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宦海-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先前已经有人撰写了一部分;但却差漏较多,需要很花一些功夫去整理完善。

    算了下时间,顾云浩先是将整个撰史任务制定了一个时间进度表;将所有的事情都进行细化再具体安排时间。

    当然,在这个进度单里面,顾云浩是将赵启纳入进来了的。

    经过这些日子的相处;顾云浩越发觉得这个名叫赵启的院侍是一个可用之人。

    赵启虽然只取得了个秀才的功名;但其学问文章却是极好的,又写了一手漂亮的好字。

    在顾云浩看来;赵启并非是池中之物;学问更是应该极有机会中举的。

    只是不晓得为何;赵启却是对科考之事好似并不怎么上心的样子。

    这一点倒是让顾云浩颇为意外;毕竟天下的读书人;大多都是想要在科考一途上走的更远一些。

    这位赵启年纪又不大;不过三十五岁,可谓是正值盛年,怎会如此看淡举业?

    为此;顾云浩也曾试探地问过两句;不过赵启不愿多言,他自然也不会勉强,只压下心中的疑惑罢了。

    但是在公事上,赵启绝对是个很不错的助手。

    有了他的相助,顾云浩只觉得轻松不少,进度也较他预想的要快上一些。

    五月就在这样的紧张和忙碌之中过去了,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顾云浩极快地适应了翰林院的环境,对于撰写南巡起居实录一事也算是胸有成竹,心里亦是觉得轻松了不少。

    只是在这一个月里,朝中出奇的平静,平静得甚至让人心生忧虑。

    “夫君,那宅子是在北城,故而价钱要贵上一些,但是院子还挺宽敞的。”

    这日,顾云浩休沐,赵妍便要拉着他去看房子。

    自顾云浩被点中状元之后,他们便商量着要在雍京城买一处宅子。

    京城居不易,像他们这些寒门子弟若是想买个差不多的居所,其实大多都还是比较艰难的。

    不过好在他考中的是状元,元化帝又颇为贴心的赐下了一百金,有了这一笔钱,自然也是能买个不错的房子的。

    即便是手头有些银子,但听闻赵妍说看的房子是在北城,顾云浩仍是觉得有些不确定起来。

    毕竟北城可是大明宫的,京中各大衙门也都聚集在北城,就是他们翰林院,所处的位置也是在北城的。

    北城更可谓是寸土寸金,不仅住着那些世家大族,京中更是有一半以上的官员都住在这里,因着这个缘故,北城被称为权贵的聚集地。

    “咱们的银子够么?”

    想了想,顾云浩还是决定先问问价钱。

    “七百两银子,是一个二进的院子,周围环境也不错”

    见着顾云浩相问,赵妍便笑着介绍那处宅院的情况。

    听完值周,顾云浩亦是觉得赵妍的眼光不错。

    那宅子原本住的乃是都察院的一个官员,只因前些日子被外放了,所以决定卖掉京中的院子。

    不得不说,这个价格确实是比较公道的。

    虽然在西城,同样的二进小院只需三四百两就可买到手,但北城却是不一样的,贵上一倍也正常。

    见着赵妍说起来好似颇为喜欢的样子,顾云浩也决定先去看看。

    他们现在手头还有一千五百多两,即便买了那处宅子,又花点钱添置家具,应该还有些结余。

    而且他现在已经授官,是有俸禄的,日子应该还是能过得下去。

    略微一思索,顾云浩便点头应下。

    夫妻两人带上巴九,一路去了北城,看了房子,都还是比较满意,当下便付了定金买下来。

    自然后面的事情是不用顾云浩多操心的,赵妍带着巴九和碧翠,又是找人打扫,又是添置家具,不过半月便拾掇好了。

    寻了一个吉日,众人收拾好行李,租了辆马车,来回跑了几趟,便搬了家。

    搬到新家之后,赵妍虽然又买了几个下人,但院子却大了许多,因而住的也还是很宽敞。

    对于顾云浩而言,也是松了口气。

    总算是给妻子儿女了一个稳定的居所。

    他还是保留着传统国人的思想,就认为身为男人,最基本的便是要给妻儿提供一个安稳的生活,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住所,这便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

    当然,对于他自己而言,最明显的实惠便是,每天上下班变得方便多了。

    现在只需要两刻钟的时间,他便能从家里步行到翰林院,这已经算是非常近了。

    只是他却也并没有将太多的心思放在乔迁新居的事情上,毕竟五月过去之后,朝中的局势就变得有些不同寻常。

    最大的事,便是是六月初,户部尚书王守和告老辞官。

    王守和今年刚巧六十岁,虽然不年轻了,但在尚书和内阁大臣这个层面来说,其实也并不算年老。

    但却是这位还不年迈的王阁老,在前些日子以身体不佳,年岁渐老的理由,向元化帝递交了奏折请求辞官归乡。

    此事一出,满朝诧异。

    毕竟眼下内阁形势微妙,左相杜允文跟副相陶明哲都曾牵扯进夺嫡之争,眼下新帝即位,说不准什么时候内阁的相位就会出现变动。

    而王阁老的年纪在阁臣中并不算大,又入阁多年,若是左相跟副相倒了,他是极有机会上位的。

    因此,在元化帝即位之后,甚至有一部分人开始向王阁老靠拢。

    要知道这位王阁老可是与右相孙惟德政见不合,假使左相跟副相倒了,元化帝为了制衡右相孙惟德,十有便会提拔这位与孙惟德素有不睦的王阁老。

    只是却不想在这个众人都看好王阁老的时候,他居然突然提出要告老还乡

    而更令人诧异的是,在王阁老请辞的奏折呈上去之后,元化帝却是准了!

