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侯门庶媳-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笑了一阵儿;陈嬷嬷接着道:“总算好了;前阵儿我们还提了口气儿;怕这七奶奶太过刚硬;定七爷不喜的。”
说完笑了几声儿;又说:“我们还在这儿担心小两口闹脾气,结果您看,转眼定七爷就带着她亲亲热热的逛园子了。这下;老太太您可真能放心;这个定七奶奶真可谓能文能武的。以七奶奶的聪慧劲儿,这日子啊过得定不会差的。”
十一奶奶冯氏也听说了,玉然两口子逛园子的事儿。心头大震,想不到这个七嫂竟厉害如斯。
竟能让李明定在众目睽睽下拉着手逛园子,又能怼得那几个丫头毫无还手之力。这真可称得上有勇有谋了。更坚定了要压下此人的念头。
接着锦瑟又说起,紫竹收拾澄莹楼的事儿。冯氏听完:“哦,原来是广大嫂子的妹妹要进京了。打听到一起来的还有谁么?陈知府也一并进京吗?”
锦瑟道:“这些到不知了。”冯氏道:“这不怪你,大嫂那边儿不说,你也打听不到。你这几日盯紧点吧。一旦有讯息即刻报于我知。”
过得两日,小谢氏果真进京了,谢大奶奶亲迎至二门处,两姐妹也有两三年未见了,再次相逢俱是激动难抑,泪水涟涟。
李明广与小谢氏的夫婿陈其隆在旁连连宽慰。两姐妹好容易止住眼泪,相扶着往侯夫人处去拜见侯夫人。
侯夫人一向满意谢大奶奶这个大孙媳妇,见大孙媳妇的妹妹来了,也是拨冗相见,早已等在了荣晖堂。
小谢氏一行一一拜过侯夫人,陈世隆见过侯夫人后,侧过身来指着站在自己身后的一个小郎君对侯夫人道:“此乃我三弟,名其功。今日冒昧来见,还请侯夫人赎罪。”又对这小郎君道:“快快前来见过侯夫人。”
小郎君上前对着侯夫人深深一礼:“其功见过侯夫人。”见到这个俊俏的小郎君,侯夫人目光一闪,说道:“不必多礼。”
众人坐定寒暄,侯夫人又特意问了一些这个小少年的话,譬如多大了,读了些什么书啊等等,知道这个小少年年仅十六已中秀才,赞许的点头道:“小小年纪也算不错了。”
坐得一阵,众人辞去。又来到瑞华堂,又是一阵拜见寒暄。待辞去周氏后,李明广邀陈世隆、陈世功去书房叙话,谢大奶奶方带着妹妹回到柏石居说起体已话来。
姐妹经年未见,说不完的别情离绪,一阵哭、一阵笑的说了阵,情绪渐渐平稳下来。命丫头重新匀过面,方又坐下说话儿。见这次妹妹还带了一个小叔子来,谢大奶奶心中隐约猜到,因问道:“你们这次将世功带来,是想”
小谢氏道:“姐姐猜到了,公公是有意想跟你们家结亲,所以我们这次进京就让他跟着来了。”谢大奶奶道:“我仿佛记得,你这排行第三的小叔子是庶出?”
