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蜜爱春娇-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而,母亲已不认她了,等闲不准她再回娘家。帝后看她,总是冷漠视之。宁王跟她不过好了那么几年,如今也养了一院子的女人。京中,不知有多少人,背地里嚼她的闲话。
这一切,真的就是她想要的么。
宁王妃立在宫门前,只见天际一抹残阳似血,西风吹来,冰冷刺骨。
她觉得很冷,这世上仿佛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孟玉如立在一旁,小心翼翼的轻轻问道:“姨母,咱们怎么办?”
她有些惶恐不安,跟着宁王妃入宫见皇后,却无端招来一番训斥。帝后眼中的轻蔑与不屑,直白的令她难以忍受。自小养在深闺,她哪里见过这样的世面。
从听说那个男人竟然和她有那样一段姻缘,孟玉如便笃信,之前在河间县客栈之中的偶遇是冥冥之中的安排。
祖母曾告诉过她,千里姻缘一线牵,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明知道他已经娶妻,但表姐与姨母都要她放心,一定能将她送进王府之中,她心中便升起了一些小小的希冀,哪怕做个侧妃也好。
但今日这情形,再怎么无知,她也能有所知觉,这件事怕是无望了。
苏月娥没有看她,只淡淡说道:“你且回府去,若有别事,我自然打发人去叫你。”
说着,她便挺直了腰身,一步步的走进风里。
终究,她还是宁王妃。
打发了宁王妃与孟玉如,皇帝颇有几分不悦,兀自斥道:“她还不死心!”
皇后剥了一个橘子,将黄橙橙的橘瓣放在皇帝手心之中,方才说道:“她想借着孟氏这事,把持峋儿。她倒是聪明,可惜别人也不傻。”言至此处,她睨了皇帝一眼,不无嘲讽道:“我早说她不是什么好人,你们偏不肯听,硬是叫她做了宁王妃。”
皇帝却有几分不服气,当即说道:“怎么能说是我们,分明只是老五一定要她!他执意如此,我们又能如何?”说着,又叹又恼:“有这么个凡事不着四六的弟兄,朕也烦恼的紧。”
皇后叹息了一声,转而说道:“峋儿既然还在,那么当年月婵生产时,必是有什么蹊跷的。”
皇帝颔首,眸色深邃:“朕也是这么问着老五,然而老五一口推在了那婢女和侍卫身上,旁的一概不知。”
皇后便想说些什么,皇帝望着她已先说道:“今日,朕听内侍省来报,陈长青私调了当年的记档去。梓童,这件事还是让峋儿自己查出来的好。老五到底是朕的手足,他若护定了王妃,许多话也不好说起。若是峋儿,那是他生母,便又不同了。”
皇后听闻,便不再多说什么。
她晓得锦衣卫的本事,也知道此事必会有个结果,只是长叹了一声:“峋儿也有了孩子,若是月婵还在,该有多好。”
陈长青果然自内侍省调了记档回去,同易峋一道仔细翻阅了一遍。
看那记档之上,倒是四平八稳,滴水不漏,言说前王妃苏氏于几时胎动,胎位不正,几时出血,几时过身,都记得清楚明白。
看记档,自然看不出来什么,翁婿两个又各自寻访当年服侍苏月婵生产之人。
然而时过境迁,当年的女医早已告老还乡,伴产姑姑业已过世,至于旁的便都是宁王府的家仆,更是无处下手。
忙碌了两日,竟是一无进展。
第一百五十九章reENs。()
时日进了腊月;天气一日冷过一日;连下了两场雪;越发的天寒地冻起来。
年底了;铺子的买卖极好;前来置办年货的客人队能排到街那头去。
借着易家铺子的光;巷子里别的店铺生意也比往年好上那么三四分;就连巷口常年卖油糕的摊子,每天也要多卖出百八十个。
这街上住着的人家,都十分高兴;言说易家真是个福气人家,笼着大家一起发财。
秦春娇照旧每日忙碌着铺子里的生意,她还要照看孩子;此外更得吩咐备办过年事宜;可谓是忙到了十足。倒是好在弟妹黄玉竹也是个麻利能干的妇人,妯娌两个相互帮衬着;倒也说得过去。
这日下午;铺子里的存货已然卖的差不多了;生意较往常略微清淡了几分;秦春娇便将铺子交给了宋青和老胡照看;她在屋中看着孩子;同黄玉竹一道做些针线。
今日天气晴朗,日头洒了一地,照在身上;颇有些暖洋洋的。
屋中的炭盆里炭火烧的红旺;炕皮也烧的烫热,令人有些昏昏欲睡。
秦春娇坐在炕沿儿上,一面绣着一只虎头鞋,一面照看着车里的孩子。
易晗被喂养的白胖,穿着外祖母给做的绣了宝葫芦的小袄,躺在车子里酣睡着。
秦春娇绣上两针,便抬头瞧瞧,不时替他掖下被子。
黄玉竹绣着一方鞋面,嘴里说道:“嫂子,你说宁王爷那件事,近来怎么没见动静了?莫不是,就这样算了不成?”
