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朕的龙袍成精了-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萧慕延:“准。”
公孙昊看了一眼冯族长,说道:“臣要参冯氏一族家风不正,强抢民女,至一人死亡。更是向当地县官施压,令其瞒而不报,私下了结!”
冯族长怒道:“公孙大人,你这是污蔑!”
公孙昊:“臣有证据,冯大人可要一看啊?”
冯族长心里一惊。他派人四下搜罗美女不假,但着实没有听说过家人打死过人啊。更何况冯氏一族那么大,他又是站在顶端的人,哪会什么事都知晓。只是见公孙昊这般信誓旦旦的模样,便知道这个证据八成是有的
萧慕延很快便将公孙昊的折子看完了,轻轻阖上:“冯尚书忙的关心朕的事倒是连家务事都顾不上了。”
冯族长连忙道:“臣不敢。但臣以为,此事应该在详查一番,仅凭一人口供,这样断案”说着,冯族长抬头看了一眼公孙昊,“是否有失公道?再者,这案子按理也应交由靖阳府尹来查,如今案子尚未查清,公孙大人便参微臣家风不正虽然御史台有闻风而奏之责,但倘若都这样,岂不是谁都能朝着旁人身上泼脏水了?”
公孙昊敢上奏,自然也是做足了功课。他找到了那民女村中的百姓,还有当地府衙里的一名小吏,这都是人证。
冯族长又道:“百姓多愚昧,或许受人蒙蔽也不一定。”
公孙昊被他颠倒黑白的本事气的发笑:“冯大人这口才,留在在工部可真是屈才了。”
冯族长连道不敢。
一旁队伍里的王泰看着这一幕不禁感叹,公孙昊还是太年轻缺乏经验啊。人证又如何?哪怕是人证物证俱全,冯尚书都会说既然是命案就该交给刑部来审,御史台拿一个还没审结的案子来参人,实在不妥。王泰悄悄看了一眼坐在龙椅上的萧慕延,当下心里一横,悠悠朝着冯族长的方向,用着一种不正经的口气飘去一句话:“我听说冯大人最近在到处相看美人啊。”
冯族长扭头一看——王泰?!
“王大人什么意思?”冯族长语气不善。
王泰出列,笑了笑:“没什么意思。只是冯大人这个年过的着实是丰富多彩,我可是听说您府上养着不少绝色美人呢。”
“胡说!”冯族长甩袖怒道,“大殿之上,圣上面前,你竟然胡言乱语!”
王泰继续吊儿郎当的语气:“有没有胡言乱语,不如让大家去你府上一看便知。”
冯族长气的发抖,面对萧慕延奏道:“圣上,王泰空口白牙污蔑微臣,请圣上明鉴。”
王泰也奏道:“圣上,臣请奏清查冯氏府上女眷人数。”
冯族长:“王泰你欺人太甚!”
殿内也有不少人窃窃私语起来。
“王泰今天吃错药了吗?”
“就算跟公孙昊关系好,也不至于在殿内说这些啊。”
“就是,大殿上扯这些事儿,也不怕脏了圣上的耳朵。”
“诶,你们还别说,我听说冯尚书的确搜罗了不少美女。”
“可不是,谁不知道他打的什么心思”
眼见着讨论声越来越大,管素咳了一声:“圣上面前,不得喧哗,肃静!”
