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筝歌-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搜罕μ右灿腥搜罕κ囊惴判模灰拮惶旎饰唬饩褪请薜拇笄澹换崛萌魏稳擞锌沙酥!
“你能明白,就好”
海兰珠扑入他的怀中,心下感激道:“我是真的决定了,只做你的夫人,洗手作羹汤,不再理会外头的那些纷扰了只是我好强,见不得有人狐假虎威地欺辱我身边的人,若是我说了什么逾越的话,你不要误解我才好。”
“傻瓜,你有朕,朕便是你的靠山。别的不说,若是谁人敢惹得你不开心了,朕岂能视若无睹?”
皇太极浅吻这她的耳垂,“你吃了这么多苦,后半生,朕要你跟着我享清福。”
****
九月己酉,阿济格来奏前线军情。清兵势如破竹,经保定至安州,共克十二城,五十六战皆捷,并生擒总兵巢丕昌等人畜十八万余。
庚申,伊勒慎等追明兵至娘娘宫渡口,见明军战船甚众,不敢轻进,于是奏报皇太极定夺。皇太极当即复遣杜度率师前去相助。
另一边,豪格和岳托果然没有让皇太极失望,
声东击西,断其后路,这是皇太极惯用的打法。阿济格师至昌平,豪格和多尔衮等人就再衅宁锦,逼得明廷调不出一兵一卒山海关的兵力去援助京师。
己巳,阿济格满载而归还师。皇太极亲自前往地载门外十里迎接凯旋之师,对此征阿济格的表现甚为满意,亲自斟酒慰劳。
冬十月癸酉,豪格、多尔衮等也从锦州返师。鉴于豪格和岳托二人在此战中表现卓越,皇太极复命岳托管兵部事,豪格管户部事。
十一月辛亥,徵兵外藩。皇太极深思熟虑过满洲子弟之现状后,谕曰:“朕常读史,知金世宗乃真贤君也。当熙宗及完颜亮时,尽废、太宗旧制,盘乐无度。世宗即位,恐子孙效法汉人,谕以无忘祖法,练习骑射。后世一不遵守,以讫于亡。我八旗子弟娴骑射,以战则克,以攻则取。往者巴克什达海等屡劝朕易满洲衣服以从汉制。朕惟恐若宽衣博酰Х潞褐坪螅胤掀锷洌彪拗恚裼斜涓?趾笫雷铀锿掀锷涠Ш喝耍套懵茄伞6冉魇吨!
不知不觉,又到了一年的冬季。
海兰珠对冬天最深的记忆,便是出征,每到河水冰冻之时,八旗铁骑便开始蠢蠢欲动。
而这一年的冬天,亦如预期一般,吹响了出征的号角。
自天聪元年征朝鲜,阿敏与国王李倧签下了江华盟誓,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然近十年来,朝鲜并不臣服,岁贡屡不及额,并继续沿用明朝年号,与明廷通信,暗中修筑城防以备金兵入患。
天聪九年,诸贝勒请皇太极尊帝称号时,便曾遣使通报朝鲜国王,邀其一同劝进。然据使臣回报,朝鲜臣僚不仅对此痛切陈词,更以“胡虏”蔑称之。朝鲜国王李倧拒不接见使臣,甚至拒收来书,一反当年的城下之盟,不承认大清国的地位。
听过使臣在朝鲜所受之屈辱后,众臣一片哗然,皇太极亦觉得有失颜面,大动肝火。
而崇德元年四月,称帝大典,朝鲜使臣罗德宪、李廓又拒不下拜
此些种种,都构成了朝鲜国对大清权威和尊严的挑衅和愤怨。
一如皇太极曾在与朝鲜国王李倧的书信中所言,构兵之始,自王起焉
乙丑冬至,设坛大祀。皇太极以将征朝鲜告祭天地、太庙。并颁军令,传檄朝鲜。
第208章 丁丑下城(一)()
临出征前;海兰珠听说后宫有两位小福晋怀了身孕;于是免了她们二人的晨昏定省。乐文
宫里要添阿哥和格格了;下人们跟着开心,太医也来得很勤;后宫也热闹了不少。
