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国如此态度,对燕国实为不利。

    “传令下去,加速前进。”

    “诺!”

    午后,昭阳殿静逸非常,似乎连一根细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有内侍轻声推开了殿门,入内通报。

    “大王,燕国的使臣到了,正是是燕太子殿下。”

    赵政放下手中竹简,眉峰高挑,面露玩味。

    “哦?他竟亲自来了,请他进来。”

    殿门大开之时,燕丹身着青衣,轻身入内。

    已是而立之年的他依旧眉目俊朗,相较十年之前亦是更加气定神闲。

    他在大殿中央站定,躬身一礼,声音宏亮。

    “燕太子丹拜见秦王。”

    “许多年未见,燕太子可好?”

    赵政正襟端坐,口中虽是一句关切的话语,可他面目却甚为清淡,仿佛是在强调,这仅是一句客套话罢了。

    燕丹早知赵政是冷漠之人,也知道他不太喜欢自己,便也不太在意他此时不合礼数的态度。

    只浅浅一笑,回道:

    “承蒙秦王挂念,燕丹一切都好。”

    赵政拂袖,端起桌案上精致的小碗,轻啜了一口甜浆,仿若随意一般问了一句:

    “燕太子此次前来,不知可遇见了秦派去赵国的礼队?”

    燕丹亦是淡声回话:

    “见了一眼,并未招呼。”

    赵政抬眸,面露愠色。

    “哦?他们见到燕太子,竟未停下见礼?看来待他们归来复命之时,寡人定要将他严惩。”

    燕丹劝道:

    “秦王勿要动气,秦之礼队走的乃是秦赵官道,而燕丹此行是抄了近路,故而与他们并未碰面,只是远远一见罢了。”

    “远远一见啊……原来如此……”

    赵政一笑,意味深长。

    燕丹啊燕丹,看来就连上天也不想让你见到梁儿。

    燕丹自是不知赵政之意,只认为赵政是在提醒他秦赵已经结盟之事。

    他立即开口讲出自己的意向。

    “秦王,燕丹此番出使秦国,是为了……”

    “是为了与秦结盟?”

    不及他说完,赵政便已说出他的来意。

    “正是。”

    燕丹颔首。

    赵政若有似无的一叹。

    “秦刚刚与赵修好结盟,秦也派了礼队入赵,这些燕太子都是知道的。这些年来,燕赵相互攻伐不断,寡人实在不好刚刚答应联赵,又立即答应联燕啊。”

    燕丹抿唇,淡淡一笑。

    “这些燕丹自是明白。故而燕丹不会强求秦燕盟约,只需秦不与赵国一同攻我燕国即可。”

    赵政敛眸,端起浆汁又啜了一口,幽幽问道:

    “不知不攻燕国,于秦而言有何好处?”

    “近年来赵国兵力日渐强大,赵将李牧更是神勇无敌。燕国已经接连败给赵多次,如若秦也与赵联合攻燕,燕则危矣。”

    燕丹眉间隐有忧思,而赵政却半垂着眼反问:

    “那又与我秦何干?”

    燕丹脊背挺直,正色解释道:

    “秦、赵、燕,三国在地理位置上呈'一字'排开。秦若为赵之腹,燕就为赵之背。赵不可令自己腹背受敌,故而赵要想攻燕,便必会拉拢秦国;若要攻秦,就一定拉拢燕国。因此,赵对秦的态度如何,始终都会受燕的制约。如若有朝一日燕国不复存在,除非秦王有把握能将赵国一举歼灭,否则到时赵国再无顾忌,倾全国之力削弱秦国,再联合各国合纵攻秦……”

    燕丹看向赵政,眸光幽深犀利。

    他没有把话继续说完,但结局如何谁都清楚。

    赵政垂眸思索片刻,复而点头。

    “嗯,似乎确是这个道理……不过寡人也需要与众臣商议后定夺。不如这样,燕太子先在咸阳逗留一两日,也容寡人仔细想想再行答复如何?”