小谢氏道:“是啊,他是姨娘养的。不过啊,他姨娘生下他没多久就死了。从小儿就是在我婆婆房里长大的。”
谢大奶奶道:“你们今日这么堂而皇之的将他带到祖母面前,想来祖母也是猜到了。不过,还是要禀告一声儿。明日请安时我将这事儿给祖母通下气儿,如祖母首肯了,我就放出风儿去。你也好相端相端。”小谢氏点头应允。
小谢氏一行已来到侯府,且一同前来的还有一个小郎君。这消息第一时间就递到了十一奶奶冯氏的耳朵里。如此明显的结亲意图,冯氏也猜到了。
冯氏盘算了一下,现下府中适龄且身份相当的,只有大房的三妹妹明蓉,二房的八妹妹明茵与九妹妹明芙了。明蓉已经定亲,此次当然排除在外了。那最有可能的结亲对像只能是明茵、明芙了。
冯氏在心中估摸了下,这个陈其功才十六,已中秀才,也算难得了。最主要的是这陈氏家族一门做官的不知凡几,现下虽并未有高阶的官职,但家族枝繁叶茂,势力也相当够看的。如若明芙嫁了过去,那对自己的助益实在良多。
最主要的是,这样一来,自家跟大房大嫂的关系又更进一步了。看来,明天得好好跟明芙商议下,如何在小谢氏面前表现一二了。
冯氏正在这儿盘算着。玉然也听说小谢氏一行进府了,跟明定正闲话着呢,忽闻婆子匆匆传话:“奶奶,快快前去昭华堂吧,二太太看是不好了。”
玉然一惊,忙忙的跟明定往昭华堂而去。待赶到时,二太太双目紧闭,晕阙不动,太医正在扎针,众人不敢相扰,都肃然立在一旁。
良久,忽闻二太太一声,咳出一口痰来,肖嬷嬷连忙扑过去抚着她的背:“太太,太太,您醒了。”二太太人虽有了生息,但还是连眼都睁不开。众人看着都觉得不大好。
李明贤请过太医问道:“家母情况如何?”太医摇摇头道:“不大好,照现今令堂身体这个境况,最多挨不过两个月。”
小江氏所出的明鸿年方十岁,听得太医如是说,眼泪马上滚滚而下,顿时就已泣咽难忍,见到幼弟这样儿,明贤极是不忍。抱拳道:“还请太医丹青妙手,让家母早日痊愈。”
太医止住明贤的请托,摇头道:“我等医者也是医生不医死,令堂这病,现下看来只不过挨日子而已,贵府还是要早做准备。”这太医常年跟侯府打交道,彼此早已熟稔,是以也就直言不讳了。
明贤也知太医所言不差,现下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只得抚了抚明鸿的肩以示安慰。玉然见到明鸿这样儿,也实在不落忍,就想走过去安慰一二,没曾想,冯氏先了一步牵过明鸿安慰。明贤见之,很是赞许的看了冯氏两眼。
冯氏刚才并未想着要去安慰这个十四弟,见玉然准备动了,才醒悟过来,这是表现自己仁心的时侯,所以第一时间抢了过去。玉然没想那么多,还觉得这冯氏也算是有慈心的。不过,很快她就会见识到冯氏的“慈心”的。
二太太已醒,众人再在此地呆着实于病人无益,是以大家也都陆续退了出去。玉然与冯氏差不多前后脚走在院中,到得院来,二人目光一碰,旋即闪开。互颔了颔首,各自回房不提。
玉然叫过明茵一起往回走,一路上都在想着明茵的事儿,二太太就这两月的事儿了,明茵等不得了,这两个月内,明茵必得将婚事定下,否则,守孝三年下来,明茵的行情将一落千丈。玉然有点心思不属,走在路上明茵向她说,要先行回房,玉然也由她去了。
回到畅欣院,明定牵过玉然的手问道:“你今儿个怎么了?是吓着了吗?没事,母亲那近几年每年都要传几次人不行了的,不用这么害怕的。”玉然摇摇头道:“不光是这个,我刚在想八妹妹的事儿。”
明定奇道:“明茵不是好好儿的么?她能有什么事儿?”玉然瞪了他一眼道:“怎么没事儿?你想想明茵多大了,母亲如果一旦故去了,明茵再守孝三年,到时她都多大了?”
明定一听,用用握拳击掌道:“唉,对呀。我怎么没想道这点。”有点急道:“这太医说母亲也就这两个月的事儿了,这么短的时间在哪儿去找呀。莫非还真得等到三年后?”
第三十二章()
明定接着道:“父亲是指望不上了。明儿个我去找下大哥他们;他们人面儿广;看下有没有合适的。”说到大哥那儿;明定眼睛一亮:“咦;我怎么没想到。广大嫂子的妹妹不是带来了个小公子吗?我前儿听人说;就是有意来跟我们府上结亲的。要不;我去跟大哥说一下。”
玉然一听;嗤道:“你别闻见风就是雨的,这大嫂子想跟谁结亲那还不一定呢。我们侯府金尊玉贵的小姐,难不成还上赶着让别人挑不成?”
