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染指河山-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不敢冒险泅渡,怕被击中游,葬身滔滔涫水之中,叫骂一阵之后,只得退去。
等落霞郡太守和都统领到来,康成国皇帝修成降书顺表,表示愿意合并进索云国。康成国残部暂时驻扎在涫水河畔,等候索云国皇帝依大臣来谈判合并事宜。他们经历两次亡国之伤,又在荣国被雾黑大军杀了两次,只杀得康成皇帝心虚胆寒,再顾不得大臣们的反对,也顾不得什么祖宗不祖宗,这时节,祖宗们早顾不上自己了,要活下去,只能躲进强国去,哪怕就是合进去,也能结束无穷无尽漂泊流离的凄惶日子,求得个安身立命之所!
史记,靖乱元年七月十四日,康成国签署协议,永久合并进索云国。
官吏,物资,军队的接收安置之法比照弘国和永昌合并之法,唯一与弘,永两国不同的是康成国皇帝被封为了宗王,比郡王低了两个品阶,属四品王位。赐前康成国都城为封地,食邑五千,仍恩准世袭罔替,不赴封地,在成化城赐王府居住。
康成国本来比弘国和永昌国稍强,在合并四国中,他的国力是最强的,想不到合进索云国,他们的王位的品阶反是最低,而国小力弱的阴国封的王位品阶反而最高的,不免心头不满。虽然大家同为王爷,但这王位的品阶也分三六九等,差异甚大,怎能不争?
对此,索云国给出了说法:阴国是在有国土的基础上合并进来的,其国君臣民将领军队等并入索云国相关部门时,待遇自然要比亡国之后合并进来的看高一线,因此仁和皇帝被封为镇国王,是一品王。而康成国则是在与雾黑大军的厮杀中,逃窜进索云国的,且呈了降书顺表,自当按降国的情况处理,其待遇,不但不能跟阴国比,比弘国和永昌国也要低了两分。好在除了在封王上只给了个四品王位,但在官吏考核任职,军队整编,装备给养等方面,还是跟弘永两国一视同仁,因此除了皇帝和少数大臣重臣之外,康成国绝大多数人等对合并进索云国后的待遇并无异议。
事已至此,康成国皇帝虽有不服,也只得低头。
西路这边,荣国昊国撤进荣国都城,继续坚守,康成国也紧锣密鼓地合进索云国,东线乌国已是连连告急,一通又一通的书信向索云国求援。
乌国虽与索云国接壤,但接壤边界并不长,一旦这段边境被雾黑大军占据封锁,索云国就是想出兵,也要假道汀国境内才能到达乌国。要从汀国假道行军,事关三方,一来一回地商议,不知又要担误多少时间和战机,没准还来不及议定就被灭了。上一次雾黑大军杀来时,就是以迅雷之势占据了这段边界,害得乌国没来得及,也根本没法向索云国发出求援。
东路三国,奉和国已灭亡,皇帝带着军队全线退入乌国,乌国之南是简国,在雾黑大军再次向乌国发动进攻之后,按照协议,简国便派了八万精兵助守乌国。这一次,乌国的宸浩皇帝沉思之后,毅然决然地改变策略,不向位于东部的都城撤退,而是且战助退向西南方的副都淦城。宸浩帝一边指挥着对雾黑的作战,积极抵御着雾黑的进攻,一边收拾了金银细软,带着重臣们,弃都而逃,跑向副都淦城。
一开始,大家还不明白宸浩帝为什么会做出如此反常又失策的举动,直到乌国军队和奉和军队,简国援军渐渐集结在淦城,距离乌索边境不远之时,大家才恍然大悟:乌国这是想舍简国而抱索云大腿!
简国虽然派军援助了乌国保疆守土,但是就实力而言,简国的国土不及乌国大,实力不及乌国强。乌国是可以向东南撤退,全力守住都城,然而如果守不住,乌国唯有向南撤退,撤进简国。如果凭乌国都挡不住雾黑东路军的进攻,实力稍逊于乌国的简国又如何挡得住?