秦春娇没有言语,低头做事。
黄玉竹便找了闲话来讲:“嫂子,宁王爷会认晗儿这个孙子么?”
秦春娇这方停针,抬头一笑:“他认不认都无关紧要,我和峋哥也不稀罕那些。晗儿是我们的孩子,我们能将他好好的抚养长大,并不需要倚靠外人。”
黄玉竹微微颔首:“嫂子说的是,这宁王二十多年不闻不问的,猛不丁的跳出来就说自己是大哥的亲生父亲,想白捡个儿孙,哪有这么便宜的事?”说着,她忽然笑了一下,又说道:“我家那口子也是好笑,头两天里日日失魂落魄,生恐他哥不认他了,我瞧着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的。”
秦春娇听着,只是笑了笑没有言语。
黄玉竹又说道:“嫂子,说起来我还真挺佩服你和大哥的。寻常人遇上这样的事,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富贵,哪个不是上赶着去认亲?大哥不肯认,嫂子你也不劝他。”
秦春娇这方笑道:“劝他什么?我们自己过得好好的,峋哥为这事心里不痛快的很,又去认什么?”说至此处,她微微一停,便说道:“至于我,峋哥无论怎么做,我都是赞同的。”
黄玉竹点头称是,说了几句家常闲话,忽然问道:“大哥这几日都在忙什么,早出晚归,有时候还不在家中歇宿。我问着嶟哥,嶟哥也不肯说。”
秦春娇面色恬淡,看着手里的针线,轻轻说道:“他们不说,自有他们不说的道理。”
黄玉竹听着,便不问了。
过了片刻,易晗醒来,又是尿湿了尿衬,又是饿了,大哭起来。
两人手忙脚乱,好一顿收拾。
到了傍晚,日头落下地平,天际飘来几朵彤云,竟又落起雪来。
今日有乡下才送来的野鸡,秦春娇便用瓦罐,做了个白果炖野鸡。易家地头有几株老银杏,每年都能收获许多白果。
天气寒冷,易峋在外奔波了一日,回来该是冻透了,她想做点能暖身子的吃食。
这些日子,易峋和陈长青一道在查访当年的那件事,似乎一直不大顺利,每晚到家都有些愁怀满腹。
然而易峋不说,秦春娇也不追问,免得叫他更加心烦。
用了大约一个多时辰,白果炖鸡便得了,金灿灿的鸡汤,雪白的鸡胸肉,伴着碧绿软糯的白果,浓香怡人。秦春娇将瓦罐放在炉火上温着,等易峋回来吃。
到了掌灯时分,易峋便冒着风雪,一身寒气的回到家中。
近来查访不顺,令他心情颇为郁结。一碗香甜温热的鸡汤,果然十分中他的意,驱散了满身的冷气。
灯火昏黄的饭桌边,脚下是烧的红旺的炭火,守着娇妻爱儿,易峋心中的郁结竟也化开了大半。
入夜,房中的烛火早已熄了,只余下一些院中折射而来的雪光。
帐子上,两道人影缠在一起,旖旎悱恻,床架子也晃动的厉害,过了好一会儿方才静止下来。
秦春娇躺在枕上,乌黑汗湿的发贴在鬓边,她娇喘吁吁,两颊潮红,雪白丰满的胸脯随着喘//息起伏着。
易峋依旧伏在她身上,将头偎依在她柔软的胸前,眼睛轻轻闭着,听着她的心跳。
半晌,他闷闷的说道:“春娇,有时候我也在想,这件事再查下去有什么意思。二十多年了,就算查出来当年的事情,其实也都过去了。而且”他抬头,瞧着她,低声说道:“虽说我知道她是我的生母,但我心里并没有什么感觉。我我这样,是不是不对?”