萧慕延倒是很有耐心的听他们讨论,此刻道:“王泰不得胡言乱语。”
冯族长顿时朝着王泰翻了个白眼。
谁料王泰一点儿都不恼。
“启禀圣上,微臣刚才所请乃是合情合理。”
冯族长正要大骂王泰不要脸,谁料听萧慕延道:“哦?那你说说看。”不由将话又憋了回去,他到要是听听王泰是不是能说出一朵花来。
王泰站直腰,肃然道:“微臣蒙皇恩,舔为户部尚书,自上任来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户部正在清算各地人口丁税,微臣这才发现,自建元二年以来,仅靖阳便少了六十多万两白银的丁税。部里郎官经四个月的清查走访,终于明白这六十多万两的空缺是从何而来的。”
王泰顿了顿,深吸了一口气:“我朝丁税与前朝不同,女子若不事劳动需缴纳双倍丁税,若此女有品级,更需按照其品级缴纳更多。但自建元二年以后,这部分的丁税竟然少的可怜,但根据微臣与部内郎官的统计,本朝有品级的女子,仅靖阳一地,便有三千多人。其中一品诰命便有十多人,二品诰命有二十多人。若将无品无级的女子算上,京城内的女子人口有四万多人,其中从事劳作者却只有不到一万人。而冯尚书府里缴纳的女子丁税”王泰还了一个白眼给冯族长,“不过一百两银子。冯尚书好家风啊,连夫人都在劳作了吗?”
此言一出,整个大殿安静的连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到。
女子若不事劳作,需缴纳双倍丁税
这个不就是皇后当年在靖平推行的吗?
后来虽然靖阳也推行了一段时间,但随着皇后重病,大部分皇后主张的政令要么被搁置,要么就是运行艰难。
如今梁朝小朝廷还在南方负隅顽抗,皇上也是关注南方军政多于普通民政。这女子丁税本就不怎么起眼,从古至今都没有这么收过,所以到了建元元年末后,不少人家便开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只是没想到
国家一年收上来几千万两的赋税,王泰这个户部尚书竟然还会将区区六十几万两白银的空缺拿到朝堂上来说。
可现在大家能说他说的不对吗?
必须不能啊!
人家是户部尚书啊,户部少了一两银子那都是户部尚书的责任。
“微臣以为靖阳当做天下诸府表率。但现在连靖阳都如此,更何况其他地方。”王泰道,“天子脚下都这般偷税漏税,这是要拿国家税收政令当儿戏吗?冯大人,我现在再问你,你家女眷人数到底是多少?!”
第116章()
“臣请圣上下旨彻查靖阳成年丁数。”
王泰质地有声的说完;冯族长已是脸色苍白;额头布满了汗珠。
中书令柳阔出列:“臣附议。”
尚书令孔沛出列:“臣附议。”
骠骑将军薛景之出列:“臣附议。”
大殿内为之一静。不少人紧张的望着萧慕延;他们中有的是兴奋;有的则是害怕。
萧慕延微微抬眸:“准奏。”
人口清查,一锤定音!
朝会散后;冯族长浑浑噩噩的走到宣政殿。就在萧慕延许了人口清查后,便将公孙昊所奏之事交由刑部尚书来处理。
刑部尚书乃世家出身,冯族长正要与他说些什么;那人却像是避瘟神的一般避开,连说自己要审冯氏子弟一案,需要避嫌,这段日子除了公务就不与冯族长打交道了。
其他人也是脚步匆匆的离开。
这次人口普查与以往不一样,乃是自上而下的查。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女子丁税并非儿戏;而是要彻底的执行下去。
这些官吏回到府里一边命人清查自己府里的人口,一边着急幕僚仔细研究皇后娘娘所推行的政策。
因这道政令当年主要是靖平推广,到了靖阳后;又结合了靖阳的实际情况做出了细微的调整。
总体来说;考虑到本时代的年龄限制;女子丁税的征收对象乃是十六岁(含十六)以上,四十五岁以下的女子。凡是从事劳作的女子;可以直接免掉女子丁税。若该女子愿意去念书;拿到致远书院开出的证明公函后;还可以帮助家里减免部分男丁的丁税。
