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宠婢-第1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这咸阳宫中的疯子,除了胡姬还会有谁?……

    眼看胡姬已将男童抓住,双手扼住了他稚嫩的脖子,梁儿大骇。

    “那是……”

    阴蔓惊愕的话音还未落,就见身旁一片雪白飘过,梁儿已跑向了那处。

    “梁儿!危险啊!”

    阴蔓心中虽然害怕,但仍未加思索便跟了上去。

    不敢想象,父王那般看重梁儿,她若出事,父王当如何?

    “快放开他!”

    梁儿大喊着,可胡姬却仿佛没听到一般,只恶狠狠的盯着手中的男童,手下愈发用力。

    仍有宫人上前推打,却都因忌惮胡姬的身份、不敢下狠手而被其弹开。

    阴蔓气喘着赶到梁儿身边,眼见男童在那疯女人手中被甩来甩去,时而因宫人上前扰乱而得以稍事喘息,时而又被掐得生死一线,她已然慌作了一团,流泪自语:

    “怎么办……谁能救救他……亥儿……”

    闻言,梁儿心中巨颤。

    那孩子竟然是胡亥!

    “不……快放手!你不能杀他!”

    胡姬,他可是你的亲生骨肉啊!

    梁儿冲到胡姬身后,趁她不备快速拔下了她发中仅存的一支金簪。

    乱发散落的同时,众人只见梁儿已毫不迟疑的将那金簪狠狠插入了胡姬的手臂。

    胡姬剧痛,终于松开了胡亥。

    梁儿忙将胡亥抱住。

    众人一拥而上,将胡姬按在了地上。

    胡亥大哭着紧紧揽着梁儿的脖颈,口中反复念着:

    “母亲……母亲……”

    梁儿心头一紧,眼中有复杂的神色隐现。

    这么小就险些被自己的母亲掐死……

    胡亥……后世多怨你为政荒唐,殊不知,原来你的命运竟也这般苦……

    “梁儿当心!”

    忽然阴蔓一声惊呼,梁儿回头时,已见胡姬再次挣脱了钳制,张牙舞爪向自己扑来。

    梁儿躲闪不及,便展臂护在了胡亥身前。

    眼见胡姬凶神恶煞而来,梁儿眸光坚定、毫无惧意,却在转瞬之间双目圆瞠,惊在了原地。

    只因此刻胡姬突然口吐鲜血,颓然倒地。

    而那立于她身后、手握长剑之人,竟然是赵高。

    一切都发生的太快,众人皆是目瞪口呆,就连刚刚赶来的扶苏都一时顿住了身形。

    他只晚了赵高一小步,赵高竟就将人给杀了。

    这胡美人如今不过就是个可怜人罢了,明明只将她打晕就可以的……

    赵高利落的将那柄还在滴血的剑收起,急急上前问道:

    “梁儿姑娘,你没事吧?”

    梁儿下意识的看了一眼赵高,复而将视线落在了倒在血泼中的胡姬身上。

    她眸光悠远,唇齿微动,淡淡道:

    “无事……”

    胡姬,只望你下辈子,不要再托生于王室。如若可能,也不要再做女子了……

    阴蔓第一次亲眼见到杀人,吓得唇色惨白,幸而转头间竟见到了扶苏,她的心便即刻安定了不少,低声道:

    “扶苏哥哥,你也来了……”

    扶苏对着她轻牵了一下唇角,转而面向大家正色道:

    “纵使胡姬疯癫多年,总归还是一位美人。如今她命丧于此,我等还是需要去跟父王禀明此事始末的。”

    赵高听出了扶苏的话中之意,拱手对扶苏一礼。

    “公子所言极是,臣这便去跟大王请罪。”

    昭阳殿上,众人在赵政的面前你一言我一语把事情从头至尾缕了一遍。

    原来,胡亥自记事起就没见过胡姬,只知道母亲身患顽疾不宜见人,终年住在水月宫最里面的院子里。

    近日他终于忍不住避开宫婢跑去见母亲,却发现那院子竟是上着锁的。于是他又暗中观察,找到了每日去送饭的宫人,在她那里偷了钥匙。

    他本想着终于能与母亲相见,却未料到母亲并非他所想象的样子,还险些令他自己送了命去……

    胡亥不住的抽泣着,梁儿叹息不语。

    这种时候,她真的不知该说些什么,毕竟这桩悲剧,她始终都参与其中……

    “赵高,你为何杀了胡美人?”

