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二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蜜爱春娇-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她便留在下河村里,不是干活,轻易不外出,守着屋舍田产,等着京里的儿子,无声无息的过活着。

    经河间县调解,上河村将七柳河的闸口给开了一半。今年的确天旱,但远不到要截流蓄水的地步。这事儿,纯是赵桐生翁婿两个闹出来的鬼。

    偏巧这两天,老天又痛痛快快连下了两场大雨,水田里积起了水,河水也暴涨起来,再也不愁八月收稻子的事儿了。

    而易峋和秦春娇已经打定了主意,给村子里另打一口井,方便村人的吃用。

    易家出的钱,也请了打井师傅来看,选了个日子就要动土。

    挖井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但下河村人却深刻的念着易家的恩惠,对这一家子人感戴敬畏到了极处。

    他们并没只顾着自己赚钱,秦春娇的食肆广收山货,村中妇人孩童上山挖了竹笋,采到了木耳菌子,甚至于摘下的野菜,河里捞来的鱼虾,她都按斤两收购。

    村中猎户打下的野物,她也要。

    易家食肆那块御赐招牌的名声,早已不胫而走,传遍乡镇。

    大伙全知道,这家小店可是当今圣上光顾过的,还颇为赞赏,特特题了一块匾额。

    这好吃不好吃先不说,皇帝去过的店,谁不想来试试?

    附近的十里八乡,有钱的地主,到集子上的员外,都纷纷前来,甚至还有人特特从京里赶来。

    这一来有招牌揽客,二来秦春娇的厨艺也的确是好,人只要来了一次,便必定回头。

    易家食肆每日人满为患,客源滚滚,每天做下的吃食,总是供不应求。

    而易家独产的头油与面膏,销量也很是不错。虽说方子是简单了些,但茶油到底旁处没有。何况,还有那块招牌在。

    这招牌本意是赞赏这店铺厨艺的,但人可不管那个,这是皇帝赏识的店铺里出来的,只这一点就足够了。

    如此一来,店铺人手便不够了。

    秦春娇又雇了个村中带孩子的寡妇,那寡妇今年二十七岁,早早死了丈夫,娘家婆家都没人,自己带着个孩子苦熬。

    她孩子也有十岁了,跟着娘一起每日在铺子里做事。娘俩能领两份工钱,日子顿时便好过了。

    甚至于,秦春娇有了空闲,还教那孩子识字。

    这娘俩,对这位东家,可谓是感恩戴德。

    易峋的油坊,还是每日照常开工。他虽没有再添人手,却已放出了话去,等今年秋花生和芝麻下来,只要货好,必定全收。

    之前村子里种了油菜的人家,比如王铁柱,已将油菜籽卖给了油坊,添了不少的进项。

    旁人看着,那种了花生芝麻的,心中踏实,没种的,明年也打算种上。

    如今下河村人都有一个共识,易家人都是有本事能耐的,跟着他们就能奔上好日子。

    这和赵桐生当里正的时候,可是一个天一个地。

    赵桐生被发配充军,下河村没了里正,需得再选一个。

    原本,村人是极力推崇易峋当里正的,不然他二弟易嶟也成。赵氏宗族里的人,虽说各自不满,但也只敢肚里抱怨,嘴上一个字也不敢提。这些人,如今在村中是夹着尾巴做人了。

    而且,即便是赵氏宗族里的人,也并不是各个都心齐,也有不少钦佩易家为人,而站在易峋这边的。

    赵氏,离心离德,已如一盘散沙,再也难成气候。

    但是这兄弟两个对里正这位子没一丝儿的兴趣,易峋自从听了陈长青的言语,虽说颇为不服,却也动了心思。

    考科举那是不可能的了,但如能考上朝廷的武举,也不失为一条入仕的路子。

    权钱二字,到底是权在前头。

    易嶟是为他兄长马首是瞻的,易峋既然有这个意思,他便也都听他哥的。

    易峋虽说不肯当这个里正,却推了个人出来,便是村里的黄大夫。

    这位黄大夫虽说是外乡人,但也在下河村住了二十多年,医术精湛,为人公道,老成质朴,在村中的口碑也极好。

    村人虽说有些失望,但见是他,倒也觉得合适。

    黄大夫原本极力推拒,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乡人,又没有什么本家势力,恐不服众,管不了人。但易峋却叫他不要担心,无论出了什么事,总有他们在。下河村总得有个里正,若是再让赵桐生那样的人得了手,大伙就又要遭罪了。

