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1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儿一脸苦相,拉着他的广袖撒起娇来。

    “陛下,蒙将军自上郡递了奏文来。”

    内侍入殿一揖。

    梁儿立即收敛了神色,一本正经的正襟坐好。

    赵政就更是风过无痕,淡如止水,君王之气凛然。

    “呈上来!”

    他淡声吩咐。

    内侍上前,将竹简双手呈上。

    梁儿静坐一旁,眼看着赵政专心阅览。

    那副雕刻般的面容无甚起伏,令她实在无法猜出奏章上的内容。

    然而她已在寝殿之中憋了几日,实在无聊,此刻便尤为好奇。

    “是何事?”

    她忍不住探头问道。

    赵政一顿,板着脸侧眸睨她。

    “你乖乖回去睡一觉,午膳之后我便一边陪你出去散步一边说给你听,否则,你一个字也别想知道。”

    梁儿一噎,愤愤念道:

    “又睡都快成猪了”

    “嗯?”

    赵政一对眸子斜瞪过来。

    梁儿连忙捂住了嘴,倏的起身就要走,却听赵政又淡淡说了一句:

    “午时见,小猪。”

    梁儿紧紧抿唇,恨恨闭了一下眼,心中腹诽自己怎么总是要被这个男人欺负,最没出息的是,每每被他欺负,她竟还都有莫名的幸福感升腾

    一觉过后,午膳之时,赵政不停的给梁儿夹菜,直到把她平坦的小肚子喂成了一个球,才终于肯将她放过。

    美其名曰:吃得太少,哪有力气散步?

    午后林间,秋日的阳光温煦的铺洒在满地金灿灿的落叶之上。

    梁儿一边迈着步子,一边托着被午饭撑得圆鼓鼓的肚皮欲哭无泪,谁让她好奇心强想知道蒙恬奏章里的内容呢?

    赵政走在她的身旁,轻轻牵了她的手道:

    “其实方才蒙恬所奏,是想要解决一个不小的问题。”

    见赵政终于开了口,梁儿的一对杏眼亮了亮,抬起头来摆出一副“聚精会神准备听故事”状。

    赵政看她这般可爱,便不禁心里一软,微笑着展臂揽住了她的肩背,为她详解道:

    “长城驻军三十万,单一个河南之地的九原郡所出粮草临时应急是不成问题的,可若论长久,却是难以供应得上整个长城军的消耗。当初北攻匈奴之时,秦军也在同时南攻百越。巴蜀的粮库全部由灵渠供给了百越战地,而关中所产之粮要保障咸阳的用度,不可调用,因此,长城军的粮草主要来源于东方。那时运一次粮草,粮队要两次穿越大山、至少三次渡河。以至于几乎每消耗二百石粮食才能剩下一石供应大军。可想而知,为了运送粮草去往长城,有多少人平白死在了路上”

    话至此处,他略有些怅然。

    彼时,虽然攻伐匈奴一战大胜,但在此事上无故耗费掉的人力和物力,却成为了他心中永远的遗憾。

    “当时战事正紧,我无力分神于此,也幸亏及早攻下了河南,才使得秦军有足够的粮草可补,否则那一战,胜负实难分晓。北方若败,南方士气也会大减,后果将不堪设想。”

    他深深呼气。

    “如今,战事已平,而匈奴人也不知何时还会再度南下。蒙恬戍守长城多年,觉得解决运量之事不宜再迟,便一刻也不敢耽误的急奏于我。”

    “是要修路吗?”

    梁儿仰面问道,水亮的眸子映着满林秋色一闪一闪。

    赵政滞住脚步,淡笑着挑眉看她。

    “你竟猜到了?”