    燕丹微笑,拱手一计长揖。

    “那燕丹就静候秦王的好消息了。”

    赵政淡笑着目送燕丹出了殿门。

    只转瞬,那抹笑意便在他的面上消失殆尽。

    他冰冷着脸,淡声吩咐内侍:

    “派人小心监视燕太子,若他私下打听梁儿的事,立刻告知寡人。”

    “诺!”

    燕丹一路未作停留,径直走出了咸阳宫。

    联秦的事算是解决了一半,接下来就只等秦国的态度了。

    不过秦王政是个明事理的,此时灭燕的确不利于秦,相信两日后他定能得到一个满意的答复。

    只是……刚刚觐见,梁儿并未在秦王政的身边。

    虽说贴身侍婢也未必会真的寸步不离,但是为何他此刻的心里会如此不安?……

    “太子殿下,觐见秦王可顺利?”

    宫门处,左洲迎上来问道。

    燕丹轻轻点了一下头。

    “应是没问题的,但还还需等上两日消息。”

    左洲一笑,他就知道,由太子殿下出马,便定然可行。

    “那便好,殿下车马劳顿。臣先带殿下去休息吧。”

    见左洲转身就要去牵马,燕丹立即出言阻止,梁儿的事才是他最忧心的。

    “不必,本太子自己去便好,你去找人查一下,秦王政身边的侍婢梁儿……她去哪了?”

    左洲满面疑惑,这个名字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此人是……?”

    “是个很重要的人。”

    见燕丹神情严肃,左洲便自然而言重视起来。

    他躬身敛头。

    “臣明白了,这便去查。”

    “嗯。”

    燕丹缓缓垂下眼眸,神思已然不知飘去了何处。

    梁儿……十年未见,你可还好?……

    夜晚之时,昭阳殿中,赵政也收到了内侍的回报。

    “大王,燕太子果然差人打探梁儿姑娘的消息了。”

    闻言,赵政面色未变,挥袖道:

    “寡人知道了,下去吧。”

    “诺。”

    内侍应声退去。

    赵政独自一人进入了寝殿。

    他俯身坐于榻边,左手轻抚着床褥。

    梁儿……你何时才能回来?……

    “太子殿下,那位梁儿姑娘的消息已经查到了。”

    左洲面色匆匆,燕丹强压着内心的焦虑,语气淡然的问道:

    “如何?”

    “秦赵合盟,秦送出了三十个美人,她就在其中。”

    “你说什么!”

    此言一出,燕丹再难保持理智,他猛的站起,甚至撞翻了桌案边的杯盏。

    一向极重礼数的太子殿下竟会如此失态,亦是惊得左洲呆愣在原地。

    “殿下……可是有什么事?”

    左洲的问话让燕丹瞬间回神,他定了定心思,缓声道:

    “去收拾一下,秦王一旦允诺不攻我燕国,我们便即刻启程回国。”

    “呃……诺。”

    左洲见燕丹不想说,便知此时自己不能再问,只得施礼退下。

    厅堂之中,燕丹独自立在中央。

    十年前梁儿拒绝他时所说的话再次清晰的出现在他的脑中。

    “秦王与殿下不同,自己的女人,绝不会让与他人。”

    ……

    他双手紧握,肩背微颤。

    赵政!亏得梁儿这般信你,你竟亲手将她送给那个臭名昭著的赵王迁!

    早知如此,当年他便不会放手……

    燕丹闭眼。

    ……梁儿,你再等等,我很快便去赵国接你……

    两日后,燕丹再次出现在昭阳殿。

    他恭敬施礼。

    “秦王召燕丹前来,可是有了好消息?”