海兰珠算了算,这一趟出征朝鲜;就算快;怕也要拖到年后才能回师。从前分隔两地时;她见不到他;那种想念里掺杂了很多的情绪;久而久之;就百炼成钢了而如今他们就像寻常夫妻一样同床共枕;举案齐眉,她的依赖感越来越重,一下要分开三个月,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何况大过年的;她独自留在宫里也是无趣;倒不如就随军去一趟朝鲜;正好也能见一见那边的民风民俗,看看比起四百年后的韩国又如何。
于是临睡前;海兰珠便随口抱怨道:“出一趟远门;也比待在家里有意思,我是倒也想去瞧瞧朝鲜的王京”
皇太极仍在案前批公文,满口答应:“想去王京;又有何难?朕带你去就是了。”
“你现在答应了,到时可不许反悔”
海兰珠闷声道:“从前你每次去察哈尔,都要女人送上门来朝鲜那么多美人,就怕你一趟回来,乐不思蜀了。”
皇太极搁下折子,仔细嗅了嗅,好像嗅到了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不知是谁家的醋坛子翻了。
“朕亲征朝鲜,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猎艳的”
皇太极狡黠一笑:“不过,若是朝鲜国王非要塞给朕,朕总不至于拒而不纳吧?”
海兰珠跳下床,明知他是在逗她,还是不免有几分气郁,作势要掐他,“你现在做皇帝了,也知道欺负人了是不是?”
“你看你,总是爱做吃亏的事情”
皇太极捉住她细长的手臂,不费丝毫气力,就将她别在了怀里。
“朕现在终于懂了,女人是怎样口是心非的了,明明想听到的是忠贞不渝的山盟海誓,却要绕着弯子说些负气的话以前朕就是被你的这些话,吊得七上八下的!”
海兰珠不以为意,“因为女人的内心是高傲的。难不成要我低声下气地说,我一天都离不开你,你不要去朝鲜留下来陪我吧”
这会儿她赖在他怀里,眼波里皆是小女人的娇羞,他俯身在她的玉齿珠唇上亲了一口,带着几分戏谑道:“早知道你这么爱我,朕就不必拐那么多心思讨好你了。”
皇太极想起他们为了袁文弼而冷战的那段时间,他试了无数的法子,每次去求她原谅,都被泼一盆冷水。他几度以为她是真的不爱他了,真的恨透他了即便是成亲以后,他也小心翼翼的不去提那些横亘在他们之间的禁忌,生怕打破了一些东西,就再难修补了。
平生唯一一次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她居然不负责任的说走就走,他一度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个,就这么陷在了苦情里。他一直在等她,拒绝了所有投怀送抱的女人,拒绝了通向皇位的捷径她身边却一直不乏有倾慕她的男人,暗中为她保驾护航,占据原本属于他的位置。
皇太极越想越有几分忿忿不平,他那时当真想过,她若真敢和杜度双宿双飞,抛下他一个孤家寡人,他就先杀了杜度,再掐死袁文弼。把她给圈禁起来,省得她再跑了,把他折磨得浑浑噩噩的。
海兰珠羞赧至极,“不是来之不易,又怎么会珍惜?我若早嫁给你几年,说不定就会被你遗忘在后宫的某个角落”
皇太极用吻掐断了她后头的话,“朕这三十年来,心里只有你一人。这些胡话,朕就全当是你在有恃无恐了。”
她最厉害的,就是四两拨千斤,明明是几句无理取闹的话,也能搅得他魂不守舍,患得患失。
皇太极心想着,当年自己涉世未深,就是这么被她给套路了的!
被吻得七荤八素的海兰珠,内心很是冤枉,这三宫六院都满当当的,她哪里敢有恃无恐?
