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1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向禁卫使了眼色,二人得令,便将李斯拖了出去。

    “赵高!本相不会放过你!”

    直到李斯被拖出很远,这一句话仍旧清晰可闻。

    殿中,赵高双眸幽冷,负手嗤笑。

    “呵,究竟是谁不会放过谁?”

    忽的,他眸色骤凛,有如刀光。

    所有危及到梁儿姑娘的人,无论身在何等高位,全都得死……

    死无全尸……!

    —————————————

    将近黄昏,胡亥终于神清气爽的回到了昭阳殿,却被大殿中央双膝跪着的赵高惊了一跳。

    “赵高,你怎么还没走?又跪着作何?”

    赵高正身叩首。

    “陛下!臣有罪!”

    胡亥一怔,复而哼笑:

    “呵,你的罪多着呢。”

    他不甚在意的走至案前坐下,却在还未坐稳之时,听到趴跪在地上的赵高大声说道:

    “臣私自关押了左相大人。”

    “你说什么?”

    他倏的滞住了身形,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赵高抬起头来,神色严峻,又道:

    “臣听到传闻,叛军陈胜吴广等皆是旧楚之人,而左相李斯和三川郡守李由的故乡亦在旧楚上蔡郡,与陈胜吴广的故乡比邻,他们甚至算得上是同乡。故而叛军攻至三川郡时,李由手下留情,才会令吴广的叛军得以退逃。臣由此暗自派了人去调查,竟得知左相与叛军之间果然有过文书相往来,只是左相行事谨慎,已将证据全部销毁。但重臣通敌事关重大,臣实在不敢耽搁怠慢。可又不敢惊扰陛下休息,故而才先将左相扣押审问,臣则守在此处等候向陛下谢罪。”

    闻此,胡亥眉间极跳。

    李斯身为左相权倾朝野,若他起了反心,便就真的必须尽早对他下手,否则一旦让他有机会喘息,再想除他,可就没什么胜算了。

    只是……

    “就算如此,此事你也该上报于负责监察百官的御史大夫彻查,怎么也轮不到你这郎中令插手!”

    他厉色瞪向赵高。

    赵高如此自以为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便是他最看不惯他的一点。

    可胡亥是赵高看着长大的,更是其一手教出来的,他的心思赵高一眼便能看透。

    故此他再是瞪眼,赵高对他也无丝毫畏惧。

    “陛下,现今大秦重臣‘三公九卿’,有一大半都是来自当初六国之人。权利地位最高的‘三公’——左相李斯出于旧楚、而右相冯去疾和御史大夫赵德出于旧赵。就连大将军冯劫都曾是旧赵之臣。眼下六国旧贵族先后以复国为名反秦,倘若跟随先皇多年的左相李斯都已有了通敌之嫌,那其他人还能有谁可信?赵高生于秦、长于秦,与其要陷大秦于危难,赵高宁愿冒死当先,替陛下除去祸患!”

    赵高泰然自若,从头至尾,言语之间都条理清晰,几乎可谓字字珠玑,不停动摇着胡亥的心智。

    胡亥前一刻还趾高气昂,这一刻便已身心俱晃。

    按赵高的说法,他岂不已是腹背受敌,无人可信了?

    他下意识的强吞了口水,半天不知该如何应对,冒着冷汗滞了好一会,才终于想到一处突破点,摇着头急道:

    “……不可能!……若李家与叛党有所勾结,李由在荥阳无碍之后,又岂会自请出兵攻往淮阳?”

    “可李由之前分明已逼得吴广自荥阳退兵,却为何没有出兵追击?而是放他逃回?”

    赵高斩钉截铁,胡亥亦不肯罢休,扬着下巴反问:

    “那吴广不是已经死了?”

