我的耳中,太过沉重和深刻,让我心中异常痛苦。我恨哈赤,恨他虽然是我的生父,他虽有着举世无双的军事才华,却是个残暴不仁的人。我也恨大明,恨这腐朽的官场,让那么多辽东百姓白白送命。在这大明和大金间,我的灵魂都在被撕扯着。

    “现在世人猜忌我们李氏一家,与那奴酋有交情,才会接二连三地失去辽东屏障。放金兵入辽西,偷生怕死,与奴酋勾结。我如今身无一官半职,在朝堂上是百口莫辩。要想证明清白,唯有以死明志”

    说道“以死明志”四个字时,李如柏居然面露笑容,仿佛终于得以解脱一般。

    “大人,往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万万不要寻短见啊!”

    我好不容易忠告他在萨尔浒一战留有后路,保住一命,没想到竟还是扭转不了他的命数李如柏所作所为,远罪不至死,只是人言可畏,世人的非议,又哪里是这个堂堂李成梁二子能够背负的?

    原来人言非议,真的可以成为一把杀人的利剑。

    “早知会有今日,我倒不如在萨尔浒战死呢?至少也能和大哥一般落得个好名声。”

    李如柏沉重地闭上眼睛,一字一句,说得极慢,也极痛心疾首。

    “朝廷迟早有天要清算我的,我是死罪能免,活罪难逃了。与其他日无端入狱论死,倒不如自我了断,来得痛快,这样或许还能保住四弟一命我李如柏可以战死沙场,甚至死在那奴酋手上也是无憾,但我不能死在自己人手里”

    “大人,不要再说了”

    听到此处,我心中有如沉痛一击,恍然觉悟,他今日招呼我来,竟是在交代遗言。

    “这后面的路,恐怕李家再帮不了你什么了,也怨不得我李家”

    李如柏仰天长叹一声,“我此生,别无他愿。唯愿这后世辽人,能勿忘我李家,勿忘父亲威望!”

    当晚。明天启元年,九月十三日。

    李如柏执李成梁所留镇辽佩剑在屋中自刎,留下血书,以死明志。

    消息传到明廷后,熹宗念在李成梁的功勋,赦免了李如桢的死罪。

    李府上办了七天的丧事,时广宁有不少人前来祭拜。丧事由李成梁的七子李如梧主持,我跟着府上的女眷一同披麻戴孝,跪守灵堂。

    第七日,李府浩浩荡荡地来了一拨人,李如梧忙不迭去迎接,我才知道,这拨人就是时任辽东巡抚的王化贞,和那位名噪一时的皮岛左都督毛文龙。

    他们虽是前来祭拜的,但深谙时局的我,心中却无比明晰这前因后果。李如桢还有李成梁当年坐镇辽东,都是被熊廷弼拉下马的,可以说李家与熊廷弼此人积怨已久。既然王化贞和熊廷弼经抚不和,自然是要趁机拉拢这些李家余部的。

    我本以为此事跟我没有多少牵连,便默不吭声,安守本分地守着灵堂。期间他们前来祭拜,我也一直低着头,没有刻意地去注意这拨人的言行。

    谁知便是这个下午,前脚刚送走了贵客,后脚李如梧就将我的包袱全数收拾妥当了。我全然不知发生了何事,然而李如梧只说:“三哥去了,家中还有一大堆家眷要养活。你还是走吧。”

    我茫然无措地接过了包袱。走?我要走去哪里?

    是啊,李如柏是我最后的庇护,如今他走了,我这个无名无分之人,当然要被扫地出门。

    这个名震辽东几十年的李家,终是难逃没落。

    广宁城那么大,再不济,最多就是露宿街头而已,我能挺过来的我在心里对自己说着,然后跟府上的女眷们道过别后,离开了李府。

    我忧心忡忡地走出李府,让我意想不到的是,竟在府外看到了一群意料之外的人。

    王化贞和毛文龙那群人居然还没走,不仅没走,看他们的模样,却像是正在等着我一般

    我脚下的步子发虚,完全不知道接下来等待着我的会是什么,只见那毛文龙先一步跨到我面前,用他那雄浑的声音说道:“姑娘,这边有请。”