但是他吻得这么霸道,怎么形容呢像是濒临炸毛的雄狮宝宝?总之,她若是想跟着去朝鲜,还是乖乖住嘴的好。
****
此番征朝鲜,不仅是皇太极称帝后第一次御驾亲征,也是清朝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出征。
满洲旗、蒙古旗、汉军旗,整整十二万大军,在大清门前誓师踏平。
海兰珠听闻这次在点将之列的,还有代善和扬古力这些老臣子们,皇太极如此安排,约莫是听循了她的话,想重新召回这些旧部。
毕竟这些经历过朝的老臣子,对皇太极还是十分崇敬的,不比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后生,净是些眼高手低,好大喜功的主。
其实若不聊朋党,只说盛京城中的主流势力,大抵分为两拨人。
一拨以多尔衮、多铎和一些子弟贝子为首,主战先取中原,速战速决,直捣黄龙;另一拨以代善、阿巴泰、扬古利等一些元老汉臣为首,主张稳中求进,侵扰明变以消耗明王朝的实力,打拉锯战。两派人常常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
就现实情况而言,后者以奠基定业为先,循序渐进,是更为明智的战略。尤其是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元老,深知建业立国之艰险,不会轻易犯险猛进。
而对于生在了好时代的后生们,如今大清的崛起,只加剧了他们的权欲之心膨胀。老臣们从成败顺逆中汲取的经验之谈,在他们看来是投鼠忌器,墨守成规。
就好比多尔衮为例。他生在了一个没有李成梁,没有熊廷弼,没有袁崇焕的时代。
他只经历过己巳之变的顺风顺水,灭察哈尔部的秋风扫落叶而九部之战、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这些决定了大清的命运的战役,是何其惨烈,他不曾身临其境。
只有代善和扬古利这些老臣才知道,己巳之变前,他们苦攻了铁桶般的宁锦山防线整整五年,这五年间对明的大战,竟是无一胜绩!甚至目睹了努…尔哈赤败倒在明军的炮火之下。而一统漠南蒙古,也花了前后整整十五年的时间,才有最后的秋风扫落叶般的得意。
五十年前,努…尔哈赤还是李成梁府上的一个战俘,甚至凑不齐十三副遗甲。
临出征前,海兰珠听说后宫有两位小福晋怀了身孕,于是免了她们二人的晨昏定省。
宫里要添阿哥和格格了,下人们跟着开心,太医也来得很勤,后宫也热闹了不少。
海兰珠算了算,这一趟出征朝鲜,就算快,怕也要拖到年后才能回师。从前分隔两地时,她见不到他,那种想念里掺杂了很多的情绪,久而久之,就百炼成钢了而如今他们就像寻常夫妻一样同床共枕,举案齐眉,她的依赖感越来越重,一下要分开三个月,还真有点儿舍不得。
何况大过年的,她独自留在宫里也是无趣,倒不如就随军去一趟朝鲜,正好也能见一见那边的民风民俗,看看比起四百年后的韩国又如何。
于是临睡前,海兰珠便随口抱怨道:“出一趟远门,也比待在家里有意思,我是倒也想去瞧瞧朝鲜的王京”
皇太极仍在案前批公文,满口答应:“想去王京,又有何难?朕带你去就是了。”
“你现在答应了,到时可不许反悔”
海兰珠闷声道:“从前你每次去察哈尔,都要女人送上门来朝鲜那么多美人,就怕你一趟回来,乐不思蜀了。”
皇太极搁下折子,仔细嗅了嗅,好像嗅到了一股酸溜溜的味道,不知是谁家的醋坛子翻了。
“朕亲征朝鲜,是去打仗的,又不是去猎艳的”
皇太极狡黠一笑:“不过,若是朝鲜国王非要塞给朕,朕总不至于拒而不纳吧?”
海兰珠跳下床,明知他是在逗她,还是不免有几分气郁,作势要掐他,“你现在做皇帝了,也知道欺负人了是不是?”
“你看你,总是爱做吃亏的事情”
皇太极捉住她细长的手臂,不费丝毫气力,就将她别在了怀里。
“朕现在终于懂了,女人是怎样口是心非的了,明明想听到的是忠贞不渝的山盟海誓,却要绕着弯子说些负气的话以前朕就是被你的这些话,吊得七上八下的!”