明定一听;说的也在理儿,因道:“那我不直接说,我先去打探那陈小公子一番;你看如何?”玉然想不过;女方确实应该矜持一下的,但这不妨碍事先探询一下的;遂点头应和。
果然术业有专攻;李明定很快打探出来了。这陈小公子虽为庶出;但从小儿在嫡母房中养大;跟嫡出兄长如同一母同胞;是再好不过的。且陈家一向标榜耕读传家的;深知一个家族的兴旺主要还是靠人才;因此,庶出也不难过,如果读书好;还会别眼相待。
这个陈其功虽年仅十六;但已中秀才。再加上陈氏家族的加持,前途虽不能说无量,但也比一般的秀才举子好太多的。
最主要的是陈家家风清正,子弟多督促勤奋好学,少有耽于嬉戏于温柔乡的。这陈其功也是人品端正,醉心读书,并没有流连于脂粉乡的坏毛病。
听见这些,玉然也心动了。眼下时间紧迫,这个陈其功与明茵确然算得上是门当户对。
如若陈其功真是如打听来的人品不错,那与明茵也算得上良配。但,正如冯氏想到的,玉然也想到了,适龄的还有九妹妹明芙。总不能两姐妹抢一人吧,那陈家小子还没那么大脸。
玉然将这个顾虑说了,最后说道:“我总认为姻缘天注定,强求不得的。”听到这个,明定谄笑道:“对啊,对啊,我们俩就是这样的。是吧,啊哈”还没笑完就被玉然狠狠的拧了一把,疼得直抽气。
玉然白了他一眼:“这个我们也不要再筹算了,看长辈怎么说吧。我明天去找下贤大嫂子,二房主母病重,这本就是大嫂要操心的。说不定她心中有了章程呢。”
第二天,玉然果然来到了青萝院。江大奶奶听得玉然说明来意,也直说了:“八妹与九妹的事儿,我也一直记在心上的。先前也是有人家上门来探询的,都有禀过祖母,但一直未有什么合适的,都搁在了那儿没提了。现下母亲病重如斯,是得好好斟酌一二了。明日给祖母请安后,我再向她老人家提说一下。请她老人家示下吧。”玉然点头谢过不提。
第二日请安,谢大奶奶身为掌家主母,照例只坐得一坐,就辞去处理家务事儿了。众人热热闹闹的说了会话儿,也都渐渐散了。
待众人走后,江氏向侯夫人说了二房两个适龄闺女儿的婚嫁事宜,侯夫人听后说道:“这事儿我知道了,有消息会告诉你们的。退下吧。”江氏称是退出。
江氏走后,侯夫人对瑞福道:“你去看一下明广媳妇在哪里,待她料理完手头上的事儿后,唤来见我。”瑞福领命而去,谢大奶奶听得侯夫人的传唤后,即刻赶过来。
侯夫人问道:“那陈家小公子的事儿,现在是个什么章程。前儿你提说了一下,陈家想跟我们府上做亲的事儿。这几天我忙也没功夫问。现下陈家是个什么主张?”