    殿中,赵政的声音幽幽响起。

    赵高恭敬一礼,眸色毅然。

    “回大王,王室之中子嗣为大。胡美人身份虽高,却在方才几番危及公子胡亥的性命,依法,该杀。”

    而赵高话音刚落,扶苏就出言反驳。

    “可法中不外乎人情。胡美人乃是亥儿的亲生母亲,若她清醒,又怎会忍心如此伤及亥儿?她不过是个重病之人,将她带回去关好便可,又何至于杀她?”

    “好了。”

    赵政淡淡一语,他不想这二人再因此事争吵下去,便对着扶苏道:

    “我大秦素来以法治国,扶苏,你还是稚嫩了些。”

    “父王……”

    扶苏还要说些什么,却被赵政挥手制止。

    赵政瞥了一眼在一旁哭哭啼啼的胡亥,又转眸看向赵高,淡声令道:

    “赵高,你既能文又善武、处事也机敏果决,如今亥儿已满五岁,往后,就由你来做他的老师,教他为人处事、判案断狱吧。”

    赵高俯身。

    “臣领命。”

    ——

    当众人退去,赵政将梁儿捉入怀中,气道:

    “你怎得这般不知保护自己?今日这么危险,我又不在你身边,若是出了什么事……”

    梁儿早料到自己回来定要挨骂,故而还不及赵政说完,她就抬着小脑袋将自己的唇印在赵政的唇上。

    赵政一滞,未料到梁儿竟会主动吻他。

    他原本想要好好训她个一时半刻,让她往后不敢再随意冲动胡来,可是……那两片小小的唇瓣怎就这般水润绵软、清香可口?

    赵政微蹙了眉。

    罢了,既然你不让我说,那我就用其他法子惩罚你……

    如此想着,他不觉唇角轻佻,竟是露出了邪魅的神色。

    床榻上,梁儿终是被赵政欺负得没了力气,软软的趴在他宽厚温暖的胸膛上沉沉睡去。

    赵政修长好看的大手在梁儿光洁透白的背上轻轻抚着,不知不觉已陷入了一番沉思。

    当年胡姬将梁儿伤得那般,依赵高对梁儿的心思,怕是早就有杀她之心,今日不过是借个机会快意而为罢了。

    而如今胡姬死的可谓凄惨,难免亥儿懂事之后会以胡姬的际遇跑来让梁儿烦心,倒不如早早让倾向梁儿的赵高来教导他。

    如此,也可为梁儿在大秦子嗣中多拉拢些人脉,就算往后亥儿的能力再不济,至少也能为她减少一个可能的敌对之人……

第一百六十九章 华阳联姻() 
年底,咸阳刚刚下过一场大雪,伐楚一事便已万事俱备。

    赵政将驻守边关许久的蒙武召回。

    王翦为主将,蒙武为副将,领兵六十万,再次向楚国进军。

    这一次赵政十分郑重,亲自相送王翦大军至霸城。

    而就在此时,王翦却做出了无比反常的举动。

    他竟当面跟赵政申要多处田宅园池,说是要为子孙攒下更丰厚的基业。

    赵政自是笑着应了下来。

    可临近出关,王翦又连续多次来求更多的田产,赵政虽然也都欣然一一应了,但心里却是越发不安。

    “政,从霸城返回咸阳的一路,你都没怎么说话,可是有什么心事?”