    赵高不以为然,依旧坚定道:

    “吴广是被其手下所杀,而非被李由手刃。虽然左相说那杀吴广之人是受李由所收买,但吴广大军已散,动手之人也已不知去向,毫无对证,谁知是不是李由为摆脱其纵虎归山之罪嫌,同左相联合编造之辞?顺便又可将吴广的意外之死,加功在自己身上,反成好事。”

    听到这,胡亥已然再也坐不住,突的起身,提高了音量甩袖顶道:

    “可这也不能说明此事一定并非属实啊!左相是我大秦重臣,若无确凿实证,朕断不可如此待他。你勿要多言了,速速将他放出来!”

    无论怎样,他都是打从心底不想让赵高如愿的,哪怕他心知他说的有理。

    赵高张口正欲再说,就见门外跑来一人通报:

    “陛下,赵大人,左相李斯方才已在狱中承认自己曾勾结叛军之事,但对于三川郡守李由,他却是一口咬定其并不知晓,宁死不肯认其有罪。”

    几乎是瞬间,胡亥汗颜失色,倒退了半步跌坐回座榻,黯然失神道:

    “怎么会?李斯……竟真的想反?那李由岂不是也……”

    赵高暗自勾唇。

    自从得知李斯欲要对扶苏下手之时,他便早为今日做了准备。

    也正如他所料,贪恋权势的李斯年纪已大,还只文不武、弱不经风,又享了那么多年的高官厚禄、山珍海味,早已习惯舒适安乐的日子,故而纵然他不怕死,也定是个吃不得苦头又怕疼的。

    大秦酷刑何其多,随便给他用上几个,他便很快屈打成招了。

    赵高摆出满面诚挚,拱手劝道:

    “陛下莫急。李斯已将所有罪责独揽于身。眼下李由又正与上将军章邯大举攻往淮阳,我秦军士气正旺。如若贸然处置李由恐会动摇军心,陛下可派人前去军中,严查李由与叛军相勾结之事,待证据齐全再将他治罪,便可服众。”

    胡亥面如土色,喘息着颔首。

    “你所言极是……那就令御史王明、陈宗正去往军中严查李由。大战在即,不能让李由分心,故而要秘而查之,不可张扬,亦不能让他知晓其父入狱之事,以防他带兵策反。李斯的命就暂且留在狱中,待到李由击退叛军,再行处决。”

    “陛下英明!”

    赵高敛头,施礼大赞。

    却是暗地里一脸蔑笑。

    胡亥,你可当真是“英明”……

第二百九十章 天下逐鹿(四)【番外—高、亥、斯篇】() 
淮阳一战,陈胜亲自出城督战,无奈李由和章邯皆是将才,二人指挥得当,配合默契,他的手下一一战死。

    而那些已经称王的六国旧贵族全都隔岸观火,无一人出兵相助。

    陈胜终是全军覆没,向东逃去了城父。

    从此不敢再战,闭关死守。

    腊月,在李由的算计下,又一小人物——陈胜的车夫庄贾将其刺杀,砍下其头颅开城降秦。

    张楚政权由此灭亡。

    李由在战场上风生水起,风驰电掣般凭借聪慧的头脑和强劲的实力攻灭了张楚,轻轻松松拿下了陈胜吴广的人头,但他却不知,他李家已经迎来了灭门之灾,而他自己也将遇到他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劲敌……

    狱中,被赵高算计、蒙了不白之冤的李斯不肯认命,拖着被酷刑折磨的身子继续暗自联络各方势力,企图翻身,但都被赵高及时发现,将他微渺的希望悉数粉碎。

    威胁最大的张楚政权已灭,作为职责甚重的三川郡守,李由需要回防荥阳,章邯则需北上继续攻打魏国和齐国叛军。

    秦二世三年初,项梁和项羽羽翼渐丰,终于挥军渡江北上,进至薛城。

    盘踞在泗水多时的沛公刘邦也率自己几千人马归入了这项梁一部。

    而后项梁便亲自率军北上救助齐魏,又命项羽和刘邦另率一支强军攻打秦之郡县。

    休沐之日,赵高在自己府中召来了一个他的食客。

    密室里,他正襟坐于案前,面色平静的问道:

    “此前我令你去查,几方叛军之中,谁的兵力最多、战力最强,如今可已查到?”

