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秦宠婢-第6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燕丹就回去静候,明日午后再来觐见。”
待燕丹离开,李斯上前一步,拱手一礼。
“大王,李斯有一事不明。”
“何事?”
“燕太子所言不无道理,大王为何要对一个无用之人执意不放呢?”
赵政沉声道:
“燕丹此人,放在我大秦的确无用,但若将他放回燕国,对我秦国而言,就是最大的威胁。”
李斯还是不太理解。
“燕太子其人的确有些能力,可毕竟燕国势弱,量他也掀不起什么大的风浪吧?”
赵政眸光幽幽,面色阴冷,缓缓开口:
“斯,倘若寡人说,这天下间最懂燕丹的唯寡人一人,你可会信?”
——
翌日午时,内史司马腾急匆匆的入殿通报。
“大王,方才百姓纷纷来报,咸阳城内出了几件怪事。”
赵政放下手中竹简,抬头冷眸道:
“说。”
“有人在粮仓的最顶层,将大量粟米倾倒而下。官兵赶到之时,粮仓四周已经挤满了前来拾米的百姓,场面十分混乱,而那倾倒粟米之人,更是早已不知去向。”
天降粟米……赵政眉心一跳,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
“你方才说,怪事不止一件,除了此事,还有何事?”
“百姓成群来报,声称自己见到了头呈白色的乌鸦在天上飞,还有很多人说见到了头上长角的马匹自家门前跑过,甚至还有人说自家厨房门口的木象生出了人的脚……”
赵政广袖下的手越握越紧,声音也是越来越冷。
“可都派人去查过真伪?”
“因为白头乌鸦和长角的马是在百姓面前急驰而过,故而并无法考证,但确实有太多人亲眼目睹,不似有假。至于那木象生出人脚,臣派人去将木象拆解开来,可以证实是有人砍了他人的肢体,有意放与其上的。”
说到此处,司马腾也不自觉皱起了眉头。
“大王,咸阳一时之间同时发生这么多怪事,虽定然都是人为,但无论如何还是要尽快给百姓一个交代,否则口口相传,越传越不着边际,又不知会招出怎样的祸事。况且,还有这幕后操纵之人,也不知是有着怎样的目的……”
“是燕丹。”
赵政双眼微眯,眸色幽冷。
司马腾愕然。
“什么?燕太子?”
赵政敛眸,蹙眉道:
“他想回国,寡人不允,但他言之有理,寡人又难以直接回绝,便许他,今日午时,假使天降粟米,乌鸦的头变成白色,马的头上长了角,厨房门口的木象长出肉的脚,寡人便同意让他走。”
“大王的意思是,身为质子的燕太子竟仅用了短短一日时间,就完成了这整盘筹划,在午时上演了刚刚那几幕吗?”
司马腾目瞪口呆,这燕太子在秦为质一年,竟依旧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轻易让整个咸阳城人心惶惶。
这么多事在同一时间发生,定是多人所为,而这些人能做到如此组织有序、快速精准的完成任务,还能迅速抽身、干净利落,这便更是难得。
赵政思及此处,忽然拍案,怒目而起。
“想不到在我大秦国都之内,竟有这么多燕国的细作!”
司马腾大惊,连忙跪地请罪。
“大王,是司马腾失职,竟让这么多细作混入都城。”
“秦国地震,大批灾民流入咸阳,细作混在其中再容易不过,形势混乱,根本无法排查清楚。燕丹……你真是好眼力……好手段……”
赵政咬牙切齿,这一次,是他败了。
忽然殿门被轻轻推开,一个内侍一进门便看出气氛不对,心下生寒,只得蹑手蹑脚走上前去,轻声通传:
“大王,燕太子丹求见。”
谁知这一报刚好撞在了赵政的枪口上,赵政猛然抬头,怒火中烧,睚眦俱裂。
“让他候着!”
“诺……”
内侍吓得心惊肉跳,瑟缩着退出了殿外。
赵政也将司马腾一并遣出,独自一人坐在殿内,许久才强压下怒气,终还是召见了燕丹。
燕丹入内,见礼之后便直接问道:
“秦王,午时已过,不知上天是否已有征兆让燕丹归国?”
赵政正襟端坐,面带笑意。
“燕太子来得真是时候,内史刚刚来报,午时时分咸阳城内怪事连连,看来燕太子归期已至。”
燕丹亦是满面春风,拱手一计长揖。
“多谢秦王。”
赵政唇角扬起,看似一副至诚无昧的神情。
“说起来,寡人幼年曾与燕太子一同在赵国为质,也算是旧友。今日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不如燕太子留下与寡人畅饮一番再行离开,也好满足了寡人对旧友的一番心意。”
燕丹躬身又是一礼。
“秦王客气了。”
欢送燕太子的晚宴办的很是热闹,一直持续至子夜过后方才结束。
赵政全程笑脸相迎,还亲自相送,直至将燕丹送出了宫门。
宫门再次关闭的刹那,赵政的面上却瞬间阴沉了下来。
“司马腾,一切可都准备好了?”