    我和他们这群人,一点儿交集都没有唯一要说有点什么,就只是听闻了些他和熊廷弼不和的闲言碎语罢了。哪里知道这李如梧竟然是因和他们串通一气,才要赶我走的。

    他们这群人,无一不是当下辽东权利最大的人,个个都是御赐的尚方宝剑,我区区小卒,简直是任由他们宰割的。虽然不知他们到底意欲为何,我都无比心虚。如今我无依无靠,假设要是这个毛文龙想强娶我,我也无力反抗。想到这里,一时间我心中充满了绝望。

    然而他们人数众多,我根本无法反抗,只有认命地上了马。

    大队人马招摇过市,最后回到了广宁的承天府。

    我被“请”到了承天府上一间隐蔽的会客厅里,然而毛文龙、王化贞还有一位大将依次进了屋。

    我望着眼前这三个陌生人,除了王化贞外,那两人又皆是五大三粗的武将,我握紧手心,坐立难安。一时间脑海里想了无数个可能,和无数个解围之法。

    只见他三人坐定后,倒是王化贞先开口道:“姑娘不必紧张,今日找你来,不过是要你为我们、也是为这大明做一件事情。”

    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王化贞所说言会是何事,于是紧张地问:“王大人要我做什么?”

    王化贞与毛文龙相视一眼,拿出了一封书信来。

    “我要你——去招降李永芳。”

    我身躯一震,几度怀疑我是不是听错了。

    “招降李永芳?”

    我脑子里炸开了无数个疑问。他们是怎么会找到我头上来的,怎么会到李府上去找我还有招降李永芳我要怎么招降?把我送去建州吗?

    而大脑做出的第一反应是,无论答案是什么,这趟浑水我都绝不能趟。于是我试图辩驳道:“我根本都不认识什么李永芳”

    “哦?是吗?”毛文龙浓眉一扬,“我的部下里头,有从抚顺逃出来的,他们可说,当日亲眼看见李永芳抓着一个女子上了城楼——”

    “这辽地万女子,都督何以确信是我”

    我想要继续蒙混下去,谁知王化贞已经将书信摊在我面前,“我们是如何确信的,你一读这封信不就知道了?”

    我双耳烧得滚烫,他们三人皆目光如炬地紧盯着我。霎时间,我有种自己是被审查的犯人一般,只要一撒谎,就会被他们当场识破,就差没有给我戴上手铐脚铐了。

    我唯有颤巍地拿起信来,第一眼便看见了落款“李延庚”三个字,顿时心中大恸,不读那信中的内容,也猜到了几分这前因后果。

第93章 【骑虎难下赴辽阳】() 
1。明史:廷熊廷弼,字飞百,江夏人。

    2。明史:三十六年,巡按辽东。巡抚赵楫与总兵官李成梁弃宽奠新疆八百里,徙编民六万家于内地。已,论功受赏,给事中宋一韩论之。下廷弼覆勘,具得弃地驱民状,劾两人罪,及先任按臣何尔健、康丕扬党庇。疏竟不下。时有诏兴屯,廷弼言辽多旷土,岁于额军八万中以三分屯种,可得粟百三十万石。帝优诏褒美,命推行于诸边。边将好捣巢,辄生衅端。廷弼言防边以守为上,缮垣建堡,有十五利,奏行之。岁大旱,廷弼行部金州,祷城隍神,约七日雨,不雨毁其庙。及至广宁,逾三日,大书白牌,封剑,使使往斩之。未至,风雷大作,雨如注,辽人以为神。在辽数年,杜馈遗,核军实,按劾将吏,不事姑息,风纪大振。

    督学南畿,严明有声。以杖死诸生事,与巡按御史荆养乔相讦奏。养乔投劾去,廷弼亦听勘归。

    4。明史:四十七年,杨镐既丧师,廷议以廷弼熟边事,起大理寺丞兼河南道御史,宣慰辽东。旋擢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代镐经略。未出京,开原失,廷弼上言:“辽左,京师肩背;河东,辽镇腹心;开原又河东根本。欲保辽东则开原必不可弃。敌未破开原时,北关、朝鲜犹足为腹背患。今已破开原,北关不敢不服,遣一介使,朝鲜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