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穿越之侯门庶媳-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见到此人;玉然下意识的就知道;必是有重要事情要报于自己知道了。

    遂遣退左右;问道:“何事?”

    那人一抱拳道:“我乃侯爷派来的;有要信要报于七爷七奶奶知道。”说着;将信递上。

    玉然打开信一看;大吃一惊。康成帝病重?!

    也不及问来人,先将虎翼叫进来,命他即刻去府衙将爷请回来。为免人生疑;特地让虎翼说是自己生病了,所以才去叫人的。

    过不了多一会儿,明定脚步匆匆的走了进来。进门见得玉然;忙忙的问道:“然然;你怎么了,哪里不适。”说着就想去握玉然的手。

    玉然忙忙的躲开;指着眼前的劲装男子说道:“这是祖父遣来的。”

    明定这才看见眼前的人;见得玉然神情肃然。再看眼前男子;明定当即明白过来;看来有事发生了;而且还不小。

    不待明定问话;玉然将手中的信递给他。

    明定接过一看,也是大吃一惊。这事儿,可真不小。

    因问来人道:“京中现在是何情形;你细细说来。”

    来人将京中之事细细说了一下;最后说道:“我走之时,皇上还未醒来。但京中还算平稳。”

    明定点头,思忖了一下,命来人去到稍间等一下,过会再唤他过来。那人一抱拳,往稍间而去。

    明定玉然两两对视了一下,明定叹口气道:“这次事情可真是太麻烦了。”

    玉然接口道:“是啊,希望皇上得天之佑,平安无事吧。”不然,侯府真的麻烦了。

    眼下最有实力问鼎宝座的就是英王与睿王,而这两人都对侯府有很深的敌意。如果一旦两人其中之一上位,那侯府可真是岌岌可危了。

    玉然明定面面相觑了一下,玉然叹道:“眼下这情形,难道只能等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明定想了想,摇摇头也是暂无头绪。

    玉然突然想到:“你说,那秦思佗会不会在京中,只要他在,皇上必会被救过来的吧。”

    明定道:“这倒不必操心,皇后必定会派人去请的。不过,就算秦思佗去了,那也得看天意了。”

    玉然想想也是,这还是等,没有主动权。

    等,在现在这种情形下等,那无疑是最危险的一件事。那就主动进攻吧,最好的防守就是主动进攻。

    明定被玉然的提议惊住了:“主动进攻?”

    玉然点头道:“现下英王与睿王无疑是到了刀刀见血的时侯,端看谁先出手而已。不过,按照目前的情形,明显是英王占优,所以他是必等得住的。”

    明定点头道:“是啊,按规矩,无嫡立长,如果圣上一旦不测,那英王将是最名正言顺的继承人了。”说到这里,明定道:“所以,如果我们要做,那就从睿王下手?”

    玉然点点头道:“睿王现在恐怕是绷紧了弦了。说不得,只需要一个小小的契机就可让他将手中的箭射了出去。”

    明定道:“你说的在理。可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睿王成功了呢,那我们不是为他做嫁衣了?”

    玉然道:“对那位子感兴趣的恐怕不止英王,睿王吧。”

    明定细细思索了一下:“眼下,除了他俩外,身体康健的,母妃位份最高的,还有德妃所出的四皇子成王与六皇子景王。安王为罗淑妃所出,跟睿王是一母同胞。六皇子肯定不能选的,那就只有四皇子可选了。但,我们家与四皇子素无往来,实在不知其性情如何啊。”

    玉然凌凌一笑:“谁说要选他了,他有的是耳目,不需要我们特定去报信。而且,他的舅舅是御林军统领肖志武,有他在外挡着,睿王到时想进皇城,恐怕不那么容易了。”

    明定听了,定定的看着玉然道:“然然,你可真大胆。不过,现在这情形,也由不得我们等了。要不然,真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行,我们就将此意传于祖父知道吧。”