海兰珠不以为意,“因为女人的内心是高傲的。难不成要我低声下气地说,我一天都离不开你,你不要去朝鲜留下来陪我吧”
这会儿她赖在他怀里,眼波里皆是小女人的娇羞,他俯身在她的玉齿珠唇上亲了一口,带着几分戏谑道:“早知道你这么爱我,朕就不必拐那么多心思讨好你了。”
皇太极想起他们为了袁文弼而冷战的那段时间,他试了无数的法子,每次去求她原谅,都被泼一盆冷水。他几度以为她是真的不爱他了,真的恨透他了即便是成亲以后,他也小心翼翼的不去提那些横亘在他们之间的禁忌,生怕打破了一些东西,就再难修补了。
平生唯一一次全心全意的爱一个人,她居然不负责任的说走就走,他一度以为自己是被抛弃的那个,就这么陷在了苦情里。他一直在等她,拒绝了所有投怀送抱的女人,拒绝了通向皇位的捷径她身边却一直不乏有倾慕她的男人,暗中为她保驾护航,占据原本属于他的位置。
皇太极越想越有几分忿忿不平,他那时当真想过,她若真敢和杜度双宿双飞,抛下他一个孤家寡人,他就先杀了杜度,再掐死袁文弼。把她给圈禁起来,省得她再跑了,把他折磨得浑浑噩噩的。
海兰珠羞赧至极,“不是来之不易,又怎么会珍惜?我若早嫁给你几年,说不定就会被你遗忘在后宫的某个角落”
皇太极用吻掐断了她后头的话,“朕这三十年来,心里只有你一人。这些胡话,朕就全当是你在有恃无恐了。”
她最厉害的,就是四两拨千斤,明明是几句无理取闹的话,也能搅得他魂不守舍,患得患失。
皇太极心想着,当年自己涉世未深,就是这么被她给套路了的!
被吻得七荤八素的海兰珠,内心很是冤枉,这三宫六院都满当当的,她哪里敢有恃无恐?
但是他吻得这么霸道,怎么形容呢像是濒临炸毛的雄狮宝宝?总之,她若是想跟着去朝鲜,还是乖乖住嘴的好。
****
十二月辛未朔,皇太极下令让郑亲王济尔哈朗留守盛京,武英郡王阿济格驻牛庄备边,饶馀贝勒阿巴泰驻噶海城收集边民防敌。
外藩蒙古诸王贝勒率兵齐聚盛京后。满洲旗、蒙古旗、汉军旗,整整十二万大军,在大清门前誓师。
此番征朝鲜,不仅是皇太极称帝后第一次御驾亲征,也是清朝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出征。
海兰珠听闻这次在点将之列的,还有代善和扬古力这些老臣子们,皇太极如此安排,约莫是听循了她的话,想重新召回这些旧部。
毕竟这些经历过朝的老臣子,对皇太极还是十分崇敬的,不比那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后生,净是些眼高手低,好大喜功的主。
其实若不聊朋党,只说盛京城中的主流势力,大抵分为两拨人。
一拨以多尔衮、多铎和一些子弟贝子为首,主战先取中原,速战速决,直捣黄龙;另一拨以代善、阿巴泰、扬古利等一些元老汉臣为首,主张稳中求进,侵扰明变以消耗明王朝的实力,打拉锯战。两派人常常在朝堂上争得面红耳赤。
就现实情况而言,后者以奠基定业为先,循序渐进,是更为明智的战略。尤其是对于这些久经沙场的元老,深知建业立国之艰险,不会轻易犯险猛进。
而对于生在了好时代的后生们,如今大清的崛起,只加剧了他们的权欲之心膨胀。老臣们从成败顺逆中汲取的经验之谈,在他们看来是投鼠忌器,墨守成规。
就好比多尔衮为例。他生在了一个没有李成梁,没有熊廷弼,没有袁崇焕的时代。
他只经历过己巳之变的顺风顺水,灭察哈尔部的秋风扫落叶而九部之战、萨尔浒之战、宁远之战这些决定了大清的命运的战役,是何其惨烈,他不曾身临其境。
只有代善和扬古利这些老臣才知道,己巳之变前,他们苦攻了铁桶般的宁锦山防线整整五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