秦春娇也瞧着他,清澈的眸子里带着一丝情//事之后的娇软妩媚,她轻柔的一笑,抬手抚摩着易峋的俊脸,轻轻说道:“峋哥,你打从生下来就和母亲分开了,你没有见过她,她也没有养过你一日,当然会有这样的感觉。”说着,她脸上的笑意渐渐深了:“但我知道,如若可以,她一定是想好好的将你抚养长大的。世上绝少有母亲,会不疼爱自己的孩子。如今有了晗儿,我便是知道了。一眼看不见他,我心里就发慌。我吃苦受罪都没关系,但不能苦了他。当初,王妃含忍着那么多委屈,便是想把你好好的生下来,这个心一定是一样的。”
易峋眸色深深,他嗅闻着她身上清甜的奶香味儿,心中的迷茫却渐渐散去了。
是的,如果不是当初那件祸事,母亲不会暴亡,更不会丢下他。
宁王这个父亲,他是不认的。但母亲的仇,却不能不报。
易峋定了定神,再度说道:“春娇,过上几日,京里或许生出些变故,我大概是不能在家里的。你关起门来过日子,铺子的生意,顾不上就暂且歇着。”
锦衣卫收到的线报,这几日京中恐要惊变。
皇帝的意思,这一次便要将这些逆贼一网打尽,连带着朝中的势力,连根拔起。为免打草惊蛇,亲军十二卫只在暗中布置,明面上依旧如往常一般波澜不起。
易峋当然也不能将这些事告诉秦春娇,一则是军纪约束,二来也是免她担心。
秦春娇不是个不懂事理的妇人,听了他这些话,便晓得丈夫任上一定是有要紧的事,便也不多问,只说道:“家里的事,你都放心,我会照看好的。只是,你行事也小心些,不要再像上一次那般莽撞,做事前总得想想,你不是独身人了,我和晗儿总还在家里等着你回来。”说着,这话音竟忍不住微微颤了一下。
易峋耳里听着,心中温软,看着那红馥馥的唇瓣开合着,轻轻叹息了一声,情不自禁的覆了上去。
秦春娇嘤咛着,两条光洁白皙的藕臂便环上了他的脖颈。
又两日,一列人马冒着风雪,疾驰出城,一路到了城西郊外。
行到近处,两人翻身下马,走上前来,正是陈长青与易峋。
此地是一处空旷荒野,空荡荡的站着几株松柏,树下便是一座坟茔,矗着一块墓碑,上刻着宁王妃易苏氏月婵之墓。周遭拦着一圈汉白玉的围栏,坟前坐着两尊石狮。
当初,宁王妃过世,便葬在了此处。
这地儿,倒也算是快风水宝地,还是皇帝亲自下旨赐给苏月婵的安眠之所。原本,王妃过世,该有规制的坟茔。但苏月婵是青年暴毙,顷刻间来不及预备,尸身又不适宜久放。皇帝便下旨将她暂且葬在此处,待将来宁王百年,再行合葬。
宁王如今尚在,她的坟自然也就没有迁移。
此处本该有看坟的人,但今日风大雪紧,天气寒冷,便躲了烤火去了,并不曾看守在这里。
跟手的人上来,向两人一抱拳,问道:“二位大人,就动手么?”