    黄大夫见有易家在后头撑着,易峋说的又在情在理,便答应了下来。

    从此,下河村的里正,便成了黄大夫。

第一百零五章() 
这天临近晌午;铺子里生意正好;坐满了吃饭的客人。

    董家三兄妹和那个新雇佣的寡妇钱氏;都正忙着招呼客人;就听见村口一阵车马喧嚣声。

    店铺临近村口;而下河村这条道路又通着官道;每日都有无数行人往来;大伙对这动静早已熟了,并没往心里去。

    正忙碌着,几个村人忽然跑进店中;大声嚷道:“春娇姑娘,京里来人提亲了!”

    秦春娇如今备受村人的尊崇,大伙便都改了口里的称呼。起初叫她小姐;但秦春娇自己听着别扭;用她的话说,这一辈子都没当过小姐;她也不是当小姐的人;大伙便又叫她姑娘。

    秦春娇正在厨房烧菜;听见这声音;心中微一疑惑;转而明白过来:必定是陈长青来向她娘提亲了。

    她将手在围裙上擦了两下;连忙走了出来。

    才走到门口,果然见一列车马从村口行进村中,飞土扬尘的;看着声势浩大。

    陈长青依旧是一袭飞鱼服;骑在高头大马上,行在队伍最前头。

    马上的配饰,在日头底下,熠熠生辉。

    下河村的人,平日里哪见过这等架势,都围在道路两边,指指点点。

    一群顽皮的孩童,跟在队伍后头,说笑嬉闹。

    陈长青一个年近四旬的中年汉子,单身了半世,这提亲还是头一遭。

    他骑在马上,意气风发,行到店铺门前,下得马来,向秦春娇一笑,问道:“我来提亲,翠云在何处?”

    秦春娇望着这个即将迎娶自己母亲的男人,也回之一笑:“我娘在家中,大人自管去就是了。”

    陈长青举步待走,但听见这话,又停了下来,微微莞尔:“春娇,你也该改口,跟我喊爹了吧?”

    秦春娇微微一怔,有些不知所措。

    母亲改嫁给陈长青,她也只为母亲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而高兴,却全没想过自己也要多一位继父了。

    她正在发呆,陈长青却已重新上马,向村内行去。

    秦春娇怔了片刻,董香儿走过来,说道:“春娇,家里既然出了这么大的事儿,你先回家去吧,铺子里有我们呢。”

    秦春娇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将围裙摘了,快步往家走去。

    车马当然比人的两条腿更快,她走到自家院外时,那些人早就到了。

    易家的小院,被村人里三层外层的围着。

    人群看见秦春娇过来,连忙给她让开一条路。

    秦春娇走进院中,只见院里地下摆着十二挑担子,喜饼、三牲、海味、果干、茶叶、芝麻等提亲必备的物件儿,自是不在话下,都用红木盒子盛了,齐齐整整的放在担子里。此外,还有十匹绸缎、十匹松江布——取的是十全十美的寓意。一挑香炮,一挑糯米白糖——这倒是老规矩,送给女方家里做汤圆,寓意团圆美满。

    陈长青的那匹骏马,就拴在牲口棚里,和豆子在一处,跟来的侍从正往料槽里叉草。

    秦春娇见了这等情形,心中也是一震,这个架势,即便是在京里,也不算多见。往往是豪门迎娶千金,才下这么重的礼。

    外头围观的村民,更是议论纷纷,连连叹息,都说:“咱们下河村这些年,也嫁出去了不少闺女,哪里见过这么大的阵仗?就是当初赵桐生,往上河村提亲的时候,也就送了两挑聘礼,已经算满顶了。这易家的人,可真了不起,能得人家京里官老爷的青睐!”