司马腾躬身颔首。
“回大王,已将弓弩的发射开关安装在了出城必经的桥上,只要有人经过,那些开关就会自动发射。臣也已安排得当,设了专人盯着,除了燕太子,不会让任何人过桥。”
赵政眼中阴霾更盛,竟寻不得一丝光亮。
“好,绝不能让他活着走出咸阳城。”
寅时,等在昭阳殿中的赵政终于得到了消息,但最终的结果却并未如了他的意。
“再说一遍!”
赵政怒目而视,狠狠在牙缝之中挤出了这几个字。
前来通报之人跪在地上,全身抖如筛糠,冷汗快速浸湿了衣袍。
他鼓起勇气,结结巴巴的将情况又复述了一遍。
“燕……燕太子过桥之时,机关被人动了手脚并未发射,他……他安然通过……他到城门的时候天还未亮,可此时咸阳城内却鸡鸣声四起,守城的兵士以为卯时将至,便糊里糊涂的开了城门……”
“咸阳城内鸡鸣四起……”
赵政咬牙重复,翻腾的怒火令他的胸膛极速起伏。
“究竟在咸阳城还有多少燕国的细作!”
他怒极。
燕丹!寡人终还是小瞧了你!
第九十八章 武安君李牧()
“夫人,武安君来了。”
璘玉宫中有宫人前来通传,站于李秋身侧的梁儿听到后浑身一滞。
李牧!他来了!
“是兄长!快请他进来!”
李秋立即来了精神,少女的容颜有如花瓣绽放开来。
不多时,一个皮肤黝黑、面容硬朗的男子便如风般大步跨入厅堂。
“秋儿!”
能见到李秋,李牧亦是激动非常。
“兄长!你总算安全回来了!”
李秋欢快的起身迎了上去。
若非古时男女有别,李秋又已嫁做人妻,梁儿觉得,此刻她定是会直接扑上去抱住她的兄长的。
李牧淡笑着。
“是兄长不好,又让秋儿担心了。”
李秋将柳眉星眼皱作一团,嘟嘴道:
“兄长此番,又是抵御秦军,又是抗击魏韩,着实吓坏了秋儿。”
这样的李秋像极了一个可爱的孩子,丝毫不似在赵迁面前时的恬静沉稳。
李牧宠溺的望着自己心爱的妹妹。
“呵呵,傻秋儿,兄长的能力你还不知道吗?只要有兄长在,任他们谁来,也别想动得我们赵国。”
李秋抿嘴,甜甜一笑。
她的兄长永远都是这世上最英勇无敌的将领,是她最大的骄傲。
“兄长已经见过大王了?”
李牧点头。
“见过了。大王近日待你可还好?”
李秋挽着李牧,两人一同走至坐榻坐下。
“嗯,大王他待秋儿很好,这些日子也时常会将兄长的消息带给秋儿,让秋儿安心了许多。”
李牧若有似无的轻呼一口气。
“那便好。你的眼睛如何了?还会看不清吗?”
“已经好了。说到这个,还真是多亏了梁儿。”
“梁儿?”
李牧并未听说过此人,却也随着李秋的视线看向梁儿。
梁儿见状,立即上前一步,跪地施拜礼。
“奴婢梁儿,拜见武安君。”
李牧抬袖。
“起来吧。”
梁儿起身,安静的立在原地,坦然接受着李牧的上下打量。
很快,李牧便将视线转回到李秋面上,问道:
“秋儿是如何收得这个宫婢的?”
李秋笑得美滋滋。
“她本是洛华池边的花奴,那日秋儿去池边采花,她见秋儿眼睛不好,就提议让秋儿试试用怀菊入药。秋儿问了太医,怀菊确有明目醒脑的功效,用了半月,眼疾也真的好转了许多。想到这丫头心思灵巧,便将她收了来,留在身边。”
听了李秋的描述,李牧再次将梁儿从上到下细细打量了一番。
那神情,恨不得要将她拆开来研究个透澈,看看她究竟是不是有心人安排来谋害他的宝贝妹妹的。
李牧双眸微眯。
这个名叫梁儿的丫头气质素雅,神思沉静。
大王素来喜爱宠幸艳光照人的女子,想来,这梁儿对妹妹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
李牧犀利的眸光在梁儿身上扫射许久,梁儿则是始终死撑着假装淡定。
天知道要抵御这种杀人不见血的眼神,又要不被对方发现自己心虚,这是件多么难的事。
就在梁儿强装镇定已达极限的时候,李牧终于收了那副欲要将人劈开来看看真心的刀子眼,缓缓说道:
“嗯,如此,你往后便留在这里好好照顾李夫人吧。”
梁儿躬身,盈盈一拂,正色道:
“奴婢定会尽心服侍夫人,请武安君放心。”
李牧满意的颔首,刚想要再说点什么,突然有宫人入内前来通报,说是大王急召。
李牧不敢耽误,便立即跟李秋告了辞,匆忙离开了。
李秋站在厅堂门口,忧心忡忡的遥望李牧匆匆而去的背影,口中不禁自语:
“急召……该不会又要打仗吧?……”
梁儿立在不远处,垂下的眸子之中隐有幽光浮动。
打仗?……不可能,秦刚刚经历地震,无力挑起事端;燕国与赵国实力相差太过悬殊,若无帮手,绝不会主动攻赵;而韩魏刚刚才败给李牧不久,亦是不会再次冒然出兵;至于多年未行征伐的齐楚,便更不可能闲来无事跑来赵国寻求那无谓的刺激。
既然不是打仗,那么,还有什么事值得赵王迁对鼎鼎大名的大将军李牧急召呢?