    食客一揖。

    “回大人,项梁和他的侄子项羽一直在旧楚东南积蓄实力。将流落民间、替人牧羊的旧楚怀王之孙熊心拥立为新楚怀王后,他们现已拥兵近五十万,前不久刚刚北上。一部由项梁亲率增援齐魏,另一部由项羽带领,欲攻下秦在楚地的各个郡县。”

    “楚地?……李由刚好也还未走出楚地……”

    赵高勾唇,又问:

    “项羽带了多少兵?”

    “据报足有十万。”

    闻言,赵高露出满意之色,出言令道:

    “想些办法看能否联络到项羽大军内部之人,无论项羽打算攻往何处,都将他引去李由所在之地。”

    门客却有所疑虑。

    “大人,恕在下直言……这项羽才二十几岁,此前又从未历经大战,纵使他手中握有十万兵力,也未必能有多大能耐。何况先前在荥阳,李由不是也以少胜多、击退了吴广的十万大军吗?”

    赵高淡淡一笑,抬手执起案上热气腾腾的浆碗,轻轻吹了吹,紧接着道:

    “我听闻项梁项羽皆是楚国名将项燕之后,想必那项羽打起仗来,怎么也该比吴广那贫民强些才是吧?”

    门客恍然。

    “大人说的是,下官这便去办。”

    赵高颔首,浅啜了口浆汁,放下浆碗,双眸幽深。

    李由的命着实留不得。

    若让其活着回来,得知其父李斯之事,毕定会对他百般报复。

    先前他没让胡亥立即处决李由,是因李由领兵在外,他不想如彼时赵王迁杀李牧那般,令人落下他进谗言的口实,影响他在朝中的地位。

    可若李由死于阵前,却是再天经地义不过的事了……

    —————————————

    没过多久,李由刚刚回程走到雍丘,项羽和刘邦就攻破了城阳。

    二人原本是要向西拿下定陶的,却不知为何只简单攻了几下就突然转而直扑雍丘李由之处。

    项羽出自将门,自小习武习兵法,全然不同于陈胜吴广那些闲散贫民。

    他的十万大军兵精粮足,士气旺盛,而李由手里仅有昔日攻打陈胜所剩的两万兵马,加上雍丘守兵,也只勉强凑回了三万人而已,几乎毫无胜算,只能一面组织军民固守,一面立即派人赶去向正在濮阳的章邯求援。

    可惜濮阳路远,章邯又要应对齐魏联军,分身乏术。

    李由身先士卒,拼命死守,身受重伤仍然屹立于城楼。

    激战到第四日时,城门被破,李由却不肯逃命,亲率秦军继续与楚军相抗。

    他血流如注,一直杀到身边仅剩几人护卫,却仍以一当十,拼死奋战,直至没了最后一口气……

    据说在他死后,楚军见他血染战衣,仍手握长矛,怒目圆瞪,不肯倒下,皆不禁为他的忠勇而流下泪来。

    就连项羽目睹了他的惨烈之状也甚为感动,令人将他的尸身送回其老家上蔡好生安葬。

    前去调查李由是否勾结叛军的王明和陈宗正闻听此事,痛哭流涕,皆冒死含泪向胡亥奏禀:

    “臣等奉诏至关东,查三川郡守李由并无通寇之事。雍丘一战,其为国捐躯,死状凄惨,忠烈可嘉!”