    明定言简意赅的将信写好。不过,此信外人看来完全是一头雾水的无用文字堆砌。

    这还是玉然的主意,因着前世看谍战片得来的灵感。为着日后以防重要书信为人截获,而出事。在出京之前,就让明定去跟侯爷说,约定了几本书;传重要书信时,就在里面找。当时侯爷听得明定如此说时,还很是诧异,想不到这个孙子竟能有如此头脑。

    书信很快顺利的到了平川侯爷的案头。

    侯爷打开一看,心中颇是振荡,想不到明定他们如此大胆,但又如此的合自己的胃口。之前心中隐隐的念头被唤起了。

    侯爷叫来钟放,将明定书信的内容跟他说了。钟放当即大赞:“这正合我意,前几天我们也说过这事儿。现下,我们冒得风险,跟后面可能遇到的危机相比,还是值得的。”

    侯爷命人叫来世子、世孙,二人一听,也俱是表示赞同。

    大方向已定,接下来,就是商量具体如何实施了。明定的书信,计策步骤已是完备,现在需要将它一一细化,而且,人要选好,要最大可能的不要暴露侯府在此事中的存在。

    英王这些时日正可谓春风得意,对待朝臣也是春风化雨般和蔼可亲。见到自家大哥,那俨然已将自己当做诸君的样子,睿王真是一口银牙都快咬碎了。

    好容易耐着性子回到王府,他最宠爱的侧妃,又一头哭到了他面前,求他做主。

    问了原因,原来,英王的家奴将自家爱妃的弟弟打的人事不醒。

    而且,这侧妃还特别强调,弟弟都搬出睿王的名号;这些人不但不理,还打得更凶,更是嘲笑,自家王爷就是一只快下架的鸡,不足为惧。

    睿王听得勃然大怒,但想着现下正是关键时刻,不可轻易生事,因此,强自按捺住,将爱妃哄走。然后急步来到了书房。

    到得书房,忠靖侯与众谋士已是等在此了。

    众人又开始议起事来,近来大家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尤其是忠靖侯,他的恐惧更盛。因为,他非常清楚,一旦英王上位,等待他的是什么。

    到时,英王说不定为了表示他的仁爱之心,不会杀睿王;但自己却是一定非死不可的。杀鸡给猴看,是最好的震慑不是。

    于是,忠靖侯极力鼓动先下手为强;睿王的谋士,计算了一番得失,也均是赞同。

    睿王虽还心有疑虑,但想着近日自己所遇到的种种不顺,还有刚刚侧妃诉说的事情,都让他明白,他是真不能退了,一退就是万丈深渊哪。

    于是,睿王一咬牙,狠声道:“好,就这样做吧。”

第一百二十章() 
正史记载;康成二十五年八月初二凌晨;忠靖侯罗新峰统领的西郊大营进京谋逆。随后;英王被逆贼所害。后来;御林军统领肖志武剿逆贼于皇城之外;睿王当场死于乱军之中。

    平川侯的信于八月初十递到了江城;明定接到侯府来信一看。

    睿王、英王俱已身亡;皇上也已醒来,现在正在善后。

    是的,自秦思佗进宫后;康成帝实际上于第二日已经醒来。

    但康成帝的身体实在是有点虚弱,秦思佗一再要他放下国事,静心休养。

    康成帝听得秦思佗如此讲;心中一动。

    自己这次突然生病;想来,那几个儿子也必不安份。那就借着此事看看自己那几个儿子的品性;也好选选继承人了。自己身体已是不大好了;储君人选是得定下来了。

    可是;没想到老三竟然如此大胆;竟敢谋逆。

    此次痛失两子;就算是铁石心肠的帝王也是难忍心痛的。

    于是;盛怒之下的康成帝大肆清缴逆犯之人。京中抄家夺爵了好几家。真可谓是一片腥风血雨。庆幸的是,平川侯府避过了此次风浪,并未受到波及。

    玉然看到此信;心中翻腾不已;很是不安:“我原想着,让英王与睿王斗起来,可没想到竟然会如此。”