倘若女子不从事劳作;其家族的男丁则需要代替她来缴纳双倍丁税。如果这名女子是有品有级之人,其丁税缴纳的比例则更高。
这里的“劳作”,包括但并不局限于干农活。
柳淑淑为了鼓励女子走出家门,特地开设致远书院,慈幼局,秀坊司,以及女子医药司等等部门。无论是从业人员,还是管理人员都需要大量的女子加入。同时,因女子还有生育的特殊时期,从怀孕到生小孩这段时间以及带孩子这段时间是无法参与正常的劳作的,丁税里给予了补充说明和条例。
一帮大老爷们拿出了当年读圣贤书的精神彻夜研究这份女子丁税。终于发现这份丁税的主要针对人群实际上是富人及官宦贵族阶级。
普通百姓人家中无论男丁还是女丁,都是常年需要劳作的。男人耕地女子纺布早已是常态,唯有富人及官宦贵族阶级的女子,她们通常都是不事生产的,而且这一阶层的风气也是以不事劳作为荣。
拿皇后娘娘私下的话来说。贵族世家的女子,饱读诗书,不少人更是才学兼备,她们作为女子受到了这个时代里女人能接受到的最好的教育和供奉,但结果呢?大多数人都是一辈子作为附属品关在后院,只有极少数能够参与到社会活动中,这实际上是对社会资源的一种极大的浪费。
而她虽贵为皇后,但也不能强制让这些贵族女人都走出来,只能够通过这些政策,将那道被封死的铁门撬开一丝缝隙。
“你们发现没有,入宫服役的宫女,是可以减免丁税的。然而各府的伺候的丫鬟妈妈们,有的却依旧需要交纳丁税。”一挑灯夜读的官吏在那厚的宛如一本书的女子丁税附加条例的找到了许多详细的解释和说明。
他的师爷也在研究这份丁税,此刻道:“皇后娘娘定下的规矩,入宫的宫女与外面的府里的丫鬟们并不相同。这些宫女可以看做是在打长工,她们在年满二十二岁后就可以出宫了,在宫内服役视同劳作。而外面府里,不少丫鬟是签了卖身契的。依照丁税里的说法,凡是签了卖身契的男丁女丁,其主家都需要帮他们承担丁税。”
“这是防着投充啊。”官吏叹道。
百姓为了逃避丁税田税,会将自己还有田地典押给大地主阶级。这样他们就不算是“人”,自然就可以逃避税收。如此下去,大地主们越来越富,整个国家便会越来越贫瘠。
越是对这份女子丁税进行深入研究,这些不曾在靖平与皇后娘娘打过交道的老油条们便是觉得背后一直在冒冷汗。
皇后娘娘简直是将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不仅有征税的手段,里面还罗列出了不少税收优惠的政策。就像刚才的去致远书院念书不仅可以免掉自己的丁税,还能帮家里的男丁减少部分丁税,这一条是针对普通百姓家的女子。而针对贵族女子,则是鼓励她们出来教书等等。
随着对女子丁税的深入解读,不少人对宫中那位病怏怏的皇后都更加好奇起来。自当今圣上登基以来,皇后便一直病啊病的,很少走到大众视野里。尤其是这些没有在甘州待过的世家大族,皇后对他们而言,和历史上的其他皇后并没什么区别。有些人说她有前朝宣德皇后的品性,宣德皇后是着名的权后,但本朝的皇后还没权起来,自己先病了,其影响力着实差了不少。
但现在,大家在研究完女子丁税后,为了慎重起见,将柳淑淑当年推行的政令以及她所做出的政绩都找了出来。
这一划拉,整个皇城的世家都陷入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沉默。
“当年靖平遭受赛罕十万大军攻城,城内所有的伤员救护工作便是由皇后娘娘一力组织起来的,救护司也正是在那个时候组建起来的。”
“你这算什么?皇后娘娘根据我朝与赛罕的交战情况,算出了赛罕的人口丁数!真是因为皇后娘娘算出的结果,皇上才能更加确定赛罕虽然厉害,但其人口却是在不断下滑,我们发起猛攻,最后吃亏的是赛罕,因为他们极有可能还没打赢,赛罕人就先打没了!”