    梁儿伴在赵政身侧,与他一同迈入了梧木亭。

    赵政面色微凛,忧心道:

    “王翦定是认为,我为王多疑,怕他手握重兵会对我不利,所以早前才一直不肯允他这六十万兵。他担心如今我因形势所迫勉强将秦国所有兵力都交到了他的手上,我会提防于他,甚至因此而要了他的性命。所以他才一反常态,几次三番跑来跟我索要田宅,表明自己并无野心、除了钱财别无他求,以此来消除我对他的疑虑。”

    梁儿站在赵政身边,放眼望着皑皑白雪覆盖下的凤凰池,脑中仔细想着赵政的话。

    其实王翦的担心并不是空穴来风,疑心手握重兵之人几乎是历代君王的通病,也确实有很多很有能力的将军因此而断送了性命。

    不过这一次,王翦当真是错看了赵政。

    赵政并非疑心于他。

    而是秦国向来推行耕战制、兵农合一,秦若倾全国的兵力攻楚,秦国境内将再无多余的壮丁耕种农田。

    短期内粮库还可支撑,但如果战事超过两年还未完胜,届时,耕战制度瓦解,粮草供给不上征战,就连百姓也会开始饿肚子。

    若是那时韩赵燕魏再同时反秦,秦则会有覆灭之危。

    这才是为何赵政不到逼不得已,便不想拿出这六十万兵最最主要的缘由。

    赵政拂袖俯身,缓缓落座,重重叹道:

    “此前未曾想过王翦竟会如此惧怕于我,眼下,我倒不知该如何安抚他了。”

    梁儿亦提了裙角在他一旁坐下,双眼眨了眨,有些费解。

    “应下他所有的要求还不足以安抚他吗?”

    赵政面露愁色,淡淡摇头。

    “他心中始终恐惧我会疑他拥兵自立,又如何能一心征战?我应了他的诸多要求,不过是从了他所愿,却仍算不得施恩,何谈令他心安?”

    梁儿见赵政如此烦心,心中也不免跟着一同忧虑了起来,却还是悉心劝道:

    “那除了他之前所求的,你再多赏些其他的不就好了。”

    赵政又是一叹,垂眸道:

    “话虽如此,可他已经将能要的都要了,还有什么是我能给他、他却还没开口要的呢?”

    “父王还可联姻。”

    伴随着一个柔美的声音,一位身姿秀雅的紫衣少女施施步入了亭中。

    “阴蔓?”

    赵政略怔。

    梁儿也大感意外。

    他们来时并未细看,竟是不知阴蔓也在此。

    每每见到赵政那冷峻阴郁的神色,阴蔓就觉得心中很是惧怕。

    她不小心与赵政对视了一眼,便连忙垂下眼、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开始解释自己为何会突然出现在此。

    “父王恕罪,阴蔓并非有意偷听……只是听闻今晨父王回宫,想必梁儿也会一同返回,故而阴蔓才早早来到凤凰池守候,想要向梁儿讨教些抚琴的技巧。阴蔓本是在亭下池边一边赏景一边等的,却不料父王竟同梁儿一道来了此处,所议之事又甚为重要,阴蔓实在不便打扰,所以……”

    “等等……”

    赵政淡声启齿,打断了她因紧张而喋喋不休的解释,那双锐利的凤眸之中忽有华彩掠过。

    “你说……联姻?”

    阴蔓恭顺点头,语声虽还略显稚嫩,但却分外平稳,尽显智慧。

    “是。若父王将膝下公主送于王翦将军为妻,他定可以打消先前所有的顾虑,安心伐楚。”

    闻言,梁儿敛下眸子,轻轻抿了唇。

    阴蔓之意,她已经猜到了……

    赵政凤眸微垂,迟疑道:

    “此话虽有理,可寡人的女儿年纪都尚小……”

    他话音未落,倏的,阴蔓双膝跪地,叩首拜道:

    “阴蔓愿为父王分忧,恳请父王将阴蔓嫁与王翦大将军。”

    赵政定睛望向眼前这个纤弱早慧的女儿,正色问道:

    “你才刚及适婚之龄,而王翦已有七十九岁,你当真要嫁?”