    而不想如此震撼之事,却只换来了胡亥的一声叹息。

    李家,终究还是被判处了夷三族的极刑。

    李斯本人更是要承受“具五刑”的残酷之刑。

    此刑并非单单一种酷刑,而是一共“具备五种刑罚”。

    要先在脸上刺字,再割掉鼻子,砍掉双脚,宫刑,最后腰斩于市井。

    因为太过残忍,在秦国已多年没有施用,却是在最后用在了李斯这一代名相的身上……

    七月的天气十分炎热,却唯独山中还算清凉。

    梁儿面朝皇陵,席地而坐,纤细莹白的十指轻盈的凌驾于“绕梁”紧绷的五弦之上。

    今日的琴音以空弦为主,较以往更为低悠,源远绵长……

    政,当初你将李由设为三川郡守,只是为了牵制李斯之用,你定也未料想到,李由竟会是这般忠烈之人,当真不辱那“大秦第一郡”的郡守之名。

    而李斯……

    听闻他在临死前才得知李由已经战死,他抱着自己的小儿子失声痛哭,后悔当初因利欲熏心,而放弃了昔日做文书官时与两个儿子在上蔡的安乐生活,落得如此下场、全族被屠。

    可实则,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

    只要他人性不改,就算再给他一次选择的机会,恐怕他还会走同今天一样的路,包括……篡改遗诏……

    因追逐权势而起,因追逐权势而终……

    若非他的死法太过极端太过悲惨,是否这个结局对他而言,也还算恰如其分呢?……

    ——————————————

    李斯为大秦劳苦了大半生,其子李由更是忠义而亡,可他却终落得受如此酷刑而死,着实令天下汗颜。

    右相冯去疾和大将军冯劫联名劝谏胡亥勿要太过残暴,却反遭疑心。

    胡亥称他二人曾是旧赵臣子,如今只知指责他的行径,却不知关注如何解决眼前形势,实有不忠之嫌,正欲将他们打入大牢之时,两人心灰意冷,不想再步李斯的后尘,齐齐声称“将相不受辱”,拔剑自刎。

    至此,朝中已无丞相,胡亥也没了可亲近之人,只得将赵高升至相位,辅政掌朝。

    在平定叛乱的战场上,章邯大放异彩,已大破齐魏,杀了齐王田儋,魏王魏咎自尽。

    他又继续追围旧齐宗室血脉田荣。

    而足智多谋的项梁为救援田荣,于东阿大破章邯之军,结束了其不败的战绩,却也因轻敌,最后在定陶死于章邯之手。

    随后,胡亥又命王离率领三十万长城军南下,与北上的章邯合兵,大胜赵军。

    赵王武臣抱头逃入巨鹿城。

    章邯便让王离的三十万军围攻巨鹿,自己则率骊山军驻扎在巨鹿之南,负责为王离大军输通粮道。

    赵王向各国求援,而魏、齐都只剩残部,在秦军面前小若蝼蚁,不敢近前。

    此时唯楚国兵强,楚王便就此分兵两路。

    一路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率军数万北上,以解巨鹿之困;

    另一路以刘邦为主帅,进攻关中。

    并许诺说,这两路人马谁先攻下关中,就封谁为关中之王。

    如今百姓之间,全都在赌谁会成为这个王。

    也因得王离的长城军太过耀眼,并且还有秦将王氏和楚将项氏的宿仇夹杂于其中,故而有很大一部分人又将关注的重点放在了巨鹿之战的胜负上。

    骊邑本是为收纳修造皇陵的工匠和刑徒而建,后来为了节省给此地的运粮损耗才自各地迁徙了大量的人口来此种田生计,形成真正完善的城邑。

    故而此地几乎没有原驻秦人,全都是外来的旧时六国之人。

    他们并不关心秦国的存亡,甚至很是乐于看这热闹,酒肆之中每日都有人扎群聚伙在战事之上谈论的热火朝天。

    一个男子手握酒盏,刚刚为自己斟满了一杯酒,还没来得及饮下,就满面兴奋,两眼放光的感叹:

    “王离是秦国战神王翦之孙,项羽是旧楚名将项燕之孙。二人皆是出自将门,又都天份极高,只二十几岁便各自统领大军,巨鹿一战胜负难分啊!”

    另一人捋着自己的胡须,摇头晃脑、煞有介事的说道:

    “依我看,此战胜者定会是王离。且不说王离的长城军还有章邯的二十万骊山军相助,兵力本就大过项羽,就说当年项燕就是败于王翦之手、自刎殉国的,项羽要想赢王离,怕是难啊。”

    此话立即遭到旁人反驳:

    “话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