谢大奶奶答道:“回祖母,陈家是诚心想要跟我们府上结亲的。这段时间我也考量了下,现在我们府上适龄的就只有八妹妹明茵各九妹妹明芙。这两个妹妹我看着都挺好的。具体如何,还请祖母示下。”
侯夫人听后沉吟一下:“你看那小公子如何?”谢大奶奶说:“孙媳虽没见过几次,不确是人品端方。”
侯夫人点点头:“那陈家的家教我还是信的过的。现下你二婶也不过是在挨日子,这两个丫头也不小了,是该相端起来了。这门亲我看是做得的。但到底是你哪个妹妹,还是看他们自己吧。”
侯夫顿了一下,接着道:“婚姻大事虽是长辈之命、媒妁之言,但如他们小儿女间互有好感,那更是美事一桩。我也不是那老古板,你把握好分寸放那陈家小公子时常来内宅走走,让明茵、明芙也见见。”
谢氏点点头:“孙媳知道了,这就去安排,祖母请放心。”谢大奶奶出了荣晖院儿,就直接转道去婆婆周夫人那儿去报备了一声儿。
听得儿媳说完,周夫人点点头道:“都是自家亲戚,见见也没什么。就算日后不成,也是亲戚之间日常见面,别人也没什么说头的。但要留意好分寸,不可有失礼之举。”谢氏点头称是。
这日陈其隆、陈其功应谢明广所邀到柏石居小聚,三人吟诗作对,也算尽兴。因其功还有课,就先行出得院来。其功方才小酌了两杯,被风一吹,有点微熏。走到大花园处见景致甚好,准备将歇一下。
见前面有一棵银杏树半黄半绿的,很是好看,就走将了过去。来到银杏树下,举目四望,刚向左侧望去,顿时呆住了。
前面一丛开的甚艳的墨菊旁正立着一个二八娇女,只见这女子正香唇轻启,言笑吟吟的说着什么;忽一阵微风吹过,发丝悠悠的在粉颊上拂过,粉粉的白上有了柔柔的黑,甚是好看,真是人比花娇。
其功痴痴的在那儿看着,连呼气都放轻了,生怕惊扰到佳人。不曾想,女子似有所感,侧头一看,只见一俊俏小郎君正呆呆的看着自己,不禁俏脸一红。其功见佳人这腮染轻粉的样子,更是痴了。
这女子了见到他这呆样,不禁嗔了他一眼,其功见到这双眼睛流盼生辉的看着自己,顿时面红过耳。
旁边的侍女斥道:“你这书生好生无礼。”其功连忙作揖赔礼:“小生无状,还请小姐宽恕则个。”
侍女瞪了其功一眼,对自家小姐道:“小姐,我们走吧。”女子点点头,旋即带着侍女匆匆而去。
佳人已去,其功却还舍不得走,看着佳人的背影已是不见,方才慢慢挪动。来到墨菊旁边,感觉香气萦绕,盈满鼻息,令人沉醉。
站得一会儿,才想离去,谁知低眼一看,菊枝上搭了一块松花色的手帕,连忙捡起来。
只见上面绣了一丛兰花,旁边绣了一个茵字。看这娟纱极为上乘,其功猜到应是刚才那小姐之物,边忙慌慌的收起放在了怀里。
一路走去外书房,感觉香气一直萦绕在旁边,不曾散去。心思不定的上完课,好容易挨到散学。其功匆匆的来到澄莹楼找他嫂子。
小谢氏颇为奇怪,现下时辰已是不早了,这个三弟少有这个时辰来找她的。命丫头捧上茶来。可这三弟拿着茶杯猛灌,却一直不曾说话儿。看他神情也应该没什么不好的事儿。
待其功将一杯茶都喝得一滴不剩,还捏在手上不肯放下,小谢氏叹口气开口道:“三弟此时前来,可是有事儿?”
其功鼓了鼓劲儿,哼哧哼哧的问道:“嫂嫂跟我说过,我们家要跟这平川侯府结亲,不知人选定下了没?”
小谢氏有点奇怪,这三弟,之前每次问他,他都说由自己这嫂嫂做主,他无不从。怎么今儿个主动来问了,因道:“怎如此问?”调侃道:“莫非你看上了哪个小姐?”
小谢氏本是揶揄之辞,没曾想这三弟竟支支吾吾的认了。小谢氏大奇:“你真有看上的人了,是谁?”旋即又大惊:“你在哪儿见到的?莫不是侯府小姐?”小谢氏很是担心其功看上的不是侯府的小姐,那就麻烦了。
其功见自家嫂嫂如此紧张,连忙回道:“应该是侯府的小姐,我见她长得很是面善,且钗裙式样也好像是侯府小姐惯常穿的。”说着,又拿出一方手帕递给自家嫂子:“这是那小姐丢下的手帕。”
小谢氏拿过手帕仔细的看了下,见到上面绣的“茵”字,想起侯府有一个八小姐叫明茵的,这也是她重点考查的对像,遂心中大定。
方又调侃起自家这个小弟了:“其功真是长大了,也知道少年慕艾了,你放心,嫂嫂一定帮你抱得美人归的。”其功被嫂嫂调侃的头都不敢抬了,忙忙的行礼辞去。
小谢氏跟姐姐谢大奶奶通过气儿后,就准备在澄莹楼开个小宴。一来回请侯府众人,二来借机相看一下,让其功认认人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