    “回父王,阴蔓心意已决。”

    见阴蔓神色坚定,赵政颔首。

    “好,不愧为我大秦最年长的一位公主!你明日一早便出发,乘快车前去追赶王翦大军。大致算来,你二人相汇之时应该是在华阳城,寡人就为你赐号华阳,是为华阳公主,令他与你在华阳城内合卺完婚,同时命人在王翦的家乡频阳为你建造华阳公主府。他日王翦攻下楚都寿春,我大秦定会记下你的一份功劳。”

    阴蔓盈盈叩拜。

    “谢父王。”

    随后,赵政顿了片刻,又缓声道:

    “阴蔓,你下嫁王翦,为君,寡人甚为满意;可为父,你这般如花的年纪,嫁给大你如此多的男子,寡人却觉很是对你不住。你可提出一个要求,无论何事,寡人都会满足。”

    阴蔓徐徐起身,直言问道:

    “父王可否让兄长为阴蔓送亲?”

    “扶苏?”

    阴蔓在子嗣之中排行第二,她的兄长,就唯有扶苏一人。

    赵政略加思忖,点头应道:

    “扶苏是长公子,由他送亲就意味着你是我大秦地位最为尊贵的一位公主。如此,便更可令王翦倍感恩惠。甚好,寡人准了。”

    “谢父王。”

    阴蔓再次叩首,起身告退时也依然敛着头,以至于无人发现她眼中隐隐藏着的泪意……

    阴蔓走后,赵政见梁儿神色忧伤,知道她定是在为阴蔓惋惜,便轻柔的拉过她的手,轻声劝道:

    “阴蔓年方十二便嫁于王翦,的确可惜了些,但既然那是她自己的决定,你也不必想得太多,随她便好。”

    梁儿柳眉微蹙,眸间忧柔。

    “其实……公主她……心悦长公子……”

    “什么?……他们可是亲兄妹啊。”

    赵政惊愕。

    梁儿轻轻咬唇,补充道:

    “好似,只是公主一厢情愿……”

    赵政松了一口气,淡淡道:

    “若当真如此,嫁于王翦,于她而言,倒是件好事……”

    梁儿低下头,如小鸟般依偎进了赵政的怀里。

    她心中仍是不忍,但她也明白赵政所指为何。

    阴蔓是年仅十二岁的公主,年迈的王翦定是不会碰她的,如此总比她嫁给年轻力壮的世族,还要心里藏着另一个人去侍奉夫君的好……

    第二日清早,城门外冷风习习、玄旗飘飘,大量华丽的车马聚集在一处,竟是一支王室公主的送亲队伍。

    “此事当真没有回旋的余地吗?”

    毛色油亮的玄色骏马之上,扶苏双眉紧蹙,问向马车中的阴蔓。

    当得知阴蔓要被父王嫁于王翦,他整晚都辗转难眠。

    那王翦虽说英雄盖世,但年龄却足可以做阴蔓的曾祖父了。

    他不懂,为何他们的父王竟待子女如此薄情?

    阴蔓身着玄色婚服端坐于车上。

    施了粉黛的她脱去了大半稚气,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唇齿微动,柔声安抚道:

    “扶苏哥哥不必如此,这本就是阴蔓自请的。”

    扶苏一惊,瞠目问道:

    “自请?为何要这般委屈自己?”

    阴蔓樱唇一勾,浅笑款款。

    “阴蔓身为大秦公主,本就应以国为重。能为大秦出力,是阴蔓的荣幸,更是阴蔓的责任。更何况王翦乃是我秦国的常胜将军,被百姓奉为当世战神,如此夫君,阴蔓高兴都来不及,又何来委屈?”

    扶苏紧紧抿唇。

    他虽有质疑,却也挑不出阴蔓此话的破绽来,只得最后问一句:

    “你……当真无悔?”

    “扶苏哥哥莫要挂心,阴蔓无悔。”

    阴蔓始终微笑着,那笑容有如初开之花,清美娇柔,令人过目难忘。

    扶苏心中有说不出的忧闷,却终是被人一语拉回了现实。

    “公子,时辰已到,该上路了。”

    他隐忍着抬首,眼中水光悠悠,声音却分外洪亮:

    “传令……即刻出发!”

    北风萧萧,白雪茫茫。

    去往华阳城的官道上,一支如玄色长龙般的送亲队伍中有悠扬的琴声婉婉飘出,在寂静的冬日里,划入天际、绵长不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