    还有一句话,大伙全都没敢说。

    刘氏是个寡妇,可不是初婚的闺女。这寡妇改嫁,从来简单,如是乡下,甚而只带两件衣裳,包袱一卷,就跟了汉子去了,哪儿还会像头婚一样,正儿八经的三媒六证,十二抬聘礼往女家送。

    下河村那些未嫁的姑娘,成亲没两年的小媳妇,忍不住都偷偷酸了一把。

    刘氏都三十几岁的人了,女儿都这般大了,凭啥?

    秦春娇没有理外头那些闲言碎语,径自走到了堂屋之中。

    正堂上,易峋正和陈长青坐着说话,一旁还有个慈眉善目的老大娘,刘氏倒是不在。

    想必因是来说她的亲事,她不好意思,躲到屋里去了。

    秦春娇踏入门槛,堂上便静了一下。

    那老大娘起身,走上前来,拉着她的手,打量了一番,笑道:“这就是春娇了吧?模样长得可真俊,听说也是个贤惠能干的好丫头。我们家青小子可真有福气,得了个好媳妇不说,还天上落下个漂亮能干的好女儿!”

    这老大娘姓王,是陈长青的远房婶娘,他特地请来当媒人的。

    听见她当着刘氏家人的面,竟然叫了自己的小名,陈长青脸色微微有些尴尬,但也没说什么。他自幼失怙,这位婶娘没少照料他,他也是打从心底里的尊敬着这位长辈,所以这次他提亲,便请了她来当媒人。

    秦春娇听着这话,忽然觉得有些好笑,哪有说媒这样子讲话的?然而,这话倒也贴合情形,人也没说错一句。

    那王大娘又说道:“我们家青小子是个拧劲儿鬼,这些年多少人家跟他提亲,他总是不答应,就一口气拖到了这个岁数上。你们说说看,这世上哪有男人这个年纪还打光棍的,像话吗?又不是娶不起媳妇的!”

    所谓拧劲儿鬼,是此地方言,概指性情执拗的人。

    秦春娇偷瞄了陈长青一眼,看他脸上青一阵红一阵,和往日那副镇定自若的神情大不一样,不由暗暗偷笑。

    那王大娘却好似全没察觉,继续说道:“好在,如今总算有人肯嫁他了,他娶了媳妇成了家,有女人替他操持家里那些事儿,我也就放心了。”

    秦春娇这才说道:“大娘,您放心,我娘一定会好好照料陈大人的。”她原先还有些担忧,陈长青是官宦人家,那深宅大院,豪门府邸,母亲一个温柔敦厚的乡下妇人,进去不适应。但看眼前这位大娘,性格爽直,也不像什么会刁难人的人。窥一斑而知全豹,陈长青的后宅,想必也没什么糟心的人事,她也就放心了。

    那王大娘却有些不乐意了,嗔怪道:“这孩子,咋还叫大人呢?你早该喊爹了!”

    陈长青这才从旁说道:“错了辈了,这位是你叔奶奶。”

    秦春娇突然间多了个父亲和叔奶奶出来,心里有些怪怪的,便说要去看看娘,进屋去了。

    王大娘瞧着她进屋的背影,满脸笑着说道:“这丫头的身段,真是好的喜欢人!那小脸蛋,瞧着就叫人高兴。要不是这孩子已经有亲事,放在京里面,可是能嫁个富贵的好人家!”

    这妇人性情太直,心里想什么嘴里就说出来,全没顾忌。

    而一旁,易峋的脸已经黑了。

    陈长青一直想把秦春娇带走,而他是怎样也不答应,两个人其实暗地里都有些疙瘩。

    不过,这世间疼爱女儿的老丈人和女婿,差不离都是这个情形。

    几次接触下来,陈长青是真心的、如长辈疼爱小辈一般的喜欢着这个继女。

    他半世孤身一人,既没有妻室亦没有子女,如今和刘氏成亲在即,他是真切的渴望着能有自己的家人。

    虽说,他有个养子,是牺牲了的同僚留下的孩子,但男孩儿到底不比女儿贴心。

    这个女儿,他还没有在身边养上一天,就被这个浑小子给霸占了去!