简国东面临海,北接乌国,简国若守不住,只有向西强渡波涛汹涌的赤麟江,进入喆国境内。这是比较乐观的撤退路线,没准,乌国,简国,奉和国三国会全部丧生在赤麟江畔,或是葬身于赤麟江底!此途极其凶险,随时都有被雾黑大军追杀围歼的可能,搞不好就不但亡国,还全军覆灭。宸浩帝思前想后,觉得指望不上简国,还不如直接从自己国内渡过相对平缓的赤麟江中游,在陆地上从乌索两国交接的边境上撤入目前凤梦大陆的最强国,凭着姻亲国的关系,还有点倚仗。
乌国向淦城且战且退,倒是奉和国皇帝很快就看穿了宸浩帝的用意,心下一片冰凉。他本来以为凭乌国,简国和自己国家抵敌住雾黑东路军,自己驻守乌国边境,伺机收复失地。哪想到乌国一路往西南方的副都淦城撤退,完全没有死守的打算,更是弃简国不顾,可笑简国还派了八万兵卒来支援,这一下,全是有去无回,乌国如此行径,凉薄之至,哪有半点同仇敌忾之心?
奉和国皇帝冷了心,再不敢把复国或帮助复国的希望寄托在乌国身上,等乌国撤退进副都淦城时,奉和国皇帝也跟康成国皇帝一样,先弃了乌国,带着自己的残余军队和臣下,从乌索边界越境而过,直接投奔索云国。
越境过去后,正好是索云国的依山镇。却不想,依山镇已被嘉国强占了。
奉和国与嘉国领土相接,向为世仇,长年战火不断,两国边界更是村镇尽毁,土地抛荒,宛如鬼域一般。现今两国俱已亡国,忽然之间在异国他乡不期碰头,仍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话不说就开杀!
奉和国的国力和军力差弱于嘉国,只是限于祖制,嘉国再怎么打压奉和国,也不敢把奉和国灭了!就一直以江水平缓的赤麟江上游河道为国界,两国便时不时地渡江烧杀抢劫对方的城市村镇,以为报复。
异国相遇,仍是嘉国实力胜过奉和国不止一筹,虽然亡国,耀乾帝仍是强国作派,便想洗劫奉和国,把奉和国携带的粮草物资等抢过来充实自己。
奉和国皇帝并不想战,但是既然已经遇上了,对方又先动手,奉和国只得应战。
skbshge
第212章 海上逃亡()
skbshge
第213章 初登朝堂()
skbshge
第214章 讨官()
skbshge
第215章 风染论战()
skbshge
第216章 战略撤退策()
skbshge
第217章 乱世保全策()
skbshge
第218章 撤官()
skbshge
第219章 官拜兵马都统帅()
skbshge
第220章 旧时府宅旧时人()
skbshge
第221章 风月清谈()
skbshge
第222章 八国合一()
作者:天际驱驰
贺月是乘着夜色偷偷溜进来看风染的,并没有惊动都统帅府的下人,自然也不敢从都统帅府直接去上朝,只得赶紧起身回皇宫去换衣服,进早膳。虽有些不舍,贺月也只得站起身说道:“我回宫去便帮你把奏折写了,批了,一会你上朝接了奏折就好办事。”
郑修年听两人谈了一晚,此时终忍不住拿眼直看贺月。天底下,哪有皇帝帮大臣写奏折的?那奏折还是自己写给自己看?自己批?这举动虽然怪异,郑修年能感觉到这怪异举动背后蕴藏的情愫。郑修年虽然立了誓不能成亲,却也有相好的女子,于情事上并不陌生,对贺月代写奏折的弦外之音如何不明白?便想,以后还是自己给风染代写奏折吧,别把讨好风染的机会白扔给贺月了。
临走,贺月道:“过几日,便是中秋了,将军可允我来你府上讨块饼吃?再与将军清谈尽兴?”