    梁儿浅浅一笑:

    “运粮一事,无非就是陆路和水路两种方式可选。而上郡长城距离所有粮产富庶之地都太过遥远,无论到东方、关中、还是巴蜀,全都需要横跨高山,寻不出任何能顺畅联通的河道,若想令运粮畅通,便唯有修路可行。”

    赵政笑意更浓,修长的手指轻刮了一下她小巧的鼻尖,道:

    “我的梁儿果真是玲珑剔透,蒙恬正是这般提议的,经由九原一直到云阳,挖通山峦、填平河谷,修筑一条南北笔直贯通的驰道,此道专供运送辎重与调兵之用,亦可称之为——'直道'。”

    梁儿微怔。

    原来,这就是在未来鼎鼎大名的大秦直道。

    它是升级版的驰道,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军用高速公路。

    据说,它修筑在没有发明火药的时期,却在极短的时间内劈山填谷,使得南北通达。而它坚实非常,甚至在两千年后依然存有可以行驶汽车的完好遗迹。

    其令人惊叹的程度几乎不亚于长城。

    “小呆子,想什么呢?”

    见梁儿又忽然发起了呆,赵政不禁轻轻点了点她的额头。

    梁儿回神望他,一双眼睛圆圆的,问道:

    “既然是一条笔直的大道,那岂不就能大大缩短由南到北的路程了?”

    赵政温和笑开。

    “嗯,这条直道如若建成,不仅能令通往长城的粮道畅通无阻,更可减短去往北方的行程。你可能想象,往后骑马仅三日就能从咸阳到达九原?”

    “三日?”

    梁儿惊愕。

    赵政微笑颔首,迷人的凤眸之中流光溢彩。

    “没错,只要三日。就算是调集整支大军,也仅需七日便可到达。直道之功,必在千秋。”

    闻言,梁儿也露出了灿烂的笑颜。

    政,你在历史上的万世功绩,又何止这一件?

第二百五十章 阿旁宫() 
最近梁儿每日都会随赵政入冀阙听事。

    虽然在缕缕传出妖女之言后,赵政为保她安生,更希望能将她逐渐隐于众人眼前、不要继续出现在大殿之上,可是梁儿总是梨花带雨、撒娇耍赖的求他,他着实是难以招架,便只能从了她的意愿。

    赵政只道是梁儿心怀天下,关切海内之事,殊不知,她的心那么小,装了他一个便早已经满了,哪还装得下什么天下?

    梁儿无论如何也要入冀阙,不过因为赵政年已四十有七,她知晓他时日无多,不想再有片刻离开的他的身边罢了。

    晨议每天都要耗去一两个时辰,她又怎能忍心浪费这么宝贵的、多看他几眼的时间呢?

    殿中,由三公九卿带领的上千臣子坐立于两侧,加上书写记录的尚书卒吏几百人和侍奉各类事宜的宫人几百,由皇位高台俯视而下,竟有些许拥挤之感。

    好在正值冬天,这般景象倒也看着暖和,若是是赶上夏日,便定会感觉气闷了。

    然而梁儿此时并无心思在意这些,她坐在赵政的侧后方,已将视线偷偷落在了他完美的侧颜上。

    那挺拔的身姿,那高挺的鼻梁,那幽深的凤眸,那凉薄的唇角

    每一处都是她爱恋的模样,令她痴迷如斯,不舍如斯

    若赵政寿终,她定会陪他一同入土定会的!

    思及此处,她略感伤怀,微敛了头遮掩眼中的斑斑泪意。

    但听李斯道:

    “启奏陛下,昔日秦仅坐拥关中,建咸阳宫,议事于冀阙,沿用至今。而现在秦已坐拥天下,为臣者也较从前多了数倍,可陛下与众臣晨议还是在冀阙之内,如此相较,朝宫便太过窄小了。还有如今大秦的都城人口也较过去多了三倍不止,咸阳之内无时无刻不人头攒动,已然过于拥挤。臣认为,眼下应当适时再修朝宫、拓广都城才是。”

    言毕,又立即有另一个人站了出来,此人竟是淳于越。

    “陛下,左相所言极是。并且臣曾听闻,周文王建都在丰,武王建都在镐。亦就是说,在丰与镐两城之间,才真正应是帝王之都城所在。而昔日这二城之间的地域,刚好就在现今咸阳偏南。陛下可在位于渭河之南的上林苑内、阿房之地修建新的朝宫,并以此为中心将整个咸阳向南扩展些许。如此,便可无需迁都,就占尽适于立都的最佳之地,也可解决咸阳人多地少之困。”

    梁儿轻动了一下唇角,暗叹倒是难得见到淳于越能与他的老冤家李斯持同一看法的。

    看来,大家是真的都已忍受不了如此拥挤的冀阙了。

    渭河之南,阿房之地难道是阿旁宫?