    明定见玉然这负疚甚重的样子,忙忙安抚道:“你不要多想,这夺嫡之争向来残酷。此次就算没有我们推一把,睿王也必是会动手的。”

    玉然轻轻将头靠在明定肩上,幽幽道:“道理我都懂,但心里总是过意不去。”

    明定轻轻拍拍她道:“那你就这样想好了,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这次,睿王英王虽已身故,但家小也都安然无事。然然,想想我们,如果这次我们没顶住,会怎样。”

    玉然一听,心头一酸,是啊,这次万一没顶住,可能自己跟明定都去死,也未必保得下成成和毅儿。

    明定见玉然心稍稍定下,又道:“祖父在信中说,让我做好准备,可能我们很快会回京了。”

    睿王谋逆后,朝中大大清洗了一番,睿王的势力全部被剪除,睿王势力盘踞最深的当数兵部与户部。

    此次户部尚书与兵部右侍郎均被抄家流放,其它的低品阶官员落马的也不在少数。

    看着如此大的官员缺口,康成帝头痛不已。

    此次成王立下大功,康成帝损失了两个最倚重的儿子后,终将目光投向了平日不显山不露水的四子。

    经过成王的举荐,户部尚书让成王的人拿下了。但,兵部右侍郎的职位,康成帝是无论如何不肯给了。

    老四舅舅是御林军统领,户部已经给他,兵部再让他拿下,那就太危险了。

    康成帝正在长乾殿闭目苦思,王得前走上前来轻声禀道:“皇上,丽妃娘娘命人送来了莲子羹,皇上要不要用点儿?”

    康成帝闻言睁开眼道:“丽妃来过了?”

    王得前道:“是的,刚刚丽妃亲自过来了,当听得皇上在休息,没敢打扰。留下汤水,就走了。”

    康成帝坐起来,醒了下神道:“我也有些日子没见到老十一了。就今儿个去见见吧。”听得此言,王得前连忙伺候康成帝穿戴好,又吩咐人,皇上要摆驾临月宫。

    来到临月宫,十一皇子已下晚课,正在跟他母妃说话呢。

    见得康成帝,赵禛连忙站起深深一揖:“见过父皇。”丽妃李明月也是蹲身一福:“见过皇上。”

    康成帝一挥手:“免了,不用多礼。”

    丽妃请康成帝上座,命人上茶来。亲捧了一杯奉给康成帝。

    康成帝轻抿了几口,很有兴致的问赵禛:“十一近些日子在做什么?功课如何?”

    赵禛站起来,一一回了来。间或康成帝还考校几句,赵禛也能流利做答。

    康成帝很是满意。待听得赵禛说他近来还学了一套拳,康成帝更感兴趣了。

    当即说道:“哦,你还学会了一套拳,打来看看?”

    赵禛听得父皇如此说,更是兴奋,立即道:“好的,父皇,我们这就去院子里,我打给你看。”

    不待康成帝说话,人都已向外跑去。丽妃叫都没叫,只得不安的对康成帝道:“瞧这孩子。”

    康成帝心情甚好的道:“无妨,少年心性嘛。”

    康成帝十分捧场的来到院子里看赵禛打拳。

    赵禛见得父皇已到。立即摆开架势就打了起来。

    康成帝王见小小少年腾挪移动颇有章法,只力道少了点儿。但小小年纪,有此样子,也颇是不错。

    待他打完,康成帝高兴的道:“不错,禛儿这套拳打得很有章法。是谁教的?朕要好好赏赏他。”

    赵禛听得,赶紧一抱拳道:“回父皇,是赵师傅照着七舅舅送给我的拳谱教的。”

    康成帝听得哈哈一笑:“哦,这样说来,朕还得赏两个人才是。”

    赵禛一听,连忙道:“父皇只能赏一个人么?那,父皇您将赏我的这份赏给我老师或是我舅舅吧。”

    康成帝听了大笑道:“你这小子,朕有说要赏你吗?你就将自己那份儿送出去?”