风染回道:“臣准备明日上朝后便动身去石雨镇,安排工事修筑,然后去南枣郡查看兵卒准备情况……此外,还有些别的事,不能回来过中秋了……这节,不过也罢。”风染如今被逐出家族,孓然一身,这团圆之节,风染竟然没一个可以团圆之人。
贺月道:“那便等你从北方回来,再找时间清谈尽兴吧。北方战乱,你这一路,须得小心。”
风染微微笑着应了,把贺月送到容苑门口,等贺月离开了,方对着背影轻轻道:“鼎山一别,陛下又清减了。”贺月的脚步滞了一滞。
郑修年在一边冷讥道:“他瘦了,关你什么事?”叫过盘儿碗儿来吩咐道:“拿水把小客厅好生冲刷一下,清洗干净。扰人清梦,还留一屋子的腌臜气。”风染淡淡地看了郑修年一眼,转身回屋更衣梳头,准备上朝,想:到底谁有洁癖啊?
西路的战事一步步惨烈危急,荣国和昊国跟雾黑西路大军的厮杀很快就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在都城失守之后,荣国不得不考虑自己国家的生死存亡。荣国不比简国,是一个内陆国,无处可逃。荣国之西是浩瀚无边的天沙大漠,南面只有极小一段是旷渊沼泽,东面是涫水。南面旷渊沼泽是肯定不敢进去的,冒险向西进入天沙大漠,要么渴死在大漠里,要么穿过大漠,逃亡到凯安大陆,成为难民。向南向西都是有去无回的路,剩下的就只有两条路,要么战死,与国共存,要么东渡涫水,退入索云国暂时保存实力。
最后,荣国和昊国跟雾黑西路大军一边打,一边向东退却,被尾追而来的雾黑军渐渐逼到涫水河畔,无奈之下,荣国和昊国除了战死,就只能强渡涫水。荣国皇帝亲自披甲上阵,带领着残余军队,掩护撤退,一直坚持着不肯渡过涫水,终至战死,成为了凤梦大陆上第一个在对雾黑蛮子作战中,与国共存的皇帝。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十九日,荣国被雾黑蛮子所灭,皇帝力战至死,与国同碎!
荣国皇帝留下遗言,命太子率国,于战时,暂时合并入索云国,一定要驱逐雾黑蛮子,收复失地,为己报仇。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廿三日,荣国签署协议,于战时暂时合并进索云国,以共抗雾黑蛮子。
这个暂时合并协议,摆明了就是想借索云国的力量来收复失地,等赶走了雾黑蛮子,荣国就会根据协议退出索云国,再次独立。因是暂时性合并,所以荣国的人员,物资,军队都相对独立,主要是索云国提供给养,荣国听从索云国调遣。暂时合并,索云国便没有给荣国太子封号,官吏也由荣国自行约束安排。
有了荣国开这个先例,昊国觉得暂时合并是个极好的主意,一方面能找到暂时存身之地和后续补给,另一方面将来也可依靠索云国的力量复国。只是自己需要暂时听从索云国的支使和调遣而已,貌似暂时合并占尽了便宜,昊国便也跟着签了暂时合并协议。
史记,靖乱元年八月三十日,昊国签署协议,于战时暂时合并进索云国。
荣国和昊国的用意,贺月怎会不明白?不过贺月有自己的打算:这一仗不是一年两年就打得完的,他有的是时间和耐心以及借口,把自己的人手安插进荣国昊国方面,把荣国昊国的能员干将调派到自己的集团里,渐渐把双方人员揉合在一起,来个温水煮青蛙。再说了,荣国和昊国经历了连番战征和厮杀,又强渡涫水,死伤惨重,逃到索云国的人并不多,荣国方面大约八万,昊国方面才四万左右。两国均已亡国,人员兵力无法补充,在未来的战争中,索云国没有白养着两国的理,自然是要他们出战的,两国军队只会越耗越少,贺月并不怕他们翻出什么浪花来。签署暂时合并协议,是要合理合法地取得出兵收复失地的权力。索云国可以等战争胜利之后,要求荣国和昊国完全合并,若是荣国和昊国不从,便找个借口直接动手除掉荣国太子和昊国皇帝。