    赵政唇角勾笑。

    “这两日寡人左右思忖,秦虽与赵结盟,但确实没必要因此而危及燕国。只不过……”

    燕丹心中一凛,预感到事情似乎有变,可面上却依旧声色不动。

    赵政继续道:

    “秦赵之间尚有一纸盟约存在,依照当下的燕赵关系,秦实在不便再与燕留有任何实际的约书。可如此一来,秦燕之间又无法真正做到相互信任。此事关系到燕国存亡,我大秦亦是不敢怠慢,寡人便想出了一个办法……不如燕太子借此机会亲自留下为质,秦可承诺,只要燕太子在秦一日,秦便绝不会攻打燕国。”

    闻言,燕丹双眼骤然睁大,满目惊色望向王位之上的赵政。

    向来处事淡定的燕丹竟会如此反应,令赵政心中大为爽快。

    “怎么?燕太子不愿留下?”

    赵政叹息摇头。

    “那真是可惜,不知赵国何时会提出联秦攻燕之事?到那时,恐怕寡人也再找不到理由拒绝出兵了……”

    “燕丹可以留下为质。”

    赵政话音未落,燕丹便敛眸开口,心中苦似黄莲。

    这一句话,让他再次失去了与梁儿相见的机会。

    “那就劳烦燕太子了。”

    赵政剑眉轻佻,笑得阴冷。

    燕丹,你想去赵国找梁儿,寡人便偏不让你如愿……

第九十五章 重归邯郸() 
官道虽然算得上平坦,但马车仍会轻微的摇晃。

    车内,梁儿细白的指尖反复摩挲着手中的赤玉箫。

    要离开那么久,她多想将“绕梁”也一同带着。

    可“绕梁”乃是绝世名琴,太招人耳目,当年齐王建更是欲以二十城换之。

    若是将其带到赵国,恐怕定会被贼人夺了去,她自己也可能会因此而送命。

    无奈之下,便只得将“绕梁”留下,只随身带了赤玉箫,寂寥之时也算有个伴。

    只是,那日在宫门与赵政一别,她心中抑郁,刚刚执箫吹奏了几个音,便被尉缭阻止了去。

    “你往后暂且先不要吹箫了。”

    “为何?”

    梁儿眨了下眼,不解的问。

    “邯郸宫虽大不过咸阳宫,赵王迁也仅仅才继位两年,可他的后宫可是比秦王政的后宫大了不止一倍。要想在这么多女子之中脱颖而出,我的建议是……”

    尉缭眸光炯炯,直视梁儿道:

    “'欲扬先抑,后来居上'。”

    梁儿垂眸,低声重复:

    “欲扬……先抑……?”

    尉缭轻点了一下头。

    “那些太容易看透的、来得太容易的女人,就算到手了,男人的热情也很难延续。所以我想要你藏好所有的技艺、敛去所有的光华,待到合适的时机,再一鸣惊人。如此才有更大的把握让赵王迁对你印象深刻、辗转难忘。”

    梁儿思忖片刻,觉得尉缭说得很有道理。

    男人的心思,他的确要比她更懂。

    “好……那从此我便将这箫收好,不再现于人前。”

    她低头,将玉箫小心地送入袖袋之中。

    抬头时,却见尉缭欲言又止。

    “你还有什么事要说?大可直言。”

    尉缭犹豫再三,终是开口:

    “入赵一事……事成之后,你当真还要回到秦王政的身边吗?”

    “这是何意?”

    梁儿不知尉缭怎会有此一问,不回赵政身边,她还能去哪?

    尉缭面露忧色。

    “虽然他待你很是不同,但我始终觉得,他缺少恩德,心似虎狼。像他这种人,在困境中可以谦卑待人,得志之后便会奴役天下、轻贱人命。若想安生,就绝不可与之相处过久。而你此番入赵,是离开他最好的机会……”

    不待尉缭说完,梁儿便摇头。

    “不……你误解他了。迄今为止,他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的道理。这个中缘由,别人不知,我确是再清楚不过的。”

    她面上浮现一抹暖意。

    “他不是史书上的暴君,他……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

    见梁儿那副痴情的模样,尉缭终是一叹。

    “好吧,希望他一统天下之后仍能以心待你,也不枉费你如此全力助之。”