梁儿在邯郸宫待了一年,她觉得,这邯郸宫比起咸阳宫,最好的一点便是宫人可以随意嚼舌根,全然不必忌讳有人会因此事而拔了你的舌头、戳了你的眼睛。
有什么消息想打听的,只要抽空去各宫转上一转,便很容易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申时,一个宫婢气喘吁吁的跑了进来,口中还大叫着:
“夫人!夫人!打听到了!”
李秋快步上前,焦急道:
“快说!大王急召兄长究竟是什么事?”
宫婢吞了一下口水,平了平跑得紊乱的气息,方才将之前在外面探听到的消息详细道来。
“夫人安心,并非战事。是燕国要与我赵国结盟,燕太子这几日便会亲临邯郸,与大王洽谈两国修好之事。此为大事,故而大王才急急叫了武安君过去,商议一下细节。”
“结盟?燕与赵近些年关系并不亲厚,为何突然又想到要与赵交好?”
李秋想不通,燕国缕缕被赵国攻夺城池,如今国土已是一小再小,理应是恨极了赵国,又怎会突然提出想要结盟?
宫婢用力摇了摇头。
“夫人有所不知。据说燕太子这一年来原本在秦国为质,却在近日突然逃回燕国,惹怒了秦王。燕太子唯恐秦王不会罢休,又见赵国缕破秦军,便提出与赵国修好,合力对秦。”
李秋豁然明了,暗道这的确是件大事。
“那……大王的意思呢?”
宫婢神情严肃。
“大王和武安君的意思一致。早先,赵本是与秦合盟的,可秦国却首先撕毁盟约举兵攻赵。赵虽大胜,兵力却也耗损严重,短期内无力再独自与秦相战。与燕结盟,便可巩固后方,令赵无忧,如此自是好的。”
“呼,那便好……只要别再打仗,怎样都好……”
李秋长长吁出一口气来,紧张了几个时辰,她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能放下了。
“不过……倒是还有一事,让大王甚是头痛……”
宫婢忽然又提了一句,让李秋的心再次吊起。
“何事?”
“听说,大王此番欲为燕太子设下接风酒宴,并希望在酒宴之上能赠予燕太子一名奇女子,以示赵国的诚意,并且最好是能让燕太子自己看中,亲自讨要,而非赵国强送。可……”
宫婢抿唇,顿了一下。
李秋急急追问:
“可什么?……”
宫婢轻轻一叹:
“可挑来选去,全邯郸宫竟选不出一个能令人称奇的女子……”
闻言,李秋垂眸思忖片刻,最终亦是一叹。
“的确,因得大王的喜好,邯郸宫的女子,不是太过平庸,就是太过艳俗,当真是没有可称奇之人……要去哪里找一个不同寻常的女子,来替大王分忧呢?……”
就在此时,一旁响起了一个淡雅优然的声音。
“夫人,奴婢自荐,愿一试已解夫人和大王之忧。”
李秋转眸,循声望去。
“梁儿?”
第九十九章 酒宴献艺()
只见梁儿恭敬的跪着,双手伏地,呈叩首的姿势。
李秋未料到梁儿竟会有如此惊人之举,她有片刻犹豫,但思及梁儿做事一向谨慎认真,终还是开口问了句:
“你……可有才艺?”
梁儿抬起头来,垂眸答道:
“奴婢擅琴。”
闻言李秋立即侧目吩咐左右:
“将琴拿来。”
很快,一张五弦琴便被置在了梁儿的面前。
梁儿低垂着眼,眸光随意扫过琴面。
这是一张再平凡不过的平庸之琴,要将这琴抚得如“绕梁”那般惊艳,自是痴人说梦。
不过……
她缓缓合上双眼,白皙的手指轻盈落于琴弦。
李秋吃了一惊,想不到梁儿竟能闭眼抚琴,难道她当真琴艺高超?
弦音幽幽,盈盈而起,犹如来自远方,徐徐而至。
这分明是一首平淡似水的曲子,却不知为何,会令听者觉得莫名共鸣,仿佛是被说中心事,不知不觉中,竟要流下泪来……
寻常乐师是在抚曲,而梁儿,却是在抚心。
曲毕,梁儿起身退后一步,又再次跪下,欲要施拜礼。
“不必行礼!”
李秋刚刚自曲中回过神来,便急忙出言阻止。
“梁儿,方才那一曲着实动人,真想不到你竟会有如此玄妙的琴艺!是在何处习得的?”
梁儿轻身一俯。
“奴婢曾有幸在秦国太乐习得一二。”
李秋略有一滞。
“对,我险些忘了,你是来自秦国……”
梁儿怕她受李牧影响,排斥秦国,便解释道:
“奴婢虽来自秦国,故土却是在燕国,不过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