从六月初五到八月三十日,索云国就达成了索,阴,弘,永昌,康成,奉和,荣,昊八国合一,整个凤梦大陆便只剩下了索云国,汀国,喆国中路三国,乌国只剩下中路靠近乌嘉边境上依山山脉南麓一带国土,简国直接弃国逃亡海上,还有一个已经没有国土强占了南枣郡依山镇的嘉国。虽然索云国达成了八国合一,但国土面积只是在理论上增加了许多,而实际上,就只增加了阴国那一部分。
正如风染所预计的,雾黑西路军在完全占据了凤梦西路之后,绕道涫水上游,跟雾黑中路军会合,苏拉尔大帝把大部份东路军调往中路会合,只留下了五万左右的兵力继续攻打围困乌国残军。
九月初,雾黑王朝终于发动了对中路三国的攻坚战。雾黑大军只要拿下中路三国,就可以宣告对凤梦大陆的全面占有。乌国和嘉国依靠依山对雾黑大军的抵抗微不足道,完全不在话下。
这一战,有了前面九个国家在灭亡过程中的不断抵抗,为中路三国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调整布防,也在心态和士气上加以了调整,重新稳定了军心。
战事,仍旧从南枣郡开始,风染亲自督战指挥。
一早就知道这里将是与雾黑大军开战的最前线,这一战,对威远军来说,是有备而战。有备而战的意思并不是傻等着敌军攻上来,然后与之拼命。风染,或者说郑家军的作战风格,在能够作准备之时,绝不会空手。郑家军是绝对不会在平原上跟敌手进行肉搏角力的。要打到靠肉搏角力来决胜负生死,除非迫不得已,否则是愚蠢的,兵家所弃。
风染一早就叫威远军在刚刚收割了稻米的平原上挖了好几条壕沟,壕沟里埋上半干半湿的稻草。平原上的收获季节,稻草这东西到处都是,随取随用。只不过,风染命人在稻草里浇了些油脂,又填进了硫磺之类的引火之物。这壕沟挖得有技巧,是又长又宽又不太深。长,是为了横向挡住雾黑蛮子的冲击;宽,是要跳进沟里,在沟里起码得跑十几步才能冲到另一边沟沿爬上去,那宽度即便是武功高手也不能一掠而过,必要落进沟里;不太深,那深度一看跳下去是不会受伤的,而且沟底还铺了稻草,能够让人有勇气往下跳,沟底是倾斜的,跳这一面略浅,需要爬上去的一面又深一些,本来就是跳下去容易爬起来难,这下又增添了难度。
这样的壕沟,看上去没什么风险,也要不了人命。
在壕沟之后,风染令威远军修筑了个简易的篱笆土墙,只比一人略高。那墙就是在几层篱笆上糊了厚厚一层泥土而已,并且还在墙上留了孔洞缝隙,完全不坚固牢实,根本就当不住雾黑蛮子的冲击。
这样的篱笆土墙,看上去跟豆腐似的,怕是一推就要倒,哪里挡得住敌人?
前面一道壕沟,要不了敌人的命,后面一道土墙保不了自己的命,从未跟随风染打仗的威远军心头不由得有些犯疑,但郑家军的将士们对风染交待的事全无疑义,立即动手开干。
无论在清南军还是在威远军,陈丹丘都是一军统帅,但风染一来,他就成了风染的下属,心头虽有不满,表面上却不敢显露。贺月对风染的任命早就传遍了中路三国,在任命诏书上写明了授予风染军事专擅之权,他要是敢公然违抗风染,风染完全有权直接对他撤职查办,因此陈丹丘便带领着手下的威远军将官们听从风染号令,毫不违拗。有了陈丹丘和众将官的带头,威远军兵卒们虽然对风染的号令充满了疑窦,却也一丝不拘地遵照执行了。
在荣国和昊国跟雾黑西路军厮杀得最惨烈之时,威远军们正在满头疑窦地挖沟糊墙。
skbshge
第223章 南枣撤军()
skbshge
第224章 二战枇杷谷()
skbshge
第225章 回朝()
skbshge
第226章 爱将()
skbshge
第227章 冰火两重天()
skbshge
第228章 初泛情潮()
skbshge
第229章 相约()
skbshge
第230章 一往而深(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