    “那是自然。”

    这一句,梁儿嘴快到几乎连自己都难以置信。

    可其实赵政是否会对她从一而终,她是真的全无信心。

    不过即便如此,她仍希望能有一段可以与赵政相依相守的快乐回忆,就算这回忆短若旦夕,她也不再介意。

    因为这一次的分别,已经让她真切的意识到,自己对赵政的爱意究竟深到了何种地步。

    她不想再蹉跎能与他在一起的时光了……

    “梁儿,前方就是邯郸了。”

    尉缭突然上了她的马车,坐在她的对面。

    梁儿忙收了玉箫,素手将布帘掀开一角,举目望了一眼。

    心中感慨顿生。

    邯郸……她初来这个时代就是在这里……

    她在这遇到了赵政,遇到了燕丹,也遭受了她此生最不想提及的耻辱……

    当年她孤身逃走,从未想过有朝一日,她竟还会回来……

    “入邯郸城后我们不做停留,直接就会进入邯郸宫面见赵王。故而有些话,我需要先与你说,你务必记好。”

    尉缭肃然一语,将梁儿拉回了现实。

    “嗯。”

    她点头。

    尉缭眸光坚毅,面色严峻。

    “首先,自入邯郸宫的那一刻起,你就是赵王迁的女人,你要忘掉咸阳宫的一切,包括对秦王政的情。”

    梁儿睫毛轻动,一丝惆怅悄然入心。

    她知道,要做赵迁的宠妾,就必须让赵迁觉得自己爱上了他,那么对赵政的那份痴恋,也就必然要深深埋于心底,绝不能让任何人觉出分毫。

    “其次,也是更为关键的一点。李牧最宠爱的妹妹李夫人,为赵王迁生有一子,很快便会被立为太子,这些你是知道的。可你不知道的是,她为人温婉善良、宽宏大度,也正因如此,赵王迁才会对所有女人都始乱终弃,却始终善待于她、相敬如宾,对于她的诸多劝谏也很是上心。也就是说,有她在一天,赵王迁的阵脚就不会乱,李牧亦不会倒。”

    梁儿眸光一凛。

    “你要让我将她除去?”

    “没错,由她做引,让赵王迁与李牧生出嫌隙,如此,秦便有办法轻易要了李牧的命。”

    梁儿垂眸。

    委婉善良、宽宏大度……

    如此女子,她真的能下得去手吗?

    见她犹豫,尉缭叹道:

    “梁儿,这里是战国,不是两千年后的和平年代。想想你是因何而要入赵的?事到如今,你已无退路。李夫人是整个局的关键,要想灭亡赵国,她就绝对不能活,你可明白?”

    尉缭已经在战国做了一百多年的政客,他的心已然炼为了铁石。

    不过他所言又句句命中要害,由不得梁儿再心软下去。

    梁儿蹙眉敛眸,艰难答道:

    “明白……”

    听到了这句肯定的答复,尉缭面色转缓,又道:

    “在邯郸宫中你不是唯一的细作,其中有一个禁军名叫王敖,他是我的学生,无论何事,他都定会尽心帮你。”

    梁儿点头。

    王敖这个名字,似乎也有些耳熟。

    “国尉大人,邯郸到了。”

    随着一声通报,尉缭掀起布帘,梁儿与他一同向车外望去。

    近些年赵国势强,城门外排队入城的人潮更盛当年了。

    尉缭的通关文牒很是管用,他们的礼队很快便被请入了城中。

    十几年了,串城街、学步桥、甚至礼宾楼……

    一切似乎都没怎么变。

    变的,就只有人和事……

    那座人迹罕至的如画荒山,那面恍若仙境的碧水静湖,还那个倔强早熟的幼年赵政……

    那花天酒地中僻静一隅的“白露拂”,那漫天金叶银杏、秋风落叶的一院秋色,还有那个玉般温润、明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