“你们这些后来的还是嫩了点。靖平,东望,靖阳三处城池都是由皇后娘娘督修的!我有幸去过靖平,真不愧是一座佣兵之城,那城墙坚固的,拿着投石机连投七天,那墙头上怕是都不会掉下一块砖!而靖平的城墙,是由皇后娘娘一人设计而成!东望与咱们靖阳虽然有了那些匠师们参与,但皇后娘娘绝对是主心骨!”
“等等咱们说的这么热闹。可这些真的是皇后该做?皇后不是母仪天下吗?”
“难道这些不属于母仪天下的范围?”
“额这个”
众人又沉默了。
他们终于发现,当今这位皇后娘娘的所作所为全都是利国利民之事。然而,却和大众认知里的皇后娘娘该做的事很不一样。
谁家皇后专程去学过救护知识
谁家皇后督修城建工作?
“不仅是皇城靖阳,连如今的皇宫都是皇后娘娘督修的。如今的宣政殿与前朝的大不相同,乃是由皇后娘娘亲自测制而成。”
管素说完,不少人又沉默了。
皇后娘娘离他们很远,然而皇后娘娘所做的事却充斥在他们每天的日常生活里。这些每日都需要上朝的大老爷们脑海里顿时浮现了那座雄伟庄严又不失壮丽的宫殿。
这些人当中不少人都认为女子不得干政。可偏偏他们办公的地方,却是由一名女子修建的。他们住的皇城,也是由这个女人带着一帮他们看不起的匠师们打造的。
“皇后娘娘这个人”
一位官吏突然感叹了一句,后面的话虽没有说,但众人都知道他在钦佩皇后的所作所为。
比起其他官吏,六部中,户部,工部两部乃是感触最深的。
户部自不用说,如今数字与大写汉字数字并行便是皇后推行的,也一直沿用到现在。户部尚书又是是王泰,出了名的帝后铁杆,可以这样说,如今的户部郎官们,基本上都是本朝数学以及统计学学的最好、用的最好的一帮人
而工部尚书是冯族长,他对皇后不屑,但也不得不承认皇后留在工部的那帮匠师们的手艺的确不错。但冯族长并未对这些人委以重任,这些匠师手艺再好又如何,一没家事,二没念过多少书,不过是一群泥瓦匠罢了。而冯族长身为工部尚书,并未对皇后留下的图纸给予足够的重视,只是清点成册,放在库房里锁了。工部的郎官们几次申请想要看看皇后绘制的图纸,均被冯族长以此为皇后所绘,怎可随意观摩为由给拒绝了。就像女子的笔墨,怎么能让外男看见呢,皇后也忒不讲究了。
如今大家重新正视了皇后娘娘的所作所为,其他部里的郎官路过工部的时候,都对工部报以羡慕。
依着他们的说法,整个皇城还有皇宫都是皇后督修的,四舍五入,皇后娘娘都能算得上是工部尚书了啊!!工部的郎官们则是有苦说不出,他们倒是也想让皇后娘娘来当自己的尚书啊
不知不觉京城里兴起了一股皇后热。那些吵着让皇上纳妃的人,各个都闭上了嘴。
皇后娘娘是不是贤良淑德他们暂时还不知道,但这位皇后娘娘很不好惹,他们已经深有感触了
除了民政,他们知道了一个更加最可怕的事实。
皇后,手里竟然握着兵权!
如今朝廷的军队中,有一支军队独属于皇后,正是卫将军林世山所带领的虎威军!
这支虎威军乃当年老鲁王留给自己的子嗣的,皇后作为老鲁王留在世上唯一的子嗣,继承了这支军队。
而他们的皇上竟然并没有向皇后要这只军队的虎符!
换言之,能够调动这支足达五万人军队的虎符还在皇后手里握着呢!
“哪怕是前朝的宣德皇后,都不曾掌过兵权。”孔沛也不禁感叹了一声。
在靖平待了那么久的管素早就见怪不怪了,很平静的说道:“虎威军主帅林世山,如今任卫将军,负责京畿驻防。而虎威军的虎符又是在皇后手里,这说明什么?咱们皇上是直接将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