    须臾,赵政微微颔首,淡声道:

    “朕也觉得此事势在必行李斯。”

    李斯一揖。

    “臣在。”

    “你善建筑,在阿房修造朝宫之事就全权交由你去办。待此宫建成之时,再如淳于越所言,将咸阳拓向南方,立于当年的丰、镐两城之间,扬我帝国之威!”

    “陛下英明!”

    群臣之音响彻大殿。

    不久之后,李斯绘出图纸,宫殿准备开始动工。

    采用北山的石料,楚蜀的木材,在渭河以南的阿房之地首先建造前殿。

    此殿东西长五百步,南北宽五十丈,殿中可容纳万人,殿宇的台阶之下可以树立五丈高的大旗。

    殿侧架有两座天桥。

    一座自宫殿而出,一直通到南山,在南山的顶峰亦会修建门阙作为标志;

    另一座从宫殿横过渭河,与咸阳的望夷宫连接起来,用以象征天上的北极星通过阁道跨越银河抵达营室星辰。

    此宫要在竣工之后才可正式命名,而此时就因它建在阿房之地,而被暂时代称为“阿旁宫”,意为咸阳近旁。

    渭河北岸,昭阳殿的平台之上,梁儿静默的遥望着渭河之南,不禁暗自苦笑。

    被千年后誉为中国第一宫的阿旁宫,原来竟然只是一座用于上朝听事的朝宫。

    并且建造此宫,也当真是因为秦并天下之后,亦同时收纳了六国之中非宗亲的有能力之官,其中,如今在秦地位最高的就数当年为赵国臣子的冯去疾和冯劫二人,一位是现任右丞相,一位是现任御史大夫,除此二人之外,还有数百六国旧臣在秦为官参与朝议,现下的冀阙已实在难以负荷。

    故而修建一所更大的朝宫无可厚非。

    何况仅能容得下一万人同时朝见,这等大小就能被人说成是骄奢亡国?

    后世建造出的比它更大的宫殿应当不胜枚举吧,就连现代政府所用的人民大会堂也是可同时容纳一万人的。

    如此想来,那“中国第一宫”的名号竟又是对赵政的恶言讽刺

    赵政本是在专心批阅文书的,抬眼间,却见梁儿不见了踪影。

    他慌忙起身寻找,竟发现她正孑然立于风中。

    那瘦小的身影衣襟乱舞、墨发飘飞,看得他一震心疼,即刻取了件厚厚的斗篷,上前将她深深裹入怀中。

    “天寒风大,你站在这里作何?”

    梁儿微寒的身心一暖,微眯着杏眼迎风问道:

    “那座新的朝宫就是要建在那个方向吧?”

    赵政从未见梁儿对那些身外之物流露关切过。

    “怎么?你对它很感兴趣?”

    梁儿摇了摇头,轻声道:

    “我只是在想,那里属云阳之地。修造宫殿必然要遣去很多人,这些人全都是要消耗口粮的。可云阳向来是大秦的牢狱和军事重地,良民稀少,自身并不产粮。如此,朝宫动工之时岂不是要自其余地区调粮?而无论是从何处调集粮饷,这一来一往,路上所耗也都非同小可啊。”

    赵政微凛。

    “的确,现在骊山皇陵的修建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自别处调粮,太过浪费人力物力了。稍后我便召李斯和蒙毅前来商议解决此事。不过现在”

    “啊!”

    梁儿一声惊叫,她已被赵政忽然横抱了起来。

    赵政唇角一勾,一边转身走回殿中,一边说道:

    “要先将你这不听话的小东西捉回去好好惩戒,免得近来太过宠你,都将你养得娇纵了。”

    梁儿一听,皱起小脸扬声反驳:

    “我哪里娇纵了?”