陈长青看着易峋,说道:“锦衣卫有便宜行事之能,但这到底是你的家事,你来做主。”
易峋看着那光秃秃的坟茔,碑上盖着一层积雪,柏树落光了叶子,石狮子甚而有些裂纹了,可见是许久不曾来人了。
纵然对那个从未谋面的生身母亲,并没有多少情分,但他心中依旧弥漫起了悲凉,甚而是隐隐的怒气。
风雪之中,只听易峋沉沉说道:“动手罢。”
陈长青深深看了他一眼,便向那几个仆从抬手吩咐:“去罢。”
几个人便取了锄铲,向坟上走去。
易峋看着那些人在坟前忙碌,半晌便将坟打开了一个口子,乌黑深邃,仿佛一个大口,想要吞噬些什么。
他不自觉的,握紧了双拳,看着棺材被吊了起来。
终章()
宁王妃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的人面;不由轻轻抚摸着脸颊。
如花的脸庞依旧明艳;但细纹却已爬上了眼角;鬓边似乎也逐渐出现了银丝;无论怎样抗拒;岁月还是留下了痕迹。
宁王妃近来只觉得有些力不从心;她再也不是当初那个争强斗胜的少女了。
一丝冷风从窗缝里钻入,吹在身上,带来几分寒意;宁王妃却似没有知觉一般,一动不动。
只听王嬷嬷的声音从后头过来:“窗缝怎么不拿皮子封严实了?冻着了娘娘,你们可担待的起?!一个个懒骨头发痒;该拿鞭子抽了!”随着话音;嬷嬷那利落的脚步走到了身后。
王嬷嬷说道:“娘娘,外头变天了;这儿冷;还是进里头去吧。”
宁王妃没有接话;只是淡淡问道:“嬷嬷;本宫是不是老了?”
王嬷嬷连忙陪笑道:“娘娘说哪儿话呢;娘娘才多大岁数敢就说老了?若是娘娘老了;老身还不去晒牙渣骨去了!”她这一声,引得屋里的丫鬟都笑了,她又说道:“再说了;娘娘这身段脸盘;哪里老了?这走出去,大伙敢当娘娘是没嫁人的小姑娘呢!”
一屋子的人,不管心里怎么想,都点头称是,连连奉承。
宁王妃不笑,一屋子的喧哗热闹,听在她耳中有如嘲讽。
她坐着不动,面无神色,似在出神。良久,她便开了一方挂着锁的紫檀木素面小箱子,自里面取了一块令牌出来,递给嬷嬷,低语吩咐了几句。
嬷嬷吃了一惊,不由问道:“娘娘,你”
宁王妃一脸笃定道:“我打定主意了,去吧。”既然宁王已经是靠不住了,她便只能依靠自己。
此事若成,她便还有机会。
王嬷嬷将嘴抿成了一条紧绷的直线,为了她的小姐,她是什么都肯做的。
应了一声,她转身出门而去。
宁王妃便在屋中枯坐,看着窗外天色渐渐暗了下去。
过得片时,婢女送了一碗鸡丝燕窝粥上来,随口说了一句:“娘娘,外头又落雪了呢。”
宁王妃端了碗过去,淡淡说道:“今年的风雪,比往年更多些。”
正吃着,府中的管家匆匆进来,满面仓惶道:“娘娘,宫里来人了,传娘娘进宫去问话。”
宁王妃顿了顿,将碗放在了一旁,脸上的神色却还平常,她说道:“知道了,伺候我更衣罢。”
苏月娥换了衣裳,穿了皮裘斗篷,走到外头,果然见那风雪甚紧,天地间一片花白,大片的鹅毛裹在风中,略远些的地方便都看不清了。
她叹了一句:“真是好大的雪。”便下阶往外走去。
宫里传她去做什么,她大概知道些,但心里却并不发慌。
这一日,终究还是来了。
乘着马车,一路到了宫中。
进宫方才知晓,帝后竟是在乾清宫等她。
走到乾清宫门外,朱公公早已候着了,见着她,皮笑肉不笑道:“给王妃请安,皇上皇后都已等候多时了。”说着,便向里面传报去了。
宁王妃挺直了腰背,迈过门槛,一步步走的稳健。
进得正殿,果然见皇帝皇后都在上位坐着。
易峋与宁王,则各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