    这样想,其实完全没有道理,但陈长青就是忍不住要想。

    易峋看了一眼桌上的聘金,陈长青足足送来了五百两银子作为聘金。

    这在于当下,已是相当可观了。毕竟,就是京里那些豪门贵族的千金,夫家给的聘金,也不过七八百两银子。

    此外,聘礼之中还有五对金手镯,两串金镶玉八宝项链,金钗五支,金耳坠两对。

    这聘礼之重,实在罕见。

    易峋看在眼中,微微的有些不悦。

    聘礼重,是看重新娘,面上的确是一件好事。然而结亲,讲究门当户对,人家下了重礼,你女方家里也要能还的出相对应的礼才是,不然新娘子嫁到了夫家,是要被耻笑的。

    刘氏情形尴尬些,她自己娘家早没人了,如今是跟着女儿女婿过活,其实没有能为她主事的人。但她是秦春娇的母亲,易峋便也将她当做自己的母亲看待,不肯让她受了什么委屈。

    易家如今有钱,这份礼不是还不起。

    但易峋总觉得,陈长青是想暗里压他一头。也不怪他能有这个念头,毕竟翁婿两个之前就口角过,而娶寡妇,哪有下这么重的聘礼的?何况,又是官府门第对乡下,不得不叫人多想一层。

    易峋眸色微深,按下那满腹心思,淡淡说道:“大人既说八月底来娶,那咱们就定在八月底,恰好那时候秋收已经是尾声,倒也有空闲。只是不知大人,打算定哪一日?”

    陈长青莞尔:“请人看了日子,八月二十七是个吉日,就定在那日。”

    易峋道了一声好,心底里却打定了主意。

    秦春娇进了房,果然见刘氏正坐在床边。

    床上摆着几个红木盒子,里面亮晃晃的,全是黄金打造的首饰。

    刘氏摆弄着这些金玉首饰,正在出神。

    秦春娇走到她跟前,搂着她的肩膀,笑嘻嘻道:“娘,陈大人下了这么重的聘礼,可见对娘是颇为上心看重呢。”

    刘氏瞅了她一眼,柔柔的一笑。

    她心里有些温暖的甜意,倒并不是因为陈长青送了多重的礼,而是如秦春娇的那句话,可见对她看重。

    当初,她嫁秦老二时,秦家也就送了一把木梳子,一匹布料,提了一袋子大米和两只鸡算作聘礼,再没什么了。

    现如今陈长青来下聘,竟然送了这么重的礼,这意思是在求娶。

    刘氏鼻子有些酸了,她揉了揉,拿起一对龙凤金镯套在女儿的手腕上。

    金晃晃的镯子,戴在纤细的手腕上,趁着底下的肌肤白皙柔嫩。

    刘氏笑着:“好看,等娘走了,这些就都给你留着。”说着,又抬头看着秦春娇:“送来的东西里,我看有几匹尺头,都是上好的料子,还是苏绣呢。正愁没处给你买料子做嫁衣,这就有现成的了。”

    秦春娇不依起来:“娘,这些都是陈大人给你的,我怎么能要呢?你给了我,不是辜负了他的心意?”

    刘氏笑着,轻轻说道:“娘都这个年岁了,还戴这些东西做啥?你年轻姑娘家,正是打扮的时候。你就拿着,等成亲时戴出来,多好啊?你放心,他不会介意的。”

    秦春娇却说道:“娘,这可不成。峋哥他啊,一定会生气的。”

第一百零六章() 
刘氏有些不解;问道:“这给他省钱;他还生气?他生啥气?”

    刘氏当然不能明白;毕竟她对于男人的经验;大部分来自于秦老二。而秦老二是个没有骨头;不能算作男人的东西。

    秦春娇抿了抿嘴;说道:“娘啊;峋哥是不喜欢我拿别的男人给的东西。别说别的男人给的,就是当初我自己想做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