    赵政抱着梁儿坐回皇位,一脸严肃的垂眸睨道:

    “不顾自己的身子跑去吹风,还不叫娇纵?你若是染了风寒,我便让夏无且配出世上最苦的药塞入你口中,看你还知不知道爱惜自己!”

    谁知这一语,竟令梁儿不惧反笑,伸出藕臂勾住他的脖颈深吻了起来。

    政,你说的那些我才不怕。

    因为你就是我最甜的良药

    两日后,便有隐官和刑狱中的罪犯七十万人分别被遣去阿房修筑宫殿和去骊山修造皇陵。

    为了供给这些人的粮食消耗,赵政最终决定迁徙三万户百姓到骊山附近的骊邑、五万户百姓到阿房附近的云阳用以这两处的耕种发展。

    并且为安抚迁徙之人,他们全都将被免除十年的赋税和徭役。

    至此,大秦之内,关中总共有宫殿三百座,关外有宫殿四百座。

    到了年关,在东海之滨的朐山上亦竖立起了一块大石,作为秦国国境的东大门。

第二百五十一章 采莲() 
一  始皇三十六年,赵政认为李斯实难掌控,他欲亲自监察其行,就将冯劫改任为大将军,而御史大夫一职便就此空了下来。

    除此变动,王离亦被派往上郡,成为长城驻军蒙恬手下的副将。

    蒙恬和王离乃是目前朝中武将里最得赵政欣赏的两人,赵政将这二人全部安置在了扶苏的身边,可见他对扶苏的良苦用心。

    群臣皆看得明白,虽然长公子扶苏被遣去了偏远了长城,但已得民心又得军心的他有朝一日一旦返还,则必为太子继承大统。

    ——————————————

    “许久未回来看母亲了,方才一见,她仿佛又老了许多。”

    咸阳宫杨树林中,阳滋对身边与她一同长大的贴身侍婢感慨着。

    侍婢亦是满面怅然:

    “人们常说,这人世间最难留住的,便是镜中朱颜。岁月流逝,韩美人也难免沧桑啊……”

    忽然,有女子清亮的歌声遥遥传来……

    “彼泽之陂,有蒲与荷。

    有美一人,伤如之何?

    寤寐无为,涕泗滂沱。

    彼泽之陂,有蒲与蕳。

    有美一人,硕大且卷。

    寤寐无为,中心悁悁。

    彼泽之陂,有蒲菡萏。

    有美一人,硕大且俨。

    寤寐无为,辗转伏枕……”

    此歌是一首情歌,歌唱之人情意满志,又技艺极好,将此歌唱得有如行云流水,和畅婉转,娓娓撩心,就连阳滋也不自觉的失神了片刻。

    “这是何处传来的歌声?”

    她不禁问道。

    侍婢又竖起耳朵细听了听。

    “公主,奴婢听着,仿佛是自凤凰池而来。”

    “凤凰池……?”

    阳滋瞬间一滞,双目立即泛起红来,快步跑去了凤凰池的方向。

    妖女,果然是你!……

    阳滋停在一棵粗壮的杨树之后,狠狠盯向远处的莲池。

    晴空如洗骄阳照,翠荷红莲遮碧水。

    衬着一叶扁舟如月、一袭白裙如梭,纤腰似柳,肤白若脂,加之一曲清歌沁脾、入心撩人,当真是一番耀人之姿、夺目之色……

    “岁月难留,却也有人容颜不改……”

    阳滋以手扶树,修得精细的指尖已然抠入了树干之中。

    她含恨咬牙,眯眼怒道:

    “那个妖女,她划个破舟在莲池之中穿来穿去,是在作何?”

    侍婢回道:

    “她好似……是在采摘莲子。”

    “不止是莲子,还有莲花。”

    身后忽有一年轻的男子之音入耳。

    阳滋猛的回头。

    “荣禄?你怎得在此?”

    荣禄薄唇一撇,俊俏的面容露出了不满的神色。

    “阳滋姐姐这话问得好生奇怪。姐姐能在,荣禄为何就不能在?”

    阳滋懒得理他这贫嘴的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