    赵禛一听,睁大眼睛道:“怎么,父皇您不赏禛儿的么?您刚才不是还夸我来着的?”

    听得赵禛的童言童语,康成帝心情大好,连声说:“好,好,都赏,都赏。”

    赵禛跟康成帝说得一阵子,就告退做功课去了。只余丽妃陪着康成帝说话了。

    康成帝阴郁的心情被小儿子治愈了一大半,跟丽妃说起话来,也放松了好多。

    康成帝接着刚才的话题,问丽妃道:“十一说他的拳谱是他七舅舅送的?他那七舅舅就是江城知府李明定吧?”

    丽妃笑道:“是的,正是他。这拳谱啊,还是明定今年五月间使人送来的,说是在江城那边儿淘来的,送过来给禛儿看看。”

    听得丽妃讲,康成帝点头道:“你这个七弟是个人才,算是个能吏。”丽妃听得皇上此言,忙站起来谢过皇上。康成帝挥手让她坐下,不用多礼。

    临近就寝,丽妃又召来擅推拿的宫女,给康成帝好好的捏了捏。捏得康成帝颇是舒坦。

    这连日的累乏,在临月宫减轻了不少,康成帝很是满意。

    第二日早朝完,康成帝回到长乾殿不久,王得前惴惴不安的进来道:“皇上,景王求见。”

    康成帝一听,待要不见,想了想,这六儿子这些时日可能也不好过。叹口气道:“叫进来吧。”

    景王进得殿来,见到康成帝,就立马跪在地上磕头道:“儿子给父皇请安。”

    康成帝见景王形容很是憔悴,看来较之前清瘦了不少。心中一软,道:“你怎将自己搞成如此这副模样。”

    景王一听,大哭道:“儿子惶恐。如此这般模样来见父皇,污了父皇的眼,是儿子的罪过。”

    见这平日里也算是气宇轩昂的六子,竟然惶恐不安至此,康成帝也是心中一酸,道:“说得什么话。快起来吧。”说着,亲手扶起了他。

    景王见康成帝心情尚好,连忙接着说:“父皇前些时日身体欠安,儿子实在担心不已,父皇现在可大安了吧。”

    说着又诉说了一番担忧之情。一时之间,父慈子孝,气氛还算温和。

    见气氛尚好,景王接着卖惨,诉说了自己这些时日的惶恐不安之情,最后对康成帝求情,希望能将母妃放出来。

    景王这番卖惨非常有作用,至少,听得他说,请求将罗淑妃放出来,康成帝并没有生气。

    康成帝也没有立即答应他,只让他先回去,日后再说。

    景王走后,康成帝想到罗淑妃也是陪了自己几十年的老人,此番睿王谋逆她也并未牵涉过深。看在景王的面上,将她放出来吧。

    心中有了计较,命人将陈阁老叫进来,有事跟他商议。

    陈阁老进来后,听得康成帝说了景王跟罗淑妃的安置,并未有异议。此虽国事,但更可算是康成帝的家事。

    见此事,陈阁老并未有疑议。康成帝接着又说起了另外一事。

    那就是兵部右侍郎的人选,康成帝提出,将现任江城知府李明定调任至兵部右侍郎。

    陈阁老一听,大吃一惊,且不说别的,李明定的江城知府本才正四品,而兵部右侍郎为正三品。

    按惯例,地方官进京任职,是要降等使用的;最不济,也得平级才是。这李明定如此破格提拔,实在于理不合呀。

    陈阁老正要将反对意见说出来,一看康成帝脸色,心中一咯噔,皇上近来心情很是不愉,不可轻易驳他的话。况,圣上虽皇威日隆,但也并不专断昏庸,此举必有深意。

    陈阁老快速一思索,想到十一皇子跟李明定的关系,心中顿时明了。况,兵部侍郎虽为高官重职,但也并未重要到关系国本之事。皇上要给就给吧,也顺顺他的心。

    遂,陈阁老道:“皇上此言甚是,李明定先前立有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