    这样一来,众人更是有些看不透此事了。

    有的人思虑过后,认定是元化帝有意抬举右相孙惟德,想要先行剪除左相跟副相的羽翼。

    而有的人却是认为元化帝此举,乃是为了稳住左相跟副相。

    只是,这些都并不是这些官员们最为关注的。

    此事一出,朝中官员们,特别是户部官员们最为在意的,那便是户部尚书一职会由何人担任。

    要知道户部那可是油水衙门,而户部尚书一职,更是重要非常,不仅在六部尚书中颇有地位,更是能入内阁的。

    因而,近段时间以来,官员们大多是将注意力放在这件事上。

    户部的一众官员更是较往常忙碌了不少。

    不为其他,不过是忙着打听是何人将接管户部,打听到了眉目之后,又想着办法的去传说中的新尚书跟前刷好感度。

    只是这一次却不同以往,这些官员们打听了许久,却终究还是没有一个确定的答案。

    当然,这乃是户部的事,与顾云浩关系不大。

    只是在这一天,顾云浩正收拾了书案,却见一个小厮前来传话。

    “顾大人,右相大人遣了小的来传话,说是让您晚点去一趟相府。”那小厮恭敬地说道。

    闻言,顾云浩点了点头应下:“知道了,你且去回禀右相大人,我这边一散职就过去。”

    “是。”那小厮应了一声,便被赵启引了出去。

    这里顾云浩却是陷入了沉思。

    王阁老素来与师祖政见不合,现在辞官归乡,外面又有传闻说元化帝此举是为了抬举师祖,但顾云浩心里却不那么认为。

    即便元化帝因着曾经夺嫡之事,对左相跟副相心存疑虑,但也未必就会真的信任师祖这个右相。

    而且,师祖已经是身为右相,可谓位极人臣。元化帝身为帝王,不制衡打压其权势便是极大的宽容,又哪里会那么大的心反而去抬举呢?

    因此,王阁老此次辞官,对于师祖这个右相而言,其实并非是一件好事。

    毕竟师祖与王阁老不睦,这已经是满朝皆知的事,现在王阁老辞官,左相跟副相处境尴尬,那么他这个右相没了人制衡,也不知道元化帝心底是如何想的。

    想到这里,顾云浩也生出了几分担忧。

    他不过是一个新任的翰林罢了,有些层面的事情,是他完全接触和了解不到的。

    一切只得等散职后见过师祖再说了。

    思及至此,顾云浩不由抚了抚额。

    户部啊,那可不是一般的地方,管着整个华朝的银钱赋税。

    这王阁老年纪又不大,说不定几年之后便会更进一步身居相位,怎么会突然辞官

    难道是

    这时,顾云浩突然想起一事,随即更是目色一凛,眉头也跟着蹙了蹙。

    越想越是觉得心思明朗,只恨不得立马散职,得以去孙府寻师祖问个清楚。

第135章:尚书人选() 
右相府;孙惟德的书房竹香居内。

    “师祖;户部那边如此大的动静;可是圣上对新政之事有了决断?”

    虽然极力克制;但顾云浩还是忍不住出言问道。

    要知道历来的变革新政;那都是首先从税赋入手的。

    他殿试的文章;亦是首先提到的便是改革税制。

    而户部管理着整个华朝的赋税钱银;若真是元化帝要新政变革,那么换一个更为贴心的户部尚书,便是情理中事。

    毕竟王阁老虽然颇有才干;但行政之风却是比较谨慎图稳。

    若是要新政的话,守旧派的王守和显然是不太可能成为元化帝的改革大将的,那么让他继续留任户部尚书的职位;就对新政是有害无益的。

    如此逼退王守和辞官归乡;再选派合适的人手主政户部。

    这样一来,后面改革税制之事便会顺利许多;新政之路方才能继续走下去。

    顾云浩想到这一可能;更是心绪翻腾;怎么也压不住心底的那股激动之意。

    天知道他是多么期待着新政这一件事。

    “圣上如此行事;自然是有其打算。”

    孙惟德也不掩饰;直接说道:“王守和这样一退下来;朝中自然是有人坐不住的,户部尚书之位虽是人人关注,但你亦是需要更加谨慎才可;说到底;此事还是你挑的头。”

    知晓师祖是为了他好,顾云浩忙应了下来:“是,弟子明白。”

    顾云浩心下自然是明白他当前的处境。

    不仅是孙惟德多次提醒,就是翰林院分派差事来看,顾云浩就知道元化帝有新政的意思,也正因为此事的起因乃是他殿试的那一文章,故此元化帝新政之心越甚,他顾云浩就越是容易惹起一些人的厌恶。

    这里面自然是有那些眼红嫉妒的,但更多的却是目前制度下的利益既得者们。

    自来新政都会损及一些人的利益,而他殿试文章说提到的税制改革,虽然减轻了贫苦百姓的负担,但却将‘刀口’对着了那些世家大族们。

    这些世家大族们之间的关系盘根错节,或是在朝为官,又或是影响力颇大。

    因而,在被点中状元之后,顾云浩更是谨慎万分,也几次三番的提醒家里人要好生约束族人,生怕被人抓到了什么把柄。

    要知道,新政之事乃是他提出来的,而且元化帝殿试之事也曾说过,要他好生思虑其中之事,说不定到时候改革开始,他也会被元化帝另行派差。

    而且无论到时候新政是由何人主持,他——顾云浩都将自动被划为新政派的一员。

    这样一来,自然是容易为人所忌恨,不过好在淮安那边有堂兄顾云涛看着,加上顾长荣跟顾明良,族里应当不会发生什么事。只需他自己多加小心便是了。

    虽然新政之事颇为艰难,但他也绝对不是因噎废食之人。

    眼下猜想元化帝是在为新政做准备,顾云浩心中亦是觉得热血沸腾。

    “陛下踢走王守和,户部那边的左右两位侍郎,可都不是简单的人物,只怕寻常人弹压不住,也不知道这对今后之事是福是祸。”

    见着顾云浩应下,孙惟德端起茶碗,呷了口茶,长长一叹道。

    听了这话,顾云浩目色一紧,道:“师祖,难道陛下无意让户部两位侍郎继任尚书之位?”

    要知道对于新政而言,首先便是要改革税制,而户部在这里面的作用是无法替代的,户部尚书之位又尤为重要,若是继任的户部尚书弹压不住户部众人,只怕改革税制之事会难上许多。

    王守和辞官之后,户部的两位侍郎自然都是有些坐不住的。

    毕竟两位侍郎都在户部任职多年,眼下谁又不想更进一步呢?

    只是户部在六部之中的影响力不可小觑,一般而言,户部尚书这个位置,很少有直接从侍郎提拔上来的情况的。

    毕竟侍郎只是正三品官职,即便是得皇帝其中晋了半级,为从二品侍郎,但尚书一职却是正二品,且还能入内阁。

    而且,六部的尚书一职,除非是得了皇帝的信任,从而特例提拔。否则,那都是从各省巡抚里面选任的。

    眼下元化帝即位不久,很显然是没有特别信任的人选,因此户部尚书这一职位,不仅京中的官员瞅着,就是各省的巡抚们,也都是巴望着能选任入京。

    顾云浩对此也很是关心,毕竟他新政之基便是税制改革,只怕到时候阻力不小,能有一个强势又颇负才干的户部尚书,自然会事半功倍。

    “眼下户部情况复杂,朝中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那两位侍郎行事之风受王守和影响不小,只怕不是圣上心中的理想人选。”孙惟德沉吟道。

    听了这话,顾云浩愈发肯定,看来元化帝果真是想提拔一个行事果敢之人主政户部。

    不知为何,他此刻却是突然想起了徐景。

    徐景在礼部为官多年,素来有行事果决和处事老辣的名声,若是元化帝想起了他

    想到这里,顾云浩不由眉头一皱,心中突然涌起一股烦闷之意。

    “师祖,礼部徐景会不会”

    思虑片刻,总觉得心中那股腻烦压不下去,顾云浩索性直接问道。

    “徐景?”

    听到弟子突然提起此人,孙惟德也有些诧异,说道:“我记得这徐景乃是杜允文的女婿。怎么会提起此人?”

    “弟子乃越省陵江书院的学生,当年徐景下令查封书院,弟子及一众同窗都想设法重开书院,为避阻碍,故此自然不愿徐景权柄过大。”顾云浩没有多言其中之事,只简单地说了两句道。

    闻言,孙惟德自然知晓这个弟子还有未尽之言,只是这乃是弟子的目标,他现在能够相帮,但也没想过要出手相助。

    毕竟他是当朝右相,下令重开一家书院实在是小到不能再小之事,即便此事牵扯了徐景跟杜允文,但却还是不至于让孙惟德放在眼里。

    只是他明白,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此事虽然对他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但却是顾云浩的目标,因此他不会多管。

    有的事情可以给予这个弟子帮助,但有的事情必须得要自己去做才行。

    “徐景行事过于张狂,作一马前卒尚可,但若是主政户部,主持税制改革之事,却是不行的。”

    孙惟德颇为客观地点评道:“加之杜允文与他先前跟茂国公府牵扯不清,亦是与一众功勋世家有些来往,自然是不适合继任户部,陛下不会不考虑这些的。”

    听了孙惟德这话,顾云浩也是忍不住一拍脑门。

    他怎么就忘了这一茬了。

    要知道税制改革首先就是损及的这些世家大族们的利益,一如那些功勋世家们,大多都是经营多年,兼并土地不少,杜允文跟徐景那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